•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從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研究,對象多以專科以上的學生為 主,在洪麗玲、高淑芬(1997)針對專科學生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自我實現是健 康促進生活方式六個層面中得分最高者、而運動、健康責任則是最差者。陳美燕 一系列相關研究中也有部分類似的發現,青少年健康行為執行最差的項目依序為 運動、飲食、健康責任及壓力處置等(陳、廖張,1995)。在國外亦相繼發表單 一學制或某一年齡層學童健康促進的研究,近年來陸續有研究以國中生、高中職 學生、大專生或者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來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作為實務 工作的理論基礎(陳品希,2007)。此節就國內學制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 究作分析探討。

一、大學(專)部分

黃毓華(1994)在研究中發現:大學院校二年級學生女性學生的運動行為顯 著低於男性學生;男性學生在發展人際支持與營養方面顯著低於女性學生。

葉琇珠(2000)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北部某一國立大學10 個學院之大一及 大四學生共492 位,進行健康概念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研究結果顯示:

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六個層面中,健康責任及運動行為的得分較低;男學生在 人際支持及營養方面得分顯著低於女學生;醫學院學生之人際支持優於非醫學院 學生;整體而言,大一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大四生。

李淑茹(2005)研究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發現大學生之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19歲與22歲優於20歲與21歲、大一與大四優於大二與大三、學業成績排名前三 分之一者優於中間三分之一及後三分之一、父親教育程度為碩士與高中者優於國 中與國小、母親教育程度為碩士與大學者優於高中與國中、及有參加健康促進課 程者優於無參加健康促進課程。

二、高中(職)部分

陳昭伶(2004)探討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

發現: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父母婚姻正常者、父親健康者、母親健康者、

父母管教採開明民主方式者、家庭功能良好者、家人和朋友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度 愈高者其健康概念得分愈高;男性、高社經地位、家庭功能良好者、朋友對健康 活動的支持,其自覺健康控握得分愈高;高中生、就讀公立學校者、父親健康者、

母親健康者、父母管教採開明民主方式者、高社經地位者、家庭功能良好者、家 人和朋友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度愈高者、有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者其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得分愈高。

鄭淑芬(2004)在研究結果中發現高中職學生之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健康 概念、自覺健康狀況、學制、健康資訊來源、父母婚姻狀況、父母親教育程度及 父母親健康狀況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一般只採用單因子實驗設計 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二因子多變量分析且結果發現有交互作用,在進行相關研 究時應可考慮採用二因子實驗設計,將使實驗結果更具解釋力。

三、國中部分

羅沁芳(2003)探討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發現國 中學生的背景因素中年級、性別、家裡氣氛、自覺健康狀況、健康價值觀與同儕 支持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另外排行、家庭社經地位、學業表現亦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

蔡佩如(2005)研究家庭因素與同儕因素對國中生健康促進行為之影響,探 討國中生健康促進行為現況,以及國中生的健康促進行為是否會因家庭因素與同 儕因素中的變項而有所差異,進一步來瞭解家庭因素與同儕因素對國中生健康促 進行為之影響。以就讀於嘉義縣、市之公立國中學生748人為研究對象,問卷資 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為

國中生健康促進行為以「人際間支持行為」平均值最高,其次依序為「營養行為」、

「生命欣賞」、「壓力處置」、「健康責任」、而「運動行為」得分最低;國中 生健康促進行為會因「父母社經地位」、「父母婚姻狀況」、「父親健康狀況」、

「母親健康狀況」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家庭功能」、「家人對健康活動的 支持」、「同儕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同儕關係」能有效的預測國中生之健康 促進行為,其中以家庭功能影響最大。本研究與羅沁芳(2003)的研究均與青少 年時期影響其健康行為的研究中,同儕支持具有正向的影響符合。

李秀珍(2007)以台南縣四所國中生為例,探討台南縣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之現況,並進一步分析與健康促進型態有關的影響因素。以台南縣四所國中 1275位學生作橫斷研究調查,以結構式問卷進行,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行動線索、

健康概念、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其中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的測量採陳美燕編製的健康促進量表。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以生命欣賞 行為得分最高,其次是健康責任、人際支持、壓力處置、營養、運動等行為;研 究對象在健康概念方面以調適性得分最高,其次是角色功能性、安寧幸福性、臨 床性;研究對象自覺自我效能方面以運動得分最高,其次是健康責任、心理安適、

營養;在性別、年級、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班上成績排名、健康訊息 來源數量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研究對象的自覺健康狀況、健康概 念、自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成顯著正相關;有6個變項能有效的預測 健康促進活型態,分別為:自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健康訊息來源數量、自覺 健康狀況、班上成績排名(前三分之一/後三分之一)、班上成績排名(中間三分 之一/後三分之一),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變異量56.8%,其中健康行為自 我效能為最強預測因子;在性別、年級、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班上成 績排名、健康訊息來源數量等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

四、國小部分

陳素芬(2004)探討台北縣林口鄉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生活型態之研究,以 九十二學年度就讀於林口鄉七所縣立國小五年級、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 工具主要參考林武雄之台北市國小健康生活型態研究問卷所研擬出的問卷,內容 包括社會人口學變項及健康生活型態兩大部分。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率、平均 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複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發現學生的健康 生活型態中,以日常生活安全習慣得分最高,其次是健康自我照顧、心理壓力調 適方面、飲食習慣,而以運動與休閒最低但都屬正向;學生吸菸人數少,但是曾 經喝過酒的比率高,原因多為好奇心,且取自家人為多;學生的健康生活型態、

飲食習慣、運動與休閒情形、日常生活安全習慣、心理壓力調適、健康自我照顧,

因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部分成立;性別能顯著且是最具解釋力的 預測所有健康生活型態;父親管教方式放任者能顯著預測健康生活型態、飲食習 慣、心理壓力調適,身體質量指數能顯著預測日常生活安全習慣;社經地位除心 理壓力調適外,都能顯著預測。本研究僅以單一鄉鎮七所縣立國小五年級、六年 級學生為母群體,難窺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全貌,若能擴大研究 對象,研究結果將更接近實際狀況。

五、跨學制及其他相關研究

陳政友(2001)以問卷調查方式,對台灣地區高中(職)與大專學生共1986 人進行健康生活型態與相關因素研究,研究結果指出:規律性運動普遍不佳,多 數能以壓抑方式來處理情緒問題,而在飲食習慣及藥物使用與濫用兩方面,高中 生表現的比較好。

其他進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其研究對象非學制內學生 的研究甚多,其中多以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包括蕭順蘭、林女理(2002);林 美聲(2004);鄭小玉(2005);陳純珣(2006)等人,因護理人員以女性居多,

所以未將性別列入背景變項中討論,在研究中發現年齡、婚姻狀況、學校護理年 資、護理工作總年資、參加健康促進課程、參與健康促進課程之時數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呈正相關。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有林思嫺(2005)賴貞嬌(2006),

發現性別、教育程度、年資、婚姻狀況、參與健康促進課程之時數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呈顯著相關情形。以軍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有李雅欣、陳進生(2004),

發現年齡、教育程度、身體質量指數、服役軍種、服役階級、查詢健康生活促進 資訊、是否參加過健康促進課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情形。這兩個研 究也未將性別列入背景變項中討論,可能是軍人身份中大都為男性。

六、小結

綜觀上述研究之研究對象大都以成年人,尤其是職場工作者居多,除以護理 人員及軍人為研究對象未將性別列入背景變項中討論外其他研究都發現性別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另外有顯著相關的背景因素包括:年齡、婚姻狀 況、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參與健康促進課程之時數等。而以各學制教育階段的 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討論中發現性別、年級、身體質量指數、健康概念、自覺健康 狀況、學制、健康資訊來源、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健康狀況等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惟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多集中於大專生、高中職

綜觀上述研究之研究對象大都以成年人,尤其是職場工作者居多,除以護理 人員及軍人為研究對象未將性別列入背景變項中討論外其他研究都發現性別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另外有顯著相關的背景因素包括:年齡、婚姻狀 況、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參與健康促進課程之時數等。而以各學制教育階段的 學生為研究對象的討論中發現性別、年級、身體質量指數、健康概念、自覺健康 狀況、學制、健康資訊來源、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健康狀況等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顯著相關。惟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多集中於大專生、高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