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同儕教導之涵義與助益

第一節 同儕教導之涵義與助益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將對同儕教導的涵義做詳細說明,第二部分則詳述同 儕教導實施對教師、參與者與教學本身的助益。

一、同儕教導之涵義

「同儕教導」(peer tutoring)指的是在教師監督指導下,由配對的學生,以一對一的 教學方式,一起學習或練習以達成特定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策略。此教學策略也可說 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學生經由同儕的協助,以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提升學習成效。

目前國內學者及研究者對於此一名詞—peer tutoring,各有不同的名稱,並未有統 一的稱呼。就國內而言,曾被提及的有:同儕導生(黃德祥,1997)、同儕個別教學(吳 金蓮,1990;賈惠文,2004)、同儕學習輔導(林欣曉,2010;張仁一,2009;單文經,

1997)、同儕教學(吳榮豐,2005;俞明宏,2006;傅秀梅,2002;羅俊男,2004)、同 儕教導(王以如,2006;巫宜靜,2007;李元鴻,2008;唐郁茹,2009;蔡幸娟,2009;

盧雅雯,2008)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其基本理念皆為藉助同儕的力量來幫助彼此學

習課業、增進人際互動及提升溝通技巧等。相較於同儕輔導,著重於透過同儕力量輔 導學生的學習態度,以改善方案參與者的行為或社交技巧;同儕教學與同儕教導較著 重於探究教學活動本身,包含教學的歷程和教學的方法,以提升方案參與者的學科學 習成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較偏重於探究同儕教導的教學歷程及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因此為了研究上的方便,本研究以上述最多研究者所使用之「同儕教導」一詞稱之。

國內外不同的學者及研究者對於同儕教導涵義的詮釋有些微的差距,但有以下三 項共同特點:(1)在教師或督導者的安排下進行。(2)以兩人為一個學習單位,以一 對一的方式進行,兩人中一人擔任教導者教導另一名學習者。(3)借助同儕彼此的力 量以達到學習成效。如:Myrick 與 Highland(1995)指出同儕教導的涵義是一種經師長監 督下,年齡相仿的同儕以一對一的方式指導學習,促進能力較差或學業成就低落同儕 發展的學習模式。Damon 與 Phelps(1989)認為同儕教導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一對一 的方式,讓較有能力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模式。上述三項共同特點之外,

亦有研究者強調擔任同儕教導者的學生,是經過訓練的。如:Rafoth(1998)認為同儕教 導是指在教師指導之下,訓練能力較優秀的學生擔任能力較弱學生的同儕教導模式。

綜合以上所述,同儕教導是一種結構性的同儕互動模式,藉由同儕互為學習資源 以協助彼此解決困難,近而達成學習目標,不但較容易達成學習者的個別需求,並能 增進同儕互動的機會,也可提升他們之間的人際溝通與友誼。Cole 與 Chan(1990)指出 同儕教導是一種適用於任何年齡層次與能力水準的教學方式,可廣泛地應用在各學習 領域中。同儕教導不僅能提供個人教學,並能幫助教師豐富教學活動或支援教學。

二、同儕教導之助益

根據 Falchikov( 2001)、Goodlad 與 Hirst(1989)、Kohler 與 Greenwood(1990) 及 Topping(1988)在其同儕教導著作中探討有關同儕教導之助益,研究者將其整理後,分

就同儕教導者、同儕學習者、教師及教學本身四方面說明如下:

(一)同儕教導對同儕教導者之助益

1. 有助於學科的學習

在輔導其他學生的學習中,幫助同儕教導者提高了對該學科之理解,加強了知識 基礎,同時也增進了學習的自信,而此自信亦可以幫助同儕教導者移轉到其他科目的 學習動機上。

2. 有助於人際發展

透由同儕教導活動的過程得以實踐溝通的技巧,並給予同儕教導者強大的信心可 以和方案執行人員進行對話與溝通,讓同儕教導者發展自己的領導能力。

3. 有助於自我認同

在經歷教導的過程中,同儕教導者對於自身所學到的知識能找出有意義的運用,

並在教導與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出洞察力,同時也得以發展他們個人的自我認同感。

(二)同儕教導對同儕學習者之助益

1. 增加學習的時間

同儕教導活動提供同儕學習者更多的學習機會,並透過個別化的教學,增加了學 習時間,使學習者獲得額外的練習。

2. 獲得學習的助伴

比起教師的直接教導,能讓同儕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更自在、專注。在學習 過程中,比起面對教師,同儕學習者對於同儕教導者會有更好的回應,亦可從同儕教 導中獲得學習的陪伴。

3. 提升學業表現

在增加學習時間及獲得學習助伴的影響下,能使同儕學習者更加精熟所學習過之 教材內容,以提升其學業表現。

(三)同儕教導對教師之助益

1. 同儕教導可協助教師教學

教師忙碌的教學生活,無法親自對需要輔助之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教學,透由同儕 教導可協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以彌補大班教學下無法提供需要輔助之學生個別教學 之缺憾。

2. 提供學生更密切的學習機會,就此讓學習更主動。

經由同儕教導活動,提供班級學生更密切的互動機會,跳脫以往只著重個別成效 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更主動的協助彼此,以達成學習目標。

(四)同儕教導對教學本身之助益

除上述三個面向外,同儕教導對教學本身有以下八點助益:(1)提高師生比率、

(2)學習者參與學業時間增多、(3)增加回饋的機會、(4)增高指正錯誤的機會、

(5)達到立即指正錯誤的成效、(6)給予協助與鼓勵的機會、(7)經驗合作學習及

(8)提高學習動機。詳細說明如下:

1. 提高師生比率

學生得到之教學活動是否能夠個別化,師生比率是主要的限制。同儕教導的優點 即是創造較為優越的師生比率,個別化教學對錯誤的指正、反應的回饋及行為的增強 皆較容易達成。

2. 學習者參與學業時間增多

與教師教學相較,同儕教導活動能增加參與者學業活動的時間,包含:數學解題 的時間、反覆練習的機會等。學習者參與時間增加的原因有:小老師迅速且持久的要 求及同儕互動或團體獎賞的動機因素。

3. 增加回饋的機會

同儕教導的優點即是增加回饋的機會,也增加了學生使用其學科背景知識的機 會,在教學歷程中,同儕教導者使用學科知能及社交技能來增進同儕互動,同儕學習 者則會因得到適當的回饋而不斷嘗試以達到學習的目標。

4. 增高指正錯誤的機會

一對一的同儕教導,教導者能迅速鑑別出學習者的錯誤並請其練習修正過的答 案,同時監控及指導學習者學習上的反應。被遴選出的教導者已經學習過其所要敎導 的課程時,在指導的過程中答案有依循的標準,教導者能鑑別出學習者的錯誤,而提 供正確的答案。

5. 達到立即指正錯誤的成效

除了增加指正錯誤的機會,立即回饋和練習指正後的答案,也被視為對學習速率 有正向的貢獻。因為有教導者直接在旁協助,當學習者一出錯教導者可以適時介入,

達到立即指正的成效,並得以增進其學習。

6. 給予協助與鼓勵的機會

與敎師教學相較,同儕教導過程中協助會連續且自然的出現。在既定的策略之外,

教導者有時會自然而然的提供必要協助、教學,澄清學習者所遭遇之問題。

7. 經驗合作學習

同儕教導的共同目標包含學習者的學習活動、一同完成工作、或達到好的分數等。

同儕教導還能建立參與者積極鼓勵與支持同儕學業成就的正向氣氛,鼓勵並期待其同 儕能盡其所能努力表現。

8. 提高學習動機

同儕教導增加了同儕間的互動,並體驗新奇的經驗、新搭檔的興奮感、同儕認同 等,得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綜合以上所述,同儕之間透過教導與學習,不但可以使同儕學習者進步,同儕教 導者在教導過程中同時也獲得許多回饋,可說是「教學相長」。除了學習上的進步,

在心理上因彼此相互關懷、支持與陪伴,使學生幫助學生進步成長,不但教師的教育 理念獲得落實,更能促進教育目標的達成。

第二節 同儕教導之理論基礎

國內外許多學者引用各種理論作為同儕教導的基礎,本研究將以建構主義理論

(constructivism theory);教育心理學之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行為 學習理論(behavioral learing theory)及人本主義學習論(humanistic learing theory);教 育社會學之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perspective)及接觸理論(contact theory perspective),三大方向來探究,詳述如下: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的主要意涵為何?它有兩個基本主張:(1)知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 主動建構的;(2)認知功能的調適是經驗的組合,不是實體的發現,個體所獲得的知 識是一種調適的過程(Von Glasersfeld, 1989)。以下分就建構主義的主要派典、學習觀及 教學觀來說明。

(一)建構主義的主要派典

蓬勃發展的建構理論,已有許多不同的派別,各派典強調的重點不同,本同儕教 導的理念主要來自以下兩個主要派典:

1. 根本建構論

根本建構論(radical constructionism)學者認為知識的獲得是由個體主動建構而成 之外,並主張認知功能是調和外在的經驗世界,而非吸收客觀的知識。因此根本建構 論的基本論點有:(1)知識並非被動的吸收,而是由個體主動建構而成。(2)知識獲 得的方式是調和的,認知功能是用來組織外在的經驗世界,而非用來發現已存在的事 實(甯自強,1994)。Von Glasersfeld(1989)更認為學習是在學習者採取「主動」時才能 產生,學習不是毫無理由地全盤接受,而是學習者根據先前經驗主動建構知識的歷程。

2. 社會建構論

就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的立場而言,知識是社會建構的,亦即透過 人際間的互動,實際一起去做,在協商與對話的歷程中,持續不斷的產生(曾志華,

1996)。由於在對話中,語言能夠使得彼此的經驗客觀化,讓那些在同一社群中的個體

1996)。由於在對話中,語言能夠使得彼此的經驗客觀化,讓那些在同一社群中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