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同儕教導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同儕教導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分析

為瞭解實施同儕教導對參與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節將蒐集學生定期評量 成績及數學學習經驗問卷中的數學態度量表與數學焦慮量表數據加以分析,同時輔以 質性訪談、觀察資料及學習檔案,以更客觀的探究同儕教導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 響。本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數學科學業成就分析,第二部分為數學學習態 度分析,第三部分為數學學習焦慮分析。

一、數學科學業成就分析

數學科學業成就的分析將以實施方案前的六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成績與實 施方案後的六年級上學期第二次定期評量成績及六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成績做 比較,此部分除了分析同儕教導方案對參與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影響外,也將更進一 步的分析這些參與者學業成就的改變是否影響了班級內整體數學學業成就的改變,茲 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加以探討,第一部分為:同儕學習者數學學業成就分析;第二部分 為:同儕教導者數學學業成就分析;第三部分為:班級數學學業成就分析。

研究者觀察學業成就的改變,將以標準化分數為指標,因每次定期評量的試題難 易度不同,以標準化分數為指標會比原始分數更客觀的觀察出學生是否真的在進步或 是退步。而為了更精確的瞭解參與學生在學業成就上的改變,研究者經同學年另三位 教師的同意與協助下,取得了全學年的三次定期評量成績,並將四個班級學生的學業 成就化為標準化的 T 分數,以瞭解參與方案學生在全學年整體排名與進退情形。

(一) 同儕學習者數學學業成就分析

實施同儕教導方案的目標在於提升數學學習低落學生的學業成績,而這些學習較

為低落的學生,就是本方案中的同儕學習者,為了瞭解同儕學習者在參與方案後學業 成就的改變,研究者蒐集了同儕學習者在實施方案前的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 T 分數與 實施方案後的六上第二次定期評量 T 分數及六下第一次定期評量 T 分數做比較,整理 如下表 4-1。

表 4- 1

同儕學習者數學科定期評量 T 分數分析

項目 S1 S2 S3 S4 S5 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 28.35 26.89 31.26 29.80 39.50 六上第二次定期評量 38.39 28.82 48.90 36.00 56.06 六下第一次定期評量 41.86 29.36 48.10 37.40 45.43

由表 4-1 可知,五位同儕學習者在參與方案後的兩次定期評量 T 分數都高於第一 次定期評量的 T 分數。為進一步暸解同儕學習者之學業成就改變是否達到顯著水準,

研究者以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作為前測,在實施完第一循環行動研究後對學生所進行 的六上第二次定期評量之成績作為第一次後測,以 Wilcoxon 配對組帶符號等級考驗,

摘要如下表 4-2 所示,其 z 值為 2.02,達到.05 的顯著水準,亦及學生在參與第一循環 同儕教導前後之學業成就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同儕學習者在參與第一循環同儕教導 後之學業成績 T 分數 41.64,高於參與前的學業成績 T 分數平均 31.16,顯示第一循環 同儕教導對於促進同儕學習者數學學業成就有顯著的正面效果。

表 4- 2

同儕學習者第一循環學業成就 Wilcoxon 符號等級考驗分析摘要 項目 人數 平均數 z 值

前測 5 31.16 第一次後測 5 41.64

2.02

p

<0.5.

分析完第一循環成果後,研究者對第一循環參與者的學業成就的進步情形感到滿 意,特別是同儕學習者的進步。並將學業成果以回饋單的方式交與同儕學習者與教導 者,讓他們瞭解自己在參與同儕教導後,學業成就的改變。

本行動研究共有兩循環,如前節所述,研究者對歷程做小幅修正後,續行第二循 環之行動研究。在實施完第二循環行動研究後,為瞭解第二循環的實施是否仍對同儕 學習者學業成就有所提升,研究者以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作為前測,以實施完第二循 環行動研究後的六下第一次定期評量之成績作為第二次後測,進行 Wilcoxon 配對組帶 符號等級考驗,摘要如表 4-3 所示,其 z 值為 2.02,達到.05 的顯著水準,表示同儕學 習者在參與第二循環同儕教導前後之學業成就亦有顯著的差異存在,而同儕學習者在 參與第二循環同儕教導後之學業成績 T 分數 40.43,高於參與前的學業成績 T 分數平 均 31.16,顯示第二循環同儕教導對於促進同儕學習者之數學學習成就有顯著的正面效 果。

表 4- 3

同儕學習者第二循環學業成就 Wilcoxon 符號等級考驗分析摘要

項目 人數 平均數 z 值

前測 5 31.16 第二次後測 5 40.43

2.02

p

<0.5.

綜合上述兩循環的學業成就分析結果,五位同儕學習者兩次後測的成績皆高於前 測的成績,且皆達.05 之顯著水準,顯示同儕教導對於提升同儕學習者之數學學業成就 有顯著的正面效果。本研究結果與呂素幸(1992)所進行的跨年級數學領域同儕教導 和倪建民(2008)所進行的跨班級數學領域同儕教導之研究結果相同,發現到參與同 儕教導活動之學習者,參與方案後學業成就分數能有明顯的提升。

輔以研究者在回饋活動中對進步較多的兩名學習者 S3 及 S4 所做的訪談,兩位學

習者表示:

「有時候,老師上課講的我有點聽不懂,他教我一次,我就可以多練習一次,所以我覺 得這樣可以讓我的成績進步。」(1000422 訪 S3)

「他常常會再重新抽問我老師教的題目,我可以再學一次,我覺得可以幫助我考試變好」

(1000422 訪 S4)。

因此探究同儕教導能提升學習者學業成就的原因之ㄧ為:同儕教導中,學習者可 藉由教導者的協助而得到再次學習的機會,也可因為獲得額外學習時間而得以精熟學 習內容,促進學業成就的提升。此符合精熟理論所認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成 功,只要針對學生的需求,透過個別化的教學活動,並給予充分的學習時間,則每一 位學生都有很好的學習成就(張春興,1994)。

而根據研究者在第一循環結束後,對方案進行反思的研究日誌中寫到:

「透過第一循環的日誌整理,發現到教導者能夠根據學習者的問題給予立即的反應與教 導,如果公式背不熟時教導者會叫學習者重新背一次,圓形圖畫不對就馬上教學習者重 畫,透過這樣的立即指正,能夠達到立即指正的成效」(1000118 研誌)。

因此,同儕教導能夠提升學習者學業成就的另一個原因,可能為:在一對一同儕 教導的過程中,同儕學習者所獲得的錯誤校正與鼓勵都是即時而個別化的,此立即性 的酬償將有助於學習成效的提升,因而帶動了同儕學習者們學業成就的提升。此正符 合行為理論所主張的:學習者所做的每一個回答或反應,如果能獲得立即的回饋,必 然能增進其學習效果(Goodlad & Hirst,1989);也符合 Kohler 與 Greenwood 所認為的同 儕教導能達到立即指正錯誤的成效,進而促進學習者學習。綜合以上,顯示透過同儕 教導策略的運用,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習低落學生數學學業成就之正面成效。

(二)同儕教導者數學學業成就分析

除了同儕學習者外,身為小老師的同儕教導者,是否因同儕教導而影響其數學學 業成就呢?亦是研究者所欲探究的問題之ㄧ,於是研究者蒐集了同儕教導者在實施方

案前的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 T 分數與實施方案後的六上第二次定期評量 T 分數及六下 第一次定期評量 T 分數做比較,整理如下表 4-4。

表 4-4

同儕教導者數學領域定期評量 T 分數分析

項目 T1 T2 T3 T4 T5 六上第一次定期評量 59.37 58.89 55.49 53.56 61.30 六上第二次定期評量 61.32 59.89 61.31 56.06 59.89 六下第一次定期評量 60.19 60.19 59.25 56.13 60.59

由表 4-4 可知,五位同儕教導者在學業成就上的改變呈現較大的個別差異,其中 T1、T3 及 T4 三位教導者,實施後的兩次定期評量成績皆優於實施前的定期評量成績;

而 T2 則是一次持平,一次為實施後之成績優於實施前之成績;至於 T5 則為實施後的 兩次成績皆低於實施前的成績。

為進一步暸解同儕教導者之學業成就改變是否達到顯著水準,研究者以六上第一 次定期評量作為前測,在實施完第一循環行動研究後對學生所進行的六上第二次定期 評量之成績作為第一次後測,以 Wilcoxon 配對組帶符號等級考驗,摘要如下頁表 4-5 所示,其 z 值為 1.48,未達到顯著水準,亦及同儕教導者在參與第一循環同儕教導前 後之學業成就未有顯著的差異存在;雖然五位教導者在參與第一循環同儕教導後之學 業成績 T 分數平均數為 59.69,高於參與前的學業成績 T 分數平均數 57.72,但是第一 循環同儕教導對於促進同儕教導者之數學學業成就未有顯著的正面效果。

表 4- 5

呢?細究其原因可能為:(1)有一位同儕教導者在前測時,原始分數已達滿分,就算 兩次後測的原始分數維持滿分的水準,也僅能說是維持原先的學業成就;(2)對於學 業成績已十分優秀的同儕教導者來說,成績的進步變化必然無法如同儕學習者般大 幅,故較難達到顯著水準的程度。

雖說同儕教導無法使同儕教導者的學業成就達到顯著的提升,但兩次學業成就後 測 T 分數平均數都高於了前測,顯示同儕教導者學業成就的進步。特別對於原先 T 分 數不是特別高,屬於中高程度的 T3 與 T4 在學業成就上進步最明顯,此與蔡逸梅(2009)

將同儕教導應用於英語領域研究結果相似,其認為同儕教導對提升學生學業成就以低 成就學生最明顯,其次為中高成就學生。輔以進步較多的教導者 T3 及 T4 的質性資料,

T4 在訪談中提到:「為了要教他,所以我回家都會先再算一次,我覺得這樣可以讓我 的成績進步。」(1000422 訪 T4);T3 在教導日誌中的感想寫到:「在教他的時候,我 自己又複習了一次,讓我重新學了一次,而且他算錯的地方,我也會提醒自己不要跟

T4 在訪談中提到:「為了要教他,所以我回家都會先再算一次,我覺得這樣可以讓我 的成績進步。」(1000422 訪 T4);T3 在教導日誌中的感想寫到:「在教他的時候,我 自己又複習了一次,讓我重新學了一次,而且他算錯的地方,我也會提醒自己不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