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同儕教導應用於國小六年級數學領域之實施情形,及對參與學生 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章共分四節,分別為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解 釋及研究範圍與限制四部分,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我最討厭數學了!」、「我覺得數學很難!」、「我最怕的考試科目就是數學!」,

自研究者擔任高年級導師後,常聽到學生們對於數學有著這樣的看法。而在社會生活中

,無時無刻都會運用到數學的概念,生活中的時間概念、金錢換算、各類表單的判讀等 都與數學有關。數學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工具,而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是最基礎 的,也是往後數學學習的根基。在九年一貫課程中,數學也是主要的學習領域,數學教 學的目的即在培養學生具備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的學習成果一直也是家長所關 注的焦點,似乎數學學習成功了,就代表孩子學業成就的成功;數學學習失敗了,就代 表孩子學業成就的失敗,上述可見數學的重要性。數學領域的學習在學校課程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然而,數學卻是最令學生討厭的科目之ㄧ(林文生、鄔瑞香,1999;黃敏晃,

2003)。2007 年針對四年級與八年級(國二)學生進行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 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發現:台灣國二 學生的數學表現全球第一,但對數學的喜歡程度和信心指數卻分居全球倒數第十名和第

四名;小四學生數學表現全球第二,但喜歡數學的程度也在全球敬陪末座,信心指數亦 為全球倒數第二(引自王彩鸝,2008)。同時,國內外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數學科常被 中小學生認為是最困難的學習科目之ㄧ,尤其學齡兒童在數學學習上顯著的成就差距為 教育界中最令人憂心的議題(林玉華,1995)。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所主辦的 2006「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 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評量結果,我國十五歲學 生在數學素養方面獨占鰲頭,但整體學生平均成績之標準差為排名前十名的國家中最大 者(宋曜廷,2008)。這代表著我國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落差大,如何提升低分端學生的 學習,已成為數學教育中的重要議題。

研究者於 2009 年初任高年級導師後,因常聽到學生們於評量前表達對數學考試的 慌恐及對數學學習的焦慮,於是開始觀察班級學生在數學科定期評量的成績,經過一年 的觀察發現:同班級內的學生在數學學業成就上的表現已有顯著落差。研究者將班級內 學生五年級下學期兩次定期評量的數學成績平均,以統計法求出全班學生數學科 Z 分數 發現:班上二十六位同學中,Z 分數高於 1 的學生有六位,低於-1 的學生亦有六位,

各占班級人數的四分之一,已顯著呈現出兩極化的成績分布型態。如何減緩班級中數學 成績的落差,成為研究者於數學教學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對於後四分之一數學學 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因其學習能力不佳或缺乏學習動機,因此對數學產生很大的焦慮,

且常使用不當的歸因方式,以致對自我能力和數學解題產生負向的影響。隨著年級的增 加與課程難度的加深,在數學學習上的挫敗亦相對的增加。在這種情形下,教師若沒有 採取適當的學習策略介入,長期下來,學生甚至會出現習得無助感(learning hopeless)的情 形(秦麗花,1995),往往也會造成數學學習的三低一高現象-低成績、低能力、低動 機及高焦慮。

在教學現場中,教師面對的是整個大班級的學生,教學活動是以整體班級為主要考 量。而成就低落的學生常需要教師提供補救教學或個別教學,但實際上,敎師對這些成

就低落的學生提供額外教學及額外練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常面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 況。如何提升這些數學科學習低落學生的學習,是教師刻不容緩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學 包含了知識內容的傳遞與學習技巧的運用,教師必須透過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 生真正獲益;有效的教學策略,並不只於單一的方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習技巧的 內化與運用,而不只是知識的記誦,數學教學尤是如此。單一的教學法已無法適用於所 有教學情境,而應該綜合運用下列有效教學的原則:(1)支持性的班級氣氛、(2)課 程連貫性、(3)使用發問技巧鼓勵學生討論、(4)提供鷹架輔助、(5)採用目標導 向評量及(6)對學生抱以較高的成就期待(Brophy, 1999)。因此,在有效的學習活動中,

教師必須扮演更積極引導的角色,設計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參與學 習。Walberg 和 Paik (2003)歸納有效教學的內涵,包含:(1)家庭作業批改、(2)增加 回家作業時間、(3)直接教學、(4)提供前導組織、(5)教導學習策略、(6)同儕 教導、(7)精熟學習、(8)合作學習及(9)適應性教學。由此可看出,有效教學必 須透過教師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逐步將學習責任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能具 備獨立學習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亦符合九年一貫數學領域教學之精神。綜合上述有效教 學的原則與內涵,同儕教導策略正符合有效教學的精神。

同儕教導策略的優勢在於應用同儕間相近的語言、先備知識及技巧以達成教學目 標。張新仁(2006)在〈學習策略的知識管理〉研究中表示,同儕教導可以幫助教師了 解學生的學習障礙,透過成績好的同學指導成績差的同學,以幫助其達成學習的目標。

單文經(1997)認為採用同儕教導,可彌補教師在大班教學下,無法提供每位學童足夠 的練習時間與反覆教學的缺憾,可落實教改中「帶好每個孩子」的教育目標,為學習落 後的學生提供適性的補救教學。同時,求學階段的孩子們,除了接受老師的教導外,孩 子也開始尋求同儕楷模,隨著年級的增長,同儕的影響也逐漸大過於父母、師長,最明 顯的情況來自校園內的流行文化。如果在學校教育中,適度的運用同儕的力量,使其彼 此互助、分享學習經驗,勢必可舒解學童的學習焦慮(黃善美,2004)。現今的社會裡,

團隊合作對於大部分的職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團隊合作的形式在成人生活中是這麼 顯著的一部份;而在學校裡卻使學習變得如此個人化,這也是很不合理的(蔡敏玲、彭 海燕譯,1998)。因應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世界需要的年輕人是能夠在文化複雜的國際 環境中工作,學校及教育系統應提供以下的技能培養,使學生能更順利的因應未來的生 涯:批判思考的技能、溝通技能、語言技能、協作技能、及科技使用技能(Suárez-Orozco

& Sattin, 2007)。是故,處於多元的社會中,透由同儕間的互動與學習對於學生的社會發 展而言具有潛在的價值,無論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皆有助益。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只要經驗比我們豐富,且符合我們學習需求的人,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好對象。《禮記•學記》亦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校教育中,透過同 儕學習的方式,可以促進同儕教導者與學習者雙方的學業成就及社會性發展(陳嘉彌,

2005)。而魏麗敏(2007)亦認為藉助同儕依存的特徵,在友誼關係的基礎上,來進行 同儕間的學習、相互指導,除了可以增進學習的效能外,更可促進人際溝通與社會適應,

達到輔人自導的效果。同儕教導不僅能協助教師提昇教學效能;對同儕教導者而言,可 以在教的過程重組建構既有知識,產生「新的學習」;就同儕學習者而言,亦能在不利 學習的情境中,得到重新學習的機會;因此同儕教導對學習的雙方都能有所增長(邱于 真,2008)。

綜合上述有關數學教學之重要及同儕教導對教學及學習之助益,本研究擬將同儕教 導策略實際運用於數學領域教學中。夏林清(1997)認為行動研究的最主要動機,是要 致力於改善校園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品質,並能有效的因應實務工作中的挑戰。研究 者身為一位教育現場的工作者,將以實際行動在班級中運用同儕教導策略,以探討同儕 教導在國小數學領域的實施歷程,並致力於改善與修正此教學策略以解決班級學生數學 學習之困境,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ㄧ。而倪建民(2008)在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進 行的同年級跨班級數學科同儕教導研究中表示:同儕教導有助於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

陳宏吉(2008)以國二四名低成就學生為研究對象的同儕教導研究結果亦顯示:同儕教

導能顯著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研究者有感於班級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差異大、不喜 歡數學的學習態度及對數學學習的高焦慮感,將進一步分析將同儕教導運用在國小同班 級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學習態度及學習焦慮之影響,此為本研究的研究 動機之二。同時,陳惠邦(1998)指出教育行動研究是教師已經進行的專業工作,而不 是與教學平行的學術研究;所以「探究-介入」的行動深植於教學專業之中,成為教師 專業成長與改進教育實務的動力。因此研究者希冀透過有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本行 動方案,並經過計畫、行動、觀察和自我反思等循環歷程,在實施過程中對自身教學做 省思,以提升本身的專業成長,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基於上述三項研究動機,本研究由孩子教導孩子的方式,將同儕教導運用於國小六

基於上述三項研究動機,本研究由孩子教導孩子的方式,將同儕教導運用於國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