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優塞比斯〉(Eusebius)

第三章 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

第五節 〈優塞比斯〉(Eusebius)

下鄰音,整體保持平順之感;在 a′句中則利用附點節奏(第 5 小節)和掛留音(第 5-7 小節),做出律動上的變化。下聲部則是由 G 音開始,做連續四音的半音上 行(第 1-4 小節與第 5-8 小節:G-A -A-B )。在第 2 小節與第 6 小節處,使用了 音值的縮短變化,再加上此處兩音與上聲部進行時,發生瞬間的 9 度音程交錯,

產生些微的「協和-不協和-協和」之感,造成了平靜中的小小推動力量,使此處 成為樂句的小高潮點,並在接下來的兩個小節中漸漸回復平靜。舒曼在第 8 小節 與第 9 小節間使用雙縱線做樂句的分隔點,為 A 段的第一個部份作結。

譜例 3-14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1-4 小節

b 句(第 9-12 小節)中,右手旋律所使用的節奏為一組組的五連音加上三連音的 模式;音型為 a 句之七連音音型的擴張,同樣為迴音式的音型;各小節開頭和結 束的音則構成 B -A-A -G-G -F 這樣的連續半音下行。左手的節奏模式在第 11-12 小節首次出現橫跨兩拍的三連音節奏;音型同樣地以連續四音下行為主,分別為 第 9-10 小節的 D-D -C-B 連續半音下行,和第 11-12 小節的 C-B -A-A (譜例 3-15)。在 b 句句尾經過短暫的漸慢之後,進入 a″句(第 13-16 小節)。此處的 a″

句幾乎與第 5-8 小節的 a′句相同,唯一的不同點是第 14 小節第二拍至第 15 小節 第一拍的左手部份,在節奏上稍做變化,不使用停滯性較強的掛留音,而用了八 分音符加強流動感;旋律線條音域則由三度(第 5-8 小節:「F」-E -「D」-E ) 擴張到四度(第 13-16 小節:「F」-E -D-「C」-D-E )。第 16 小節末,舒曼同樣 地使用雙縱線做樂段的分隔。

譜例 3-15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9-12 小節

B 段(第 17-32 小節)的速度轉慢(Più lento),表情術語則標示著 molto teneramente(極度細膩地),段落結構與 A 段相仿,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

(第 17-24 小節)由 b′與 a′″句組成;第二部份(第 25-32 小節)由 b 句與 a″句組 成。b′句(第 17-20 小節)為 b 句(第 9-12 小節)的變化,右手的旋律以八度音 呈現,同時在拍點上,也是和聲變換處加入和聲的填充音,使成和絃;左手的和 聲則以開離和絃支撐著(譜例 3-16)。a′″句(第 21-24 小節)與 b′句的處理手法 類似,右手旋律以八度音呈現,左手則以橫跨 12 度和 13 度,位置更開離的和絃 來表現。經過第 23 小節後半至第 24 小節的漸慢之後,帶入本段的第二部份。本 段的第二部份,又回到織度較薄的 b 句與 a″句的組合。

譜例 3-16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17-20 小節

詮釋探討

樂曲由 a、b 兩句的原型與變化型的反覆出現交織而成,再加上使用交錯拍 子而造成節奏糾纏的特性,好似在表現優塞比斯優柔寡斷、遇事總是反覆思考而

舉棋不定的性格。除了掌握節奏特性,音色的控制也是表現本曲的重點。演奏時,

必須多感受手指間重量傳遞的運用,並注意聆聽音粒間的銜接,以保持迴音音型 的流暢度和溫婉的性格,使樂曲充滿著交錯拍子所帶來的,詩歌吟唱般的流暢感。

演奏本曲時,由於 A 段標示著 senza Ped.(不使用踏板),可猜想舒曼要求 的是較輕巧、透明的音色。再加上第 1 小節標示著 sotto voce(柔音,輕聲地唱),

更應仔細控制音色,想像彷若將一顆壁面薄脆而晶瑩透亮的玻璃球,捧在手心仔 細地呵護般,運用細膩而輕巧的指腹觸鍵,製造出圓潤而輕巧平均、無壓迫感的 純粹音色。段落音色的變化與踏板的使用方面,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做和聲的變 換連結時,仍可適度地使用較淺、較短的踏板以維持聲音的共鳴,尤其在第 16 小節最後一音,必須利用稍深的踏板將 E 大調的主和弦共鳴延續至第 17 小節第 一個和絃之前。結構方面,和 a 句相較,b 句在各聲部的節奏流動速度都顯得更 快而緊湊,因此,在 A 段(第 1-16 小節)的演奏上,可將 b 句視為本段落的高 潮點,賦予此句適度的緊湊度。

當樂曲進行至 B 段,由於速度轉慢、織度增厚、音量標示已轉為中強(mf),

再加上樂譜從第 17 小節起即標示著 Pedal(使用踏板)與 molto teneramente(極 度細膩地),需營造出比 A 段更濃,但又必須是溫柔、圓潤的音響效果。此處要 多使用指腹,以較慢的觸鍵來控制音色,同時配合手臂重量的釋放與較深的踏板 運用,使音色變得更寬、更厚,表現彷若優塞比斯更深層、激盪且輾轉反覆的思 緒。右手彈奏第 17-19 小節的重音時,要特別注意觸鍵,將力的使用想像成由身 體中心發出,經由上臂、前臂、手腕,透過手指與琴鍵的接觸,彷若傳送到鋼琴 內部般,以求得具高度投射性的音響。第 25 小節起,回到單純的 b 句與 a″句,

音響的厚度和音量層次必須和第 17-24 小節的小段落有所區隔,情緒則漸漸回復 平靜,到了第 31-32 小節漸弱淡出,停留在自第 31 小節即依序出現、堆疊的 E 大 調主和絃餘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