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狂歡節》創作緣起與樂曲概論

第二章 《狂歡節》的曲風探究

第二節 《狂歡節》創作緣起與樂曲概論

1834 年初,《新音樂時報》(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創刊,當舒曼忙於發 行事務時(Chissell 103),威克老師家來了一位新的寄宿學生——愛爾奈絲黛妮。

愛爾奈絲黛妮是波希米亞富豪弗利肯男爵的千金,由於受到良好的教養,她所散 發出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舒曼。舒曼在寫給母親的信中提到:「愛爾奈絲黛妮,

是一位秉性純樸、思想細膩、天真無邪的女孩,對於我獻身藝術的熱情,給了我 多的鼓勵,而她那驚人的音樂性,對我而言更像是一位妻子那樣重要的人物。」

(瓊恩.芝賽兒 31-32)

當時為了與愛爾奈絲黛妮約會,舒曼的密友佛格特(Henriette Voigt)——萊 比錫最富有的藝術贊助者之一,卡爾.佛格特(Carl Voigt)的妻子——常從中牽 線,給予幫助(Chissell 34)。為了表示對佛格特的感謝之意,舒曼計畫將他 1833 年開始作曲的,依舒伯特《憧憬的圓舞曲》(Sehnsuchtswalzer, Op. 9-2)(譜例 2-1)

所作曲的幾個變奏——曲名為「Sehnsuchtswalzer Variationen: scènes musicales sur un thème connu」(又名「Scènes mignonnes」及「Scènes musicales sur un thème connu de Fr. Schubert」)整理好,以音樂的愛情故事為背景,題名為「小景」(Szenen),

並附加給佛格特的獻詞之後,再發表這首樂曲(“Schumann,” Grove Music Online)。

筆者試著分析探討《狂歡節》第一首小曲〈開場白〉與舒伯特《憧憬的圓舞 曲 Op. 9-2》之間的關係,發現舒曼的創作依據並非旋律的取用,而是根據樂曲 結構、和聲所帶來的靈感所寫成。如:〈開場白〉樂曲開頭採用弱起拍子;調性 安排及和聲進行——以 A 大調開始,並在第二個樂句移到平行小調 a 小調上發 展;b 句素材與 a 句素材相似等特點,都可見到《憧憬的圓舞曲 Op. 9-2》的影子

(譜例 2-1,譜例 2-2)。

譜例 2-1 舒伯特,《憧憬的圓舞曲》,Op. 9-2

譜例 2-2 舒曼,《狂歡節》,Op. 9,〈開場白〉,第+1-24 小節

隨著樂曲整理工作的進行,舒曼有了新的發現——組成愛爾奈絲黛妮出生地阿許

(Asch)的四個字母,不但可以改換成音名(德國音名中,「A」表 A 音;「As」

表示 A 音;字母「S」的發音則與「Es」相同,可代換為 E 音;「C」表 C 音,「H」

則表示本位 B 音),還包含在舒曼自己的姓氏(Schumann)當中。這項發現,讓 舒曼開始以新的觀點看待樂曲,並繼續創作新的變奏(Chissell 78;瓊恩.芝賽 兒 32-33;陳玉芸 60)。於是,當今所見的《狂歡節》逐漸成形。

舒曼在《狂歡節》中,藉著自由地使用「ASCH」四個字母轉換成音名的「ASCH 動機」——或稱「四音符主題」(four-note theme)及「四音動機」做些微變奏,

來串聯所有的小曲。然而,不同於傳統的主題與變奏曲,這首作品的 ASCH 動 機不是呈現在樂曲開頭,而是置於第八與第九首小曲之間(Gillespie 214),並給 予謎樣的標題——〈人面怪獸〉(Sphinxes)(又譯「司芬克斯之謎」),明白展示 出《狂歡節》的文字動機之謎。

這部包含了多首各具獨立標題小曲的作品——《狂歡節》的創作年代在 1834-35 年間,在 1835 年完成。舒曼一開始訂的題名是《狂歡節——四個音符的 遊戲》(Fasching: Schwänke auf Vier Notenfür Pianoforte von Florestan, Op. 12)

(“Schumann,” Grove Music Onlinev);後來在 1837 年除了更名,還改了副標題,

以當今所見的曲名《狂歡節——四個音符的小景》(Carnaval: Scènes mignonnes sur quatre notes, Op. 9)出版。但被題獻者卻不是佛格特,而是波蘭籍小提琴家兼作 曲家的李賓斯基(Karol Józef Lipiński, 1790-1861)(瓊恩.芝賽兒 33;“Schumann,”

Grove Music Online)。雖然在不久之後,舒曼因為覺得愛爾奈絲黛妮無論在藝術 修養或知性方面,都不如他所想的那樣優秀而離開了她,但幸運的是,這成為他 往後寫作大曲時,創作衝動上必要的一項刺激(瓊恩.芝賽兒 32)。

關於小曲數目,最常見的說法是算作 20 首或 21 首;另外也有算作 22 首的。

其實樂曲內容是固定不變的,會有多樣的計數結果,主要是根據對小曲段落的認

根據 Grove 線上音樂字典(Grove Music Online)的資料,《狂歡節》中的 21 首小曲曲名依次分別為:1.〈開場白〉(Préambule)、2.〈皮耶羅〉(Pierrot)、3.

〈阿萊金〉(Arlequin)、4.〈高貴的圓舞曲〉(Valse noble)、5.〈優塞比斯〉

(Eusebius)、6.〈佛羅倫斯坦〉(Florestan)、7.〈婀娜者〉(Coquette)、8.〈回應〉

(Réplique)、〈人面怪獸〉(Sphinxes)、9.〈蝴蝶〉(Papillons)、10.〈文字舞〉

〔A.S.C.H.-S.C.H.A.(Lettres dansantes)〕、11.〈柴莉娜〉(Chiarina)、12.〈蕭 邦〉(Chopin)、13.〈艾絲特蕾拉〉(Estrella)、14.〈重逢〉(Reconnaissance)、15.

〈潘達隆與可倫蘋〉(Pantalon et Colombine)、16.〈德國式圓舞曲〉(Valse allemande)、17.〈帕格尼尼〉(Intermezzo: Paganini)、18.〈告白〉(Aveu)、19.

〈漫步〉(Promenade)、20.〈暫停〉(Pause)、21.〈打倒菲力士人的大衛同盟進 行曲〉(Marche des “Davidsbündler” contre les Philistins)。其中,位於 8.〈回應〉

與 9.〈蝴蝶〉之間的〈人面怪獸〉不列入小曲的計數。

在筆者所蒐集到的資料中,將小曲數作 21 首計數的資料有:Grove 線上音 樂字典、全音樂譜出版社 Schumann: Carnaval Opus 9 原典版樂譜與 John Gillespie 的著作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其中,全音樂譜出版社 Schumann:

Carnaval Opus 9 原典版樂譜的計算方式與 Grove 線上音樂字典相同。較特別的是 John Gillespie 的著作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一書,將〈人面怪獸〉算 作第 9 小曲;又將〈德國式圓舞曲〉與副標題為“Intermezzo”的〈帕格尼尼〉

當成一首看,加減之下,同樣得到 21 首的結果。

將小曲數算作 20 首的資料,除了不將〈人面怪獸〉列入小曲計數外,因為

〈德國式圓舞曲〉在〈帕格尼尼〉(Intermezzo: Paganini)之後完整再現,且〈帕 格尼尼〉的標題中確實寫出「間奏曲」(Intermezzo)一詞,因此,將〈德國式圓 舞曲〉與〈帕格尼尼〉作一首小曲來看待,更確立〈帕格尼尼〉樂曲開頭第+1-37 個小節這個樂段為間奏曲的地位。而因為以上原因,樂譜在小節數的計算上,就 將〈帕格尼尼〉這個段落的開始處,接續著有著 24 小節長的〈德國式圓舞曲〉,

由第 25 小節開始計數。林公欽教授舒曼鋼琴曲集第三章第二節及其所使用的譜

例版本——全音樂譜出版社世界音樂全集第 14 冊《舒曼曲集》彼得版樂譜是以 這樣的觀點分段的。

將小曲算成 22 首的方式,則是以 Grove 線上音樂字典算成 21 首的算法為基 礎,但將〈人面怪獸〉列入小曲計數中,使成 22 首(陳玉芸 60-97)。

各種計數方式都有正確而可靠的根據。由於 Grove 音樂字典是可信度高的資 料,再加上線上資料可更新的特性,筆者撰寫《狂歡節》的詮釋論文時,選擇採 用這份資料的資訊,將小曲作 21 首計數。

《狂歡節》中各首小曲標題的由來,則與舒曼的音樂理念及他所進行的編輯 工作相關。舒曼創作《狂歡節》的同時,正忙於《新音樂時報》的發行工作(Chissell 103)。由於這時期的舒曼已是一位獨立成熟且具藝術審美觀的作曲家,對音樂具 有獨特的品味,再加上身為樂評家與總編輯所帶來的音樂發展使命感,舒曼覺得 當時的音樂太過浮誇,因此引用舊約聖經的「大衛與果利阿提」之戰——「大衛 借牧羊人之名,與異教徒非利士人作戰,最後投石打倒了其中的巨人果利阿提」

(瓊恩.芝賽兒 19),將自己引喻為大衛,使用「佛羅倫斯坦」與「優塞比斯」

兩個筆名分別代表自身積極、熱情、行動性,與消極、內省的兩種對比性性格;

並將心中的好友們集合起來,虛構了一個以討伐菲力士人為主旨的「大衛同盟」

團體,而反對新觀念的老古董則比作菲力士人(瓊恩.芝賽兒 19,31);藉著「大 衛同盟」所凝聚的正義力量,表達自己的音樂理念。《狂歡節》的第二十一首小 曲〈打倒菲力士人的大衛同盟進行曲〉,就是表達對提倡革新的作曲家們的擁護,

並利用十七世紀「老祖父之舞」(Grossvatertanz)曲調的引用,諷刺被大衛同盟 所驅退的菲力士人,藉以譏諷守舊的傳統份子(Gillespie 214-215)。

在樂評寫作與文學背景的雙重影響下,舒曼在《狂歡節》中爲各首小曲訂定 標題時,除了「大衛同盟」之虛構人物外,還運用了尚.保羅的小說作品《青春 年少》之中〈假面舞會〉一章的意念,把舞會中的舞者打扮成「假面喜劇」

以「假面舞會」之角色及場景為題的小標題(瓊恩.芝賽兒 17,34)。 愛爾奈絲黛妮(陳玉芸 59-60;Gillespie 214-215)。

(二)舞會場景與「假面喜劇」中的登場人物:

(1)嘉年華會場景:

a. 〈開場白〉:一首爲假面喜劇遊行揭開序幕,充滿歡欣氣氛的前奏曲

(Gillespie 214)。

b.〈高貴的圓舞曲〉、〈文字舞〉、〈德國式圓舞曲〉:舞會中的華爾滋舞曲

是一對戀人在舞會場邊充滿熱情的愛情告白。〈散步〉一曲,根據舒曼 在 1837 年寫給身兼鋼琴家與作曲家的莫歇勒斯(Ignaz Moscheles, 1794-1870)的信中解釋:「Promenade 是一種漫步,彷彿在德國式舞會 中,人們和自己的太太手挽手漫步一樣。」(qtd. in 陳玉芸 92)

(2)「假面喜劇」的丑角人物:

a. 皮耶羅(Pedrolino,法語拼法為 Pierrot)是個身著白衣,常故作沉思嚴 肅的年長白臉丑角。

b. 阿萊金(Arlequin,或作 Harlequin)則是時常和皮耶羅成對的角色,他 是僕人丑角,個性狡猾、大膽但懶惰,是個活潑並帶著戲謔性格的年 輕小夥子。阿萊金的面具是黑色的,毛毛眼眉,有鬚。他身穿繽紛彩 衣,鑽石圖案緊衣褲。

c. 潘達隆(Pantalone)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威尼斯老商人。他的典型動作 是雙手、雙腳緊倂,腳跟貼腳跟,背前躬,經常邊數鈔票邊走路。他 穿的是紅褲子,紅襯衣,戴一個皺皮面具,有個大大的鼻子。

可倫蘋(Columbina 或 Columbine),是個體態婀娜的女子,身分為僕 人,和潘達隆是一對。

d. 另外,〈告白〉中的一對愛人沒有名字,也不戴面具,他們總是在念詩。

(陳玉芸 59;黃碧雲)

小曲間的統整性是套曲中重要的一項因素。分項了解了代表各小曲的場景與 人物性格後,接著可由總覽的方式,看出舒曼在《狂歡節》中,由創作素材、樂 曲長度、角色與小曲順序安排中,以「對比」的方式來達到樂曲的統整性。

(一)在樂曲長度與素材方面:

(1)第一首小曲〈開場白〉與第二十一首小曲〈打倒菲力士人的大衛同盟 進行曲〉,是整首樂曲的開場和收尾,和其他小曲相較,樂曲的長度和

段落都是較為龐大的。此外,小曲同樣使用和絃式開場(譜例 3-1;譜 例 3-45);兩曲間的段落有的重複(譜例 3-4;譜例 3-48)、有的取用 相同素材做變化,在旋律上可聽出它們前後呼應的特性。

(2)第七首小曲〈婀娜者〉與第八首小曲〈回應〉使用相同素材。〈回應〉

的素材主要取自〈婀娜者〉的前奏(第 1-3 小節)部份,兩首小曲前 後呼應,恰恰對應著場景間的轉換(譜例 3-21;譜例 3-23)。

(二)在人物、場景的順序統整性與對比性方面:

(二)在人物、場景的順序統整性與對比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