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狂歡節》音樂特色

第二章 《狂歡節》的曲風探究

第三節 《狂歡節》音樂特色

為了達到音樂的統整性,在上一節所述的人物、場景,以及樂曲長度等的設 計特性之外,作曲法上,舒曼使用了動機、調性、節奏等素材的統整,使樂曲達 到音樂上的統整性。

一、動機的設計、使用與統整性:

如同舒曼在《阿貝格變奏曲》所用的文字變音名手法——將好友的未婚妻 美塔.阿貝格(Meta Abegg)姓氏「ABEGG」轉換成音名,使成「A-B -E-G-G」

等音,再用作變奏曲主題,《狂歡節》的文字動機也是使用「文字變音名」的方 式產生(陳玉芸 29)。如前所述,舒曼自他欣賞的女孩愛爾奈絲黛妮居住的小鎮 名阿許(Asch)取出這四個字母,再使用文字變音名的手法來得到樂曲的「ASCH 動機」(方之文 30)。

《狂歡節》的文字動機共分三組,根據德國的記譜法,ASCH 四個字母可導 出兩個結果:「A-S-C-H」與「As-C-H」,若將此轉換成英文音名,分別是「A-E -C-B」

與「A -C-B」(Gillespie 214)。依此原則,可得到〈人面怪獸〉的三組動機:

第一組:將 A、S、C、H 四個字母順序對調成隱含著舒曼姓氏的“S、C、H、A”,

再分別替換成音名:S 讀音與德文中「E 」——Es 的讀音相同,轉換成 E 音;C 則轉換成相同音名的 C 音;H 在德國的音名系統中代表的是本 位 B 音;A 則轉換成 A 音,因此產生了第一組動機 E -C-B-A。

第二組:將 A、S、C、H 四個字母中的 A 與 S 連讀成 As,再轉換成 A 音;C 與 H 則分別轉換成 C、B 音,產生了第二組動機 A -C-B。

第三組:將 A、S、C、H 四個字母分別對應音名,A 轉換成 A 音,S 則與第一 組動機的 S 相同,以讀音 S= Es 轉換成 E 音;C 與 H 則分別轉換成 C、

B 音,產生了第三組動機 A-E -C-B。其對應關係如「表 2-2」。

表 2-2

《狂歡節》的文字動機

動機 No. 1 No. 2 No. 3

譜例

字母組合 S C H A As C H A S C H S 發音為 Es= E A 與 S 連讀,As=A S 發音為 Es= E 備註 包含在舒曼姓氏

Schumann 中

愛爾奈絲黛妮的故鄉阿許(Asch)字母轉換

在《狂歡節》中,舒曼自由地使用「ASCH 動機」,以直接使用(如:第 1 首〈開場白〉、第 3 首〈阿萊金〉、第 6 首〈佛羅倫斯坦〉、第 9 首〈蝴蝶〉、第 10 首〈文字舞〉、第 11 首〈柴莉娜〉、第 14 首〈重逢〉、第 18 首〈告白〉)、轉 位(如:第 2 首〈皮耶羅〉)、改變順序(如:第 4 首〈高貴的圓舞曲〉)、穿插嵌 入(如:第 5 首〈優塞比斯〉)、改變音高(如:第 7 首〈婀娜者〉、第 13 首〈艾 絲特蕾拉〉、第 15 首〈潘達隆與可倫蘋〉、第 16 首〈德國式圓舞曲〉、第 17 首〈帕 格尼尼〉、第 19 首〈漫步〉)、改變音程(如:第 12 首〈蕭邦〉),並輔以搭配各 曲別具特色之節奏的方式做變奏(參見表 2-3)。

轉位: 例:第 2 首〈皮耶羅〉

動機 No. 3

譜例 2-3 舒曼,《狂歡節》,Op. 9,〈皮耶羅〉,第+1-8 小節

改變順序 例:第 4 首〈高貴的圓舞曲〉

動機 No. 3

譜例 2-4 舒曼,《狂歡節》,Op. 9,〈高貴的圓舞曲〉,第 1-8 小節

穿插嵌入 例:第 5 首〈優塞比斯〉

動機 No. 3

譜例 2-5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1-4 小節

改變音高 例:第 7 首〈婀娜者〉

動機 No. 3

譜例 2-6 舒曼,《狂歡節》,Op. 9,〈婀娜者〉,第 1-5 小節

改變音程 例:第 12 首〈蕭邦〉

動機 No. 1

譜例 2-7 舒曼,《狂歡節》,Op. 9,〈蕭邦〉,第+8-9 小節

然而,傳統的變奏曲總是在樂曲開頭呈現主題,舒曼卻不是這樣做。他將三 組「ASCH 動機」置於第八首小曲〈回應〉與第九首小曲〈蝴蝶〉之間,並給予 一個謎樣的標題——〈人面怪獸〉(Sphinxes)(又譯「司芬克斯之謎」),展示了

《狂歡節》的文字動機之謎(Gillespie 214)。舒曼在前面幾首小曲已經使用過

「ASCH 動機」,但到了接近樂曲中段的第八、九小曲間,才明白地將「ASCH 動機」揭示出來,這樣的做法,似乎參和了舒曼本身,分屬佛羅倫斯坦與優塞比

斯的雙重性格之展現。

因為〈人面怪獸〉小曲在於展現三組 ASCH 動機,呈現「ASCH」的多變性,

並暗示《狂歡節》的文字之謎,演奏小曲時可自由表現;根據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96)的解釋,這首小曲可省略不演奏(陳玉芸 75)。在筆者所蒐 集到的有聲資料中,只有兩個版本演奏出來——Mitsuko Uchida 以長音八度齊奏 彈出;Endre Hegedus 則以八度顫音(tremolo)的方式演奏,其他演奏版本的確 是省略不彈的。關於這首小曲,瓊恩.芝賽兒提出:「《阿貝格變奏曲》中的音 名,只能有一種讀法,Asch 卻能有 3 種讀法。在《人面怪獸 Sphinxes》上,舒 曼雖然用 2 分音符來展示其神秘氣氛,但這在視覺的感受恐怕要更勝於聽覺」

(sic)(33)。此外,小曲曲名「人面怪獸」——司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女怪 獸,她有著獅子般的身體和一對翅膀。司芬克斯喜愛命令路過的行人猜謎,若答 不出她的謎題,就會被殺死(方之文 29)。筆者認為文學性豐富的舒曼在此訂定 的標題〈人面怪獸〉,或許正引導著演奏者藉由希臘神話故事的聯想,在詮釋樂 曲時更添一筆神秘氣氛。

舒曼將 ASCH 動機作節奏上或音程上的改變來設計小曲的主題,進一步將 各小曲主題的節奏型態貫串整首小曲的方式,來串聯所有的小曲。文字動機在各 小曲的使用,參見「表 2-3」,節奏型態的運用將於本節第三部份討論。由表中可 看出,在第 9 首小曲之前,除了第 1 首使用動機 No. 2 之外,其餘各首都使用動 機 No. 3;第 10 首之後,除了第 12 首使用經過變化的動機 No. 1 之外,皆使用 動機 No. 2。而第 1 首、第 12 首、第 17 首與第 20 首小曲的動機隱藏在樂曲中,

不是構成主題的主要元素。第 8 首則未使用 ASCH 動機。

二、調性的設計、使用與統整性:

《狂歡節》中,各小曲所使用的調性以 2 至 5 個降記號的大、小調為主。各

圖 2-1

2.〈皮耶羅〉 坦〉(Florestan)

g

9.〈蝴蝶〉

(Pantalon et Colombine)

16.〈德國式圓

(Marche des

“Davidsbündler”

contre les Philistins)

三、節奏特色:

在主題、調性的統整性之外,筆者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狂歡節》還有節 奏使用上的統整性。

舒曼慣用的節奏特點大體上有等節奏(Homorhythm)、互補節奏(Complement rhythm)、交叉節奏(Cross-rhythm)等三大類。此外,在舒曼擅於使用拍子與節 奏重音的變化營造特殊的「漂盪感」,其中,切分音(Syncopation)是極為重要 的一項因素(陳玉芸 22-26)。筆者試著分項在《狂歡節》各首小曲中印證之。

(一)等節奏(Homorhythm)的運用:

「在所有的節奏種類中,舒曼常採用等值或從基本拍子得來的效果。特別是 在進行曲、舞曲或類似的作品中,他常使用『等節奏』」,也就是為了強調某種特 殊效果,反覆使用同一節奏貫串全曲,「來表達莊嚴現實的世界」(陳玉芸 22)

1. 第 2 首小曲〈皮耶羅〉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穩定節奏動機貫串全曲(譜例 2-8)。

譜例 2-8 舒曼,《狂歡節》,Op. 9,〈皮耶羅〉,第+1-24 小節

2. 第 3 首小曲〈阿萊金〉以第 1-2 小節的節奏貫串全曲(譜例 3-10,譜例 3-11)。

13. 第 18 首小曲〈告白〉右手旋律以第一小節第一拍的節奏貫串,左手則使用 穩定的連續八分音符節奏(譜例 3-41,譜例 3-42)。

(二)互補節奏(Complement rhythm):

「在等值或基本節奏的旋律線下,伴隨著持續節奏進行的和聲或琶音,他們在互 相交錯中往往產生了無窮的運動效果,使得浪漫色彩的幻想空間也隨之擴展」(陳 玉芸 24),也就是指為強化原有旋律的和聲效果,在旋律當中添加持續節奏的伴 奏型態,使旋律與伴奏互相交錯而產生無窮的律動感。

1. 最明顯的例子是第 9 首小曲〈蝴蝶〉A 段(第 1-16 小節),在左手和聲與右手 下方聲部所共同構成的旋律之上,右手上方聲部添加持續的十六分音符節奏

(譜例 2-9)。

譜例 2-9 舒曼,《狂歡節》,Op. 9,〈蝴蝶〉,第 1-4 小節

2. 第 14 首小曲〈重逢〉A 段右手旋律下方八度,有持續的十六分音符伴奏;B 段(第 17-44 小節)左、右手中間聲部的和聲伴奏全以切分節奏貫串(譜例 3-33,譜例 3-34)。

3. 第 1 首小曲〈開場白〉第 71-78 小節,右手在下方聲部的旋律之外,上方聲部 另有複附點節奏的持續音為伴奏,營造此樂段 Animato 的效果(譜例 3-4)。

同樣的狀況出現在重複此段的第 21 首小曲〈打倒菲力士人的大衛同盟進行曲〉

第 83-90 小節,與經過移調的第 179-186 小節(譜例 3-48)。

(三)交叉節奏(Cross-rhythm)

「以不等分節奏相互遇合的旋律與伴奏,在舒曼的鋼琴作品中,較常以 2:3 的 型態出現於內斂的樂段。這種節奏或多或少呈顯了舒曼在現實與理想的衝突中,

潛藏於靈魂深處的自我掙扎。」(陳玉芸 25;“Cross-rhythm,” 大英百科全書)

最明顯的例子是第 5 首小曲〈優塞比斯〉,第 1-4、5-8、21-24 與 29-32 小節右手 與左手是 7 對 2(譜例 2-10);第 11-12、27-28 小節,右手是五連音及三連音,

左手則是用橫跨兩拍的七連音與之相對(譜例 2-11)。

譜例 2-10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1-4 小節

譜例 2-11 舒曼,《狂歡節》,Op. 9,〈優塞比斯〉,第 9-12 小節

(四)切分音(Syncopation)

1. 第 13 首小曲〈艾絲特蕾拉〉全曲的左手使用第二拍上的長音,製造切分音的 樂感;到了 B 段(第 13-28 小節)又在第三拍上加了標示重音記號的掛留音 做跨小節的切分,與左手低音聲部既有的切分產生追逐性的堆疊(譜例 2-12)。整首小曲以切分音貫串,是《狂歡節》中使用切分節奏的極致。

譜例 2-12 舒曼,《狂歡節》,Op. 9,〈艾絲特蕾拉〉,第 13-20 小節

2. 如第一首小曲〈開場白〉Coda 部分(第 114-139 小節)的右手旋律,利用長 音與掛留音,製造出切分效果(譜例 2-13)。

譜例 2-13 舒曼,《狂歡節》,Op. 9,〈開場白〉,第 114-121 小節

3. 第 2 首小曲〈皮耶羅〉B 段的 b 句(第+9-16 與+17-24 小節),利用後起拍與 切分音營造樂句的推進力(譜例 3-9)。

4. 第 7 首小曲〈婀娜者〉B 段第 36-43 小節左手上聲部出現在第二拍上的長音 C

(第 36、37 小節)與長音 G(第 40、41 小節)(譜例 3-22)。

5. 第 10 首小曲〈文字舞〉A 段 a 句(第 1-8 小節)中的第 2-3、3-4、6-7、7-8 小節右手的下方聲部(譜例 3-26),與 C 段(第 25-32 小節)右手旋律,在小 節的第三拍上利用掛留音做跨小節的切分。

6. 第 11 首小曲〈柴麗娜〉A 段的 a 句(第+1-8 小節)(譜例 3-28)、B 段的 b 句

(第+17-24 小節)(譜例 3-29)、再現 A 段的 a 句(第+25-32 小節)右手的下 方聲部,在小節的第三拍上利用掛留音做跨小節的切分。

7. 第 14 首小曲〈重逢〉B 段(第 17-44 小節)左、右手中間聲部的和聲伴奏全 以切分節奏貫串(譜例 3-34)。

8. 第 17 首小曲〈帕格尼尼〉整首小曲中,左手旋律較右手提早四分之一拍出現,

造成切分之感(譜例 3-39,譜例 3-40)。

9. 第 19 首小曲〈漫步〉第 1-3 小節(譜例 3-43)、第 9-11 小節、第 49-51 小節 等使用動機 a 構成旋律處,與第 17-19 小節、第 25-27 小節、a 句的句末擴充

(第+57-71 小節)與 Coda 樂段(第+72-93 小節)等使用變化的動機 a 為素材 的樂段,都用了切分音,讓左右手呈 hemiola 型態(左手:三拍一組,右手:

兩拍一組)。

由《狂歡節》的動機的使用、調性安排、樂曲間的人物性格設計等項目之統

由《狂歡節》的動機的使用、調性安排、樂曲間的人物性格設計等項目之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