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四節、 先行研究概況

目前對整體臺灣文學英譯相關研究仍不多見,大部份的論述著重於英譯的出 版品或臺灣文學在海外(如美國及歐洲)的翻譯情形(例如齊邦媛,1997;Heller, 2000;陳明台,2002;邱貴芬,2006;梁欣榮,2009);相關臺灣文學作家作品 翻譯的研究較多限於單一文本的研究(例如王儷蓉,2004;李育霖,2008;蔡易 伶,2009),王德威及杜國清曾分別針對臺灣文學英譯選集的出版情形提出其見 解,刊載於研究論文集。王德威以〈翻譯臺灣〉為題,對四本臺灣小說英譯選集 提出評介,包括劉紹銘與羅體模、劉紹銘、張錯及奚密合編及彭鏡禧和王秋桂編 選小說選集(1993,頁 365)

杜國清(2000)則擴大王德威論述範圍,從英日選集的選擇取向考察臺灣文 學的定位問題,同時略述英日譯臺灣文學的選材上日譯文學較偏向譯詩,英譯者 則較喜譯小說;而「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在不同時期、不同的選集中呈現不同的形 象。杜國清指出臺灣文學在英日翻譯成果呈現出差異性:「英文翻譯傾向於認同 中國文化,而日譯方面則表現出強烈的臺灣主體意識。」(頁 519)

杜國清十分重視臺灣文學顯示的臺灣主體性,他認為臺灣文學英譯的「編譯 者對文化認同傾向與有些臺灣本土地作家有一定的距離」(頁 520)臺灣統獨意識 並存,編譯者須認同臺灣,反映臺灣多元的社會。無論是王德威或杜國清的研究,

均透露出其意識形態及政治傾向的明顯差異,但兩人也不約而同地主張翻譯是臺 灣爭取國際空間的積極手段。僅管王德威與杜國清對於臺灣文學發展及臺灣英譯

14

上有見解或意識形態的諸多不同,但仍在許多層面上有許多相似的看法。王德威 及杜國清兩人是臺灣文學英譯選集的重要推手(叢書及刊物主編),其對臺灣文 學選集英譯的看法,反映出不同的意識形態,將列為本研究的研究重點,有關兩 人對臺灣文學英譯的論述將在第三章中詳述。

邱雅瑜(2010)碩士論文以參與選材翻譯或編譯的決策者之意識形態為主題,

檢視臺灣文學英譯計畫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英譯叢書系列及《臺 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的文學觀;該論文 認為贊助者的意識型態與詩學影響了臺灣文學的定義、內涵及文學意象,她指出 臺灣文學英譯的贊助者如王德威等人主持的哥倫比亞大學英譯系列作品呈現出重 視「後遺民寫作」的特色,杜國清在加州聖塔芭芭拉大學編撰出版英譯系列作品 流露的則是臺灣意識強烈的作品,研究認為兩計畫贊助人之意識型態與文學觀不 同,各自運用權力透過翻譯,重新定義臺灣文學的內涵及文學意象。然而,該論 文過於強調贊助者個人的意識形態,而忽略了譯者的角色,而對於英譯作品的內 涵探討也嫌簡略。

徐菊清引勒菲弗爾(Andre Leferve)的翻譯文學贊助理論,以及翻譯如改寫的觀 念,探究贊助對臺灣文學英譯發展的影響,以及專業人士和贊助者如何從贊助的 角色,參與和操控臺灣文學的翻譯活動,徐菊清認為將勒菲弗爾所觀察得到翻譯 贊助活動論點,運用在臺灣文學實際英譯過程時,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即文學系 統以外的「贊助者」本身就是文學系統內的「專業人士」,或是「譯者」本身兼 為「專業人士」及「贊助者」的角色,實際地參與贊助「臺灣文學英譯」中所有 或部分過程,包括選材、翻譯。翻譯活動背後的「贊助者」和「專業人士」擁有 強大人力、物力、財力和權力,在翻譯活動中亦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具有不 容忽略的影響力。徐菊清認為臺灣文學英譯是一個文化外交下的結果,強調經濟 力量是主導臺灣文學英譯的因素。兩者的研究均證實臺灣文學的贊助者對臺灣文 學英譯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兩者均忽略譯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採取的 翻譯策略,也未描繪藉由英譯進入世界文學的臺灣文學呈現的面貌(2013,頁 1-32)。

15 第五節、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

若論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贊助者確實影響甚鉅,然而不論是日本文學英譯,

或是拉丁美洲文學英譯的研究實例來看,譯者一如贊助者具有形塑文學典範的重 要性 16。前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均足以為筆者提供良好的研究養份,但也同時指 出目前現(當)代臺灣文學英譯史的研究尚且不足,筆者除取得較新較多的文本 外,也必然需要另覓蹊徑以闢新境。事實上,以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而言,許多編 者同時兼任譯者角色。譯者的角色不只是勒菲弗爾所分類之專業人士,時而也擔 任推動或籌措經費的任務(如詩人張錯、文學批評家劉紹銘、奚密,漢學家葛浩 文、陶忘機及馬悅然等人)。譯者如何選材及翻譯,如何詮釋或推介作者及作品,

是否受其在文學場域的位置影響?或只是被動地依據贊助者(如文化外交機構)

要求執行任務?譯者本身的意識形態又如何展現?另外,究竟在世界文學場域裡 現身的臺灣作家是何人?他們在臺灣文學英譯場域裡的位置又是如何?本研究除 蒐集分析臺灣文學英譯場域中重要參與者論述、相關文獻外,並深入探討英譯選 集及具有代表性譯者譯作,比較源文與譯文,探討其翻譯風格、譯文的編譯操作,

與作者之間統合分離的作法以探究其意識形態,布赫迪厄「慣習+資本+場域=

實踐」的社會理論公式的文學社會學或許是極佳的思想工具,本研究期能擴大研 究時間、歷史與文化向度。

本論文主要以資料蒐集及文本分析方式,研究自 1970 年到 2010 年五十年間 臺灣文學在北美地區的英譯活動,除對在該地區流通(曾流通)臺灣英譯文學選 集及個別作家的出版品英譯內容加以爬梳外,也對該選集的出版意圖及推動者(如 勒菲弗爾稱贊助者及譯者)的背景加以討論。因論文試圖以臺灣英譯文學呈現出

16 翻譯學者芒迪(Jeremy Munday)研究拉丁美洲文學作家作品經譯介進入美國文學市場,指出英

語世界最知名的拉丁美洲作家者首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其《百年的孤寂》

譯至英美出版市場後大受好評,被選為 1995 年美國紐約圖書館當代文學經典的二十五本好書之一。

英國則將之列為二十世紀國人投票最佳書籍第八名(Munday, 2008, p.96),譯者 Gregory Rabassa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原作者馬奎斯也推崇譯者的譯文。福勒(Edward Fowler)研究日本當代文 學英譯,提出北美讀者對於日本文學的印象受到特定作家作品譯介、美日戰後政治關係以及譯者 及贊助出版社等的影響,約近四十年美國讀者所知日本著名的作家只有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 及川端康成;他指出當代日本文學作品英譯學者兼譯者以研究日本戰後文學,同時英譯由大學出 版社發行,而之所以介紹三島由紀夫等作家作品主要仍因為戰後對美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下,譯 者及贊助人的意識形態所促成,因此,英美讀者所讀到的日本文學無論在類型或內涵都十分侷限。

(1992, pp.1-44)。

16

的身份認同為起點,由多方視角觀察問題,討論英譯文學選集的出版脈絡(當時 的政經環境)。此外,筆者也以譯者為研究主題,挑選其英譯中有代表性的文本,

比較原文與譯文,探討其翻譯風格、譯文編譯改動的原因,或其背後運作的意識 型態。最後,再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討不同的時期裡,臺灣文學英譯作品中裡 呈現出來的「臺灣」特質及「統獨」關係的流變。

整體上來說,論文觀點融合了文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研究、後殖民理論,基 本上是試圖從跨學科的角度來探討翻譯的問題。例如在討論英譯當代中文(臺灣)

文學史時,也會探討不同文類及意識形態如何被選譯,以及文本內在的意涵結構

(significant structure)與文本外在歷史社會結構兩者間雙向互動的辯證過程,在 語言議題方面,羅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在文學社會學中指出:「一個集 群內部的共同認知是以共同的表達方式來確定,首要的方式,便是語言。」(Escarpit , 1990, p. 127)探究臺灣文學英譯問題中涉及的語言問題,可以看到歷史脈絡中語 言的權力角力,因此本論文不只想知道英譯的臺灣文學「說了什麼」,也想探究 此中的「如何說」。本論文理論架構在翻譯的操縱學派概念上,參考埃文-佐哈爾 的多元系統論認為翻譯文學在多元系統裡的次要地位以及變動的可能性。而為從 文學社會學角度,融合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與翻譯即有理論,期望能從行動主體 的「習性」、擁有的象徵「資本」與權力運作構成的文學「場域」系統網絡、主 編者以及譯者在場域中所處的變動「位置」等基本概念,剖析行者在臺灣文學英 譯場域的發言位置與生產方式。本論文擬於第二章對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及翻譯 社會學作較深入的討論。

論文架構上,筆者於第一章描述研究目的、臺灣文學本土的「統獨」爭論簡 史、研究範圍與問題意識。第二章則聚焦於布赫迪厄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及目前 已有翻譯理論學者如何引進文學社會學理論,或可成為翻譯社會學的基礎。論文 的第三章爬梳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自 1970 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發展、選集對「臺 灣意識」及「中國意識」對立看法的流變、影響文學選集出版的行動者(本文採

論文架構上,筆者於第一章描述研究目的、臺灣文學本土的「統獨」爭論簡 史、研究範圍與問題意識。第二章則聚焦於布赫迪厄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及目前 已有翻譯理論學者如何引進文學社會學理論,或可成為翻譯社會學的基礎。論文 的第三章爬梳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自 1970 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發展、選集對「臺 灣意識」及「中國意識」對立看法的流變、影響文學選集出版的行動者(本文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