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鄉土為名」的臺灣文學

第三章 臺灣文學英譯:選集

第二節、 「鄉土為名」的臺灣文學

1980 年代臺灣文學英譯選集在名稱上又出現變遷,不只是以臺灣為題名,在 內容上也突顯臺灣社會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議題,日據時代文學也進入了臺灣文 學的範疇,此時共計有一本小說選及一本詩選,然而在主題上出現較大的轉變,

譯介了當時臺灣本土極為盛行的鄉土文學作品:

47 表 3-2

鄉土為名的臺灣文學英譯選集

出版年 選集名稱 主編 文類 譯者 出版者

1983 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劉紹銘 短篇

小說

劉紹銘等 人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The Isle Full of Noises-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

張錯 詩 張錯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1983 年由劉紹銘個人主編的選集,加入更多位臺灣小說家作品,特別是日據 時代的臺灣作家如賴和,他將選集分為二部,第一部時間為 1895 年至 1945 年,

此一時期選譯的四位日據時代作家如賴和(<一桿秤子>)、吳濁流(<先生媽

>)、朱點人(<秋信>)及楊逵(<鵝媽媽出嫁>),推崇四人為「第一代」

臺灣作家的小說,傳達的是早在日據時代即已埋下的本土獨立意識,是日後鄉土 文學的源頭。 第二部收錄了鍾理和等十三位作家(附錄二),其中鍾理和、林海 音作品寫於 1950 年代,鍾理和的自傳式小說<貧賤夫妻>呈現戰後臺灣社會以及 客家傳統下對生活而掙扎的貧賤夫妻生活, 林海音的<春酒>則以已定居臺灣的 主角英子,批判居住在臺灣郤想著「反攻大陸」的長輩。其餘鄭清文(<檳榔城

>)及李喬(<人球>)同屬於本省戰後第二代臺灣作家,但兩作作家英譯的作 品,一則描述臺灣農村特有的樸實本色,一則反映現代生活的壓抑性,呈現存在 主義消極面的思想色彩,劉紹銘認為六十年代作家引進西方現實主義思潮,如李 喬的<人球>承繼了卡夫卡的焦慮。

王德威指出劉紹銘的小說選不再視臺灣小說為中國傳統的支流,臺灣有其獨 特的發展,劉紹銘「認識到提倡臺灣文學的最佳方法,是標示它與中國(英文原 文為 mainland counterpart)文學的不同,賦予它獨自的發展系譜(Wang, 1995, p.

266)。劉紹銘則曾指出自 1970 年代從事臺灣小說研究以來,視臺灣文學為臺灣 省的中國文學,是整個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地域是重要的部分,他所 指的地域是寫作的場域,也是書寫的內容(劉紹銘,1985,頁 14)。

除了以上的主題外,劉紹銘認為李永平的<日頭雨>、東年的<火>以及張 大春的<雞翎圖>表現出無法找到歸屬的失落與悲涼。劉紹銘在序言中同時提及

48

原將納入的龍瑛宗及呂赫若兩位家,因為篇幅關係被迫刪除,因為兩位作家和第 一代作家創作時期相近,然而表現主題不只在於批判日本殖民政治(Lau, 1983, p.

iii)。但不可否認,劉紹銘的此本選集是首本將臺灣殖民文學納入英譯文學的選集。

劉紹銘對小說的翻譯作為的看法是,選集的目的是用英文來教授(學習)臺 灣小說,通過翻譯欣賞文學作品,可「喻作霧裡看花」,僅可以看出輪廓,無法 確知作者的文字修養,他舉出選集裡王禎和<三春記>和賴和<一桿秤子>雖然 譯者將故事譯出,但無法完全將兩位作者文字感性的差異確實表達出來。由此可 見,劉紹銘編譯英譯選集的重點在於介紹小說內容故事,及對臺灣社會歷史的書 寫,瞭解英譯必然犧牲個別作者寫作風格的特殊性(Lau, 1983, p. xiv)。

在 1995 年《翻譯季刊》的文章中,劉紹銘提出翻譯可視為「發現主義」

(discoverism 或 faxianzhuyi),他定義發現主義是對於某文學作品價值的判定,

有時是對主流傳統的一種質疑。他又認為翻譯是對作品的肯定(endorsement),

翻譯使得不同文化的讀者能認識原文作者,同時翻譯也是譯者對原文作者品味的 肯定與認同。對於經典而言,譯者的作為不能稱為「發現主義」,畢竟重譯已為 經典的如李白、杜甫等作家的詩,只能稱得上譯者的挑戰自我的翻譯(詮釋)功 力,對於李杜固有的聲名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若是在經典之外的翻譯,劉 紹銘舉唐代僧人寒山詩集的近代英譯,是漢學學者的翻譯「發現主義」的例子,

他認為寒山詩的英譯(有些甚至從日文譯入),是挑戰主流經典的唐詩研究(英 譯)的反抗行為,是有意的去中心化的作法,雖然英譯不必然影響中國文學史,

但我們可以瞭解到,閱讀中文文學英譯的讀者和原文讀者具有不同的語言文化背 景。英譯帶給美國的讀者多樣性的作品,如韓南(Patrick Hanan) 英譯李漁的小 說《肉蒲團》(The Carnal Prayer Mat)及散文《覺世名言十二樓》(Tower for the

Summer Heat)(Lau, 1995, pp.57-65)。劉紹銘十分清楚地指出美國東亞研究的譯

者透過翻譯譯介中文文學作品實是對於所選擇的作家(或作品)的有意的作為,

是名符其實的「發現主義」,也是對原作美學價值的肯定。劉紹銘在 1970 年代即 已參與臺灣本地文學的論戰(蔡明諺,2012,頁 168),1976 年即主編出版《臺 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既是他編撰英譯選集的基礎,將選集所選的作家作品重 新集結成冊,所選作家因為選集的出版流通再度被典範化。

49

劉紹銘對於自己身份的定位,曾在文中稱自己是散落世界的邊緣華人,不滿 中國為中心視其他地區無法代表正統中國的態度,雖然在臺灣居住不長的時間(就 讀臺灣大學),他曾說對臺灣存有情感,「簡直『一片冰心在玉壺』」(劉紹銘,

1995,頁 43)。劉紹銘在美國中文研究的位置,推動臺灣文學英譯促進臺灣文學 研究有極重要的貢獻,使英譯臺灣文學選集成為重要的文化資本。

二、The Isle Full of Noises-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

1987 年張錯在美國英譯出版了 The Isle Full of Noises-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 ,在臺灣也發行中文版,中文版中他明確地指名詩選裡的作品是來自

臺灣的現代詩,此書也同時在臺灣出版中文版,由爾雅出版社出版,名為《千曲 之島-臺灣現代詩選》,名稱和奚密後來主編的《二十世紀臺灣詩選》英譯名稱 均有 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然而不同主編對中文名稱詮釋不同,如 奚密的詩選在中國大陸出版中文版時則採用「現代漢詩」稱現代詩。

詩人張錯 1943 年出生於澳門。1962 年他從香港九龍華江英文書院畢業之後 來臺,進入政治大學西語系就讀,大學時代投入現代詩創作,並且結識了同樣來 自僑居地的王潤華、林綠、陳慧樺、淡瑩等人,1963 年這群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 等地的年輕詩人創辦了跨校園性的「星座」詩社,同時出版《星座》詩刊,後來 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後又進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得比較文學博士。1974 年任 教於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系,曾經在臺灣和香港擔任客座教授,和劉紹 銘有著相似的學院派背景。因為參與臺灣現代詩創作及研究,曾出版詩集及散文 集,詩集有《錯誤十四行》、《漂泊者》、《檳榔花》、《滄桑男子》等表達出 張錯追尋自我身份認同上的情感經驗,以及對中國及臺灣的思慕之情,張錯在臺 灣的時間較其在美國的時間短,但他一直以臺灣為其家國鄉土,而臺灣也代表了 中國,他曾在詩集裡提到他在美國定居時常看到身邊有許多和他一樣「流落而安 居於美洲的中國人」(張錯,1995,頁 26),張錯曾說在美國讀書時即開始尋根,

他認為臺灣和中國文化是他的母親,他的作品中大量運用古典文學及文化典故,

將其轉化創造出現代的意義(林幸謙,2003,頁 153-181;陳長房,1987,頁 241-243)。

他也曾說:「然一生對家國的認定,卻以臺灣為始,在那兒我不但發現我的中國,

同時更恆以臺灣的本土,作為我家鄉的歸屬。」(張錯,1995,頁 22-27;1997,

頁 13)

50

張錯在選集的前言的一開始即直指:「臺灣現代詩即是中國大陸新詩主流的 延續,也是臺灣本土苦難傳統的承繼。」(p.2)他指出臺灣現代詩有特殊的性質,

臺灣詩人包括 1894 年即以中文及日文寫作的詩人,以及 1920 年到 30 年代間在「臺 灣民報」上發表新詩的張我軍、楊華、賴和、巫永福等人,張錯更指出臺灣現代 詩萌芽過程十分複雜,「有強烈中國意識的詩人以日文寫作;追求臺灣本身之認 同感的詩人則以日文或中文寫作。」(p.7)他認為臺灣現代詩的傳統是由臺灣本 土作家和大陸作家共同發展出來。張錯的選集宗旨據其所述,是回顧(scan and delineate)臺灣現代詩的發展史上重要事件,選集重點在於 1966 到 1986 年二十年 間臺灣重要詩人與詩作。

張錯的導言中此一觀點和前述幾本英譯詩選不同,前述數本選集中甚少論及 日據期間臺灣作家或詩人,而對於詩人寫作語言均只強調白話文和古文的不同,

不曾將以日文寫作的詩文納入臺灣現代詩發展。張錯在導言中提到 1937 年巫永福 日文寫作的「祖國」,並摘譯引述部分詩的內容如下:

“The mother country which I have never seen Separated from the sea,

so near and yet so far,

The mother country of which I once dreamed and read,…” (p.3)

他認為巫永福、張冬芳及龍瑛宗等臺灣本土作家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國 存有強烈的認同意識,但選集裡並未英譯巫永福或其他日文寫作詩人作品10

因為英譯詩選出版時間為 1983 年,納入更多現代詩作英譯,除了現代派、藍 星、創世紀、龍族、笠詩社等,也將 80 年代年輕詩人如詹澈、林煥彰、施善繼、

蔣勳、向陽、劉克襄等詩人納入,他指出年輕詩人以寫實取代現代派的複雜,如 羅青的「草根」詩社強調將藝術與民族風格、現實、鄉土性的結合。這本選集裡 共納入了三十二位詩人 146 首新詩,其規模比起前述選集的數量更多。以英譯的 數量來看,張錯仍偏重於楊牧(8)、余光中(9)、洛夫(11),三位詩人依序 列在最前面,其餘詩人的作品僅譯兩三首,雖說數量不及質量重要,但相較三位 詩人而言,其餘詩人的篇幅明顯較小,而張錯自譯的英譯也有八首。

蔣勳、向陽、劉克襄等詩人納入,他指出年輕詩人以寫實取代現代派的複雜,如 羅青的「草根」詩社強調將藝術與民族風格、現實、鄉土性的結合。這本選集裡 共納入了三十二位詩人 146 首新詩,其規模比起前述選集的數量更多。以英譯的 數量來看,張錯仍偏重於楊牧(8)、余光中(9)、洛夫(11),三位詩人依序 列在最前面,其餘詩人的作品僅譯兩三首,雖說數量不及質量重要,但相較三位 詩人而言,其餘詩人的篇幅明顯較小,而張錯自譯的英譯也有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