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臺灣文學英譯:選集

第四節、 小結

文努堤認為翻譯形塑文化身份,翻譯建構異文化文本的再現,同時也在本國 文化中建構對該異文化主題的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對異文化的詮釋是透過 本國內的社會群體依其意識形態而決定(Venuti, 1995, p.10)。文努堤認為外國文 化或文學因為翻譯進入本國後會因為符合本國文學文化的規範,經歷「去歷史化」

過程,翻譯可能創造出刻版印象,強化本國文化的霸權。他舉日本文學在美國的 英譯為例,他認為1950至1960年代,美國與日本的外交政治關係影響了對英譯入

67

美國的日本文學作家的選擇,當時僅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等數位 作家被譯為英文,日本則被詮釋為唯美的異域,和戰時與美國對立的好戰和具有 威脅力的形象完全不同。他直指翻譯日本文學的學院派學者和印刷出版業合作之 下使非屬於其推崇的作家被排擠在外,選譯的作家必須遵循原有的典範(p. 15)。

筆者認為確實文努堤所指翻譯形塑文化身份,建構身份主體時譯者扮演重要 的角色,然而他將譯者視為一個固定不變的群體,未考慮到其社會軌跡及習性。

同時認為翻譯文學單方面受譯入語文化政治所控制,則忽略了文學場域的相對自 主,翻譯文學可能受譯者及譯介者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成果,對於臺灣文學英 譯時則無法解釋文學場域中身份的變遷。

本章所列均為在選集上明白標示臺灣或譯介以臺灣作家為主的英譯選集,主 編者或指出英譯詩集或短篇小說是「來自臺灣」的文學(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也有認為臺灣文學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支(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在題名上出現了差異。然而,在英譯選集內容上均表述臺灣文化社會環境的變遷,

以及作者對於自身與社會(或政治)的關係省思的書寫,呈現的是現代性或是「殖 民」論述,殖民的意思包括政治上的殖民(如<一桿秤子>),也是資本主義(工 業社會)的殖民(如<嫁妝一牛車>、<四喜憂國>或甚至<黑潮的親子舟>)。

尤其在1990年代後更出現了多樣化的主題,如以女性作家、同性戀文學,以及原 住民文學為主的英譯選集,相當地反映了臺灣本地文學場域也影響到了在北美地 區的臺灣文學的行動者的態度及習性。

1970年代齊邦媛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選》稱繼承《詩經》傳統,以臺灣文 學代表正統的「中國」國家文學,然而在1979年與美國斷交後,政權由中共取代,

臺灣文學名稱上開始出現變化。1980年代後劉紹銘的英譯小說選以「本土」及「鄉 土」美學取代對中國傳統的單一性地承繼,劉紹銘將日治時期的賴和、吳濁流及 楊逵等人的小說加入選集裡,推崇他們為臺灣鄉土文學的源頭。劉紹銘的臺灣文 學美學主張影響到在北美地區的臺灣文學的典範,此點可見他與葛浩文合編的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其中1970及1980年代階段,保留

了大多數劉紹銘選譯的臺灣作家,可見劉紹銘作為英譯選集主編者的影響力是長 遠的。

臺灣作家如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朱天心、朱天文、李昂、張系國等人

68

已逐漸成為英譯臺灣文學典範裡重要代表人物,每位都有英譯的專書出版。此仍 前述各參與文學選集英譯的行動者的不斷投入場域努力的結果,作家藉著文學英 譯選集各編者及譯者的介紹,進入書市,由英語讀者的閱讀,獲取了在北美地區 代表臺灣作家的位置。英譯文學選集所提供的資本,即文學作品的英譯、譯者以 及作者的能見度,而因作者的被介紹,更多的譯者藉由對臺灣作家的研究而加入 中文文學的研究。

筆者以為在英譯「臺灣文學」選集四十年中,可以歸納出「傳統過渡到本土」

的主軸,而其中又呈現從承續五四現代、鄉土、本土到多元幾種美學位置,此處 借用張誦聖的「美學位置」「artistic position」概念:

我以為我們可以在當代臺灣文學生產場域中分辯出主流,現代,鄉土,與本 土這四種具有不同歷史軌跡的美學位置。而這四個位置之間的互動,主要表 現在「文化意義上的正當性」(cultural legitimacy)和「政治意義上的正當性」

(political legitmacy)的消長。這個消長的軌跡必類取決於它們個別所擁有的 或強或弱的「文化資產」和「政治資產」。(張誦聖,2001,頁 3)

布迪厄主張文學生產場域的主要動力,來自各種位置之間的競爭關係,從事 競爭者採取的策略和其習性有關,「習性是由個人過去文學或非文學經驗所導向、

組構、和形塑的」(Bourdieu , 1993, p. 61)由葉維廉、余光中、張錯及奚密為首 的英譯詩集主編者,所英譯的詩集中均強調臺灣現代詩的起源在承繼五四的白話 文傳統,並從而延伸出現代主義的詩學技巧。同時,現代詩是源自中國古詩的改 革流變,而葉維廉、余光中的詩選強調現代主義,張錯的詩選則著重在離散的中 國情結。這些是因為行動者的文學社會軌跡,以及其對個人民族身份認同的習性 所致。

本章最後筆者認為,自 1970 年以來英譯文學選集的內容因為主編者的習性及 位置主導下,英譯的臺灣文學在北美中文文學場域從原主導的中文古典文學獨立 出來與之競爭,短暫時期以代表中國文學的方式呈現。隨後,在國際政治及中、

美、臺的變動關係下,不再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學,發展出展現現實主義的本 土或鄉土的臺灣文學,縱然英譯選集的編者均未使用 Taiwan literature 一詞,然而,

我們看到 Taiwan fictions 及 poet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及 writers from

69

Taiwan。筆者認為係「臺灣文學」一詞在 1990 年代中期以前在臺灣本土並未定調,

應鳳凰指出臺灣文學發展體制化的年代是在 90 年代以後。在學術研究方面,臺灣 文學研討會一時如雨後春筍般舉行(2004,頁 276-301)。臺灣文學系所是在 1997 年以後才陸續成立。在臺灣政府政策上,行政院於 1992 年核定將「現代文學資 料館」籌建計畫列入六年國家建設, 2003 年成立「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開 始營運。政府機關(構)及學術界介入推動臺灣文學英譯的情形日益增加,此點 反映在英譯臺灣文學的主體建構上。

以上種種影響到英譯臺灣文學的發展,二十一世紀的英譯選集在主題及內容 上均和以往的選集不相同。另外,英譯臺灣文學的文類也不再只是以選集方式出 版,北美地區出現了許多臺灣小說家的長短篇作品及詩集等被英譯至美國書市場,

另外,還有以研究臺灣(及文學)為主的英譯叢刊,而參與英譯臺灣文學的行動 者論述也出現轉變。此點應和第四章要探討的叢刊主編輯者的行動有十分緊密的 關聯。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