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德威與臺灣文學英譯

第四章 「後遺民」與「後殖民」論述

第二節、 王德威與臺灣文學英譯

王德威不僅為國內麥田出版社編選「當代小說家」書系,在美國也主持「臺 灣現代華文文學」英譯計畫,出版王禎和、黃春明、鄭清文、李喬、施叔青、蕭 麗紅等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英譯,有不少作品英文譯本成為在研討會論文研究主題,

透過王德威在哥倫比亞大學出版,截至 2013 年共出版「臺灣現代華語文學系列」

作品集(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系列(該計畫現今仍持續進行中,

以下簡稱「現代系列」)6,包括小說集、長篇小說及詩集。王德威本身雖未直接 參與英譯實作,但他深知臺灣文學翻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王德威在參與當代華 文文學英譯計畫前,已對現代臺灣文學(中文文學)英譯選集的情況十分瞭解並 推崇,在<翻譯臺灣>論文中推崇劉紹銘與羅體模譯介臺灣十一位作家作品,「塑 造一個等待劇變的臺灣人文景觀。本土意識與大陸情結,寫實風尚與實驗精神在 所選作品中相互衝擊,充分見證六十年代崛起的小說家活力。」(1993,頁 361)

王德威認為劉紹銘的選集作家表現的是六十年代「華人」的思想與生活,表 現出多樣化的形式風格。王德威讚揚劉紹銘1983年出版的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稱其將翻譯的作品向前延伸,記載反殖民

時期臺灣同胞的文學史料。對於《漂泊與原鄉﹣臺灣現代短篇小說選》選集的英 譯,王德威指出小說內政治問題反映臺灣八0年代文壇生態的變遷。王德威也參 與《玉米田之死及其他臺灣當代小說選》(Death in a Cornfield and Other Stories from

Contemporary Taiwan)初期作品篩選工作 ,王德威指出該選集的編纂意在強調「現

代」文學,探討臺灣政治現代化的辛苦過程,以補八十年代初期及中期的小說英 譯不足的困境,同時在論文中明白指出「翻譯選集藉所選譯的故事,排比、連結 一則則有關臺灣經驗的敘述」;「翻譯臺灣是使種種臺灣形象乃至意識深上抬面 的必要手段。」(1993)

王德威所推動執行的由哥倫比亞大學所出版的臺灣現代華語文學系列和杜國 清所主持的「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對推動臺灣文學英譯均扮演重要的角色。筆

6 該中文名稱依筆者蒐集資料中尚無固定譯法,此處採齊邦媛的譯法(單德興,2014,頁 252)。

85

者認為兩者在美國漢學的場域中對於「臺灣文學」呈現出不同的主題意識及美學 位置。此中差異應歸因於兩者的位置及習性,然而,筆者也發現兩者背景有許多 相同之處。

一、文學及思想背景

王德威和杜國清的文學背景相似,1976 年從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赴美國威 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攻讀比較文學,1986 年受聘至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任 教。王德威以文學批評為主,1986 年出版《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 散論》,書中將老舍連結四位具有喜劇成份的作家—王禎和、黃凡、王文興和李 喬,認為幾位臺灣當代作家的「非直接寫實主義」可比美中國近代受到魯迅、胡 適及林語堂高度評價的劉鶚。1988 年後出版《眾聲喧嘩:三○到八○年代的中國 小說》、《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 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 紀風華:當代小說 20 家》、 《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被壓抑的 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等,2005 年編選《臺灣:從文學看歷史》以臺灣歷史為 基礎,蒐集十七世紀中葉以來到當代的文學作品一百四十七篇,包括詩、散文及 小說,由王德威書寫序言並提供導讀。

王德威受到夏志清「新批評」的研究範式及《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史觀影響,夏志清的《小說史》部分駁斥了中國大陸文

學史獨尊魯迅的新文學運動,王德威認為夏志清的《小說史》記載了 1919 到 1950 年代中國離散與漂流的年代裡作家的「感時憂國」 (Obsession with China)(2001, xiv)。

王德威也如夏志清一般,對中國文學與西方所不同的「現代性」及「國族式寓言」

的探討,他在國內外出版著作論文分析晚清小說、張愛玲、沈從文、 魯迅、臺灣 和中國大陸作家的作品,並以「傷痕文學與國家文學」、「小說中國」等為主題 研究現代中文文學,其中大抵以小說為主題:

小說之類的虛構模式,往往是我們想像、敘述中國的開端…談到國魂的召喚、

國體的凝聚、國格的塑造,乃至國史的編撰,我們不能不說敘述之必要,想 像的必要,小說虛構之必要。(1998,頁3)

但他試圖推翻西方中國研究者對於中國現代文學只是如夏志清所謂「感時憂

86

國」,或如普實克(Jaroslav Prusek)所謂中國現代文學重「抒情性」及「史詩性 的」看法7,而同時更藉由文學研究建構文學經典,如他曾直言王文興、王禎和、

黃凡、林雙不及李喬均比西方漢學研究者所推崇的老舍創造出更「壯觀」的寫實 幻想(2009,頁407):

《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部小說描寫1960年代末期,花蓮賣春業因越戰美軍來

臺度假的興旺景象,讓我們首次目睹一個完整的中國版嘉年華式喜劇。(2009,

頁408)

他認為至少在臺灣,作家已不再只是為中國的命運「涕淚交零」,而是讓臺 灣文化雜亂的本質,構成「眾聲喧嘩」的文學意象。

二、位置及習性

1996 年王德威策劃編選名為「當代小說家」書系,由麥田出版公司出版,希 望籍此推薦漢語寫作各個社群的傑作,促進彼此之間的對話,最真實地呈現漢語 寫作的文學版圖。這套書系先後出版了二十位小說家(朱天文、王安憶、鐘曉陽、

蘇偉貞、平路、朱天心、蘇童、余華、李昂、李銳、葉兆言、莫言、施叔青、舞 鶴、黃碧雲、阿城、張貴興、李渝、黃錦樹、駱以軍)的選集。每卷的卷首王德 威以序論介紹作家個別的特色,可以從他將以上作家納入文學史的脈絡得知,對 於王德威而言,只有當代「中文作家」,並沒有特別分別中國、香港、臺灣或馬 華作家,他不只將五四的現代性推至更早的晚清,也試圖解釋當代小說家與五四 的傳承,他認為「臺灣的魯迅」賴和推動臺灣的新文學,呼應五四風潮。無論是 對西方漢學界或臺灣文學場域,王德威定位自己為「海外中國學者」8,在考量現 代中國文學時,他試圖「擴充中文文學的空間坐標」(2007,頁 x),當代中文 文學裡的離散、族群想像、國族論述、鄉土、性別、情慾等等議題都是構成中文 文學的部分,也構成王德威對當代中文文學評論的整體。

如果說杜國清曾因為與中國文學史學者抗爭,提出臺灣文學是有別於中國文 學的獨特性文學主張,隨後發展出以其他非漢語文字(目前看來主要是日語)所 寫的臺灣文學,王德威在美國漢學界也因應大陸學界對港臺文學、海外華文文學

7 當時普實克及夏志清兩位研究中文學者對何謂中文文學的辯論引起場域中人士注意,也影響了中

文研究的發展。

8 王德威在論文中自稱為海外的中國學者。

87

的劃分,隱含著某種中心論的價值判斷,提出他的「華語文學」看法。

2006年王德威在哈佛大學東亞系舉辦「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工作坊,邀請 聶華苓、李渝、施叔青、也斯、平路、駱以軍、紀大偉等來自美國、香港、臺灣、

馬來西亞及中國旅居劍橋的華文作者,討論「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

隨後王德威對於「華語語系文學」的討論後來出現在不少期刊中9, 2012年王德威 再就華語語系文學加以論述,他直接指出華語語系的英文是Sinophone Literature:

顧名思義,它的重點是從「文」的部分逐漸地過渡到語言的部分。換句話說,

當代學者在討論身份認同問題時,對海內海外、主義、性別、國家等等因素 的複雜面多有體會後,開始探問是不是能夠提出一個更大的公約數,作為縱 論種種不同中文或是華文寫作的底線呢?「Sinophone Literature」的提出,就 是期望以語言─華語─作為最大公約數,作為廣義中國與中國境外文學研究、

辯論的平臺。(2012,頁15)

王德威的華語語系文學和史書美所提「華語語系文學」並不儘相同,後者的 概念是以後殖民主義的角度去理解華語文學(張錦忠,2012),王德威舉中國歷 史上漢語霸權的現象是近代的變化,海外華語文學的出現,或也可以解釋為在地 居民有意無意地賡續了華族文化傳承的觀念,延伸以華語文學符號的創作形式(頁 17)。他舉馬華作家為例,指出馬華社會從十九世紀末以來,維持著其華語(漢 語)文學傳統,即使漢語並不是當地官方政權的語言。30年代日本官方傳媒控制 臺灣時,有相當不少文人以中文/漢語形式─如漢詩、白話中文、閩南、客家方言

─來延續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並借此展現抗爭心態。因此王德威提出「海外文 學的『三民主義』論:『移民』、『夷民』、『遺民』」。移民背井離鄉(中國),

夷民融入移入地區文化,依新文化生活,遺民雖離開原鄉仍堅持故國黍離之思,

以「海外華語發聲」。王德威依其「三民主義」及臺灣當代文學政治發展出「後

9 王德威在 2006 年夏發表的〈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除了在《聯合報》刊載之外,也在香港的《明

報月刊》2006 年 7 月號發表。另,2001 年張錯前往馬來西亞擔任參加星洲日報社主辦的「二十一 世紀世界華文文學的展望」研討會時發表論文〈文學獎的爭議與執行: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探討與 展望〉,提出不以政治實體劃分的「華文文學區域」概念。史書美以「華語語系文學」一詞指在

「中國之外世界各地的中文作家以中文書寫的文學,以別於中國的『中國文學』」(Shih, Shu-mei, 2004, p.29)。有關於不同學者對華語文學的論述,可參考張錦忠對兩者論述的比較(2012, 頁 59-74)。

88

遺民寫作」。他指出「遺民」暗示一個與時間脫節的政治主體,是種事過景遷、

悼亡傷逝的政治、文化立場;他認為臺灣經過清代明鄭的遺民意識、1920年代賴 和及吳濁流的臺灣新文學,以及近代的國共政治裂變,遺民的身分意識不斷延續,

悼亡傷逝的政治、文化立場;他認為臺灣經過清代明鄭的遺民意識、1920年代賴 和及吳濁流的臺灣新文學,以及近代的國共政治裂變,遺民的身分意識不斷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