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

Copied!
1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 博士論文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 The Cultrual Politics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指導教授:李 根 芳 博士 Advisor: Dr. Ken-fang Lee 研究生:張 淑 彩. 中華民國104年7月 July 2015.

(2) 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 摘要 臺灣文學自 1970 年始,在世界各國(以北美地區為主)陸續出現英譯作品,此前 的臺灣文學英譯收錄在選集名稱為「中國文學」之下,直到 1976 年哥倫比亞大學出版 的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 書名才正式出現「臺灣」,然而早在該名稱 出現前已可見臺灣詩人及小說家作品英譯,英譯活動受到選集主編、譯者及公私機構共 同合作的推動,譯介上百位作家及作品,「臺灣文學」英譯是延續性的活動,自第一本 英譯小說選集出版之後,英譯選集及作家作品集陸續出版,1970 年代始臺灣在國際社 會雖進入孤立時期,但在英語世界郤有愈來愈多英譯作品出版供外國讀者閱讀,特別是 標示著「臺灣」的作家及作品。 英譯選集的推介是經過多位重要的行動者(包括選集、叢刊編者及譯者)的努力, 臺灣文學英譯是一個近代英譯史的事件,隨著英譯選集的譯介與展延,目前在美國地區 或臺灣本土,可見臺灣作家作品英譯收錄在文學選集的讀本裡,也可見以「臺灣」為題 的英譯作品或叢刊,行動者共同建構了臺灣文學英譯的歷史及現況。不僅讓臺灣文學在 世界文學的舞台現身,更突顯臺灣文化在世界歷史上所佔有的一席之地。翻譯使不同語 言文化統合於一語境之下,再現譯入語文化,選譯作品及翻譯策略遵循已有美學價值, 在選與不選譯之間,英譯臺灣文學選集塑造臺灣經典文學,英譯史的發展及成果均值得 研究。 本論文援引操縱學派意識形態翻譯理論及布赫迪厄的文學場域理論,試結合翻譯 理論及社會學觀點,檢視臺灣文學英譯場域裡行動者的作為,從其位置及習性等面向切 入,同時觀察臺灣文學英譯場域裡不同行動者的意識形態。並以臺灣文學英譯場域的參 ii.

(3) 與行動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有關於翻譯以及臺灣文學翻譯的敘事或譯述,重心放在翻譯 的功能及成果,除研究「臺灣文學」敘事話語意涵外,也深入分析探討「臺灣文學」英 譯中譯者的翻譯策略及其於文學場域裡的位置、習性及態度。 臺灣作家所寫作的內容多是其自身關心的內容,藉由詩、小說或其他文體表達對 社會、地域或自身身份認同等問題的看法或質疑,形塑「想像的共同體」,臺灣作家依 據其對族群的想像創造出臺灣文學,譯者及選集編者則透過翻譯促成此一共同體的建構。 王德威等人推動在美國出版的臺灣文學選集作品中,不乏有所謂「後遺民寫作」的觀點, 或「華文文學」的走向。另一方面,由杜國清主導出版至今的《臺灣文學英譯叢刊》, 除了譯介臺灣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散文外,更納入臺灣文學評論及研究,推崇臺灣 本土書寫,並英譯殖民時期日語書寫的作家作品,試圖改變以中文為唯一的寫作語言的 作法。本研究發現英譯臺灣文學在主體性的呈現隨時間而有所變化,而英譯的文學選集 內容上也呈現多重的認同。參與臺灣文學英譯的重要譯者如葛浩文及陶忘機兩人具有學 者及譯者雙重身份,在翻譯策略上則以讀者為中心,採取顯性的作為,譯介推崇臺灣作 家進入世界文學場域。本研究視英譯臺灣文學為象徵資本,使臺灣文學在英語世界,甚 至在世界文學場域中得以立足,應歸功於行動者的努力。 關鍵詞:翻譯社會學面向、臺灣文學英譯、布赫迪厄、場域理論、認同、象徵資本. iii.

(4)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Abstract Although the term “Taiwan literature” didn’t appear in the Western world until the 1990s, poetry and novels written by Taiwan authors have been translated for English readers with the great efforts of the editors and translators of several important anthologies for the last few decades. Changes in themes that represent Taiwan literature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the agents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ideologies of these agents toward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have shaped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ranslated Taiw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converts a foreign language into another so that its readers could appreciate. Meanwhile, it forms what Venuti claimed “domestic representation” – a view on foreign culture, a canon of literature, or even promotion of certain values (Venuti, 1998). When the translators and editors choose certain pieces to translate, follow certain aesthetic values, they are most likely to build up a canon for a foreign literature in the local marke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mobilize the Bourdieusian concepts of field, symbolic capital and habitus for explain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on Chinese literary field in America. The position and habitus of the agents (editors and translators)involved in translating Taiwanese authors and literature could determin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wo opposite opinions have been proliferating in Taiwan in terms of the possible outcome for the res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aiwan and how they see themselves. iv.

(5) More or less, these opinions influence how Taiwanese writers interpret their “Chinese” identity. Since literature could be seen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Jameson, 1981), various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 could be seen in literature. It is interesting to reveal how these representations would turn out after literary piece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t is necessary to note that translators and ed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therefore, their actions may account for the final result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habitus and disposition of these agents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promote Taiwan literature and construct a unique identity of Taiwan and its hybrid cultures. This writer sees translated Taiwan literature as a cultural capital for the agents to challenge the existed dominating Chinese literary field in America and bring literary works of Taiwanese authors into the world of world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ir engagement, the subjectivity and canon of Taiwan literature emerged. It is also significant to know that these agents share the illusion that such translating process somehow helps promote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of world literature.. Keyword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translation, Taiw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altion, Bourdieu, field theory, identity, symbolic capital. v.

(6) 謝辭 雖然從事翻譯多年,但是在進入翻譯研究所後才瞭解到翻譯這件「小事」其實可以 促成許多「大事」,如臺灣文學英譯。但也可依國父所說,只要徹頭徹尾、有始有終的 做完一件事即可視之為「大事」。從事學術研究一如從事翻譯,是件寂寞的差事,幸好 臺師大翻譯所是一個充滿耐心及溫馨的學習之地。老師們樂於指導,同學們也是孜孜不 倦,研究生休息室中同學們敲著電腦鍵盤翻譯或撰寫報告,為每一字推敲、句句斟酌, 令人起而效尤。能在翻譯所完成這本論文,對我而言是又一個 Rite of Passage,姑且算 件大事吧! 我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李根芳多年來的教導,她不只是在我翻譯研究所的學習路途 上循循善誘,她對學術研究及教學的認真態度更是我的楷模。她的用心指正,使我得以 完成這篇論文。另外,感謝李奭學老師,他的淵博學識帶給我許多啟發。賴慈芸老師與 廖柏森老師多年來的指導與鼓勵,使我能有紮實的學術訓練基礎,同樣使我銘感五內。 也感謝秋慧、容嫣一直以來的熱心協助。翻譯所從碩班到博班的同窗好友,一起修課以 及成立讀書會,都是美好的回憶。 我同樣要感謝口試委員在口試時所提供的寶貴意見。邱貴芬教授是臺灣文學研究的 權威,她對臺灣文學的著作論述是我在論文撰寫時重要的參考依據。李瑞騰老師對此論 文的細讀,提出關鍵性的意見,惠我良多。他對臺灣文學英譯工作的推動,我在論文資 料蒐集時即有所瞭解並深感敬佩。另外,邱子修老師在大綱口試及論文撰寫時給我許多 指引,也要特別致謝。 最後,感謝家人的愛與支持。. vi.

(7) 當代臺灣文學英譯研究:一個文化政治的考察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研究背景:臺灣文學本土統獨之爭 .......................................................................................................4 第三節、研究範圍及問題意識 ......................................................................................................................................9 第四節、先行研究概況 .................................................................................................................................................. 13 第五節、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 ................................................................................................................................... 15. 第二章 翻譯社會學發展及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 ......................................... 19 第一節、翻譯理論的社會學面向.............................................................................................................................. 19 第二節、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 ................................................................................................................................... 24. 第三章 臺灣文學英譯:選集 ........................................................................ 35 第一節、代表中國的臺灣文學 ................................................................................................................................... 38 第二節、「鄉土為名」的臺灣文學......................................................................................................................... 46 第三節、多樣貌的臺灣文學 ........................................................................................................................................ 52 第四節、小結....................................................................................................................................................................... 66. 第四章 「後遺民」與「後殖民」論述 ........................................................ 71 第一節、杜國清與臺灣文學英譯.............................................................................................................................. 71 第二節、王德威與臺灣文學英譯.............................................................................................................................. 84 第三節、小結....................................................................................................................................................................... 94. 第五章 英譯臺灣文學中譯者的角色 ............................................................ 97 第一節、葛浩文與臺灣文學英譯.............................................................................................................................. 98 第二節、陶忘機與臺灣文學英譯........................................................................................................................... 111. vii.

(8) 第三節、小結.................................................................................................................................................................... 117. 第六章 結論 ................................................................................................. 119 第一節、英譯臺灣文學的「統與獨」................................................................................................................. 119 第二節、臺灣文學英譯的展望 ................................................................................................................................ 125 第三節、研究檢討與未來研究方向...................................................................................................................... 127. 附錄一、臺灣文學英譯詩選最常選錄詩人名錄 ......................................... 128 附錄二、英譯臺灣文學小說選集書目 ........................................................ 131 附錄三、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Series 系列書目 ............. 136 附錄四、Indigenous Writers of Taiwan: An Anthology of Stories, Essays, and Poems 作家作品一覽表 ............................................................... 138 附錄五、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刊載內容一覽表 ............................................. 140 參考書目 ....................................................................................................... 173. viii.

(9) 表 次 表 3-1 代表中國的臺灣文學選集 ..................................................................................... 39 表 3-2 鄉土為名的臺灣文學選集 ..................................................................................... 47 表 3-3 多樣貌的臺灣文學選集 ......................................................................................... 52. ix.

(10) x.

(11) 第一章 導論 歌德在 1827 年預示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時代的到來,指出文學乃屬全 人類所共有,他樂見於自身作品譯至其他語言;他曾說「民族文學在世界文學的 範疇下變得無意義」。世界文學的概念後來為比較文學領域提供了新的立足點, 成就許多文學研究方向 1。然而,學者也指出英美學界所謂「世界文學」基本上是 以歐洲為主的文學,歌德提出世界文學之時,仍以崇古(希臘羅馬)為中心思想, 以古文明如中國、印度等少數國家作品為世界文學的範疇。因此,大衛‧達姆羅 什(David Damrosch)指出世界文學並非無止境地納入所有國家文學,世界文學應 是經過流通、閱讀而產生。他舉研究歌德的德國學者弗瑞茨‧施特里奇(Fritz Strich) 所觀察,世界文學可視為是一特殊網絡(network),目的是將各國文學生產源地所 推崇的文學作品送到不同的文學市場以供交換,其中必然透過譯者的翻譯與介入 (Damrosch, 2003, pp. 3-4)。 對於歌德而言,我們可解讀其閱讀世界文學的目的是承認其他民族文學的優 點,然而更重要的是從中尋找德語文學的新靈感,他在閱讀中國小說譯文時感嘆 中國小說中人物和自己的相似性,一如他認為詩具有普世性,另一方面他又在異 國民族文學作品找到相異性,在閱讀及詮釋作品中找到自己寫作的理想,歌德的 翻譯作為有其特定意圖 2。在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書中達姆羅什也認為,歌德 藉翻譯作品的譯入譯出豐富本國文化文學的想法,可以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 的多元系統概念去解釋(Damrosch, 2003, p.25)。佐哈爾認為文學多元系統發展下 的翻譯文學,在譯入語文化中的表現相當多元複雜,甚至影響一國文學的發展 (Even-Zohar, 1990, p1-94)。因此,翻譯對於國家(或民族)文學的形象塑造有 極大的影響。 引自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一書達姆羅什英譯「National literature is now a rather unmeaning term; the epoch of world literature is at hand…」頁 1,中文為筆者轉譯。達姆羅什認為歌德提出「世 界文學」一詞早於弟子愛克曼 1835 年出版的《歌德對話錄》。張隆溪則認為早在歌德以前,德語 文學裡已有其他有此概念(張隆溪,2010)。 2 根據陳銓(1997)研究,歌德閱讀的小說為當時歐洲通行的《好逑傳》 、 《花菚記》等小說譯本, 且誤解其意,以為「好逑」乃人的名字(頁 23) ,筆者認為其中原因係翻譯及資訊的不足。歌德視 文學為傳達中國人形象仍當時普遍的現象,因此 Chinese Literature 可以譯為「中國」或「中文」 、 「華 語」 ,如王德威、史書美等學者所提倡的文學研究理論(第四章再加說明) 。但對於外國讀者如歌 德而言,閱讀 Chinese Literature 相當程度意味著對「中國」文化及地域性的認知。本文將 Chinese Literature 譯為中文時,為凸顯地域性及與臺灣的對立時會譯為「中國文學」 。 1. 1.

(12)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達姆羅什指出,世界文學是透過出版、翻譯及閱讀而產生,文學作品經過此 一過程,被重新賦予新生命,研究者宜仔細探討文學作品如何在翻譯中在源文化 及異文化中被重新建構(2003, p. 5)。此「世界文學」觀念強調的是必須超出單 一語言和文化的民族文學傳統,於是翻譯和流通是構成世界文學的兩個重要因素。 換言之,世界文學是超出民族語言和文學傳統的範圍,在世界其他地方流通並得 到讀者閱讀和接受的文學作品。 然而,他也認為民族文學根本上不可能消失,或被世界文學取代,除了少數 可稱為多元文化的文學作品外。幾乎大多數世界上的文學都是源自於民族文學, 因此討論世界文學仍不能忽視民族的脈絡。 討論民族文學應先從民族及民族主義談起 3,美國文化理論學者史都華‧霍 爾(Sturart Hall)指出人們透過各種的敘事(narrative of nations)來想像民族的本 質,如歷史、文學及媒體上的流行文化,反覆再現國家或民族共同的故事、事件、 創傷、象徵及儀式等等。霍爾指出認同是一直處於變動的過程中,是行動者的設 定,此外,人們的認同會隨著主體位置的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化。他認為民族文 化建立身份是藉由生產對於民族的意義、故事及記憶,使人們可以認同,一如班 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提出的「想像的共同體」概念(Hall, Held, & McGrew , p. 292)。安德森認為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此一共同體根基 於文化的根源,而促成群體共同的想像尚需歸因於王朝、宗教等歷史演變,印刷 術以及資本主義,促成小說與報紙的出現,出版物的流通提供了民族再現的想像 群體(共同體),鞏固民族的概念(Anderson, 1983/2006, p. 22)。安德森分析小 說和民族想像的關係,可從三個層面著手:首先以小說形式上的敘事觀點分析, 其次是以小說呈現的民族內容切入,最後是以小說讀者的建構著眼。以 1887 年菲 律賓國父黎剎(Jose Rizal)寫的 Nori Me Tangere 為例,該小說和民族主義運動有 重要關連,小說一開始的描寫意象召喚了菲律賓讀者的想像(Anderson, 1983/2006, p. 63)。文學理論批評學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也曾指出,第三世界文學文. 有關民族(nation)一詞社會學定義不一,中文譯文係採吳叡人 2006 年翻譯安德森《想像的共同 體》所用詞彙。Nori Me Tangere 一書吳叡人譯為《社會之癌》。 3. 2.

(13) 本經常呈現出民族敘事,他稱之為「民族的寓言」(national allegories),即以小 說人物遭遇影射國族全體的命運(Jameson, 1986, pp.65-88)。 詹明信認為文學是意識形態下的產物,文學或經典經過意識形態角力及運作 而生(Jameson, 1981, pp.17-18)。筆者認為文學作品如詩及小說透過內容、敘事 及讀者的身份建構,其對於民族的敘事也是透過不斷重覆述說而塑造出身份的認 同,建立其想像的共同體。一如霍爾指出民族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認同,是根據 再現形塑出來的認同,民族是由論述(discourse)形構而成(Hall et el., 1992, p. 293)。 民族文學進入世界文學的領域時,該文學從原語(如中文)跨入另一語言, 首先必須經過譯者提供語言上的銜接,而譯者除了為原文作者服務外,更為了譯 文讀者而翻譯。譯者將文學文本引入另一個語境,即在不同語境下又創造出另一 個想像的共同體,此一共同體是譯者和譯文讀者透過譯文建立的語境,此一語境 並非單純的譯文(如英文,讀者閱讀時清楚知曉文學文本講述的是異域的敘事), 翻譯文學網絡下建構並維持的意識形態及詩學(poetics)也和產生原文的語境不同, 譯者及翻譯文學場域裡行動者的習性及權力位置影響了世界文學中代表特定「民 族」的文學形象及實質內容。酒井直樹(Naoki Sakai)另指出翻譯在多重語言及 語言的多重性中進行,使原文譯文文本的語言符號元素交互作用,譯者的文字表 現中會呈現出自身主體性的歷史背景,而其論述是民族文化共同的建構(Sakai, 1997, p. 14)。然而,譯者及翻譯文學場域裡行動者的位置及習性不是一成不變。 其中的變遷及互相干擾或許錯綜複雜,翻譯作為所構成想像的共同體具有多重層 次,值得深入研究。 臺灣文學自 1970 年始,在世界各國(以英語為主要流通語言的北美地區為主) 陸續出現英譯作品。此前的臺灣文學英譯多收錄在選集名稱為「中國文學」之下, 直到 1972 年,以 Modern Verse from Taiwan 為題名的選集中才正式出現「臺灣」 的英文名稱。英譯活動受到譯者、編者、出版者及政府機構共同合作的推動,譯 介上百位作家及作品,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臺灣文學」英譯是延續性的活 動,自第一本英譯小說選集出版之後,英譯選集及作家作品集陸續出版,1970 年 代始臺灣在國際社會雖進入孤立時期,但在英語世界則有愈來愈多的英譯出版品, 標示著「臺灣」作家及作品。英譯選集的推介是經過無數譯者及編者的努力,臺 3.

(14) 灣文學英譯是臺灣文學作品進入世界文學場域的重要過程,因為數十年英譯選集 的譯介與展延,目前在北美地區流通較廣者,如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該選集讀本裡收錄許多臺灣文學作家作品英譯 4。也可見以「臺 灣」為題的英譯作品或叢刊,主編者及譯者共同建構了臺灣文學英譯的歷史及現 況。他們不僅讓臺灣文學在世界文學的舞台現身,更突顯臺灣文化在世界歷史上 所佔有的一席之地。同時,英譯臺灣文學選集塑造臺灣經典文學,英譯過程及成 果均值得深入研究。 筆者認為,翻譯形塑文學再現,更反映語言的權力關係,臺灣文學英譯引領 臺灣文學進入世界文學的場域,如達姆羅什所指透過出版、翻譯及閱讀而產生, 文學作品經過此一過程,被重新賦予新生命(Damrosch, 2003),而參與建構英譯 的臺灣文學各參與者互相合作或互相競爭,影響當代臺灣文學作家作品的翻譯及 流通,也影響了臺灣文學在世界文學框架下的北美地區漢學研究的文學意識形態, 同時形塑了臺灣文學的身份認同,是翻譯研究者應深入研究的課題。臺灣文學本 土的發展造就今日的「臺灣文學」,更影響在全球文化版圖的位置,以下概述有 關臺灣文學身份本土論爭已有之研究。. 第二節、研究背景:臺灣文學本土統獨之爭 隨著臺灣文學研究發展,臺灣文學史學者對臺灣文學的定義近數十年來出現 不同的詮釋,主要受臺灣社會政經發展以及國際局勢所影響,蕭阿勤(2006)指 出 1980 年代以後,國族認同議題出現在臺灣文學場域,他認為「文學也一直是臺 灣民族主義者建構在其國族認同的重要文化領域之一」(蕭阿勤,頁 25)。其中 游勝冠 1996 年出版的《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即是最具代表性論述之一 5. 。臺灣文學史所記錄的作家們大都被認為其寫作係藉由詩、小說或其他文體表達. 對社會、地域或自身身份認同等問題的看法或質疑,此點或如安德森的想像共同. 該選集 1995 年初版,由劉紹銘及葛浩文合編,2007 年再版。其中 1949 年至 1976 年作品幾以 臺灣作家作品為主,澳洲雪梨大學中文系教授杜博妮及美國加州大學黃衛總書評均批評該書偏重 臺灣作家的文學作品(McDougall, 1996, pp. 654-655; Huang 1995, pp.1089-1099)。 5 葉石濤早在 1965 年時於<臺灣的鄉土文學>一文中即表現中強烈的「臺灣意識」 ,然該時臺灣社 會仍處於戒嚴,故他未以「臺灣文學」為名,以「鄉土文學」稱之。另外,對於臺灣文學究應以 何時為始,也有不同的見解,如有學者認為臺灣傳統文學可追溯自明清古典文學。也有學者將原 住民文學漢語文學納入文學史中。 4. 4.

(15) 體概念相仿,史學家大都標示臺灣作家依族群的想像創造出臺灣文學。而臺灣本 土長期存在不同政治理念,因此文學史家在編纂文學史時對文學的定義不一。陳 芳明將「臺灣」文學分為殖民史時期、反共文學時期、現代主義時期、鄉土文學 時期、解嚴前後及後殖民時期等方式分類(陳芳明,2011,頁 30)。此前,不同 時期史學家常批評前期的史學家所選錄的作家或對作家的批評不足於詮釋「臺灣」 文學史的發展 6,近來臺灣文學研究發展雖日益蓬勃,但對文學史的詮釋始終無完 全定論。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漸趨成熟應歸因為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定位論爭的結果 7. ,而論爭的內容大致粗分為「中國意識」及「臺灣意識」,意即統獨兩大派系:. 1977 年葉石濤在《夏潮》刊載<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一文,直指「臺灣意識」 是居住於臺灣的中國人的共通經驗,文學所反映的是「臺灣為中心」的作品。陳 映真則將葉石濤所提的「臺灣立場」或「臺灣意識」轉指為「中國意識」(蔡明 諺,2012,頁 302);陳映真提出其對臺灣文學屬性的論述意見,如將臺灣文學置 於中國文學之下,以文學應反映民族文學的前提看待臺灣鄉土文學,認為黃春明、 王禎和、楊青矗等人對於工農小人物的描寫教育了臺灣的讀者,認同臺灣的土地 也是對民族感情的認同(陳映真, 1977,頁 39-41),以區別當時受到西方現代 主義影響下的文學寫作。 此外,其他立場不同的學者如胡秋原等也在 1977 後數年內表態,七0年代兩 大媒體《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也以對立意見加入論爭,至此,臺灣文學界掀 起有關「鄉土」一詞論爭,對於臺灣文學究竟是否是臺灣的中國文學的問題,出 現不同意見。支持「鄉土文學」和支持臺灣文學,是否等同於切斷和中國文學的 關係,劉紹銘在 1972 年編輯出版的《本地作家小說選集》序言中提到,所謂「本 地」作家是指定居臺灣的作家,對於寫實文學而言,本地作家的真實筆觸是獨特 的。1978 年 2 月 21 日劉紹銘在《聯合報》發表的<「鄉土文學」答客問>中又說:. 陳芳明編撰新臺灣文學史前已有葉石濤及彭瑞金等人撰寫過《臺灣文學史綱》及《台灣新文學運 動 40 年》。 7 臺灣文學史學者多指出 1970 年代臺灣現代詩論戰與臺灣民族運動(保釣等政治外交事件)等引 起鄉土文學思潮,參見蔡明諺,《燃燒的年代﹣七O年代臺灣文學論爭史論》 ,頁 41。因此臺灣文 學的正名不是一時而成,有其歷史的因緣。 6. 5.

(16) 我在一九七二年編的那本「臺灣土地作家短篇小說選」,可說是受了陳映真 和黃春明兩位先生小說的影響,我當時覺得,要深入地報導臺灣生活,在臺 灣土生土長的作家,比起由大陸來臺的老一輩作家,佔了「地利」和「人和」 這兩種優秀條件,我在這裡所指的「土生土長」作家是廣義的,因此包括在 臺灣出生和教育的『大陸人』﹣其實除了山胞待考外,臺灣的先民,那一個 不是「大陸人」?我觀念中的「土生土長」,因為如此廣義,因此絕無狹窄 的、排外的地方主義色彩(12 版)。. 七○年代初期臺灣仍處戒嚴時期,然而愈來愈多學者投入「臺灣意識」的討 論, 《夏潮》及《臺灣政論》均出版過許多文學及社會文化的批判論,陳芳明(2011) 指出《臺灣政論》及《夏潮》臺灣歷史史觀推動了 1977 年的鄉土文學論戰,影響 了臺灣文學正名論。文學家如鄭清文、李喬等人在創作「鄉土文學」的同時,也 支持了「黨外」的民主運動。陳芳明認為: 葉石濤的<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的歷史觀是以臺灣四百年歷史為主軸,亦 即從明鄭以降到二十世紀連綿不斷的文學發展。相對的,陳映真在《臺灣文 藝》發表<鄉土文學的盲點>,則把臺灣歷史與中國近代史銜接起來。具體 而言,陳映真的歷史觀是以一八四0年鴉片戰爭為起點,也就是西方帝國主 義侵略中國之濫傷,作為詮釋臺灣鄉土文學的基礎。(頁 525). 七○年代末期,因著「鄉土」文學之名,「土生土長」、「使用臺灣話寫臺 灣文學」、以及「回歸現實」等概念引起的是民族、族群以及省籍等意識形態與 當時社會的「中國意識」逐漸出現明顯分歧(游勝冠,1996,頁 285)。呂正惠認 為七0年代始的「鄉土文學」是臺灣知識分子在不利的國際局勢下反省以往二十 年過度追求現代主義,而採取「回歸」的態度。然而,陳映真、尉天聰等人因對 於「階級」文學的關懷,提倡蘊涵社會主義及民族主義的「左傾」鄉土文學,如 王拓、楊青矗、宋澤萊以階級觀點表現工人農人的故事。然而,支持「鄉土文學」 的另一群作家在反對國民黨的體制的同時,更重視被政治壓抑的「臺灣人」身份。 因此,八0年代的「鄉土文學」促成「國家認同」問題的對立(1995,頁 81)。 呂正惠歸納七0及八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爭如下:. 6.

(17) 在進入八十年代的前幾年,葉石濤的「臺灣鄉土文學」理念逐漸產生影響力。 其跡象有二:首先,「鄉土」兩個字慢慢消失於無形,而成為「臺灣文學」, 原本還兼帶階級色彩的「鄉土文學」,成為完全以區域為中心的「臺灣文學」 了。其次,追溯臺灣文學的歷史,建立臺灣文學的傳統,使臺灣文學成為「臺 灣政治實體」的文化支持。(頁 80). 1981 年媒體人詹宏志發表<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 擔憂臺灣文學是否可能會變成中國文學之下的「邊疆文學」(1981,頁 23-32)。 陳芳明認為詹宏志的「邊疆文學論」影響了當時執著於「臺灣意識」的葉石濤以 及「中國中心」意識的陳映真,陳映真認為臺灣文學應被視為是中國文學,也是 第三世界文學,而因地緣關係,造成南北兩種政治上以及文化上的統獨對立(2011, 頁 604)。 隨著臺灣解嚴時代來臨,以及臺灣文學及文化學者不斷的論爭,「中國結」 與「臺灣結」的意識形態不再是禁忌。民進黨在 1991 年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 「臺灣主權現實獨立建國」條文,和國民黨表明維持 1912 年建國的中華民國之國 家前途是對立的;文學界也不乏學者自稱擁護「統」或「獨」的主張,如陳映真、 呂正惠曾明白表態其立場 8,陳芳明在 1988 以前流亡海外多年,曾經是美國臺灣 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真理大學文學院院長陳凌則直其 臺灣文學史研究旨在建構以「後殖民」為論述的「臺灣文學史」9。而文學作品或 文學評論也呈現出各自主張的述事內容及文學美學。 蕭阿勤(2005)以敘事學觀點認為臺灣鄉土文學呈現兩種敘事模式:以中國 民族主義的「在臺灣的中國文學」敘事模式,以及臺灣民族主義的「臺灣文學」 敘事模式,前者以中國人、中華民族,自日據時期以來中心主題是反封建、追求 民族的現實主義,「關懷時代及社會」是文學的重點;後者是以葉石濤代表的以 臺灣人、臺灣民族為敘事者,強調臺灣有史以來,自日本殖民時期即開始的臺灣 文學,旨在描寫臺灣人被統治壓迫下追求獨立的經驗(頁 107)10。 陳映真在接受財訊訪問時「自剖」具有「統一情結」(1993,頁 163-165);呂正惠則在游勝冠 的《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序中表明自己是「統派」(頁 2) 9 本文論點係依據陳凌於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演講內容 (陳凌,2004)。 10 蕭阿勤指出葉石濤在解嚴前礙於政治尚不明朗時,策略性地以「中國人」為敘事者,建構「中 國民族主義的『臺灣鄉土文學』敘事模式」(2005,頁 98-145)。 8. 7.

(18) 如同對於臺灣政治主權立場分岐,文學界對於「臺灣文學」的論點目前仍無 法完全一致,有學者認為凡是使用「中國」的傳統語言書寫的文學即臺灣文學。 然而,持不同觀點的文學界人士認為臺灣本土一直以來均有作家書寫文學,日治 時期開始,臺灣作家以日文寫作,或書寫臺灣經驗者,均應謂之「臺灣作家」。 然而在以往文學史的主流論述時常被忽略或排除。臺灣本土的文學場域如前述隨 著數十年文學史發展,出現不同的意見相互對峙;在文學書寫的領域中作家的意 識形態時而影響其創作的題材,政治意識強烈的作家如李喬、陳映真等人即是明 顯的例子,史學家在編撰文學史時常以作家的意識形態及政治訴求為基礎(蔡明 諺,2012;蕭阿勤,2012;呂正惠,2002;游勝冠,1996)。 陳芳明的《臺灣新文學史》認為臺灣文學在五0年代主要是反共文學、六0 年代冷戰與戒嚴的年代,文學呈現出現代主義與左翼傾向的現實主義的對壘,七 0年代則是鄉土文學與民族文學論爭(2011,頁 24)。 中國自改革開放,隨著兩岸交流頻繁,近十年也加入臺灣文學的研究,使得 臺灣文學的內涵更加複雜,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文學所所長徐學(1996)曾在 《臺灣研究》中將過往對「臺灣文學」的定位分成三種:(一) 地域定位法、(二) 政治認同定位法、及(三)文化傳統定位法。他提議第三種的定位方式較能釐清 何謂臺灣文學,因中文仍是中華民族文學書寫的文字,凡是作家以中文寫作,不 論其地區都是中國作家(頁 77-80)。馬森則為大陸執政者雖宣稱臺灣是中國的一 部分,但論及臺灣文學時,仍將臺灣的文學特殊化,和其他地區(省)不同,即 是將之視為自成一個研究範疇(2000,頁 173)。 二十世紀末臺灣本土文學場域出現了女性主義文學、原住民文學、及酷兒(同 志)文學等,豐富臺灣文學及文學史的發展。然而,對於此新興文學文類的文學 批評及論述,仍往往建構在原有「臺灣文學」或國族認同的統獨論述之上 ,趨使 文學史研究者重新思考政治及歷史,可見,臺灣文學史的統獨議題仍是方興未艾。 本土的「臺灣文學」爭論史必然影響臺灣文學英譯後進入世界文學場域後呈現的 身份認同及建構,臺灣文學存在已久的「統獨」論述是本研究參照的分析基礎及 問題意識的起點,討論及分析不只限於觀察英譯文學作品中呈現出(基於譯者或 編者的翻譯作為)對臺灣統獨政治立場的消長,以及英譯臺灣文學主體的建構。. 8.

(19) 第三節、研究範圍及問題意識 臺灣當代文學作家的英譯作品最早是以英譯選集的方式在北美地區出版流通, 主要編者中最為人所知者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夏志清,他的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是 1960 年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批評 11,書中對張愛 玲等現代作家提出有別於當時漢學研究者的看法. 12. ,隨後和劉紹銘合作英譯出版. 了 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novella, 1919-1949,如題名所示收錄作家為五四以後 到國府遷臺之間的現代思潮中文作家,其中仍以五四以後重要文人魯迅、巴金、 茅盾、老舍、郁達夫、蕭軍、蕭紅等作家為主,魯迅作品的譯者是美國漢學界所 熟悉的楊憲益夫婦。然而,在眾多重要作家外,夏志清英譯了在文學批評時特別 鍾愛的張愛玲,以及當時臺灣出版界極為推崇的白先勇。白先勇之後赴美留學並 任教,與譯者高克毅合作英譯了小說集 Taipei People(《臺北人》)及 Crystal Boy (《孽子》),進入北美的中文文學場域。 夏志清的批評及英譯小說旨在向美國漢學者推介「現代思潮」中文文學,他 指出臺灣六0年代作家成就可以與漢學者熟知的魯迅相提並論,雖未突顯作家有 別於中國大陸人士的「臺灣人」身份,但因為其對「自由中國」作家的推崇,使 臺灣作家和共產主義的中國有了區隔,影響了當時及後來的美國漢學研究. 13. 。英. 譯選集自夏志清的小說選之後,在北美的英譯現代中文文學場域中的發展更快速, 譯介的作家作品也日增。隨後,劉紹銘加入英譯的活動,英譯編選當代中文小說 選。正式出現以臺灣為名的英譯文學作品集是劉紹銘及美國學者羅體模(Timothy Ross)於 1976 年在美國合編的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由哥倫比 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劉紹銘隨後又於 1983 年主編英譯選集 The Unbroken Chain :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選集名稱出現了「臺灣小說」 字眼。1980 年左右臺灣文學作家作品英譯已出現在英美書市場,如白先勇的 該書於 2010 在臺灣出版中文版,名為《中國現代小說史》,論述了中國自五四運動至六十年代 初小說的發展。 12 陳芳明在〈張愛玲與臺灣文學史的撰寫〉一文中提及學者對張愛玲是否為臺灣作家的問題。撰 寫臺灣史的學者僅葉石濤的《臺灣文學史綱》將張愛玲列入討論,其他學者大致認為張愛玲是位 獨特的作家,但對她與國家的身份郤極難界定。陳芳明則認為以「後殖民史觀」傾向將之納入臺 灣文學史內(1998,頁 54-72) 。 13 夏志清與捷克漢學家雅羅斯拉夫‧普實克在 1970 年代的筆戰是現代中文文學研究重要的參考資 料。葛浩文即受到此一觀念的涵養,推崇臺灣六十及七十年代的作家,並英譯眾多作家作品,本 文將於第五章說明。 11. 9.

(20) Wandering in a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 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 (《遊園驚 夢》,1982)、黃春明的 The Drowning of an Old Cat and Other Stories(1980)及陳 若曦的 The Execution of Mayor Yin and Other Stories from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尹縣長》,1979),這些文學英譯作品或選集均以 Chinese Literature 為題名,尚未出現 Taiwan Literature 一詞。 因為英譯選集推介而引起北美地區出版業者興趣者尚有陳若曦、黃春明、陳 映真、朱天心、朱天文及李昂等多人均出版了作品集,其影響所及不只是對英語 讀者,有其他語系譯者係因為閱讀英譯本而決定翻譯或研究的情形,如李昂的小 說《殺夫》英譯影響了法譯本、日譯本及義大利文譯本的出版。本文因語言及篇 幅限制,以上作家之譯本均以英語為研究對象,研究時則以譯者(或叢書主編) 為主要研究焦點。 齊邦媛是較早在臺灣地區有計畫地編撰英譯文學選集的重要人士,齊邦媛當 時主編的選集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Taiwan 1949-1974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14,在 1970 年始在北美地區流通,成為當時現代中文 文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選集選譯的文類不限小說,更擴大包括詩及散文。齊 邦媛英譯選集中文題名為《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然選譯作家以居住在臺灣地區 作家為主。齊邦媛對臺灣文學的看法與王德威所稱「後遺民寫作」的觀點相近, 即視臺灣作家為代表中國的現代中文作家。 王德威與夏志清、劉紹銘同屬哥倫比亞大學中文文學研究場域,在美國從事 中文文學研究,曾提出「後遺民論述」及「華語語系文學」,強調「後遺民」是 具有強烈批判以及自我批判意識的論述(2013,頁 1-18;2015,頁 131-134)。他 主持編撰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臺灣現代 中文文學」)系列. 15. ,自 1998 年始已出版了 11 本小說,突顯出現臺灣地區的現. 代中文文學,2003 年並出版了眷村小說 The Last of the Whampoa Breed,並於 2004 年在臺灣出版,名為《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 Chinese Literature 在中文可譯為「中國文學」 、 「中文文學」 ,因已有的相關論文中選集譯名譯法 不一致,易造成混淆,本研究中若英譯選集上印有中文時則並列中英文名稱,無則採只列英文名 稱的作法。 15 本中文名稱為依據齊邦媛《巨流河》中名稱。 14. 10.

(21) 1996 年始杜國清主導出版之《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更以「臺灣文學」取代「臺 灣現代中文小說」,截至 2014 年共出版三十四期,除了譯介臺灣文學作品包括小 說、詩及散文外,也有臺灣文學評論,第一期刊登了李喬的<文學的爭與不爭: 臺灣文學的名實>,明顯指出臺灣是一個獨立的政體(independent unity),具有 自主性(autonomous)。該叢刊從 1996 年始,內容包括詩、小說、散文及評論。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以專題方式譯介如「臺灣民間文學」、「臺灣兒童文學」、 「臺灣女性文學」、「臺灣文學與歷史」、 「臺灣文學與民俗」、「臺灣文學與 客家文化」、 「臺灣文學與海洋」、「臺灣文學與山林」、「日治時期的臺灣文 學」、「臺灣文學與懷鄉」、「臺灣文學與童年」、「 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 「臺灣文學與 228」、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突顯臺灣文學所關注的議題。 杜國清的英譯專題隨後促成 Children’s stories from Taiwan(《臺灣兒童小說集》) 等英譯作品出版,許多原文在臺灣本地並未有系統地收錄成冊(李林坡等人, 2012)。 臺灣文學正名在臺灣本土是解嚴之後才廣受議論,臺灣文學史學者多認為 1970 年代臺灣文學界的「民族主義」論爭已倡議了「臺灣意識」,同時出現「鄉 土文學論戰」。而隨著時間演進,政治上「統」及「獨」兩派競爭呈現顯化,而 文學史家對於臺灣文學敘事也有「中國結」及「臺灣結」的對立指稱。這兩方對 立的論點,在研究臺灣文學英譯時觀察以齊邦媛以及王德威為首的「臺灣現代中 文文學」與杜國清主張的「臺灣文學」,可以做為一個參照的起點。 本研究將影響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譯者及主編者列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有關 於其英譯臺灣文學的敘事(narratives)及行動者的論述(discourses),對於「統 獨」等有關臺灣民族身份認同的不同意見納入考察,更深入探討研究對象如何定 義臺灣文學。本研究重心放在翻譯的作用及成果,研究影響「臺灣文學」敘事話 語意涵,也研究因為翻譯策略作為以及意識形態異同呈現出的英譯臺灣文學成 果。 臺灣文學經由英譯離開臺灣本土後進入北美地區世界文學的場域,究竟呈現 出如何與本土臺灣文學不同的風貌?臺灣文學在不同身份及立場的推動英譯參與 者的介入下,其發展過程又如何?臺灣文學在北美地區被閱讀的作品文類有哪些? 知名的作家又有何人?作家的身份與作品內涵在何種程度下反應出臺灣本土的 11.

(22) 「統獨」意識?英譯臺灣文學譯者的政治及文化立場是否影響其翻譯的策略?在 此借性別研究學者 Judith Butler 對主體的看法,她認為主體是透過「認知」及「指 稱」而形塑而成: … there is first a discourse which precedes and enables that “I: and forms in discourse in language the constraining trajectory of its will. Thus there is no “I” who stands behind discourse and executes its volition or will through discourse. On the contrary, the “I” only comes into being through being called, named, interpellated (to use the Althusserian term), and this discursive constitution takes place prior to the “I”; it is the transitive invocation of the “I.” (1993, p. 18 斜體為 原文作者標示) 在話語之後不存在『我』,通過話語施展我的意志。反之,『我』只能通過 被呼喚、命名、被詢喚(借用阿圖色的說法)而生成,而這種話語構築先於 『我』,話語對我直接地呼求,即我先被指稱,並在指稱賦予我在話語的位 置時,『我』才是『我』。 (筆者自譯). 因此,無論是「臺灣文學」或「來自臺灣的中國文學」都是對於臺灣文學英 譯的指稱,是臺灣對外的主體性的表現,而 Taiwan Literature 或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是在世界文學場域下的一種標示或指稱,也是臺灣文學英譯背後意識 形態的呈現,其意義為何?而在標示著或未標示著「臺灣文學」的符碼下究竟有 那些臺灣文學作品被英譯介紹至世界。又是何人在其中影響翻譯的作為?譯者是 誰?而英譯的臺灣文學作品呈現出來的「臺灣作家」、「臺灣人」或「來自臺灣 的中國(文)故事」又透露出什麼樣想像的故(敘)事?譯者及選集主編在推動 文學英譯發展時的主張及意識形態是本研究試圖探討的焦點。 1980 年代後臺灣作家的英譯選集無論是在詩集或小說兩種文類多有極豐富 的成果,如張錯及奚密兩位學者也編譯了數本選集。兩位主事者在北美地區中文 文學場域裡也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故也納入本研究範疇內。 其他地區如香港中文大學翻譯出版中心出版的 Renditions: A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Magazine(《譯叢》)自 1973 年出版始,譯介許多中文作家作品,英 譯作品質及量都極為可觀,但礙於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對臺灣及中國的意識形態 涉及其區域的政治歷史環境錯綜複雜,本文無法作深入的探討。而國內《中華民 12.

(23) 國筆會季刊》從 1972 年發行英文季刊譯介臺灣作家作品,梁欣榮指出筆會四十年 間譯介本土作品超過 1800 篇,作家人數 500 多人(2009,頁 155)。由筆會出版 的《當代臺灣文學英譯》季刊則自 1972 年始每季出版當代作家的詩、小說及散文 的英譯,其影響力也不能輕忽,本研究已訂定研究場域為北美地區中文文學場域, 筆會的英譯出版物僅作參考佐證資料。 目前對於臺灣文學英譯的整體面貌尚未有較有系統的研究。自 1970 年始至今 已出版的英譯臺灣文學選集及專書已在世界文學的場域中形塑臺灣文學的主體, 本論文希望將個別的英譯文學選集及英譯專書放在英譯中文文學場域中觀察,以 綜合整體性的觀照,剖析其在歷史脈絡中概念的演變及發展。. 第四節、先行研究概況 目前對整體臺灣文學英譯相關研究仍不多見,大部份的論述著重於英譯的出 版品或臺灣文學在海外(如美國及歐洲)的翻譯情形(例如齊邦媛,1997;Heller, 2000;陳明台,2002;邱貴芬,2006;梁欣榮,2009);相關臺灣文學作家作品 翻譯的研究較多限於單一文本的研究(例如王儷蓉,2004;李育霖,2008;蔡易 伶,2009),王德威及杜國清曾分別針對臺灣文學英譯選集的出版情形提出其見 解,刊載於研究論文集。王德威以〈翻譯臺灣〉為題,對四本臺灣小說英譯選集 提出評介,包括劉紹銘與羅體模、劉紹銘、張錯及奚密合編及彭鏡禧和王秋桂編 選小說選集(1993,頁 365) 杜國清(2000)則擴大王德威論述範圍,從英日選集的選擇取向考察臺灣文 學的定位問題,同時略述英日譯臺灣文學的選材上日譯文學較偏向譯詩,英譯者 則較喜譯小說;而「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在不同時期、不同的選集中呈現不同的形 象。杜國清指出臺灣文學在英日翻譯成果呈現出差異性:「英文翻譯傾向於認同 中國文化,而日譯方面則表現出強烈的臺灣主體意識。」(頁 519) 杜國清十分重視臺灣文學顯示的臺灣主體性,他認為臺灣文學英譯的「編譯 者對文化認同傾向與有些臺灣本土地作家有一定的距離」(頁 520)臺灣統獨意識 並存,編譯者須認同臺灣,反映臺灣多元的社會。無論是王德威或杜國清的研究, 均透露出其意識形態及政治傾向的明顯差異,但兩人也不約而同地主張翻譯是臺 灣爭取國際空間的積極手段。僅管王德威與杜國清對於臺灣文學發展及臺灣英譯 13.

(24) 上有見解或意識形態的諸多不同,但仍在許多層面上有許多相似的看法。王德威 及杜國清兩人是臺灣文學英譯選集的重要推手(叢書及刊物主編),其對臺灣文 學選集英譯的看法,反映出不同的意識形態,將列為本研究的研究重點,有關兩 人對臺灣文學英譯的論述將在第三章中詳述。 邱雅瑜(2010)碩士論文以參與選材翻譯或編譯的決策者之意識形態為主題, 檢視臺灣文學英譯計畫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英譯叢書系列及《臺 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的文學觀;該論文 認為贊助者的意識型態與詩學影響了臺灣文學的定義、內涵及文學意象,她指出 臺灣文學英譯的贊助者如王德威等人主持的哥倫比亞大學英譯系列作品呈現出重 視「後遺民寫作」的特色,杜國清在加州聖塔芭芭拉大學編撰出版英譯系列作品 流露的則是臺灣意識強烈的作品,研究認為兩計畫贊助人之意識型態與文學觀不 同,各自運用權力透過翻譯,重新定義臺灣文學的內涵及文學意象。然而,該論 文過於強調贊助者個人的意識形態,而忽略了譯者的角色,而對於英譯作品的內 涵探討也嫌簡略。 徐菊清引勒菲弗爾(Andre Leferve)的翻譯文學贊助理論,以及翻譯如改寫的觀 念,探究贊助對臺灣文學英譯發展的影響,以及專業人士和贊助者如何從贊助的 角色,參與和操控臺灣文學的翻譯活動,徐菊清認為將勒菲弗爾所觀察得到翻譯 贊助活動論點,運用在臺灣文學實際英譯過程時,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即文學系 統以外的「贊助者」本身就是文學系統內的「專業人士」,或是「譯者」本身兼 為「專業人士」及「贊助者」的角色,實際地參與贊助「臺灣文學英譯」中所有 或部分過程,包括選材、翻譯。翻譯活動背後的「贊助者」和「專業人士」擁有 強大人力、物力、財力和權力,在翻譯活動中亦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具有不 容忽略的影響力。徐菊清認為臺灣文學英譯是一個文化外交下的結果,強調經濟 力量是主導臺灣文學英譯的因素。兩者的研究均證實臺灣文學的贊助者對臺灣文 學英譯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兩者均忽略譯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採取的 翻譯策略,也未描繪藉由英譯進入世界文學的臺灣文學呈現的面貌(2013,頁 1-32)。. 14.

(25) 第五節、研究方法及章節安排 若論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贊助者確實影響甚鉅,然而不論是日本文學英譯, 或是拉丁美洲文學英譯的研究實例來看,譯者一如贊助者具有形塑文學典範的重 要性. 16. 。前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均足以為筆者提供良好的研究養份,但也同時指. 出目前現(當)代臺灣文學英譯史的研究尚且不足,筆者除取得較新較多的文本 外,也必然需要另覓蹊徑以闢新境。事實上,以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而言,許多編 者同時兼任譯者角色。譯者的角色不只是勒菲弗爾所分類之專業人士,時而也擔 任推動或籌措經費的任務(如詩人張錯、文學批評家劉紹銘、奚密,漢學家葛浩 文、陶忘機及馬悅然等人)。譯者如何選材及翻譯,如何詮釋或推介作者及作品, 是否受其在文學場域的位置影響?或只是被動地依據贊助者(如文化外交機構) 要求執行任務?譯者本身的意識形態又如何展現?另外,究竟在世界文學場域裡 現身的臺灣作家是何人?他們在臺灣文學英譯場域裡的位置又是如何?本研究除 蒐集分析臺灣文學英譯場域中重要參與者論述、相關文獻外,並深入探討英譯選 集及具有代表性譯者譯作,比較源文與譯文,探討其翻譯風格、譯文的編譯操作, 與作者之間統合分離的作法以探究其意識形態,布赫迪厄「慣習+資本+場域= 實踐」的社會理論公式的文學社會學或許是極佳的思想工具,本研究期能擴大研 究時間、歷史與文化向度。 本論文主要以資料蒐集及文本分析方式,研究自 1970 年到 2010 年五十年間 臺灣文學在北美地區的英譯活動,除對在該地區流通(曾流通)臺灣英譯文學選 集及個別作家的出版品英譯內容加以爬梳外,也對該選集的出版意圖及推動者(如 勒菲弗爾稱贊助者及譯者)的背景加以討論。因論文試圖以臺灣英譯文學呈現出. 翻譯學者芒迪(Jeremy Munday)研究拉丁美洲文學作家作品經譯介進入美國文學市場,指出英 語世界最知名的拉丁美洲作家者首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其《百年的孤寂》 譯至英美出版市場後大受好評,被選為 1995 年美國紐約圖書館當代文學經典的二十五本好書之一。 英國則將之列為二十世紀國人投票最佳書籍第八名(Munday, 2008, p.96) ,譯者 Gregory Rabassa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原作者馬奎斯也推崇譯者的譯文。福勒(Edward Fowler)研究日本當代文 學英譯,提出北美讀者對於日本文學的印象受到特定作家作品譯介、美日戰後政治關係以及譯者 及贊助出版社等的影響,約近四十年美國讀者所知日本著名的作家只有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 及川端康成;他指出當代日本文學作品英譯學者兼譯者以研究日本戰後文學,同時英譯由大學出 版社發行,而之所以介紹三島由紀夫等作家作品主要仍因為戰後對美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下,譯 者及贊助人的意識形態所促成,因此,英美讀者所讀到的日本文學無論在類型或內涵都十分侷限。 (1992, pp.1-44) 。 16. 15.

(26) 的身份認同為起點,由多方視角觀察問題,討論英譯文學選集的出版脈絡(當時 的政經環境)。此外,筆者也以譯者為研究主題,挑選其英譯中有代表性的文本, 比較原文與譯文,探討其翻譯風格、譯文編譯改動的原因,或其背後運作的意識 型態。最後,再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討不同的時期裡,臺灣文學英譯作品中裡 呈現出來的「臺灣」特質及「統獨」關係的流變。 整體上來說,論文觀點融合了文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研究、後殖民理論,基 本上是試圖從跨學科的角度來探討翻譯的問題。例如在討論英譯當代中文(臺灣) 文學史時,也會探討不同文類及意識形態如何被選譯,以及文本內在的意涵結構 (significant structure)與文本外在歷史社會結構兩者間雙向互動的辯證過程,在 語言議題方面,羅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在文學社會學中指出:「一個集 群內部的共同認知是以共同的表達方式來確定,首要的方式,便是語言。」 (Escarpit , 1990, p. 127)探究臺灣文學英譯問題中涉及的語言問題,可以看到歷史脈絡中語 言的權力角力,因此本論文不只想知道英譯的臺灣文學「說了什麼」,也想探究 此中的「如何說」。本論文理論架構在翻譯的操縱學派概念上,參考埃文-佐哈爾 的多元系統論認為翻譯文學在多元系統裡的次要地位以及變動的可能性。而為從 文學社會學角度,融合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與翻譯即有理論,期望能從行動主體 的「習性」、擁有的象徵「資本」與權力運作構成的文學「場域」系統網絡、主 編者以及譯者在場域中所處的變動「位置」等基本概念,剖析行者在臺灣文學英 譯場域的發言位置與生產方式。本論文擬於第二章對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及翻譯 社會學作較深入的討論。 論文架構上,筆者於第一章描述研究目的、臺灣文學本土的「統獨」爭論簡 史、研究範圍與問題意識。第二章則聚焦於布赫迪厄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及目前 已有翻譯理論學者如何引進文學社會學理論,或可成為翻譯社會學的基礎。論文 的第三章爬梳臺灣文學英譯選集自 1970 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發展、選集對「臺 灣意識」及「中國意識」對立看法的流變、影響文學選集出版的行動者(本文採 取布赫迪厄文學社會學語詞)在場域中的行動,以及透過英譯而進入世界文學場 域的「臺灣文學」面貌。第四章以在北美英譯文學場域中兩項英譯計畫的主持人 王德威及杜國清為研究重點,審視其在「中國」及「臺灣」的意識形態主導下的 英譯作品內容。第五章則以參與英譯臺灣文學活動中最具知名度且作品最多的兩 16.

(27) 位譯者葛浩文及陶忘機為代表,針對其對臺灣文學看法、如何詮釋臺灣文學英譯, 以及翻譯策略的操作實務,本論文擬研究臺灣文學英譯受意識形態及政治社會影 響下所呈現的面貌,也論證譯者、編者在受到文學場域的位置及習性等要素影響 下翻譯作為及策略。每一章又依內容分為小節,涵蓋文學選集或作品發展脈絡、 以及文學場域的參與者的意圖及行動。最後,於第六章做出結論。. 17.

(28) 18.

(29) 第二章 翻譯社會學發展及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 二十世紀後半,翻譯研究進入學術場域,逐漸發展成學科的同時,語言學家 領軍以科學性系統分析,將翻譯理論引向語言學純(哲學)理論及應用方向;隨 後,溝通理論及翻譯目的論進一步考慮原文及譯文文本以外的因素,如譯者的資 訊傳達任務、譯者翻譯過程模式以及讀者的理解接收等;當代翻譯學者也不斷重 新檢視以往翻譯家(者)對於翻譯實作的詮釋,並考慮當時的政經濟文化時空背 景,從而開拓新的研究課題,活化翻譯研究跨學科研究。 現代詮釋學創始者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提出翻譯仍是個人對於原文 的心理感受與瞭解(Munday, 2001, p.28),但他另「讀者」的概念引入翻譯的決 策,譯者透過譯文將讀者帶到作者的世界,或是選擇將作者推向讀者 (Schleiermacher, 1813/2004, p. 49) ,施萊爾馬赫認為理想的譯作應採前項的作法, 為了達到這個成果,譯者必須將原文的精髓透過譯文的異化(alienating)處理, 譯者可以刪減、改動原文,譯文的用詞或文法結構都近於原文,在語際轉換時求 「對等」。他的想法影響了翻譯學者文努堤(Lawrence Venuti)後來提出「異化」 及「歸化」(domesticated method of translation)的概念,關注翻譯文本以外的因 素(Venuti, 1995)。 文努堤受到操縱學派以及後殖民理論的陶染,批評主流意識形態支配下翻譯 策略常採以通順、流暢的譯文,及以譯語習語轉換原文的「道地化」(idiomatic) 作法。他在 The Scandal of Translation 一書中指出,北美地區翻譯暢銷書多採道地 英文,吸引北美英語讀者,譯文裡常傳達北美人士心目中的外國人士刻板印象。 文努堤此舉已將以往只對於譯文文本的研究,添加社會文化的面向(Venuti, 1998)。. 第一節、翻譯理論的社會學面向 勒 菲弗爾 1992 年出 版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從語言、文本、文學脈絡三個面向討論文學翻譯面 對的問題和譯者所可能採用的策略,他強調翻譯的實作上,總是受到語言、社會 文化的影響,不能單純地只以文本看待(Leferve , 1992, p.14)。意即只對譯文與 原文循著對比語言學方向研究分析,無法解決翻譯的問題。 19.

(30) 如同勒菲弗爾以及文努堤等人所提出的翻譯研究方向,1990 年代後翻譯學者 的研究已轉向關注譯者的主體性,使翻譯研究不再只專注於原文與譯文的差異呈 現,更從文學作品的文化背景、譯者各種介入翻譯的顯性作為如準文本(paratext), 考察文學的翻譯以及譯者對文本的詮釋(Hermans, 2007; Munday, 2007)。學者蘇 珊貝斯那(Susan Basnett)及勒菲弗爾提出翻譯理論的「文化」轉向,借鏡文學理 論和文化理論等從文化層面研究翻譯本質、翻譯策略以及翻譯與文化之間互動關 係等理論問題。 印度學者尼南迦娜(Tejaswini Niranjana)更結合運用解構主義、殖民主義對 權力意識形態的分析,探討翻譯的現象,直陳「翻譯是政治」(Niranjana, 1992), 翻譯維持了各民族與語言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後殖民女性主義學者史碧娃克也 持同樣看法(Spivak, 1988) ,在她英譯印度社會改革家及作家戴薇(Mahasweta Devi) 的 Imaginary Maps: Three Stories 等小說時,除撰寫序言導讀,文中並加譯注,除 翻譯外並以譯者的身份推介作者,替作者發聲。採外顯式策略,使讀者看見譯者 的存在,譯者的策略使讀者明顯地看見原語文化及語言的差異。 勒菲弗爾又曾指出,一般非專業讀者如想知道馬羅(Chrosotopher Marlow)是 誰時,大多會查閱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而不是直接閱讀馬 羅的原作,因此一般讀者閱讀的文學作品往往經過「改寫」(rewriting),改寫影 響了文學的演進,改寫的方式包括翻譯、歷史的編撰、選集編輯、批評及校訂; 而其中翻譯是最明顯可見的改寫型式。因此,他提議從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和 文化背景下探討翻譯過程如何影響翻譯結果。 勒菲弗爾以 Anthologizing Africa 一文嘗試實證其理論,他認為非洲文學透過選 集譯介自北美洲,選集的出版受到時間、經費及出版冊數的限制,必須選擇性地 選譯作品。另外,1963 年由印地安那大學出版的 Poems from Black Africa 即由美國 黑人作家藍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編撰並撰寫數頁的導讀;這些都顯示 選集編都和譯者的互相合作促成了選集的出版。勒菲弗爾指出選集主導的詩學(對 文學性的定義)同樣影響到選集的出版,他舉 1963 年摩爾及貝爾(Moore & Beier) 的選集為例,編者只將非洲「現代」詩納入選集,並自行定義「現代」所指的是 詩人有意識地受到歐洲以及美國詩影響,使用較現代的用語,以此可見,選集對 文學典範的影響(Leferve, 1992, p. 126)。勒菲弗爾的贊助人概念據其所述引進傅 20.

(31) 柯(Foucault)的權力論。勒菲弗爾的贊助者概念,點出文學或翻譯受到權力者的 影響,強調的是權力者或權力機構利用權力限制或審查文學的出版及發行,旨在 控制文學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係(1992, p.15)。 勒菲弗爾援引文學系統理論提出贊助者的意識形態是影響翻譯的要因。他認 為文學是文化的一部份,而文化則受到內外因素影響。內部由專業人士主導,他 認為專業人士包括評論家、教師、譯者。另外,在文學系統之外則有贊助者,是 控制文學系統的第二層因素,贊助者以個人或機構的形式,推動或阻礙文學的閱 讀、寫作、翻譯等行為。將作家置身於社會中研究的文學社會學家埃斯卡皮指出, 要瞭解作家行業的性質須考量其財源問題,不要忽略了檢視作家的外部資助,如 傳統的贊助人供養制度,或現今的獎勵制度(如文學獎)(1990, p. 55)。達姆羅 什(2003)則指出世界文學透過翻譯在另一個文化脈絡下重新被塑造(reframed), 涉及文學史及文化權力等因素,而要瞭解其真實的影像,必須要注意到在翻譯過 程中的多重折射(refracted) ( p.24)。 勒菲弗爾提出以社會權力角度來研究翻譯之前,系統理論的學者以色列學者 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借鏡俄國形式主義文學理論學派 Yuri Tynjavov 理論,視文學作品非個別獨立的作品,而是階級層級下的產物,文學會不斷更新, 「文學作品」、「文類」、「文學時期」在多元系統中處於不同的階層。「各個 階層之間無休止的鬥爭構成了系統的(動態)共時狀態。當一個階層戰勝另一個 階層,則構成歷時軸上的轉變。有些現象可能從中心被驅逐到邊緣(稱為離心運 動)。另一些現象則可能攻占中心位置(稱為向心運動)。中心及邊緣位置是其 主要概念,而各位置互相影響或變動。多元系統內存在的關系(如各階層之間的 張力),決定多元系統內的過程,而且決定形式庫(repertoire)層次上的程序,易 言之,多元系統的制約影響多元系統的產品(包括文字與非文字作品)的程序, 例如選擇、操縱、擴展、取消等等。埃文佐哈爾依之提出「多元系統」一詞,旨 在強調系統的動態及多元特徵。他的理論促使研究者注意「經典與非經典」、「中 心與邊緣」及「主要及次要活動」等二元對立的對照概念,從而思考文學、文化 現象或甚而文學史(Hermans, 1999)。筆者復認為多元系統理論對翻譯研究具有 重要貢獻,它將翻譯文學加入多元系統的網路關係之中,啟發翻譯研究者從不同 層面探討翻譯,而系統理論除在語言學及文學領域外,在社會學的範疇中重要的 21.

(32) 概念,如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會系統理論,即任何一種組織本身即為一 個社會系統,社會系統中包含次系統,而各系統間互相影響的過程與結果值得研 究者注意(Parsons, 1966)1。 翻譯理論的功能學派學者尤斯塔・霍爾茨門泰裏(Justa Holz-Manttaris)提出 翻譯行為模式(translational action model),視翻譯行為是一社會架構下的行動, 將翻譯(原文及譯文)兩方的合議行為一併納入翻譯生產,參與翻譯的各方均是 訊息的傳遞者(Munday, 2012, p.77)。同樣地,弗美爾(Hans. J. Vermeer)主張 翻譯是種溝通性語言和非語言符號的轉移行為。他提出翻譯是行動(action),譯 者作為翻譯行動的行動者,具備意圖和目的(Vermeer, 2012, p.227),並在某個文 化的特定情境下進行翻譯的行動,功能論無疑結合社會學的面向。 勒菲弗爾的贊助者概念,是從經濟層面思考影響翻譯的因素;而意識形態則 是影響翻譯主導者的理念想法。勒菲弗爾的「翻譯即改寫」概念(translation as rewriting),指出對於翻譯的操縱干預可以分為文本的內部及外部(文化及文學), 如文學作品生產過程受到譯者、出版者、編輯、專業人士如教師等的支持與否, 贊助者或是個人或機構,受到意識形態主導,進而決定翻譯作品的結果。勒菲弗 爾也曾指出翻譯的文本可以被視為是一特定文化的「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文化資本藉由翻譯在不同文化之間傳播,擁有文化資本者多為知識分子,他以古 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的譯入英語為例,《埃 涅阿斯紀》無疑是羅馬文化資產,在十七世紀德萊頓英譯的時期,即被視為崇高 地位的拉丁文文本譯入英語,企圖使英語讀者能一覽拉丁文學巨著,中產階級讀 者也以閱讀文學為晉身與貴族平等的機會,德萊頓翻譯時已清楚其讀者為何人, 從而實踐其翻譯策略。然而不同時期出現不同的英譯譯本,譯者對於譯本的處理 方式各有不同,文化資本的播散及限制受到外在因素所決定。易言之,勒菲弗爾 的研究係引用文化資本的概念研究文學翻譯(1998, p. 41),同時實踐翻譯研究跨 學科的研究方法。. 1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66)指出行動是社會學分析的基本單位,包含: (1) 行動者(actor/ agent)或中介:行動主體; (2)目的、結果; (3)情景:包含行動的條件與手段 及(4)規範:思想、觀念與行為取向等制約行動的發展。英國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指出帕森斯的社會行動理論研究主導人類行為的規範性期望與原則(Giddens & Sutton, 2014) 。. 22.

(33) 文努堤曾借鏡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社會學理論,認為人類 行動是有意圖的,儘管生產譯文文本時可能是由譯文出版者發起或指示,然而在 實際執行時,仍然在無意識間產生了一種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既是心理的也 是意識形態的條件,即譯者在生產譯文文本時查閱多種不同的目的語文化材料, 包括文本相關的字典,譯文文化中詞彙運用等,再製的譯文文本和原作文本出現 2. 變化(文努堤稱文本是不連續地 make the text discontinuous) (1995, p. 24)。 翻譯學者阿爾門瑞芝及維爾達(Roman Alvarez & Carmen-Africa Vidal) 的 研究也指向翻譯受文化脈絡牽制(culture bound)外,更進一步認為翻譯是政治推 動的行動(politically motivated activity),兩位學者檢視特定文化下知識的生產及 轉換的關係,以及在譯入語文化下知識的定位(location),他們認為翻譯反應傅 柯所提出的知識/權力的本質,在譯入語文化中處於權威地位者,可以縱操文化、 政治、文學在譯入語文化中被接受(2007, p. 11)。正如文努堤所指,譯者的行為 不是單純的,譯者採取通順(或流暢)文筆翻譯是一種受文化涵化的作為,譯者 在翻譯異語文本時,會將之本國化(或本土化)(domesitcate),使異文化能被譯 入語的本國讀者理解,使讀者以「自戀式」的經驗(narcissistic experience)來認 識文化他者(cultural other),文努堤認為此舉乃是譯者將本身文化的意識形態加 諸於異語文化文本之上(1992, p. 5)。 翻譯學者不斷地將文學及翻譯置於政治、社會及文化的架構下深入探討,已 不斷嘗試引用社會學理論。奧地利學者密卡拉‧渥夫(Michaela Wolf)主張自 1980 年代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只是在名稱上未突顯社會研究的方法,然而文化 及社會是不可分的面向,近代翻譯研究一直朝跨學科的範疇發展(2007, p. 3), 引進社會學理論可以打破翻譯研究的框架,釐清翻譯研究的問題。如上所述,學 者大都同意翻譯是一種社會的實踐,或將翻譯視為文化產物(文化資本),渥夫 等人以翻譯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translation)研究全球化影響下的翻譯作為。其 文努堤引紀登斯的社會分析理論(Giddens, 1979)詞彙,紀登斯理論探究個人的社會行動及其能 動性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社會結構是由規則和資源構成。日常生活中的規則是與實踐緊密相 關的,對行動者的行動具有規範和導向作用。行動與結構之間互為辯證的關係反映在處於時空之 中的社會實踐中,人類行動者的反思能力始終貫穿於日常行為之中。他反對傳統社會學理論將巨 集觀與微觀、個人與社會、行動與結構、主觀與客觀視為彼此獨立存在的兩極。紀登斯曾指出布 迪赫厄採用的「社會實踐」(practice)概念也是試圖消解「結構」與「能動作用」(agency)的單 純二元對立,布迪赫厄的習性則是人們在社會結構下濡染並內化所致,習性協助人們理解處理社 會世界(Giddens & Sutton, 2014) 。 2.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To promot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EDB will strength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one-off grant of $100,000 and $150,000 respectively to each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