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臺灣文學本土統獨之爭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臺灣文學本土統獨之爭

灣文學英譯是臺灣文學作品進入世界文學場域的重要過程,因為數十年英譯選集 的譯介與展延,目前在北美地區流通較廣者,如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該選集讀本裡收錄許多臺灣文學作家作品英譯

4。也可見以「臺 灣」為題的英譯作品或叢刊,主編者及譯者共同建構了臺灣文學英譯的歷史及現 況。他們不僅讓臺灣文學在世界文學的舞台現身,更突顯臺灣文化在世界歷史上 所佔有的一席之地。同時,英譯臺灣文學選集塑造臺灣經典文學,英譯過程及成 果均值得深入研究。

筆者認為,翻譯形塑文學再現,更反映語言的權力關係,臺灣文學英譯引領 臺灣文學進入世界文學的場域,如達姆羅什所指透過出版、翻譯及閱讀而產生,

文學作品經過此一過程,被重新賦予新生命(Damrosch, 2003),而參與建構英譯 的臺灣文學各參與者互相合作或互相競爭,影響當代臺灣文學作家作品的翻譯及 流通,也影響了臺灣文學在世界文學框架下的北美地區漢學研究的文學意識形態,

同時形塑了臺灣文學的身份認同,是翻譯研究者應深入研究的課題。臺灣文學本 土的發展造就今日的「臺灣文學」,更影響在全球文化版圖的位置,以下概述有 關臺灣文學身份本土論爭已有之研究。

第二節、研究背景:臺灣文學本土統獨之爭

隨著臺灣文學研究發展,臺灣文學史學者對臺灣文學的定義近數十年來出現 不同的詮釋,主要受臺灣社會政經發展以及國際局勢所影響,蕭阿勤(2006)指 出 1980 年代以後,國族認同議題出現在臺灣文學場域,他認為「文學也一直是臺 灣民族主義者建構在其國族認同的重要文化領域之一」(蕭阿勤,頁 25)。其中 游勝冠 1996 年出版的《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即是最具代表性論述之一

5。臺灣文學史所記錄的作家們大都被認為其寫作係藉由詩、小說或其他文體表達 對社會、地域或自身身份認同等問題的看法或質疑,此點或如安德森的想像共同

4 該選集 1995 年初版,由劉紹銘及葛浩文合編,2007 年再版。其中 1949 年至 1976 年作品幾以 臺灣作家作品為主,澳洲雪梨大學中文系教授杜博妮及美國加州大學黃衛總書評均批評該書偏重 臺灣作家的文學作品(McDougall, 1996, pp. 654-655; Huang 1995, pp.1089-1099)。

5 葉石濤早在 1965 年時於<臺灣的鄉土文學>一文中即表現中強烈的「臺灣意識」,然該時臺灣社

會仍處於戒嚴,故他未以「臺灣文學」為名,以「鄉土文學」稱之。另外,對於臺灣文學究應以 何時為始,也有不同的見解,如有學者認為臺灣傳統文學可追溯自明清古典文學。也有學者將原 住民文學漢語文學納入文學史中。

5

體概念相仿,史學家大都標示臺灣作家依族群的想像創造出臺灣文學。而臺灣本 土長期存在不同政治理念,因此文學史家在編纂文學史時對文學的定義不一。陳 芳明將「臺灣」文學分為殖民史時期、反共文學時期、現代主義時期、鄉土文學 時期、解嚴前後及後殖民時期等方式分類(陳芳明,2011,頁 30)。此前,不同 時期史學家常批評前期的史學家所選錄的作家或對作家的批評不足於詮釋「臺灣」

文學史的發展6,近來臺灣文學研究發展雖日益蓬勃,但對文學史的詮釋始終無完 全定論。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漸趨成熟應歸因為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定位論爭的結果

7,而論爭的內容大致粗分為「中國意識」及「臺灣意識」,意即統獨兩大派系:

1977 年葉石濤在《夏潮》刊載<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一文,直指「臺灣意識」

是居住於臺灣的中國人的共通經驗,文學所反映的是「臺灣為中心」的作品。陳 映真則將葉石濤所提的「臺灣立場」或「臺灣意識」轉指為「中國意識」(蔡明 諺,2012,頁 302);陳映真提出其對臺灣文學屬性的論述意見,如將臺灣文學置 於中國文學之下,以文學應反映民族文學的前提看待臺灣鄉土文學,認為黃春明、

王禎和、楊青矗等人對於工農小人物的描寫教育了臺灣的讀者,認同臺灣的土地 也是對民族感情的認同(陳映真, 1977,頁 39-41),以區別當時受到西方現代 主義影響下的文學寫作。

此外,其他立場不同的學者如胡秋原等也在 1977 後數年內表態,七0年代兩 大媒體《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也以對立意見加入論爭,至此,臺灣文學界掀 起有關「鄉土」一詞論爭,對於臺灣文學究竟是否是臺灣的中國文學的問題,出 現不同意見。支持「鄉土文學」和支持臺灣文學,是否等同於切斷和中國文學的 關係,劉紹銘在 1972 年編輯出版的《本地作家小說選集》序言中提到,所謂「本 地」作家是指定居臺灣的作家,對於寫實文學而言,本地作家的真實筆觸是獨特 的。1978 年 2 月 21 日劉紹銘在《聯合報》發表的<「鄉土文學」答客問>中又說:

6 陳芳明編撰新臺灣文學史前已有葉石濤及彭瑞金等人撰寫過《臺灣文學史綱》及《台灣新文學運

動 40 年》。

7 臺灣文學史學者多指出 1970 年代臺灣現代詩論戰與臺灣民族運動(保釣等政治外交事件)等引

起鄉土文學思潮,參見蔡明諺,《燃燒的年代﹣七O年代臺灣文學論爭史論》,頁 41。因此臺灣文

學的正名不是一時而成,有其歷史的因緣。

6

我在一九七二年編的那本「臺灣土地作家短篇小說選」,可說是受了陳映真 和黃春明兩位先生小說的影響,我當時覺得,要深入地報導臺灣生活,在臺 灣土生土長的作家,比起由大陸來臺的老一輩作家,佔了「地利」和「人和」

這兩種優秀條件,我在這裡所指的「土生土長」作家是廣義的,因此包括在 臺灣出生和教育的『大陸人』﹣其實除了山胞待考外,臺灣的先民,那一個 不是「大陸人」?我觀念中的「土生土長」,因為如此廣義,因此絕無狹窄 的、排外的地方主義色彩(12 版)。

七○年代初期臺灣仍處戒嚴時期,然而愈來愈多學者投入「臺灣意識」的討 論,《夏潮》及《臺灣政論》均出版過許多文學及社會文化的批判論,陳芳明(2011)

指出《臺灣政論》及《夏潮》臺灣歷史史觀推動了 1977 年的鄉土文學論戰,影響 了臺灣文學正名論。文學家如鄭清文、李喬等人在創作「鄉土文學」的同時,也 支持了「黨外」的民主運動。陳芳明認為:

葉石濤的<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的歷史觀是以臺灣四百年歷史為主軸,亦 即從明鄭以降到二十世紀連綿不斷的文學發展。相對的,陳映真在《臺灣文 藝》發表<鄉土文學的盲點>,則把臺灣歷史與中國近代史銜接起來。具體 而言,陳映真的歷史觀是以一八四0年鴉片戰爭為起點,也就是西方帝國主 義侵略中國之濫傷,作為詮釋臺灣鄉土文學的基礎。(頁 525)

七○年代末期,因著「鄉土」文學之名,「土生土長」、「使用臺灣話寫臺 灣文學」、以及「回歸現實」等概念引起的是民族、族群以及省籍等意識形態與 當時社會的「中國意識」逐漸出現明顯分歧(游勝冠,1996,頁 285)。呂正惠認 為七0年代始的「鄉土文學」是臺灣知識分子在不利的國際局勢下反省以往二十 年過度追求現代主義,而採取「回歸」的態度。然而,陳映真、尉天聰等人因對 於「階級」文學的關懷,提倡蘊涵社會主義及民族主義的「左傾」鄉土文學,如 王拓、楊青矗、宋澤萊以階級觀點表現工人農人的故事。然而,支持「鄉土文學」

的另一群作家在反對國民黨的體制的同時,更重視被政治壓抑的「臺灣人」身份。

因此,八0年代的「鄉土文學」促成「國家認同」問題的對立(1995,頁 81)。

呂正惠歸納七0及八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爭如下:

7

在進入八十年代的前幾年,葉石濤的「臺灣鄉土文學」理念逐漸產生影響力。

其跡象有二:首先,「鄉土」兩個字慢慢消失於無形,而成為「臺灣文學」,

原本還兼帶階級色彩的「鄉土文學」,成為完全以區域為中心的「臺灣文學」

了。其次,追溯臺灣文學的歷史,建立臺灣文學的傳統,使臺灣文學成為「臺 灣政治實體」的文化支持。(頁 80)

1981 年媒體人詹宏志發表<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

擔憂臺灣文學是否可能會變成中國文學之下的「邊疆文學」(1981,頁 23-32)。

陳芳明認為詹宏志的「邊疆文學論」影響了當時執著於「臺灣意識」的葉石濤以 及「中國中心」意識的陳映真,陳映真認為臺灣文學應被視為是中國文學,也是 第三世界文學,而因地緣關係,造成南北兩種政治上以及文化上的統獨對立(2011,

頁 604)。

隨著臺灣解嚴時代來臨,以及臺灣文學及文化學者不斷的論爭,「中國結」

與「臺灣結」的意識形態不再是禁忌。民進黨在 1991 年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

「臺灣主權現實獨立建國」條文,和國民黨表明維持 1912 年建國的中華民國之國 家前途是對立的;文學界也不乏學者自稱擁護「統」或「獨」的主張,如陳映真、

呂正惠曾明白表態其立場 8,陳芳明在 1988 以前流亡海外多年,曾經是美國臺灣 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真理大學文學院院長陳凌則直其 臺灣文學史研究旨在建構以「後殖民」為論述的「臺灣文學史」9。而文學作品或 文學評論也呈現出各自主張的述事內容及文學美學。

蕭阿勤(2005)以敘事學觀點認為臺灣鄉土文學呈現兩種敘事模式:以中國 民族主義的「在臺灣的中國文學」敘事模式,以及臺灣民族主義的「臺灣文學」

敘事模式,前者以中國人、中華民族,自日據時期以來中心主題是反封建、追求 民族的現實主義,「關懷時代及社會」是文學的重點;後者是以葉石濤代表的以 臺灣人、臺灣民族為敘事者,強調臺灣有史以來,自日本殖民時期即開始的臺灣

敘事模式,前者以中國人、中華民族,自日據時期以來中心主題是反封建、追求 民族的現實主義,「關懷時代及社會」是文學的重點;後者是以葉石濤代表的以 臺灣人、臺灣民族為敘事者,強調臺灣有史以來,自日本殖民時期即開始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