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周長與面積相關概念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周長與面積相關概念的發展

根據 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領域五大主題的分類,周長屬於

「數與量」中的幾何(視覺)量,而面積則屬於「數與量」中的幾何(視 覺)量與「幾何」兩大主題。周長是長度量的延伸,屬於一維空間,而面 積則是一種依附在幾何圖形區域所產生的量,屬於二維空間。在國小階段

「數與量」與「幾何」兩大主題佔了相當的比重,對於學生往後數學領域 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本節欲針對兒童量與幾何概念的發展加以探 討,以提升及增進對周長與面積的認知和瞭解。

一、兒童量概念的發展

(一)量的意義與性質

「量」自人類有歷史以來,為了日常生活的各種需要,通常利用單位 量的點數與應用測量工具實際測量的方法,例如:家裡養了幾隻雞、自己 的農田有多大,就能得到所要計算之量的結果。由此可知「量」是由實物 的感官世界抽象衍生出來,而數的概念則是某種量與單位間的關係(甯自 強,1993c),所以量是數的基礎。

「量」在一般可分為離散量與連續量兩大類。「離散量」是指最小單位 量之間無法再進行分割或細分,單位量與單位量之間是間斷的,例如:班 上的男學生有幾人、停車場裡的車子有幾輛、辦公室的桌子有幾張……等 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離散量,通常都是藉由最小單位量點數的方式 來計算;「離散量」是一種不連續的量,通常最小的單位量為「1」,對學生 的認知而言,「離散量」可以很快的讓學生掌握「1」的單位量,而國小階

段整數的學習,是指自然數(1、2、3、4…)和 0,是用來處理離散量的計 數與計算,所以整數是由離散量抽象化而來的,因此整數與離散量的學習 是相輔相成的。

「連續量」是指單位量之間可以再分割,因此連續量並無最小單位量的 存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連續量的存在,例如:身高有多高、體重有多 重、臺中到臺北的距離有多長……等等,可以發現需要實際測量的量,大 部分都是連續量,而相同連續量的測量與比較,從粗略且不精確的個別單 位比較,發展到普遍統一且精確的單位量的量測(趙明勳、甯自強,1988;

劉秋木,1996)。因此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量與實測所包含的長度、容 量、角度、面積、體積五種幾何(視覺)量,都屬於連續量的範疇,而國 小階段有理數(分數與小數)的概念的認知與學習,即是由連續量的抽象 化延伸出來的。

「連續量」又可分為內涵量與外延量兩種,非線性或非可加性的量稱 為內涵量,線性或可加性的量成為外延量(許天維、鍾靜,1997)。用來表 示強弱的量通常稱為內涵量,許多相同單位的內涵量合在一起,不能以加 法來求其全體總和的強弱(吳貞祥,1990),例如:物理學上用來測量聲音 強弱的單位-分貝(db),即是典型的內涵量,因為 30 分貝的聲音加上 10 分貝聲音,並不等於 40 分貝,而會小於 40 分貝。外延量是表示大小的量,

長度與面積皆屬之,因為兩者的部分組成全體時,可以用部分的相加求得 整體的長度或面積。而周長是長度量的延伸概念,看似可以將部分量以加 法方式求得合成之整體,但因為周長為平面幾何圖形之周界,若直接計算 兩平面幾何圖形的周長總和,則周長則可視為外延量;若先將兩部分幾何 平面圖形結合成一平面幾何圖形,則兩部分周長無法直接相加求出整體周 長。

(二)量概念的發展

人類量概念的發展,是先察覺離散量的存在,之後因為人類生活與文 明發展的需要,才有連續量的概念產生(陳鉪逸,1997)。瑞士生物學及心 理學家 Piaget,發現將物體的量維持不變,而只改變物體的形狀、位置或方 向,則稱為量的守恆性,而能辦識出量的守恆性則具備了量的保留概念。

Piaget 認為兒童必須具備量的保留概念,才能進行量的實測,並透過實驗對 兒童的保留概念作實際觀察,發現兒童約在六至七歲左右,開始有長度與 容量的保留概念,七至八歲左右開始有面積的保留概念,八至九歲左右開 始有重量的保留概念,十一至十二歲左右開始有體積保留概念。

Piaget,Inhelder and Szeminska(1960)曾對兒童自發性的測量活動作觀 察與研究,發現測量概念的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

階段一:直觀比較(perceptual comparison)

此階段的兒童年齡約在四歲半以前,兒童在比較兩個量的大小時,是 透過視覺直觀的方式,來分辨與比較量的大小,但還無法使用共同單位量

(common measurement)來做比較。

階段二:應用位置的改變(change of position)

此階段的兒童年齡約在四歲半到七歲之間,在測量過程中,有時會移 動要比較的物體或移動第三物,以方便物體間量的比較,此時已有共同量 的預備經驗,但仍未具備遞移的邏輯概念。

階段三:真正的測量(true operation)

此階段的兒童年齡約在七歲以後,已能操作共同度量,並認知與理解 量的遞移性,即瞭解 X=Y 又 Y=Z,則 X=Z,或 X>Y 又 Y>Z,則 X>

Z,並使用遞移性來比較量的大小。劉秋木(1996)研究指出也可藉由測量 的媒介物,實際測量與比較兩個物體量的大小。

Piaget 強調上述的兒童測量能力發展階段論,是循序漸進式的發展而 來,須在上個階段發展完成後,才能繼續發展下一個階段,直到七歲以後 的兒童才具備實際測量的基礎與能力。

二、兒童幾何概念的發展

兒童幾何概念是如何發展的呢?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指 出,人類是視覺動物,天生對於「形」與「幾何」的直覺,非常的豐富與 多樣化。在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舉凡直線、曲線、垂直與平行、圖形的 邊緣、圖形的辦別、全等、對稱、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視覺影像處理,

對人類的大腦而言是易如反掌,也是人類生活上必備的知識;因此,幾何

主題的學習是數學教育中極為重要的重要課題。

兒童幾何概念的發展理論,研究者將針對 Piaget 的相關研究與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的理論,加以探討如下:

(一)Piaget 的相關研究

Piaget,Inhelder and Szeminska(1960)研究指出兒童對於幾何概念的理 解有其發展的先後順序,兒童必須先理解拓樸幾何的性質,才能理解投影 幾何與歐氏幾何的性質。針對上述三種幾何性質探究如下:

1.拓樸幾何(topological geometry)階段:

Piaget et al.(1960)研究指出,在 2 到 4 歲的兒童處在前運思期的發展 階段,僅能掌握拓樸學的圖形概念。對於長度或角度的差異,無法仔細觀 察與察覺,而針對直線與曲線,也無法嚴格的區別,至於左右位置的辨認,

常常不知所措(吳貞祥,1990);只能依據圖形是否封閉,來區辨圖形的內 外。在此階段,兒童能理解三角形、四邊形及圓形都是簡單封閉的幾何圖 形,但卻無法分辨這些圖形的差異(劉秋木,1996);如果要此階段的兒童 畫出三角形、長方形……等常見的簡單幾何圖形,各邊常常畫得凹凸歪曲 不平,畫出的各角也較為渾圓。

2.投影幾何(projective geometry)階段:

Piaget et al.(1960)研究指出,在 4 到 7 歲的兒童處在前運思期邁向具 體運思期的發展階段,已經漸漸發展到投影幾何的圖形概念。在此階段兒 童著重於自己本身的視覺觀察,認為只有經過視覺認定的形體,才是真實 存在的,而在視覺之外的事物都是虛無、不真實的(劉秋木,1996)。可以 看出,視覺在這個階段對於幾何概念的發展,是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此階段的兒童,會因為幾何圖形所擺放位置的角度與遠近的不同,而覺得 幾何圖形的形狀與大小有所改變。

3.歐式幾何(Euclidean geometry)階段:

Piaget et al.(1960)研究指出,在 7 到 11 歲的兒童處在具體運思期的發 展階段,開始能掌握歐式幾何的圖形概念,也逐漸具備長度與距離保留的 概念。此階段的兒童開始理解線段長短、角度與平面大小的意義(朱莉文,

2005);Piaget and Inhelder(1967)研究指出,兒童因為具備長度與距離保

留的概念,開始發展出測量的概念,兒童最初是以自己最方便取得與最熟 悉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例如:自己的手掌、腳掌、手臂以及身體軀體部 位的長度,Piaget 將此測量方式稱為「手的遷移」及「軀體遷移」。隨著認 知概念逐漸成熟,兒童逐漸學會使用標準單位的量尺作為測量工具,在此 階段也發展出面積保留概念(吳貞祥,1990)。

在 Piaget and Inhelder(1967)的研究中,將兒童幾何概念的發展分為 二個層次:一為知覺層次,是藉由視覺與觸覺…等感官方式來學習;一為 概念層次,是透過想像與思考的方式來學習(陳鉪逸,1997)。針對上述二 各幾何概念的發展層次探究如下:

1. 知覺層次:Piaget and Inhelder(1967)在實驗中採用觸摸的方式,讓兒 童伸手進入袋中觸摸圖形板,在依照觸覺來判斷圖形為何,是一種將觸覺 經驗轉換為視覺心像的歷程。此實驗發現兒童以觸覺來判斷圖形板的能力 發展可分為三階段:

(1)階段一:此階段的兒童約在 2 到 4 歲,起初僅能分辨日常生活中常見 的圖形,如:湯匙、筷子……等,後來漸漸能分辨拓樸圖形中封閉與 非封閉圖形之差異(王選發,2002)。

(2)階段二:兒童約為 4 到 6 歲時,已能區別直線與曲線所構成幾何圖形 之不同,但是對於同樣是直線所構成的幾何圖形,還是存在辨別上的 困難。

(3)階段三:兒童約在 7 歲以後就發展至此階段,最大的特徵在於已能夠 清楚分辨,直線所構成的幾何圖形間的不同點,例如:三角形、長方 形、正方形與菱形……等的差異。

2. 概念層次:Piaget and Inhelder(1967)在實驗中讓兒童模仿繪畫出所見 到的圖形,但兒童常常是畫其所知,而非畫其所見。例如:兒童在畫公共 汽車時,會將其畫成透視的狀態,為了將車上的乘客也一併畫出來,但圖

2. 概念層次:Piaget and Inhelder(1967)在實驗中讓兒童模仿繪畫出所見 到的圖形,但兒童常常是畫其所知,而非畫其所見。例如:兒童在畫公共 汽車時,會將其畫成透視的狀態,為了將車上的乘客也一併畫出來,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