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兒童視覺藝術鑑賞課程設計與教學

一、 兒童藝術鑑賞課程設計

(一)兒童藝術鑑賞課程的概念

艾斯納(Eisner)對課程的解釋為:為了使一個或許多學生得到教育經驗而特別安排 的系列活動;而課程概念最重要的是「活動」(activity),它的涵義是:使學生去進行 某種形式的活動─繪畫、討論、閱讀、分析和探討某種對象或觀念(郭禎祥,1991)。

布魯納(Bruner)認為好的課程應有下列幾個特色(黃光雄,1996): 1.最佳經驗:使學生產生想要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意向與內在動機。

2.最佳結構:有系統、有組織的安排教學與教材結構。

3.最佳順序:教師配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順序將知識與以剪裁、改編,使合於學生的 心智成熟狀態與認知發展階段。

4.最佳獎勵:在適當的時機,將增進學習效果所採用的獎勵方法由外在獎勵轉為內 在獎勵。

泰勒(Tyler)認為一個有效的課程組織需具備「連續性」(continuity)、「順序性」

(intergration)與「統整性」(sequence)(林曼麗,2000)。

陳朝平(1992,280)認為藝術鑑賞教學是研究視覺形象與符號的藝術教育活動,使 兒童學習運用視覺形象來表達自己與瞭解他人如何表達思想與感情;因此,藝術鑑賞教 學不僅藉由藝術品以體驗其美感,也瞭解其美感的因素與表現意義。

劉豐榮(1992,371)則提出為了增進兒童美感判斷的能力,且瞭解兒童的視知覺 發展情況並協助其突破限制,幫助學生建立視覺現象與藝術相關的概念,且提供可運用 這些概念的機會,在教學上可運用以下三個學習原理:

1.概念教學宜根據學生的準備度:

如同史密斯(Smith)主張教師應試著評斷學生已有的概念數量與種類,尤其是能促 進與舊概念銜接的新素材,並明確安排學習項目以利於學生認知上的同化作用。

2.讓學習者實際處理並操作實例,使學習獲得增進:

藝術創作的經驗對於學生深入了解相關概念很有幫助,教師可藉由安排創作活動以 學習特定的概念,亦可提供可操作或體驗的教具以增進概念學習。

3.學習結果的評量有助於概念學習:

完整的回饋將使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可經由了解自己對或錯的原因而獲得學習,

教師則應精確且完整的提供學生此種回饋訊息。

綜合上述說明,藝術鑑賞課程的設計是為了達成教育效果而設計的一系列的活動,

應該要符合「連續性」、「順序性」與「統整性」三項要素,而且應該要注意「了解學生 的準備度」、「讓學生實際處理並操作」以及「評量學習結果」的原則來設計藝術鑑賞課 程,使學生都能在課程中發展出成熟的美感判斷。

(二)兒童藝術鑑賞課程的功能與目標

由於受到價值理念與教育思潮多元的影響,造成藝術教育課程目標的分歧,歸納出 以社會為中心、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科為中心等不同課程取向的類型(張全成,1992,

40)。不論是哪一種取向的藝術鑑賞課程,都有其積極正面的教育功能與目標。以下將 專家學者們對藝術鑑賞課程的功能和目標歸納如下:

1.文化的認識、保存與發揚

認為文化的保存與發揚,除了代表文化遺產的藝術品保存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鑑賞 的教學,使古代的文明經由藝術品的傳達被瞭解與接受(張全成,1992,41);透過藝術 美的陶冶,使得社會成員涵泳在社會的共同價值體系下(楊深坑,1984)。對於兒童藝術 鑑賞課程的目標而言,能從外在的美與實用的價值,了解一件工藝品的優美(蘇振明,

1992,32)。

2.發展兒童欣賞與經驗藝術品的視覺感受力

Eisner 認為兒童對於藝術品知覺的能力,受到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ance)、心 態(mental set)、期望(expectation)、知覺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等因素 的影響(張全成,1992,43)。經由對藝術品的鑑賞獲得即時的美感經驗,提昇兒童的 視覺感受力,增進兒童對作品內涵與意義的正確瞭解,協助其對作品形式與結構、媒材 與技法並分析及解釋美的原理原則,再應用簡易的藝術鑑賞知識,以及使用正確的藝術 鑑賞術語,並運用藝術鑑賞的程序,適當地解釋作品,並做價值判斷(王秀雄,1990;

呂燕卿,1991,449;陳朝平,1992,287)。因此,我們應該提供機會讓兒童從不同的 角度去發覺以前所忽略的視覺要素,進而應用藝術用語、要素、形式和原理等以領會藝 術的美。

3.增進對美感的敏銳感受性

劉千美(2000)指出藝術教育在於培育人的美感能力,促使精神的感性能力與理智能 力達到整體和諧的狀態,以便感受到事物存在的美的特質。張全成(1992,43)認為兒

童的潛能可以透過藝術題材被激發,藝術也能觸發兒童的幻想與創造力,吸引兒童的興 趣。如此一來,便能使兒童的觀察力提高,進而獲得一種發現及欣賞的喜悅。例如,經 由風景作品的鑑賞,可以重新發現季節與天氣的變化多端,感受以往所忽略的東西,領 會自然界中美的法則並加以應用(王秀雄,1990;張全成,1992,43;蘇振明,1992,

30)。

4.培養兒童高尚的情操

席勒在其《論人的美感教育書信》中指出,藝術教育的目的並不在於培育與訓練創 作與欣賞作品的個別能力,而在於美的心靈境界,也就是美感心境的培育與教化(劉千 美,2000)。張全成(1992,42)認為兒童透過對藝術品的鑑賞產生興趣,經由「移情作 用」及「內模仿作用」,使兒童的心靈融入美感的環境當中,進而達到情感的培養,成 為內在豐富、自由、且獨立自主的人。

5.社會價值的溝通

認為藝術教育的理想不只是為了讓生活情境美感化,更在於培育美感意識,使之成 為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媒介。美感意識作為溝通媒介的意義,更在於美感經驗是建立 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為主體之和諧關係的基礎(張全成,1991,42;劉千美,2000)。因 此我們應該具有堅定的價值系統和思想,在充斥物化及迷亂的混亂社會中,才不會隨波 逐流,迷失了自己。

綜合上述說明,根據藝術與人文領域─藝術鑑賞的教育目標,不僅在知識的獲得,

更重要在於感受性、思考與判斷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藝術鑑賞的學習,旨在培養三種層 面的能力:即敏銳的視覺與豐富的想像力、藝術認知與其表達用的術語及思考與判斷能 力(王秀雄,1998)。因此,藝術鑑賞課程從國小兒童開始,逐漸養成對美感的敏銳感 受性,體會作品的美感表現,培養良好的鑑賞態度。透過藝術鑑賞課程的推展,提供兒 童接觸各地藝術文化的機會,擴大兒童視覺與知覺的視野,培養多元文化情懷,涵養包 容的胸懷與國際觀。

(三)兒童藝術鑑賞課程設計的編選原則

呂燕卿(1991,471)提出國小教師編選藝術鑑賞課程教材的計劃時,必須考慮到「鑑 賞者的程度」、「題材」與「表現的方法」等三項原則,陳朝平(1992)則認為藝術鑑賞的 主要對象為藝術品,兒童應當從名家傑作的欣賞中,瞭解政治與文化傳統,以及自己應 有的努力。以下藉由諸位教育學者專家的意見,提供參考架構的方向:

1.藝術教育學家 Lanier(1984)針對藝術鑑賞教育提出下列主張(黃嘉勝,1999):

(1)強調西方精緻教育的重要性。

(2)藝術沒有高低之分,應以寬容的態度去面對所有藝術主張。

(3)強調學習者所屬文化知藝術內容的重要性。

(4)強調與藝術相關之學術性內容的重要。

(5)強調設計學習藝術內容的模式與順序性。

(6)強調現代藝術性的重要性,諸如與科技結合方面及批判現代社會的替代性文 化內涵等。

2.藝術教育家 Mcfee(1991)認為藝術鑑賞教學的課程內容可以包含下列重點(黃 嘉勝,1999):

(1)西方精緻藝術(Fine arts),以及其他民族的藝術。

(2)考量與教育相關的文化、歷史、心理學、以及哲學等種種相關的因素。

(3)考量文化變遷與社會需要的問題。

(4)從多元文化的角度考量。

(5)教導相關的批評方法、視覺形象、與大眾傳播的設計內容。

(6)理論與實務間發展與運用的問題。

3.泰勒(Tyler)認為編排課程者在進行工作時,應注意下列四個問題(郭禎祥,

1991):

(1)學校應該達成什麼教育目的?

(2)什麼樣的教育經驗可以達成那些目的?

(3)怎麼樣才能有效的組織這些經驗?

(4)如何去評鑑這些經驗?

4.紐頓(Newtow)認為在選擇教材時,必須顧及各年齡兒童對藝術的不同喜愛、熟 悉程度和興趣。藝術作品也必須以循序漸進為原因,由具象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陳 勇仁,1999,75;陳朝平,1992)。

5.格雷塞(Glaser,1977)主張課程教材的發展步驟可以分為下列四個階段(梁福 鎮,2001):

(1)第一個階段:試用(Try Out) (2)第二個階段:評鑑(Assessment) (3)第三個階段:修正(Modification)

(4)第四個階段:實施(Implementation)

6.教育部 1993 年公佈藝術鑑賞教材的編選原則有(張清濱,1997,220): (1)選擇蒐集的主題,應有重點。最好相同的主題或風格,能安排由淺到深的層 次系列。

(2)選擇蒐集的範圍,應包含本國、外國,古代到現代的不同文化、地域、時間 的傳統及現代藝術。

(3)選擇內容時,應考慮配合兒童的感性立場、心智成長、造形心理特徵及文化 水準為主。

(4)選擇風格時,應考慮最具代表性畫派,或藝術家個人、或該時代的代表作品 為主。

7.呂燕卿(1991,471)認為實施藝術鑑賞課程時,有下列原則:

(1)要先讓兒童直接審視作品本身,再做判斷。

(2)教師要採用各種教學媒體,運用描述及評論語彙,讓學生進行討論。

(3)教學單元設計本身以兒童為本位,配合鑑賞教學單元目標、問題、知覺探索,

以及創作發表等活動方式,在尊重兒童見解下,指導兒童鑑賞。

(4)鑑賞教材包含各類型視覺藝術品,甚至現代科技的產物。

(5)討論重點不以說故事為主,而以作品的形式特質、功能、主題為基礎,讓鑑 賞重點完全在原作品本身。

(6)教師要有編選作品及鑑賞教材等編年計畫的能力。

綜合上述與前一節的說明,課程教材的編選與組織必須和學生的認知發展相配合,

並根據學生的知識組織來設計課程教材。在組織課程教材的內容時,也要注意順序和結

並根據學生的知識組織來設計課程教材。在組織課程教材的內容時,也要注意順序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