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章將以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名詞釋義等節次 依序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陳瓊花(2004)認為審美的教育遠落於創作的教育之後,最近幾年才有學者們開始討 論藝術教育光是創作教學是不足的,因此如何培養審美的能力,已經成為藝術教育上重 要的課題。學童的審美能力會因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但皆是個體對物體之感 覺、知覺與辨識的能力,經由藝術教育使美感經驗在學童與藝術之間扮演溝通的橋樑。

我們所有的潛能─記憶、析理、運用注意力,都是靠知覺和練習而習得的,我們自 幼就開始接受指導與練習,而且它們是我們長期教育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梁福鎮,

2001),這更加說明了藝術應落實於教育,透過藝術教育長期培養美感知覺的能力是最 能快速達到成效的方式。對杜威而言,藝術即經驗,藝術不應脫離勞動,不應脫離自然,

尤其不能脫離人們正常的經驗(尤煌傑,2000),我們可以說藝術教育即是美感認知的經 驗,在實施藝術教育的過程強調的應是歷程而非結果,就像 Lowenfeld 也主張透過美的 學習之經驗來完成教育的內在價值,因為教育目的的完成在於創作歷程的經驗,並非最 後的成品;我們也可以說實施藝術教育並不是不注重教育的結果,而是教育的成效已經 在藝術活動中達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願意停下腳步,其實美的事物無所不在,並不單單指藝術 家的創作才是美,就如同九年一貫課程精神強調"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因此培 養孩子對美感的敏感度就應該從小開始,但其達成不是一蹴可幾的,必須透過不斷地學 習,不斷地感受,培養對美感的鑑賞能力,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這正是國小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目的。

二、研究動機

(一)藝術教育被大家視為邊緣課程:

即使已有學者大力推廣藝術教育,但在臺灣升學主義的壓力之下,藝術教育一直被 大家視為邊緣課程,最主要的因素是認為藝術無助於就業(漢寶德,2002)。其實,實施 藝術教育之教學並不在於訓練孩子成為藝術家,而是培養孩子對一切美的事物之觀察力 與感知力,體認藝術的價值,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這與九年一貫課程之宗旨─「培養 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不謀而合。

(二)美感知覺需經由教育培養:

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認為藝術教育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能培養孩 子對美感的判斷力。王秀雄(1998)認為藝術鑑賞能力並不一定與學歷高低有關,藝術鑑 賞能力的發展,端賴於健全的藝術鑑賞教育,而且藝術品對國小學童而言不容易了解,

因為需賴以教師引導,經由藝術鑑賞課程引領學生進入藝術的世界,喜歡藝術,豐富美 感經驗,增進多元的思考,以提升美感知覺能力。

(三)藝術創作與鑑賞應並重:

以往中小學的藝術教育是以創作為主,忽略了對藝術鑑賞能力的培養。但在近年 來,中外藝術教育家對於學校藝術課程的結構產生了質疑,認為藝術能力不應只侷限於 作品「製作」的能力,因為能欣賞並且了解中外藝術的所謂「鑑賞」能力,也是需要培 養且重要的一種藝術能力(王秀雄,1990)。

美國的藝術課程改革運動,如七 O 年代的「學科結構中心藝術教育」(Discipline Centered Art Education)與八 O 年代的「學科結構本位藝術教育」(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也比以往的「創造性取向」之藝術教育更加強調美感知覺、鑑賞與判斷 的學習(劉豐榮,1992,363)。

而我國自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課程內容不再以創作為主,增加了藝術鑑賞的內 容,然而因為師資等問題,現今多數國小教師實施藝術課程教學時,仍舊著重於學童的 創作,而忽略了藝術鑑賞的教學課程,再加以城鄉差距與文化背景的差異,鄉下的學童 在美感表現上較為薄弱,因此更需要重視藝術鑑賞能力的培養。

(

四)相關研究較少

針對藝術教育的研究,都集中在藝術創作能力的發展較多,很少注意到藝術鑑賞的 探討。然而,隨著學者對藝術鑑賞教育的重視,在這方面的研究逐漸有人參與,但仍在

萌芽的階段(王秀雄,1990),因此在這方面的研究為未來的趨勢。

有鑑於此,遂設計以鑑賞及創作單元教學為導向之視覺藝術課程,期能提升國小學 童之美感知覺能力,研究結果並可供現職的國小藝術教師做為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