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設計以美感知覺及創作為主的視覺藝術鑑賞課程四大單元教學內容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設計以美感知覺及創作為主的視覺藝術鑑賞課程四大單元教學內容

在國小的藝術與人文領域中,多數教學者在課程實施上,主要以創作教學為主,忽 略了藝術鑑賞的教學課程,因此學童在藝術創意的表現上受到限制,在作品的呈現上,

常發現創作內容與其他同學相似度極高;再者,高年級學生在美感判斷發展上,處於崔 光宙的「美與寫實」發展階段,對於同學的繪畫技巧趨於寫實的作品表示讚同,而認為 自己再怎麼畫也不好看的學童不在少數,因此研究者設計以美感知覺及創作為主的視覺 藝術鑑賞課程,創作過程不以「技法」為主,而是以「創意」為主,期能引導學生透過 藝術鑑賞提升美感知覺能力,對藝術品產生美感的價值判斷,並將美感表現於藝術作品 上,完成作品後藉由發表瞭解自己的創作理念,享受創作的樂趣。

以下就研究者實施行動教學後所蒐集的各項資料,依單元進行分析與討論。

一、試探性教學單元研究結果

(一)設計理念

實施試探性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在正式進行教學研究前,能對教學流程做一次教學 演練,事後透過檢討與反省,規劃與修正正式教學研究時的內容,使整個教學過程和評 量更能符合正式教學時所需。由於實施試探性教學與正式教學的班級不同,而且試探性 教學只選擇其中一個單元試教,因此選擇了第二單元「創意小達人」為試教單元。

選擇第二單元試教的目的是因為此單元是用剪刀來畫畫,透過鑑賞馬蒂斯的拼貼畫 帶領學生進入抽象藝術的殿堂,認識馬蒂斯在線條、色彩與畫面結構的作畫技巧,也導 入對比、統一、比例、單純等四種美的原理原則,了解運用簡單的造形也可以是美。並 引導學生利用粉彩紙、雲彩紙或色紙進行剪貼,由於這類紙張的顏色都很飽和,不必顧 慮自己的水彩技法不理想,畫出來的顏色不好看,也不必顧慮到要畫得很像,創作過程 只需剪剪貼貼,困難度不高。

(二)實施過程 活動一:小小設計家

1.引導活動

由於研究者擔任試教班級的導師,而且是從研究對象三年級時帶到六年級,因此師

生間的默契良好。在課程一開始,先以馬蒂斯的教學簡報向學生介紹馬蒂斯與其剪紙系 列的部分作品,且以剪紙系列的作品導入美的原理原則─對比、統一、比例、單純,對 比與統一的原理原則原本是安排在第一單元「梵谷與我」的內容來介紹,但因為試教單 元為第二單元「創意小達人」,需要與舊經驗連結,因此放在此試教單元來教學。

可能是因為引導時間較為冗長,需要一直看著電視螢幕,再加上教學時間安排在下 午第一、二節進行,有部分學生已經有些心不在焉,應該是午休剛結束還無法集中精神 的原因,因此透過問問題來激發他們的思考,並運用「描述、分析、解釋、判斷」的藝 術鑑賞教學策略。在引導過程中,因為鑑賞的時間稍長,為了不讓學生的眼睛過於疲勞,

所以重點大都放在描述與分析的階段上,解釋與判斷的階段較少著墨。

2.創作活動

在進行引導活動結束後,利用「小小設計家」的學習單,引導學生畫出拼貼畫的草 稿設計圖,且提醒學生能運用美的原理原則,並將物體的形狀簡化、單純化。但可能是 學生之前都是畫具體的圖樣為主,要他們設計出簡化的形狀似乎在一時之間沒有靈感,

必須經由研究者不斷地加以引導與鼓勵,提供多元化的方向,並一再強調「單純化」,

多數學生才能完成學習單上的草稿設計圖。試探性教學活動一照片如圖 4-1。

圖 4-1 試探性教學活動一照片

3.欣賞活動

由於在進行活動一的創作活動時所需要的時間過長,活動一安排的時間為八十分 鐘,前面花了二十多分鐘進行鑑賞,學生在設計草稿圖時也花了不少時間思考及塗色,

導致後面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全班進行欣賞活動,所以後面的時間大都是已經完成 的學生彼此間互相欣賞與討論,以及與教師討論設計內容,希望教師能多提供他們意見。

活動二:用剪刀畫畫

1.引導活動

在第二次的教學活動開始時,為了喚起學生對上一週活動的記憶,呈現教學簡報上 的一幅拼貼畫─「國王的悲哀」,並複習美的原理原則,提醒學生根據設計草稿圖完成 作品,並告知可在創作過程中修改自己的設計。

2.創作活動

學生必須依照學習單上的草稿設計圖,事先準備好所需顏色的紙張,在某些使用不 多的顏色上也可以自由選擇與同學一起使用,大多數的學生都準備粉彩紙與雲彩紙。某 些學生對於自己的作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底色,研究者必須先與他們討論,才能讓他們 事先準備好紙張。創作過程中,學生對於根據設計圖來完成拼貼畫都感到興致昂然,創 作過程認真的剪剪又貼貼,不同於上週設計草稿時沒有信心的表情,反而是信心十足。

也有部分的學生在過程中,因為事先所準備的色紙上有配色的問題,因此詢問研究者是 否能改變設計圖上本來畫的顏色,或是本來設計的圖形不好剪,而改變原本設計的形 狀,當然這些都是可行的,研究者告訴學生只要能完成自己的自信之作,可以嘗試多種 方法。試探性教學活動二照片如圖 4-2。

圖 4-2 試探性教學活動二照片

3.欣賞活動

原本是安排六十分鐘的創作時間,但是在實際實施時,學生反應時間太短做不完,

因此延了一節課,也就是說活動二需要三節課才能完成。在活動二的創作活動結束後,

是欣賞活動的時間,每個人都要輪流上台發表自己的創作理念,為了讓學生能專心於欣 賞他人的作品,因此發給每人一張自評與互評表,不過大部分學生在介紹自己作品時的 音量太小聲,也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且以前也較少有類似的發表經驗。

(三)教學省思

1.鑑賞的重點放在描述與分析的階段

在進行活動一的創作活動時,對於思考很久仍舊想不到主題的學生雖然佔少數,

但在引導他們往馬蒂斯某一幅拼貼畫的方向作思考,如「爵士─伊卡洛斯」,呈現人體 外形的單純化,鼓勵他們不必考慮像不像的問題,發現較能刺激創作方向。因此,在活 動一開始的引導活動,可以把鑑賞的重點多放在描述與分析的階段,認識馬蒂斯把什麼 題材放在畫裡?有用到什麼美的原理原則?產生什麼視覺效果?都能引導學生作為創 作方向,並多舉例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事物,也較能刺激創作靈感。

2.嘗試用剪刀畫畫的經驗新穎

進行創作活動時,學生都很認真與投入,也許是「用剪刀畫畫」這個題材很特別,

以前也較無相關經驗的原因。以下是試探性教學結束後進行訪談時學生提出的看法:

T:有沒有感到有趣的地方?

試 S7:有啊!有時候會剪出一些很奇怪的形狀。

試 S13:排上去時感覺很好玩,看到自己的作品快完成了很開心。

試 S6:第一次嘗試剪紙,然後再貼上去,這個地方讓我覺得很有趣。

3.安排欣賞活動有助於藝術鑑賞能力

在活動最後安排欣賞活動,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鑑賞同儕的作品,同時聆聽大家的 創作理念,可以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學習他人的優點。以下是試探性教學結束後進行 訪談時學生提出的看法:

T:進行分享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誰的作品?

試 S6:看到大家的作品,覺得很厲害,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形體,跟草稿一樣,印象 最深刻的是 S8 的作品。

T:為什麼?

試 S6:因為有表現出力量,那是重點。

T:表現出力量的地方在哪裡?

試 S6:閃電,衝擊力道很強。

試 S7:試 S15 的作品,有點出朋友兩個人開心的樣子。

T: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試 S7:背景,因為用比較亮的顏色。

4.調整時間延長的安排

進行活動二的創作活動實際所需的時間太長,原本教案設計創作活動為六十分鐘,

但時間到了仍有多數學生未完成,因此延長為七十五分鐘,欣賞活動所需的時間至少也 要二十分鐘。原本設計此活動共需八十分鐘(兩節課),實施教學後認為需要更改為一百 二十分鐘(三節課),在創作的時間上較為充裕。

5.美感知覺能力學習態度問卷需要調整

在原本設計的問卷上,美的原理原則有十項可以勾選,分別是反覆、漸層、對稱、

均衡、對比、比例、調合、律動、統一和單純,但在實施後,認為調合與律動較難導入 課程中讓學生理解,更別談希望學生能應用在創作上,因此將調合與律動兩個項目刪 除,設計只有八種美的原理原則來進行教學。

6.學生的自評與互評表能使欣賞活動更順利

在進行全班的欣賞活動時,為了避免學生在同儕發表創作理念時不夠專心聆聽,因 此發下自評與互評表,雖然每個人鑑賞的觀點不同,但在實施後發現學生更能專心聆 聽,而且對於自己也是評分小老師一職感到新鮮有趣,皆能負責的將分數評完。

7.實施同儕間的討論

教學後發現學生彼此間的討論很重要,因為此次要完成的作品比較抽象,他們在設 計過程中常常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而需要同儕與教師的鼓勵,或是尋求同儕的建議。有 時同儕的一句話,就像是打了一劑強心劑,鼓勵他們拋開「形體一定要具象才是好看」

的觀念,才有信心的繼續創作。

(四)教學成果

1.試探性教學學生作品(如圖 4-3)

試 S1 主題:守護 試 S2 主題:有眼睛的花 試 S3 主題:噴水池

試 S4 主題:外星人 試 S5 主題:烏龜 試 S6 主題:多樣的宇宙

試 S4 主題:外星人 試 S5 主題:烏龜 試 S6 主題:多樣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