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語言的發展

一、語言發展的理論

語言是人類用以表達溝通、情感及慾望的一種方法(Sapir,1921)。它 是一種透過聲音、信號或符號,讓對方了解意義,相互交流的媒介;學者指 出語言不能在真空中發展,如果人被隔絕於人類的社會外,就不可能有語言 的成長,尤其是在幼兒時代,若不能與人類社會互動,時間長久後也就沒有 語言的產生(陳秀才,1998)。人類語言的獲得可分為兩大不同的理論,這 兩大理論分別為經驗論(empiricism)與天賦論(nativism)(張春興,1993)。 語言學專家一致認為正常的說話與語言的發展須有兩方面的配合:(1)與生 俱來的天賦能力;(2)適度刺激的語言學習環境(林寶貴,2003)。這兩派 不同的語言發展理論,茲分別說明之:

(一)、經驗論(empiricism)

經驗論又分為兩種理論,其一為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肯納氏(Skinner)

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與美國心理學家班都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張 春興,1993)。

行為學派心理學者Skinner(1957)認為,語言是透過刺激-反應-報 酬的條件而得到有用的言詞,所有語言行為皆由外在環境設置的刺激所控 制,語言的學習過程是由外界環境引發的機械式的習慣所形成的,而增強 是語言學習的必要條件之一,當學習者學習到更複雜的語言結構時,習慣 將持續產生,語言學習乃維繫於語言和非語言的經驗中。所以行為學家們 認為,語言乃是習慣行程的歷程,是在成人語言環境中,被動塑造而成的。

例如,嬰兒在語言學習時,如發出類似語言的聲音,如果立即獲得增強,

因而強化該反應。因此,人類學習語言主要是由於環境的增強作用所引發,

語言的學習是經由刺激-反應連鎖的過程再加上增強的結果,以產生語言 行為(引自謝一謙,2002)。然而行為學派的心理學家相信人們的早期經 驗,在下次他們面臨相同或類似的情況時,就會自動以同樣的方式行動或 反應。既然語言的學習是經由模仿、練習、覆述和增強習慣而形成的,聽、

說、讀、寫這四種語言學習的過程就需要包含行為學派的制約

(conditioning)程序(李保玉,1992)。行為學派對於語言學習有下列 三個觀點(黃馨葆,1999):

1.將語言視為一系列對刺激的反應,強調語言可觀察、可測量的一面。

行為主義者認為語言行為和其他行為沒有本質上的不同,行為是可以通過 強化、塑造或模倣形成,是對於外界所給予的刺激而作出的習慣性反應。

2.行為學派強調學習的重要,認為語言行為是經過後天而習得的能力,而 語言發展不需要特別的機制,它僅是廣泛的學習系統中的一部分。3.行為 學派主張對語言進行「功能分析」,注重激起語言行為的刺激和語言運用 的結果,認為環境的因素,即強化和刺激的歷程,決定了語言的形成和發 展。

兒童經由生理需求,與生活的環境互動而習得語言,進而產生語言能 力,社會學習論學者Bruner(1981)則認為嬰兒在其出生的第一年期間,

有三類與生俱來的溝通意圖(innat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會慢慢 地顯露出來其中之一便是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此溝通是用 來引導他人注意自己,以達到與對方能夠緊密聯繫的目的。班都拉

(Bandura,1977)則認為幼兒的語言,是透過觀察與模仿主要照顧者與同 儕之間的互動過程,而產生的。幼兒模仿父母或其他人說話,會適時的得 到鼓勵,因而產生社會性增強作用,促使幼兒有意願去模仿與學習成人的 語言。二十世紀初期蘇俄的心理學家Vygotsky 認為語言是人類思考的媒 介,人類之所以有異於動物之高級心理歷程之發展,主要是由於抽象符號 系統(尤其是語言)之發明。語言不只是社會互動的產物,也是社會互動 的工具,個體的認知發展必然受到語言中介作用的影響(陳淑敏,1994)。

(二)天賦論(nativism)

學者 Smith 與 Miller(1966)對此理論作如下的摘要:很少父母具有 教導幼兒語音、語形、語法的概念與技能,嬰幼兒之所以會愉快的習得語 言是具有天生學習的傾向。換句話說,亦即語言發展是人類特殊成就的特 殊方式。有關此派又可分為天賦論與認知決定論兩種學說(引自林寶貴,

2003):

天賦論(nativism)主要是認為語言是與生俱有的,在正常發展之下,

隨著生理的成熟而產生語言能力,當代語言心理學家詹姆士基(Noam Chomsky),於 1965 年提出天賦論(nativism)推翻了經驗論(empiricism), 詹姆士基認為人類語言的獲得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人類天生就具有一 種「語言學習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 LAD),幫助人類 學得語言,因此詹姆士基認為人類的語言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幼兒語 言的習得不需刻意教導,幼兒就能自然吸收語言(Chomsky,1965)。研究腦 部成熟與發展的神經學家(Lenneberg,1967),與認為語言屬於人類本能的 語言學家(Sapir,1949;Pinker,1994)都指出,說話與其他生理活動的發展 如:走路等,一樣是天生的。McNeill(1970)也提出人天生即存在一套語言 學習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經過環境的引發即可啟動此機 制;換言之,當孩子處於充滿語言的環境中,即會自我學習得到語言的規 則與音韻規則,瞭解使用語言的方法及學會溝通。另一位語言學者

Lenneberg(1967)也肯定喬氏的說法,並且更進一步的加入了生物學的觀

點,他指出如果語言是人類獨具的能力,則只要是正常的孩子,不論他住 在哪裡都應該能說話;如果語言是人類獨具的能力,則每一位正常的孩子 都應具備創造語言的能力,每一位正常的孩子到了相當的年齡都應該發展 出語言的能力(引自陳淑琴,2000)。

而認知決定論(Cognitive determinism)的學者 Piaget 從智慧的發 展來解釋語言發展的本質,他認為語言的產生,是在兒童對身體存在的空 間有了獨立的概念之後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尚未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直 至周歲,始能尋找消失的物體;但至前操作期,兒童透過內在模仿,漸能 想像事物或行為而出現抽象概念,改用記號指示物體,並了解符號的意義。

當兒童能使用符號時,乃源於他能將思想從動作中分離(林寶貴,2003);

且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語言並不構成邏輯思考的來源,

語言反而是由思考所構成;但是缺乏構成語言符號表達系統,運思將維持 在連續性行動的階段,無法統合成一致的系統;所以語言與精細思考是兩 兩交互作用而不可分割的(引自陳李綢,1999)。布魯納(Bruner,1978)

亦指出認知發展先於語言的使用,認知是一種說話溝通前期與語言間的持 續性之重要來源。

綜合上述各種理論,關於人類是如何獲得語言?是與生俱來的?還是 經由模仿、增強而獲得?或是與認知能力有關?各個學派對於語言學習的 觀點均提出不同的論點與看法,雖然各個看法並不相同,但各有可取之處。

就操作制約學習理論而言,強調透過外界的刺激、模仿、增強和互動等作

用來解釋語言的習得;天賦論認為兒童學習語言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能 力,而語言成長是自然成熟的結果,認知決定論與社會學習論則認為語言 本身是一種符號,語言的學習是一種認知的過程,語言發展階段隨著認知 發展而來,而認知能力是個體在環境及現有認知結構互動下的產物。然而 新移民女性的子女在語言學習與獲得上是否會受後天環境的影響?還是本 身先天即屬於弱勢的一群呢?他們是否會喪失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進而影 響其語言的發展,研究者以為這是值得深思與探討的。

二、兒童語言的發展

嬰兒自呱呱墜地至五、六歲的兒童期,短短的數年間,即可發展出一 套與人溝通的工具―語言。兒童是如何習得語言的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 大家所感興趣的。Brown(1973)曾說,嬰兒由出生時,發出哭聲開始奠定說 話的基礎,隨著年齡增長,語言互動刺激的增加,約經過六至七年的時間,

已能順利與他人對答如流。Bloom 與 Lahey(1978)認為語言有三個層面:

語言形式、內容和使用;語言形式:指語言的形狀符號和聲音符號,包括 各式符號與符號的串連,即所謂語音(phonology)和造句(syntax);語 言內容:即我們意欲表達,想了解的思想內容,又稱之為語意(semantic),

即語言的含意;語言使用:指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的溝通意圖,而用語言 來表示回答或要求,接受或拒絕,命令或要求,評論或描繪等,也就是所 謂實用性,即語言的功能;這三個要素(內容、形式、使用)交互作用而

形成語言的完整性(引自劉麗容,1986)。以下將以兒童口語之語形、語意、

語用技能的發展為出發點,敘述一般兒童的語言發展:

(一)語形的發展

人類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是極為複雜的過程(Bagnato &Neisworth , 1987)。王鍾和(1986)指出幼兒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有四種溝通方式:

哭泣、咕咕發聲與牙牙學語、姿勢及情緒的表達,幼兒在發覺以哭泣或手勢 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後,便會產生強烈的學習說話動機。Hecht(1997)嬰兒 在語言發展的初期,已經具備了許多前語言能力,包括:聽覺和視覺的注意 力、動作及聲音的模仿能力、物體恆存的概念、順序替換的能力、事物因果 關係的概念、基本溝通手勢的使用和字音字義連結的能力等。Allen(1992) 通常非語言的發展早於語言的學習,嬰兒在出生後與週遭環境互動時,已開 始用發聲、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來與週遭的人進行溝通,如發出啼哭、

咕咕聲(cooing)、喃語聲(babbling)來表現語言前的溝通;而大約在十到十 八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第一個字彙,此時語言能力的發展也跨出一大步;在

咕咕聲(cooing)、喃語聲(babbling)來表現語言前的溝通;而大約在十到十 八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第一個字彙,此時語言能力的發展也跨出一大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