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外部歸因後啟動的學習 …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內外部歸因後啟動的學習 …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內外部歸因後啟動的學習

創業家針對前次挫折或失敗的內外部歸因,進行檢視與學習,藉由呼應第二 章中研究者嘗試聚焦屬於創業家的相關學習理論,並透過分析訪談樣本探討創業 家在「敗因歸納-學習-反思與行為改變」歷程的學習行為。

呼應莊敦閔 (2009 )所整理的成人學習特性,訪談樣本以自我的意識作為出 發(learner’s need to know),為了做出對自我負責行為而開始定義敗因(self-concept of learner),倚靠個人的先驗經驗執行內外部的歸因(prior experience of learner),以 利進行有效的學習使該歸因後的挫敗因素將能被解決,視為創業家的學習導向(

orientation),相較基本教育學習者有更主動的學習動力以及自主性。Rotter (1971) 以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來說明個人如何察覺自己的行為與行為後果的關係,

以及個人對生活事件之責任歸屬(吳璧如,2002),因此將視內部歸因的因素為後 果進行學習。

壹、內部歸因的學習

一、管理能力不足的學習

甲君與戊君認為,當時公司的營運常因疏忽帳務業務,導致無法有控管公司 現金流,影響公司決策活動,甚至分別影響到甲君公司的資產流向與戊君公司的 現金流動。為解決財務端的問題,持續的帳務不清楚讓甲君認為重零開始是對團 隊最好的處置,意味者不再追究消逝的支出,認為這樣團隊就不會在財務面再僵 持下去;戊君自脫離學校單位成立公司,當時對於營運都在學習階段,認為從熟 習客戶對款項支出的習慣,就不需要另招募專業人員管理帳戶。

寒假的時候帳也是一蹋糊塗,可是那是我自己的問題...算不清楚的地方,我自 己也算不清楚,我有不對那他們也有不對,那就是一筆爛帳,就是喊一個時間點,

那過了大家都過了。(甲君)

考慮是否需要多請一個人來管帳,好像不需要,進帳就是很固定,公家單位就年 底,他們不會拖但也不會提前給...這兩年還好,比較穩定了...我們幾乎所有的 客戶都是別人介紹的,或是從我們一開始一直做到現在的。(戊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8】財務控管不佳的學習

主軸 類別 概念 受訪者 學習

內部因素 管理能力不足 財務控管不佳 甲君 帳務的管理要重新開始 戊君 從客戶習慣學習管理帳戶收支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營運時重複的犯錯導致公司的資源虛耗,例如招募的人才並不如創業家的預 期,導致該項業務的空轉將使得公司進度無法推進,丙君和丁君皆面臨到苦尋人 才的狀況,丙君的 APP 工程師團隊需要為了 H 公司再推出 Z 產品時補強人才缺 口,認為應從前次經驗重新檢視團隊的需求,確定招募的對象與 Z 產品的走向;

丁君則疏於對招募製作網站跟美編設計人才的溝通,因搜尋成本與溝通成本影響 公司效率,丁君認清與另一位創辦人並不擅長這一類的業務,專注在自己的核心 的旅遊業務才是解決之道。

去找人來幫我們做 APP,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人都失敗,直到第三次才有人來做...

直在技術本位,一直以為努力就會成功,這是最糟糕的...努力是該彈性的去看 你可不可以解決問題,有沒有使用者想用,只要沒有,就快點停掉,(丙君)

不想要旅行社陽春的感覺,想找設計人員進來,包括製作網頁跟設計,但是不曉 得該如何評斷一個人...後來認真思考,我要的東西會不會難,把網頁做簡單一 點,讓客人可以看到網頁打電話給我,重點在我能說服他!(丁君)

另一類導致的公司虛耗的原因,來自原本的團隊成員,能業務分配不夠明確 或者是團隊急於達成團隊目標而疏於處理人事問題。自甲君帶領部分成員來到 L 公司後,相對 G 公司三名創辦人皆能處理客戶業務,新團隊除了甲君外的成員 皆不熟悉,反覆發生這類狀況後甲君仍抱持樂觀,認為一回生二回熟,成員需要 更多的經驗並習慣溝通;乙君為了團隊本身與 P 教授洽談股權分配時,不斷被 C 學生的個人行為影響,甚至成為公司一年後解散清算的關鍵危險因素,乙君認為 身為領導人就必須評估公司內部每一件事的迫切性,不任意輕忽以消弭任何可能 危害公司成長的因素,除了解決事,也要解決人的問題;苦於摸索穩定商業模式 的戊君,H 公司的前兩年除了尋找客戶做案子,令虛耗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舉辦 各式活動,爾後認清原本以學校身分舉辦的活動並不一定適合公司,體會到學術 與實務的重大變化與不對稱。

- 49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自己人最不好,既是員工比較上下的關係,同時又是比較平行的關係...只要 是我認識的人我都不要,推薦的人我大概會讓他有機會,這樣的關係我覺得會比 較容易去培養。(戊君)

【表 10】組織內部有雙重關係的學習

主軸 類別 概念 受訪者 學習

內部因素 管理能力不足 用人不當使組 織內部有雙重 關係

甲君 一起承擔,一起讓公司前進 戊君 雇員要有空間去培養與溝通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二、領導經驗不足的學習

彼得.杜拉克認為創業之所以「具有風險」,主要是因為只有少數人知道創業 家們正在做些什麼。創業家視改變為不變,將某種改變當作一種機會而加以利用,

然而,正因如此獨特的見解或信念不一定能服眾,研究樣本中不論是創業家與其共 同事業創辦人或是團隊其他成員,皆能發生因為成員間理念不合或認知不對稱,

而成為公司結束的敗因之一。例如:想利用 G 公司挖掘更多農村的可能性而執 行各種創新活動的甲君,並不被另外兩位共同創辦人 A 先生和 B 小姐認同,導 致溝通和營運停擺,讓甲君萌生退意,認知不同,不再勉強自己去適應對方,應 該是趕快換人;C 學生和乙君對什麼是為團隊好的認知產生極大的差距,使得表 面上乙君是代表整個團隊的執行與決策,暗地卻有 C 學生自顧行動而事後辯稱 是為了團隊,乙君認為不僅是抉擇處理人或者事,更要果斷,拖久了背景條件會 變差;當時公司營運進入第四年的丙君遲遲無法獲利,使得成員萌生退意,即使 獲得一筆投資,卻一直往錯的方向前進,加上身為領導者的丙君無法確實處理每 個人對 H 公司的期待,使得公司走向分岐,丙君認為要確保大家的目標能在同 一範圍內,團隊才能走的長遠;和丁君一起撰寫旅遊類計畫而得到政府獎金的 F 先生,在 T 公司因對市場尚不熟悉屢屢受挫,且丁君面臨兵役問題時才表明對旅 遊類的職涯並無熱情,使得丁君更確定將公司暫停營運,認為未來要先提升自我,

尋找能讓公司競爭門檻提高的能力。

- 51 -

我不知道從何支持起一個行動力很弱的 project,我一開始就沒有那麼支持這個 project,可是你(其他兩個成員)行動力又那麼差...她(B 小姐)是希望能憑自 己的美感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是我是比較那種商業上的方式,我會給自己很多 關於社會企業,或是做在地發展有關的...我會希望自己衝得很快...我也有責任,

就是我們的工作方法或態度不一樣,而且我沒有很重視他們想要做的事情(甲君)

會議中,我告訴他們已經沒有錢,如果還要背水一戰,從今天開始就要停止付薪 - 53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房子合約)有爭議,就不要待在那邊(甲君)

我讓滿多利的,教授不只拿到技轉金額,而且給予他股份,已經充分尊重他了,

應該是到了科技基本法最大上限... 那時候我還沒有認知(E 先生和 P 教授共謀),

只是我都在講公司未來可能要怎麼走要做什麼事情,所以同時美方(E 先生)跟我 們竊取資料,教授又有跟美方(E 先生)牽到線...他都知道我們要做什麼了,人 不對的時候基本上計畫都不對了。(乙君)

【表 14】輕忽人性險惡與股權劃分談判破裂的學習

主軸 類別 概念 受訪者 學習

內部因素 年輕涉世 過淺

輕忽人性險惡 甲君 在地化的經營必須倚靠長期的發展 乙君 人的天性要被改變是非常困難的 股權劃分的談

判破裂

乙君 必須及早處理生技創業的智財議題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貳、外部歸因的學習

針對前次挫折,歸因為外部因素部分,本研究共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不 熟悉該產業以及個人不可抗因素。

一、不熟悉該產業

研究者根據 Weiner 的歸因理論中的可控制性向度描述,將當事人不認為是 由於個人意願所決定者列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系指個人迫於環境而發生的行為 來自外界原因所造成。這兩年 Fintech 在台灣的的討論度愈趨熱烈,在 2010 時丙 君的團隊就已鎖定 P2P 的網路借貸平台市場,然而卻受限於法規,幾番嘗試向會 計師和律師詢問,認為短期內金融環境難有改變的跡象,最後果斷放棄。來自育 成中心的夥伴仍有興趣鑽研,雙方於是理性地分道揚鑣,丙君重新尋找合作對象 並將心力瞄準下一次的創業機會,對於前一次的挫敗當作經驗的學習。

我們那時候就卡在法規,因為你要做這種利率訂立,基本上就必須符合銀行法規 才可以做的...要服從銀行法受限的範圍,所以那時候我們就走不下去... 最主 要不是這個 idea 失敗,而是團隊的分開...就是我覺得我不可以做他可以做,主

- 55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的差異性就在這邊。(丙君)

【表 15】現實法規受限的學習

主軸 類別 概念 受訪者 學習

外部因素 不熟悉 該產業

現實法規受限 丙君 果斷放棄,當作經驗的學習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當時乙君與 P 教授的協商花了將近一年半,尤其生醫產業的創業環境向來不

當時乙君與 P 教授的協商花了將近一年半,尤其生醫產業的創業環境向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