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四節 控制錯覺的發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控制錯覺

Rotter (1971)以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來說明個人如何察覺自己的行為與 行為後果的關係,以及個人對生活事件之責任歸屬 (吳璧如, 2002)。Rotter (1971) 認為人們根據過往經驗去學習,這當中要素有二:必須對自身行為的了解和預期。

因此 Rotter 認為,當一個人經歷某事件時,自認能控制事件成功或失敗的程度,

會影響其往後經歷同一件事件時,對成功或失敗的預期 (蘇馨容, 2004) 。若個體 認為成功來自本身的努力或能力,屬內控者;若個體認為來自個人以外所導致,

如運氣、他人協助時,則屬外控者 (彭月茵, 2006)。然而使用歸因理論,人們常 會犯下歸因的謬誤,本研究提到的「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便是其一。

若人們高估自己對外在事物之影響力,可以將這樣的對象有高度的控制錯覺,

創業家若有控制錯覺,將高估自己對風險因子的掌握程度,因而相信自己能夠成 功創業。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偏誤,屬於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狀態 (郭敏華,

2008)。有些研究學者相信,產生控制錯覺和人格特質有關。控制錯覺也讓人認 為自己可以巧妙地控制偶發事件,因而低估風險的存在 (Frederic, Valerie, Bernard

& Gaelle, 2010)。有研究者經過實驗證實,控制錯覺是人們相信自己的做法可以 達到理想的成果,並且也反映出人們對自己的信心程度 (Budescu & Bruderman, 1995)。Fellner (2009)指出控制錯覺會造成人們難以從錯誤中學習,對於結果預測 過度樂觀,或是慣性的默認自己的行為,而導致高風險的後果發生。

.

Lucas (1971) 提出以「理性預期」觀念為主的論文,認為人們是理性的,最 大限度地利用所得到的資訊來作出行動而不會犯系統性的錯誤。Lucas 後陸續數 篇文章的出現 (均衡景氣循環、時間系列的分析加入理性預期分析…等等) 奠定 了理性預期假說在總體經濟學中的地位。簡言之,理性的大眾,不會連續地重複 犯錯。但 Marius Pretorius (2011) 長期觀察認為創業家經歷失敗後,「從失敗中吸 取教訓」這件事並不會立即發生,若沒有經過反思檢討,反而影響下一次的失敗。

人們相信自己有超凡的控制力量,常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明知事情可能產的風 險很大,卻偏偏去挑戰危險,並且一犯再犯,便是控制錯覺偏誤的產生 (郭敏華,

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上各節將文獻進行討論,第一節探討失敗學習,第二節探討反思行為,第 三節探討歸因理論,第四節探討控制錯覺,最後就本章文獻探討加以彙整,作為 研究架構的基礎如下圖 5,研究者首先將創業家前次的創業經驗視為經驗學習的 對象,因此在開始向先前的經驗學習以前,創業家將先定義敗因,並已內外部的 向度歸因,並逐項學習之,學習與產出將由反思行為作為鏈結,最後以創業家個 人原有的行為執行修正,作為此創業挫敗後的行為歷程。因此,本研究將就此架 構作為後續章節的研究設計基礎。

【圖 5】創業家創業挫敗後行為歷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16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1)探討創業家面對原來的挫折時,所啟動的「敗 因歸納-學習-反思與行為改變」歷程,有何影響?(2)探討創業家的控制錯覺在

「敗因歸納-學習-反思與行為改變」歷程的發生時機?(3)探討內外部的歸因與 內外部資源的關聯為何?本章闡述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目的之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說明質性研究的選擇,第二節說明研究流程,包含研究流程、個案研究與 資料來源,第三節說明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對象的自身經驗為基礎,了解研究對象對於自己在事業結 束後的種種行為的意義詮釋,以及影響研究對象再次創業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 研究設計主要以質性研究的深入訪談法為主,藉以了解研究對象的行為與其意義。

以研究者拜訪過的創業家訪談內容作為研究主架構,後續整理資料加入文獻資料 的支持補足深度訪談可能產生分析上的死角或偏見。研究者期望透過這一研究架 構回答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訪談方法的選擇

研究方法可大致分為兩大派別,分別是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與質化 研究(qualitative reaearch)兩種(葉至誠、葉立誠,2011)。量化研究以統計分析探究 社會現象,建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理原則,強調價值中立的態度,以達成客觀更 進一步解釋、預測和控制社會的現象;而質化研究則強調研究的價值不在於累積 量的證據,而是從研究場域獲得數據後,將資料歸納分析對於特定對象做更深入 的認識。本研究的研究主題為創業家結束事業體後的學習與反思歷程,並探討是 否再次創業的關鍵原因,無論是對象的學習行為、反省歷程或者思考脈絡等等皆 涉及受訪者的個人經驗,不適用於標準化的問卷取得研究資料,因此本研究選擇 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質性研究可以用訪談、焦點團體、參與式觀摩、民族誌 研究…等不同方式進行研究,而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作為研究方法,以下 將說明本研究採用之研究工具。

- 17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訪談法較能直接了解受訪者內心的感受,但本研究需要了解的是屬於受訪者 非常私密的、深藏於內心的議題,對於部分創業家而言,是難以敞開心胸向訪談 者分享的,向訪談對象虛心請教以進入訪談主題的範籌,訪談將以輕鬆閒聊的方 式進行,期待訪談者願意暢談經驗,另以半結構訪談方式,研究者於過程中針對 訪談對象有興趣的部分將追問,以挖掘出訪談對象更深層的想法與相較一般創業 經驗訪談的不同之處。

貳、個案訪談前的預設邏輯

研究者以第二章末的創業家創業挫敗後行為歷程,作為訪談大綱的設計邏輯,

列舉出本研究將探討創業家在失敗後的一連串行為表現,將關注失敗事件後的失 敗學習、反思、行為改變,以及評估殘餘價值後,始進行再次創業與否的評估。

研究者進行訪談前將模擬行為的發生順序,以輔助研究者設計訪談大綱與訪談間 的提問順序,幫助受訪者回想個案且期待能真實待重現當下的細膩內心思維。

第二節、資料蒐集方式

呈第一節末提到的訪談方式,本研究採行的是面對面的直接訪談方式,但訪 談方式上又分類為結構性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s)、非結構性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及半結構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三種(袁方編,2002;黃光玉、劉 念夏、陳清文譯,2004),本研究將採半結構訪談方式。

半結構訪談的特點,一、有一定主題,提問問題的結構雖然鬆散,但仍有重 點和焦點,不是漫無邊際的;二、訪問前擬定訪談大綱或訪談要點,但所提問題 可以在訪談過程中隨邊談邊形成,提問的方式和順序也可依受訪者的回答隨時提 出,有相當彈性;三、訪談者不需使用特定文字或語意進行訪問,但訪問過程以 受訪者的回答為主( 鐘倫納,1993;趙碧華、朱美珍編譯,席汝揖,1997;黃光 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

研究者將以訪談大綱為主要架構,視訪談過程的狀況針對受訪者較有興趣或 者研究者欲特別了解的部分追問,期望能更真實地理解受訪者當時的心路歷程與 內心的感受,進而幫助研究者理解受訪者的種種行為之間背後的邏輯與意義。

- 18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訪談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以創業家為研究對象,將涉及有關前次創業家們受挫折的經驗和事業 營運活動的歷程,需由創業家親自回答,而無法由他人代答。但因創業家平時必 須負擔公司營運活動,無法順利聯絡,而本研究的議題將勾起令創業家傷感的過 往,使得本研究的訪談的樣本取得不易。最後本研究得到五位創業家的同意下接 受訪談,本研究的受訪者,即「有創業經歷」且「該公司事業已結束或本人不再 參與營運」,創業領域不受限已廣納各行各業為目標。附錄一為本研究的訪談大 綱,在進行訪談前研究者已初步了解訪談對象的創業背景與現況,並透過電子郵 件反覆確認創業家願意分享自身創業與創業後的經驗。

下列表為本研究受訪者的基本介紹,依訪談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訪談地 點在公開的咖啡廳與不易受干擾的開放空間進行,獲訪談者同意錄音紀錄並輸出 逐字稿,以利後續分析的進行,因訪談內容涉及個人身分與隱私,為保護受訪者 將以代碼表示之。研究者依據訪談逐字稿和次級資料內容進行比對寫持個案文本,

在依據研究者理論觸覺進行個案內容編碼和歸類,建構理論觀點。第四章的個案 分析因對象眾多,為求辨識清楚將重新規定受訪者及其事業體代號。

- 19 -

2016.03.06 2016.05.20

(補充)

2016.04.01 2016.05.20

(補充)

訪談日期 2016.04.22 2016.05.15 2016.06.15

先前創業挫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訪談個案描述

第一節 甲君個案故事

壹、個案簡述

G 公司為一坐落在都市鬧區之外的深度旅遊業品牌,專辦打工假期。本個案 訪談對象,甲君,接觸到該公司的契機為在 2014 年時,某科大研究所要終止與 該公司共同營運的計畫,使得公司營運上將有困難。然而愛上這一片土地的甲君 比誰都堅定,一心想要延續及放大這一片土地的社會可能性,幾番溝通後,甲君 與兩位共同創辦人 A 先生和 B 小姐,於 2014 年 5 月正式租下這棟兩層樓房子,

展開了一場社會創新實驗。

就讀大學期間,甲君參與台大的創新創業類社團 (2011 年至今)學習用商業 技巧解決社會問題,到各處擔任創新創業的講師。2013 年,他因思索「創新究 竟有沒有個案研究?」。後來透過旅行,直接走進田中央,邀請設計、企業等專 業人士來學習社會創新,也在這時第一次踏上 G 公司所在的鄉鎮。如今,他更 從咨詢、引導角色轉換為執行者,G 公司的新一頁從此誕生。

就讀大學期間,甲君參與台大的創新創業類社團 (2011 年至今)學習用商業 技巧解決社會問題,到各處擔任創新創業的講師。2013 年,他因思索「創新究 竟有沒有個案研究?」。後來透過旅行,直接走進田中央,邀請設計、企業等專 業人士來學習社會創新,也在這時第一次踏上 G 公司所在的鄉鎮。如今,他更 從咨詢、引導角色轉換為執行者,G 公司的新一頁從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