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論架構,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儘管非同步的「線上文學圈」可以讓參 與學童培養「我手寫我口」的能力,但是考量本研究主要偏鄉研究對象之學童無 法在家中上網,以及參與本研究之不同城鄉學童的打字速度有極大的落差,因此 本研究採取同步語音的方式來進行「線上文學圈」的討論活動。

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

壹、內容分析法介紹

由於資訊與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支援合作學習」(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已成為發展趨勢。透過科技的輔助除了讓合作學習突破 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之外,另一層意義是,它能夠將學習者彼此之間互動的過程完 整地紀錄下來,提供大量有用的可分析資料(Macdonald, 2003)。在早期合作學習 的相關研究中,量化分析是最常見的研究方法(Yang, Richardson, French, & Lehman, 2011),然而量化的資料無法反映出討論內容層次與品質,在「電腦支援合作學 習」的各種應用形式中,學習者彼此之間討論與互動歷程分析,往往是更具有研 究價值的部分,於是「內容分析法」成為另外一種有效的資料分析方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將質性資料轉換成量化資料的方法,本質上就是一種 編碼的操作(Babbie, 1998),因此該使用甚麼編碼表將質性資料轉換成量化資料為

「內容分析法」的主要關鍵。De Wever (2006)等人的研究分析了近年來最常被使 用的 15 種「內容分析法」採用的分析工具,包括 Henri(Henri, 1992)的認知層次 模式與Gunawardena(Gunawardena, Lowe, & Anderson, 1997)等人的知識建構互動 討論分析模式(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簡稱 IAM)等。De Wever(2006)等人指出,儘 管有越來越多正式的教育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目 前尚未建立一套評估的標準,因此他們的研究嘗試從理論基礎、分析單元和信度 等三個面向來檢視各種分析工具的信效度。結果發現不同分析工具都各自有其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用的場域,企圖在它們之中進行比較並不切實際,但是De Wever(2006)等人強調,

研究人員仍然可以從上述三個面向評估分析工具的適用性。

對於許多使用「電腦支援合作學習」輔助教學的老師來說,最大的困擾是如 何評量學生的表現。Yang(2011)等人提出內容分析工具的重要性,該研究嘗試以 現存的數種分析工具為基礎,發展出一套有效且完整的內容分析工具。除了重新 發展一套新的內容分析工具外,將既有的內容分析工具加以整合或調整,使其更 加符合研究情境的需要,也是另外一種常見的做法。為了瞭解學生在進行線上討 論時的認知層次與互動行為模式,侯惠澤(2012)分別以 Gunawardena 的 IAM 模式 及布魯姆認知分類修訂版(the revised Bloom’ s Taxonomy ) (Krathwohl, 2002)來分析 學生的線上討論行為,以呈現資料分析的深度與廣度。

從上述的文獻探討可知,「內容分析法」的確是相當適合作為分析對話內容 的有效工具,但是由於討論對話的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要如何充分掌握研究場 域的特性,尋找、整合或是開發合適的分析工具,是基於「內容分析法」從事相 關研究的一大挑戰(Thomas & Hofmeister, 2002)。

貳、討論對話內容告訴了我們甚麼?

想像以下的畫面:在一間教室裡,學生們分成了幾個小組正在進行熱烈的討 論。身為一位老師,光是感受到熱烈的氣氛恐怕是不夠的,有成效的討論才是老 師們所希望的。但是,甚麼是「有成效的討論」(productive discussions)?Soter 等人(2008)的研究試圖回答這一個重要的問題。首先,他們先釐清討論對話發生 的場域是在教室,對象為國小階段的學童,老師可以出現在對話中,討論是以閱 讀文本為中心,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等。接下來他們以一年的時間 整理所有相關的文獻,歸納出三大類共10 項指標,分別說明如下:

一、依照其形式分為開放性問答(open-ended questions)與封閉性問答(test

questions)

根據Nystrand 等人(1997)的研究,討論對話的豐富與否,往往可以從其開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性問題出現的比例來決定。開放性問題不但有助於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考,也能 讓學生更願意投入於討論之中。

二、依照其問答內容分為理解型(uptake)、高層次思考型(high-level thinking)、

個人經驗型(affective connections)、連結文本型(intertextual connections)與 分享知識型(shared knowledge connections)

理解型的問答可以看出學生是否充分了解文意;高層次思考型的問答則需要 學生應用分析、摘要以及預測等能力;個人經驗型、連結文本型與分享知識型則 是需要學生將閱讀文本與個人的經驗、曾經閱讀過的文本與個人所具備的先備知 識進行連結(Nystrand, 2006; Taylor, Pearson, Peterson, & Rodriguez, 2003)。

三、討論對話是否具有「說明型解釋」(elaborated explanations)、「探究型對話」

(exploratory talk)與「使用推理用語」等三種特徵

Webb 等人(2002)認為,當學生進一步解釋自己的想法時,必須澄清與重組原 有的思考材料,並且嘗試以不同的觀點加以呈現。另外,Barnes 等人(1995)則指 出,當學生之間出現「探究型對話」時,表示學生透過對話分享彼此的想法,並 且據此共同建構新的知識。另外一項可以檢視討論對話是否具有成效的指標是由 Wegerif 與 Mercer(1997)所提出。他們列出幾個推理用語,包括「因為」、「如果」

以及「我猜想」等,他們認為討論對話裡出現的推理用語,可以視為學生正在使 用推理能力的指標。

接下來他們挑選出9 種已被證實能夠提升學生閱讀成效的討論模式,例如

「讀書會」與「文學圈」等,然後在美國各地尋找有意願配合的老師,蒐集進行 教學時的錄影資料,再將所有的課堂討論對話整理成逐字稿,依照歸納出的10 項指標進行編碼。結果發現,該研究整理出的指標的確可以做為評估討論對話是 否能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工具。

叁、小結

基於本研究的研究場域有其獨特性,在經過多次的測試與比較後,本研究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用Soter(2008)等人整理出的 10 項分析討論對話的指標,針對 3 組不同城鄉地區 成員組成,基於文學圈之「線上讀書會」所產生的討論對話進行內容分析,藉此 了解其討論對話性質,以便於進行研究所需之觀察與比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