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化後的新議題-技術標準制定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全球化後的新議題-技術標準制定

全球化後國際貿易更加蓬勃發展,因此產生了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 ),促進國際貿易的進行和減少國際貿易中的障礙,在 WTO 的推廣和影響下,國際貿易中的關稅障礙已經有顯著的改善,國家因而改 用非關稅措施做為保護本國產業的手段。 2009 年由中國商務部發表的「中國對 外貿易形勢報告」認為國際保護主義升高,在 2009年前三季有 19 個國家和地 區對中國發起 88 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的金額超過 100 億美元,引起中國的 憂心。113 「技術性貿易障礙」便是造成此種貿易保護的非關稅措施之一,其藉 由法規、標準、檢驗和驗證程序等造成貿易的障礙,此外,更由於產品零件、製 造過程日益複雜且專業化,導致市場上技術規則與標準的多樣化,使技術性措施 的範圍擴大,此種規則或標準往往對特定產品的進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構成貿 易障礙。國家藉由技術性貿易障礙的手段使得本國變成非公平競爭的市場,本國 市場因而減少外國產品的競爭,獲得較大的利潤,進而提升本國的經濟實力。但 從另一方面而言,符合國家規則或者標準的產品將擁有較高的產品競爭力。對一 國或一個地區的產品來說,技術性貿易障礙往往是削弱其競爭力的重要外部因 素,而技術標準戰略的實施往往是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內部因素,因而技術性貿 易障礙和技術標準戰略正好是一國或一個地區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正反兩種力 量。114

113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9 年秋季)」,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日期:2009 年10 月 30 日,

http://big5.mofcom.gov.cn/aarticle/zhengcejd/bl/bx/200910/20091006593376.html,擷取日期:2009 年12 月 15 日。

「2010 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展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日期:2009 年 10 月 30 日,

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910/20091006592521 .html,擷取日期:2009 年 12 月 15 日。

114 趙志強、胡培戰,「技術標準戰略、技術貿易壁壘與出口競爭力的關係:基於浙江出口美日 歐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09 年第 10 期 (2009 年 10 月),頁 79~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技術標準」做為技術性貿易障礙中的一環,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各國政 府經常將「培養創新研發能力」、「加強知識產權」和強化技術標準的政策結合。

像是美國政府便持續加強知識產業和技術標準的建設,並且不遺餘力地推動美國 的企業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以鞏固其企業技術先發的優勢,意圖以控制標準來鉗 制全球分工的產業鏈,遏制其競爭對手。在下一代無線通信標準方面,由於美國 政府和產業界的通力協作,Intel 和 Qualcomm 的「WiMAX」標準成為國際標 準。而 2002 到 2007 年間,日本以政府為主導的知識產權戰略本部一共召集了 8 次戰略會議和 17 次本部會議,制定了一系列從鼓勵發明創造到有效保護知識 產權等方面的具體法規和政策。 2006 年年底,日本推出了《國際標準綜合戰 略》,其總體目標是至 2015 年,日本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達到與歐美主 要國家並駕齊驅的水準。亞洲的黑馬韓國在《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畫》

( 2008—2012 ) 也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和標準建設,實行研發知識產權目標的管 理體制,尤其加強遺傳工程等先進技術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強專利審查師的培 養,加強國際標準制定,搶佔國際市場。115 可見技術標準和科技創新以及知識 產權之間微妙的關係,在國際貿易競爭的驅使下,政府和企業紛紛重視技術標準 的議題,並將制定標準的政策或是戰略視為影響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者 Hratch G. Semerjian 和 Robert L. Watters Jr. 指出一國的技術標準的基 礎結構是推動國際貿易和消除技術性貿易障礙的重要工具;116 學者 Peter Swann、Paul Temple 和 Mark Shurmer 以英國的實證研究,對技術標準的經濟影 響進行宏觀分析,研究發現標準能促進產業內貿易、增強競爭優勢,且國家特有

115 程如煙,「世界各國逐鹿全球價值鏈高端」,科技管理研究,2009 年第 9 期 (2009 年 9 月),

頁17~19。

116 Hratch G. Semerjian and Robert L. Watters Jr., “Impact of Measurement and Standards Infrastructure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easurement, Vol.27 (2000), pp.179~196.

國際組織如國際標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國

117 Peter Swann, Paul Temple and Mark Shurmer,“Standards and Trade Performance: The UK Experience,”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106, No.438 (1996), pp. 1297-1313.

118 Knut Blind, ” The Impacts of Innovations and Standards on Trad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Products: Empirical Results of Switzerland’s Bilateral Trade Flows with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K,”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Vol.13, No.4 (2001), pp.439~460.

119 Knut Blind and Hariolf Grupp, “Standards Statistics as New Indicators for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Joseph A. Schumpeter Conference (Manchester : International Joseph A. Schumpeter Society, June 28-July 1, 2000).

120 Johannes Moenius, “Do National Standards Hinder or Promote Trade in Electrical Product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EC Centenary Challenge Competition (Geneva : IEC, 2006), pp.52~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際電工協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 IEC) 和美國電子電機工 程師協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致力於協調國家 標準,建立全球通用的國際標準。然而,國家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在全球化的情 況下,越來越難界定國家的權限,如國際貿易的促進與否,儼然是許多國家的政 策目標,但如 ISO 以及 IEC 等皆以國際組織的身份決定了標準的事務,標準 的形成以及推廣影響了國際貿易的進行,國家因而必須採取某些手段,獲得在國 際標準組織內的影響力,進而完成其原本的政策目標。

技術標準的議題一開始單純為市場範圍內的競爭項目,在不涉及重大利益的 項目如食品、機械,國家多採取放任市場自由競爭,然而,例如本文的案例無線 網路技術標準,不僅被開發中國家列為涉及國家安全的層級,已開發國家更是因 為無線網路技術標準涉及的重大商業利益而參與其中,由此可見,網路技術標準 已經成為國家角逐的場域之一,又因為政府事實上參與非政府組織,無法將國家 參與的程度給予客觀的評估,在分析上,仍將其歸屬於國際組織的運作。另一方 面,在冷戰之後,國家相對地將政策的重心從政治及軍事轉移到經濟和貿易問題 上,國際貿易的利益其實就是國家所關心的國家利益,國際關係領域關切的範圍 擴大,從以往的政治軍事,到今天的科技革新、技術標準,都成為影響國家利益 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在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中,沒有一種論述或者學說 可以完整的解釋以及分析國家參與諸如技術標準等過程扮演的角色,或者反過來 以國家、國際組織、跨國集團、技術專家作為主體分析其行為和預測其決策,這 是技術標準議題參與主體廣泛帶來的分析困難,這種主體的模糊和重疊使得國際 關係領域必須開創一種新的議題為導向的分析模式。

以 Held 「多層」和「功能性」的概念做為延伸,121 技術標準的事務應該

121 本章第二節全球政治下的全球治理之全球公民社會變革派中,對於 Held 提出的「功能性空 間」有較詳盡的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要有自己的制度和機構,在層次之內的行為者可以形成一種自治的共同體,以自 我管理的方式決定專業領域的事務,在此種功能性的政治空間中,技術標準事務 擁有自己的一套規則,以及形成規則的秩序,從而不同國界的技術標準事務因為 具有相同的共同利益、共享的價值和目標而集結起來,進而凝聚成一種政治的整 體感。實踐中,國家作為政治層次的行為者,時有影響技術標準形成或者推行的 作為,使得技術標準事務部份成為國家競逐國家利益的場域,另一方面,某些技 術標準在市場的領導下自由競爭,這使得討論技術標準的事務時,既不能用傳統 國際關係理論解釋,也無法在現有全球治理架構下找到完整的闡釋途徑。全球治 理理論所能夠提供的是討論多元主體間的分析架構,可是全球治理理論本身沒有 預測性,其彈性的空間使得新興的議題、國際情勢的轉變可以在全球治理架構下 被討論,但就理論本身而言,沒有給予當中行為者明確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以致 概念創新但無法對現況有所幫助。

全球治理「多中心」、「多層」的特性,確實將國際關係的研究推向另一個層 次,更多元的主體被認定為國際關係研究的對象,更豐富的議題被包涵在內,然 而,即便如此彈性的分析方式,尚且沒有將技術標準此類議題給予明確的定位。

技術標準既屬於市場範疇以經濟學分析的議題領域,也屬於政治範疇由國際關係 理論分析的議題領域;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技術標準既不屬於市場範疇以經濟學 分析的議題領域,也不屬於政治範疇由國際關係理論分析的議題領域。事實上,

技術標準問題在不同的國家被歸類在不同的議題領域,已開發國家偏向將其認知 為市場競爭的問題,而開發中國家則將標準的發展視為增進國力的戰略重點,提 升到政治領域的觀點,對於這種不同國家有不同認知的議題領域,現存的國際關 係學說亦無法提供一套完整的闡述。因此,國際關係中諸如技術標準等議題應該 有另一套分析的方式,來描繪這種特殊的議題,當某個議題被不同的國家視為不 同層次國家利益時,該如何界定其議題;更加有趣的是,即便是同一個國家,對 於不同領域的標準採取不同的態度,國家對於標準所採取的態度亦是依靠國家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判斷,當國家將其視為影響國家安全時,技術標準問題便提高到政治領域,而當 國家認為其不影響國家的根本利益時,技術標準又退回到經濟領域。

綜合上述,全球治理理論作為理解技術標準制定的途徑突破了國際關係傳統 框架的限制,並具有以下的優點:

一、解決多元主體無法分析的困境。

二、提供技術標準制定一種新的權威型態,即 Held 提出的「功能性空間」。

二、提供技術標準制定一種新的權威型態,即 Held 提出的「功能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