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過渡中的全球治理-中國的技術標準制定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過渡中的全球治理-中國的技術標準制定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彭慧鸞 副教授. ‧. ‧ 國. 學. 政 治 大 立 過渡中的全球治理中國的技術標準制定 sit. y. Nat. Global Governance in Process-. n. al. er. io. Case Study of China’s Technical Standard Setting.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顏劭純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論文摘要 本論文試圖檢驗中國在技術標準化中推動自主標準的政治思維,並以全球治 理概念中多元主體的研究途徑作為論文的基本分析架構。本論文試圖探尋以下三 個問題的解答:其一,檢驗全球治理理論在分析技術標準議題的適用性;其二, 描繪出中國的政府角色在全球治理中為重要的「看不見的手」;其三,歸納出中 國推行自主技術標準的舉動為闡述中國在「和諧世界」政策下中國式全球治理思 維的經典案例。 本論文首先回顧了不同派別的全球治理理論。和既存理論最大的差異為,作. 政 治 大 熟的第二、第三部門(企業及公民社會)參與全球治理,這種強調政府角色在全球 立. 者認為全球治理是一種動態的調整過程。中國藉由政府主導的模式,協助尚未成. ‧ 國. 學. 治理中重要性的傾向,使得中國被歸類於「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中國的學者 將此種現象稱為「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或是「中國模式」,然而本論文歸納出. ‧. 所謂中國模式的特色是以西方的價值為政策架構,本質上以政府的力量增進傳統. sit. y. Nat.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核心國家利益項目。換言之,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為尚未成熟. n. al. er. io. 的全球治理。本論文的案例-中國的技術標準制定政策,闡述了中國參與全球治. i Un. v. 理的學習歷程,因此,將此稱為「過渡中的全球治理」,以彰顯中國參與全球技 術標準化競爭的特殊狀態。. Ch. engchi. 於知識的權力結構體系中,擁有技術標準制定的權力日趨重要,中國的技術 標準戰略因而規劃於 2020 年前成為領導創新的國家之一。然而在中國 WAPI (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技術標準制定的經驗中,隱約可 見中國在全球治理中自我調整的動態過程,這種觀察為現有主流的全球治理理論 無法充分解釋的。. 關鍵字:技術標準化、全球治理、中國模式、WAPI. i.

(3) Abstract. The thesis tries to examine Chinese initiative in indigeniz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global market.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Global Governance with a multi-actor approach.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ry to touch upon three inquiries. First, it examines the applicability of global governance on standards setting issues. Second, it depicts the ”invisible hand”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 global governance. Finally, it concludes that Chinese initiative in indigenizing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an be a good case in point to demonstrate a Chinese vers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harmonious world.” This thesis reviews different schools of global governance. Unlike any of the. 政 治 大 process. China partakes in立 global governance by emphasizing guidance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author considers global governance itself a dynamic adjusting government to boost the second and third sectors which are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 國. 學. Namely, China inclines to be characterized into “state-centric status quo” school, which affirms that government is the most determining actor of global governance,. ‧. thus not willing to give up “controls of the government."Chinese scholars dub this. y. Nat. phenomenon “Chinese vers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or “China model.” This paper. sit. concludes that the so called “China Model” of global governance was conducted in. er. io. western culture’s framework with a realist’s state-led approach in essence. In other. al. n. iv n C The case study standard setting policy has illustrated a better picture of h e nofgChina chi U. words, Chinese vers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can not be regarded as a full-fledged one. China’s learning process of global governance. Accordingly, “global governance in process" was coined into 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to identify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involvement in global competi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Given the growing stake of “technical standards setting” in a knowledge-based power structure, Chinese initiative of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 has paved the way for pursuing leading innovative state in 2020. The lesson China learned from WAPI (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setting has provided us a clues about the self-adjusting role of the state in global governance a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could not be fully explained by conventional vers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prevailing nowadays. Keywords: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Global Governance, China Model, WAPI ii.

(4) 目錄. 壹、 緒論………………………………………………………………………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動機 研究價值與目的 文獻回顧 研究方法 研究限制 論文架構. 1 1 2 3 8 11 12. 貳、 全球化下國際關係的新主體、新議題…………………… 第一節、 全球化的國際關係意涵 第二節、 全球政治下的全球治理 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 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派. 立. 14 14 22. 政 治 大. 全球公民社會變革現狀派. ‧ 國. ‧. 參、 過渡中的全球治理. 學. 第三節、 全球化下的國家角色 第四節、 全球化後的新議題-技術標準制定. ………………………………………………. y. 53 53. sit. 歷史背景. Nat. 第一節、 和諧世界的歷史背景與理論內涵. 41 46. al. er. io. 和諧世界的提出. n. 和諧世界理論的討論 和諧世界和全球治理. Ch. engchi. i Un. v. 第二節、 過渡中的全球治理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及中國技術標準戰略. 68 79. 肆、 案例研析:WAPI…………………………………………………. 90. 第一節、 政府主導的自主標準政策. 91. 中國政府的投入 其他國家行為者的斡旋. 第二節、 廠商對 WAPI 的反應 第三節、 國際組織 ISO 和 WAPI 標準制定. 99 104. ISO 的標準制定流程 WAPI 標準制定回顧 小結. 伍、 結論…………………………………………………………………… iii. 115.

(5) 圖表目錄. 圖 1- 1:過渡中的全球治理。﹎﹎﹎﹎﹎﹎﹎﹎﹎﹎﹎﹎﹎﹎﹎13 圖 2- 1:傳統以國家為中心的互動模式。﹎﹎﹎﹎﹎﹎﹎﹎﹎﹎15 圖 2- 2:跨國互動以及國家間政治的關係。﹎﹎﹎﹎﹎﹎﹎﹎﹎15 圖 2- 3:全球化之前國家權力的範圍。﹎﹎﹎﹎﹎﹎﹎﹎﹎﹎﹎20 圖 2- 4:全球化之後國家權力的範圍。﹎﹎﹎﹎﹎﹎﹎﹎﹎﹎﹎20 圖 2- 5:全球化造成國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職能擴大。﹎21 圖 2- 6:全球治理中三大派別及其與國家、公民社會角色的光譜。25. 治 政 圖 2- 7:全球治理國家和公民社會角色光譜及學者思想定位。﹎39 大 立 「向下」、「向外」移轉。﹎﹎﹎﹎﹎44 圖 2- 8:國家主權「向上」、 ‧ 國. 學. 圖 2- 9:國家主權「向上」、 「向下」、 「向外」移轉後的權力。﹎45. ‧. 圖 3- 1:和諧世界作為一種全球治理主張在全球治理派別光譜的位置﹎67. y. Nat. 圖 3- 2:過渡中的全球治理。﹎﹎﹎﹎﹎﹎﹎﹎﹎﹎﹎﹎﹎﹎﹎75. er. io. sit. 圖 3- 3:國家重獲全球化向上移轉的權力。﹎﹎﹎﹎﹎﹎﹎﹎﹎77 圖 3- 4:過渡中的全球治理重新獲得的權力。﹎﹎﹎﹎﹎﹎﹎﹎77. al. n. iv n C 的組織架構圖。﹎﹎﹎﹎﹎﹎﹎﹎﹎﹎﹎﹎﹎﹎﹎105 hengchi U. 圖 4- 1:ISO. 圖 4- 2:過渡後仍以國家為主要治理者的模式的治理。﹎﹎﹎﹎114. 表 2- 1:全球治理理論分類和全球化觀點的對應關係﹎﹎﹎﹎﹎24 表 2- 2:國際組織及研究單位對全球治理的定義﹎﹎﹎﹎﹎﹎﹎35 表 3- 1:中國近代領導人和諧世界思想脈絡﹎﹎﹎﹎﹎﹎﹎﹎﹎60 表 3- 2:中國近代領導人科學發展觀思想脈絡﹎﹎﹎﹎﹎﹎﹎﹎61. iv.

(6) 壹、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全球化後,時間和空間的縮短,地域概念的模糊化,導致非國家行為者有更 多的影響力可以參與國際事務,與此同時,國際關係的議題趨於豐富,舉凡全球 暖化、森林養護、衛生安全等原本被列為低階政治的議題,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重 視。冷戰結束後,國家競爭與合作的重心從軍事政治轉向經濟文化,WTO 成立. 政 治 大. 之後全球經貿的競爭趨於激烈,從勞力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到知識密集,. 立. 從成品的競爭到半成品的競爭,為了確保技術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全球經貿已經. ‧ 國. 學. 進入「技術標準」的競爭。貿易議題除了市場運作機制,時而可以觀察到政府的 角色。在「技術標準」這個新興的議題當中,採用開放市場機制的先進國家透過. ‧. 產業聯盟推動標準,然而選擇性採用市場機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向來強調國家的角. y. Nat. n. er. io. al. sit. 色,像是中國即以政府為主導推行中國的自主標準。. Ch. i Un. v. 傳統國際關係分析議題以國家為主體,然而面對「技術標準」,不僅參與主. engchi. 體多元,不同主體間對技術標準議題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在現存的國際關係理論 研究中,最接近這種「多元」概念的分析模式即是「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中開 放不同的行為者參與國際議題的制定和討論,雖然普遍認可國家具有較重要型塑 議題的角色,而中國在實踐上,國家的角色則更加鮮明。回顧近代中國的外交政 策,其訴求「和諧世界」實和「全球治理」的背景理念不謀而合,「和諧世界」 強調多邊主義、互利合作和包容開放,兩者都有世界主義的色彩,其最大的分野 在於和諧世界固守「國家的角色」;這種差異剛好和中國內部與國際上認定全球 治理的分歧點一致。倘若以全球治理理念分析中國的技術標準的實踐,是否可以 提出有別於國際政治經濟分析的觀察角度,值得進一步研究。 1.

(7) 第二節、研究價值與目的 以「全球治理」討論中國在技術標準議題的參與有其特殊性:其一為檢驗技 術標準作為一個議題領域,是否適合以全球治理的模式探討,其二為協合中國突 出政府角色在全球治理中的衝突性,其三為找到中國的「和諧世界」與其推動中 國自主技術標準兩個看似矛盾政策的共通之處。 近年來中國學術界各個領域都積極提出冠有「有中國特色」的某專有名詞, 然而中國學者提出「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或者「中國模式的全球治理」以著 重政府角色為特徵,足見其尚未脫離意識形態的框架;本研究試圖提供另一種分. 政 治 大 而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可簡化為下述三項: 立. 析角度,檢視中國的全球治理及其技術標準戰略。. ‧ 國. 學. 一、討論以「全球治理」分析「技術標準」是否妥切。. 全球治理多用來分析跨國、政府無法獨立處理的國際事務,但是過程中政府. ‧. 仍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只是逐步讓權;技術標準原為市場機制下自由競爭產生,. sit. y. Nat. 但隨著國際貿易競爭激化,政府亦漸漸投入技術標準的競逐,隨著越來越多政府. n. al. er. io. 的參與,技術標準變成國際關係中的議題。前者為政府參與角色減少,後者為政. i Un. v. 府角色增加,共通點是都有不同的主體參與其中,規則都在摸索中逐步確立。. Ch. engchi. 二、以全球治理理論檢驗中國主導的技術標準政策。 中國的技術標準政策具有政府主導鮮明的特色,雖然在實踐中逐漸側重產業 聯盟的角色,惟其產業聯盟的推動都是政府單位。一種和諧的全球治理模式理應 在政府、企業和第三部門間取得平衡。中國實踐的全球治理有別於西方國家的全 球治理,本研究將以理論的角度檢視中國全球治理的參與。 三、提出中國的全球治理內涵。 在案例的研析中,觀察在中國現有政府、產業聯盟和國際組織的互動,以中 國學者的角度了解其對中國全球治理的看法,歸納和分析中國的全球治理和西方 學界討論中的全球治理有何異同,最後歸結分析中國模式的全球治理。. 2.

(8) 第三節、文獻回顧 對於技術標準制定的研究多半偏重在科技管理的探討,社會科學領域對於技 術標準的研究不多,總體來說,在社會科學中關於技術標準制定的討論可粗分為 四種途徑:其一為經濟途徑,其二為組織制度途徑,其三為行為者網絡途徑,另 外無法歸類的列為其他途徑. (一) 經濟途徑. 學者 Robert Axelrod、Will Mitchell、Robert E. Thomas、D. Scott Bennett 和. 政 治 大. Erhard Bruderer 在 Management Science 期刊發表 Coalition Formation in. 立. Standard-Setting Alliance 一文,以經濟學中的賽局理論預測企業如何結盟並支持. ‧ 國. 學. 技術標準,其結果顯示,當聯盟的結構落在 Nash 均衡上時,將沒有一個公司有 動機會轉投另一個聯盟。1. ‧ y. Nat. sit. 學者 Neil Gandal 在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期刊發表. n. al. er. io. Compatibility, Standardiza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一. Ch. i Un. v. 文,認為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 盛行於高科技和資訊科技市場,因此以網絡. engchi. 效應的角度檢視標準制定的幾個重要政策。2. (二) 組織制度途徑. 學者 Raluca Bunduchi、Ian Graham、Alison Smart 和 RobinWilliams 在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期刊發表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vate Standard Settings – The 1. Robert Axelrod, Will Mitchell, Robert E. Thomas, D. Scott Bennett & Erhard Bruderer, “Coalition Formation in Standard-Setting Alliance,” Management Science, Vol. 41, No. 9 (1995), pp.1493~1508. 2 Neil Gandal , “Compatibility, Standardiza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18, No.1 (2002), pp.80~91. 3.

(9) Institutional Account 一文,以制度理論檢視資訊科技標準制定組織的同質以及異 質現象,研究顯示近來資訊科技標準化的改變應歸咎於制度的機制,並解釋形塑 新興民間標準產業聯盟 (private standards consortia) 的環境因素範圍。3. 學者 Masami Kajiura 在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期刊發表 A Change by the Consortium in ICT Standardization 一文,其中認為產業聯盟在標準化的過程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進而檢視產業聯盟的起源、組成的過程、種類、特質等等,以 歷史和社會組織的研究途徑分析,研究顯示資訊通訊科技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產業市場結構的變遷影響產業聯盟的組成和標準. 治 政 化,亦影響科技的擴散,最後 Kajiura 提出標準化的競爭優勢結構以解釋成功制 大 立 定標準的企業。 4. ‧ 國. 學 ‧. (三) 行為者網絡途徑途徑. sit. y. Nat. io. er. 學者 David Demortain 在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期刊發表 Standardising. al. through Concepts: The Power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etting. n. iv n C 一文,試圖說明科學專家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權力,其說明科學家是標準制定的 hengchi U. 關鍵行為者,因為他們有能力在聊天、討論、回應的過程中納入潛在的使用者和 標準制定者。5. 學者 Ole Hanseth、Edoardo Jacucci、Miria Grisot 和 Margunn Aanestad 在 MIS Quarterly 期刊發表 Reflexive Standardization: Side Effects and Complexity in 3. Raluca Bunduchi, Ian Graham, Alison Smart & RobinWilliams,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vate Standard Settings – The Institutional Account,”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20, No.4 (2008), pp.389~407. 4 Masami Kajiura, “A Change by the Consortium in ICT Standardization,”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ol.32 (2008), pp.639~645. 5 David Demortain, “Standardising through Concepts: The Power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etting,”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Vol.35, No.6 (2008), pp.391~402. 4.

(10) Standard Making 一文,其藉由行為者網絡理論的概念和反思的現代性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導致的副作用導出下列的結論:一、闡明資訊系統標準和標準化 努力中社會科技的複雜性;二、這種複雜性如何產生反思的過程並減損標準化的 目標;三、建議以複雜理論 (complexity theory) 和反思現代性理論解釋標準化的 複雜。6. (四) 其他途徑. 另外,學者 Ilan Oshri 和 Claudio Weeber 在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治 政 Management 期刊發表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大 Standards-Setting Activities in 立 the Digitization Era: The Case of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s 一文,有別傳統以單 ‧ 國. 學. 純的合作或者競爭活動來分析標準制定過程,其以混合模式來觀察無線資訊設備. ‧. 操作系統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s operating system) 的競爭,研究發現數位. y. sit. io. er. 的模式。7. Nat. 的聚合 (digital convergence) 現象驅使廠商在標準制定活動中採取既合作又競爭. al. n. iv n C 由以上的文獻,可得知,網絡效應造成標準產業聯盟的合作顯示出數大就是 hengchi U. 美的結果,制度機制得以解釋產業聯盟形成環境的限制,市場結構的變遷亦會影 響產業聯盟的形成、標準化過程和科技的擴散,科技專家是標準制定行為的關鍵 行為者,但是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會出現社會科技的反思現代性的問題,使得標 準化變成一種不能純粹以經濟理性解釋的議題,亦需要從社會制度跟歷史的途徑 理解技術標準問題。. 6. Ole Hanseth, Edoardo Jacucci, Miria Grisot & Margunn Aanestad, “Reflexive Standardization: Side Effects and Complexity in Standard Making,” MIS Quarterly,Vol.30 (2006), pp.563~581. 7 Ilan Oshri & Claudio Weebe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Standards-Setting Activities in the Digitization Era: The Case of Wireless Information Devices,”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18, No.2 (2006), pp.265~283. 5.

(11) 而在中國技術標準實踐的文獻回顧中,學者 Scott Kennedy 在美國亞洲研究 中心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NBR) 出版的 Asian Policy 期刊中發表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andards Coalitions: Explaining China’s Involvement in High-Tech Standards Wars 一文,以標準產業聯盟的組成說明 WAPI 標準之所以 不能成功推行的原因,即產業聯盟的組成份子範圍較偏頗,造成中國產業、外國 公司及其政府間的對立,以及和外國競爭者的相關性太低,最後導致中國技術標 準推行的失敗。8. 學者 Heejin Lee 和 Langjo Oh 於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治 政 期刊發表 A Standard War Waged by a Developing Country: 大 Understanding 立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tting from the Actor-Network Perspective 一文,以「行為 ‧ 國. 學. 者網絡理論」的途徑分析中國制定標準的過程,研究顯示中國制定 WAPI 標準. ‧. 失敗的原因在於 WAPI 標準作為一個國家標準過於封閉,沒有加入其他的行為. y. Nat. 者,忽略了標準應用上相關行為者間的網絡連結,WAPI 甚至不能算是一個法律. er. io. sit. 上的標準,因為其演算法沒有揭露於國際社會的監督之下。9. al. n. iv n C China Review State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h e n期刊發表 gchi U. 學者 Yu Zhou 在. in China’s Technical Standard Strategies 一文,其中檢視了科技民族主義以及科技 全球主義並比較關於中國技術標準戰略國內外最有影響力的解釋,研究結果顯 示,中國的科技民族主義僅是針對科技全球主義中獲得利益的西方集團之反動, 另外,即使中國認為需要參與國際標準制訂的過程,基於中國高科技產業競爭的 弱勢和企業及政府代理人間利益的衝突,中國無法以命令的方式指導一連串的行 動,最後歸結因為官僚政治導致政府各代理人間的不協調,形成標準制定過程中 8. Scott Kenned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andards Coalitions: Explaining China’s Involvement in High-Tech Standards Wars,” Asian Policy, No.2 (2006), pp.41~62. 9 Heejin Lee & Langjo Oh, “A Standard War Waged by a Developing Country: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tting from the Actor-Network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Vol.15, No.3 (2006), 177~195. 6.

(12) 的制度限制,而中國技術標準背後真正的動因乃是中國公司的利益,並非國家的 意識形態或者國家安全考量。10. 學者彭慧鸞在中國大陸研究期刊中發表「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官僚政治、標準化知識社群與國際參與」一文,其從網路經濟、官僚政治、標準 化技術專家網路、國際組織等制度層次等途徑討論中國追求自主標準的學習過 程,該研究的基本假設為官僚政治和技術專家網絡是影響自主標準和國際參與的 兩個主要因素。以比較 WAPI 以及閃聯兩個中國標準的形成過程,其歸納出企 業主導「事實標準」變成「國際標準」的路徑、國際標準制定過程的關鍵階段及 11. 因素。.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學者楊劍在負責任大國的路徑選擇一書發表的「技術標準競爭的權力結構限. ‧. 制與中國技術標準戰略」中,則是以權力的角度討論中國面臨的限制,包括編碼. sit. y. Nat. 和權力的關係、跨國公司以專利權爭奪市場權力和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中的結構性. io. al. n. 制的條件和策略。12. er. 權力,說明中國面臨的結構權力限制,並檢視中國技術標準戰略作為突破結構限. Ch. engchi. i Un. v. 由上述的文獻中可發現,影響中國技術標準制定的實踐,涉及產業結盟組 成、行為者間的連結及關聯性、中國國情造就的官僚文化、技術專家知識社群的 網絡、國際結構因素制約等因素影響。而本研究試圖以國際關係中全球治理的途 徑理解技術標準制定,將制定過程視為多元主體互動妥協的結果,並替中國技術 標準的實踐註解,作為全球治理理論的驗證及修正。. 10. Yu Zhou, “State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s Technical Standard Strategies,” China Review,Vol.6, No.1 (2006), pp.37~54. 11 彭慧鸞,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官僚政治、標準化知識社群與國際參與」 ,中國大 陸研究,第 52 卷第 2 期 (2009 年 6 月),頁 43~66。 12 楊劍, 「技術標準競爭的權力結構限制與中國技術標準戰略」 ,選自: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 濟與政治研究院,負責任大國的路徑選擇 (上海:時事出版社,2007),頁 96~112。 7.

(13) 第四節、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 (documentary analysis),又稱為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 或資訊 分析 (informational analysis),是以質化的分析、客觀及系統的態度,對文件內容 進行研究與分析,藉以推論產生該文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其意義的一種研究方 法。簡單來說,文獻分析法是回顧過去的事實,而研究者不介入其中的一種研究 方法。其資料來源可以是報章雜誌、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稿、各種文件的內容。這. 治 政 種方法的特色是具有客觀性,因分析的資料來源是既有的文件記錄,這些資料不 大 立 會因為研究者的不同而有所更改。 ‧ 國. 學 ‧. 本研究乃是以政府政策公告、政策規劃綱要、中國重要領導人講話文本或具. sit. y. Nat. 有研究價值的學術著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並對該等資料與文獻加以閱讀、相. io. er. 互參照、分析、整理以及運用。另外,在了解中國產業現況的部分,則多運用新 聞和通訊相關的網站,以貼近實務的資訊研究產業的動向。. n. al. Ch. engchi. i Un. v. (二)歷史分析法. 歷史分析法 (historical analysis) 乃是具體分析方法中的一種,其運用發展、 變化的觀點分析客觀的事物和社會現象。這些過去或者現在的社會現象,其問題 的出現具有歷史的淵源,因此,在分析和解決這些社會現象的時候,必須追本溯 源,瞭解其歷史背景、條件、經濟社會狀況等等,才能提出真正具有解決能力的 方法。除此之外,亦可從事件在歷史中的性質或者影響給於評價,判斷其成敗原 因,或者從中獲得啟發。歷史分析法的主要資料來源是歷史文獻,研究者對歷史 8.

(14) 因素、背景、條件,或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內容,甚至是單一的事件,加以描 述和分析。. 本研究在回顧中國的外交政策發展、技術標準戰略形成和案例的回顧即是採 納歷史分析法,針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文化因素,了解政策的成因和沿革,以了 解過去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以及侷限,政策改向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結果,最後論 斷其因果關係,將成功或者失敗的因素總結,做為理論的驗證。. (三)比較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比較分析法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 又叫對比分析法,其把客觀事物. ‧. 加以比較,以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的評價。在比較分析中,選. sit. y. Nat. 擇合適的對比標準是十分關鍵的步驟,選擇的合適,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選擇. io. er. 不合適,評價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對比標準存在(1)時間標準(2)空間標準(3)經 驗或理論標準(4)計畫標準。. n. al. Ch.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在了解中國的和諧世界政策意涵與中國實踐的全球治理時,在固定國 家的因素下,窺探兩者的異同;在觀察中國於技術標準戰略的實踐時,藉由中國 的實踐觀察比較其與全球治理理論是否吻合,判斷、歸納導致成功或者失敗的因 素,進而釐清事情的因果關係及其影響。. (四)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乃是一種實證的研究方法,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研 9.

(15) 究正在發生的現象,其特色為使用多種資料蒐集方法,針對個案作全面性的了 解。其適用於仍在探索階段、尚未有前人對其提出假設或者提出理論的問題。13 個案研究的特色在,其不預設任何的研究變數,可以用既有的理論解釋,或者發 現無法予以解釋,從而發展新的假說或者理論。個案研究的限制在其不具有比較 的對象,因而無從了解真正的變因為何,研究者必須根據其對於個案各方面的了 解做出判斷。. 本研究試圖回顧中國政府推行 WAPI (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無線區域網路認證保密基礎結構) 的政策,觀察其政府、產業和. 治 政 國際組織間的互動,從中了解不同時期三者互動角色的差異,從新聞的報導、公 大 立 開的發言或者聲明,研究不同行為者的策略偏好。該案例顯示中國參與國際技術 ‧ 國. 學. 標準制定的動機、參與過程中主要角色的變化,其中清楚呈現中國在參與全球治. ‧. 理的過程中以西方的語言、全球治理的遊戲規則加入西方的體系,然而中國在本. sit. y. Nat. 質上還是以傳統現實主義的思維布局,其為中國在過渡到西方價值國際體系的特. io. er. 色。本研究用以分析案例的理論為全球治理理論,針對全球治理理論的討論回顧 中國的參與,然而中國推行的政策宣言和其內在的政治思維分屬全球治理理論不. al. n. iv n C 同的派別,這種矛盾性有其特殊之處,而 案例充分說明了這種「表裡不 h e n g cWAPI hi U 一」實為過渡中全球治理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因此挑選 WAPI 作為闡釋過渡中 全球治理的案例。. 13. 尚榮安譯,Robert K.Yin 著,個案研究 (台北:弘志,2001)。 10.

(16) 第五節、研究限制. 一、 「全球治理」作為一種理論架構,雖然已經發展了將近二十年,但是其 模糊的空間太大,它變成國際關係領域討論特殊議題的最後選項,模糊的好處是 可以包羅萬象,然而缺點卻是無法準確的分析和預測。全球治理到今天還是如同 剛提出時,是一種概念,一種跨越國界、跨越主權的政治模式。比較常見以全球 治理處理的問題多半不影響國際體系重要行為者的利益,然而當全球治理處理到 利益攸關的「技術標準」問題時,體系內行為者特別需要一套清楚的機制,然而. 政 治 大 論架構,可以用來解釋已知事件中多元主體的互動關係,卻無法預測多元主體間 立 現存的全球治理理論無法說明。簡單來說,全球治理是一種尚在實踐中摸索的理. ‧. ‧ 國. 學. 的角力 (或者又重回國家中心論的窠臼)。. sit. y. Nat. 二、 「技術標準」作為一個重要商業利益競爭的場域,不同的利益團體競逐. n. al. er. io. 其中,不同層次的行為主體造成分析理論的混亂,又,國家層次的行為主體間將. i Un. v. 技術標準視為不同層次的國家利益,使得理解國際組織內各行為主體變得相當複. Ch. engchi. 雜。國際關係中有一套針對國家行為模式、國家利益的分析方法,經濟學中有針 對廠商利潤極大化、成本極小化的假設,在技術標準形成的過程中,政府及廠商 皆於國際組織中長袖善舞,但是尚且沒有一種完整的理論可以比較國家和廠商的 利益,現狀下政府和市場機制是分開的分析途徑。特別是對於國家而言,不同國 家將技術標準議題視為不同層次的國家利益,國際標準組織內成員有不同的偏 好,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目標歧異,廠商則是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在這種同一 類型行為主體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偏好下,多元主體的分析更顯示出其難度。. 11.

(17) 第六節、論文架構. 本研究試圖以全球治理的理論架構分析中國的技術標準制定案例。因此,本 研究的篇章安排如下:. 第二章從全球治理理論興起的根本原因,即全球化,瞭解治理理論出現的時 代背景和觀察角度,其後針對各種全球治理的定義、各家研究,呈現出全球治理 的樣貌,並針對全球化後關於主權國家的興衰及國家角色的討論,最後一節則是. 政 治 大. 檢視技術標準議題的特殊性和以全球治理理論分析技術標準議題的適與不適。. 立. ‧ 國. 學. 第三章則以接受學者龐中英提出「和諧世界是中國的全球治理主張」的前提 下,了解和諧世界作為一個理論的內涵,其後針對中國內部對於中國全球治理實. ‧. 踐的理解歸結出「過渡中的全球治理」,而本章最後一節仍舊以中國為出發點,. y. sit. n. al. er. io. 的思想背景。. Nat. 檢視社會主義的發展觀及中國技術標準戰略,作為理解中國推行自主標準 WAPI.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為案例研析,回顧推行 WAPI 以來的相關政策,以政府、產業和國 際組織三個面向來觀察其於 WAPI 標準推行扮演的角色及其間的互動。. 第五章為結論。. 本研究鋪陳的順序雖然是以全球治理為起點,但是要解釋的是中國以其自身 的現狀嘗試全球治理的「過渡模式」,並凸顯這種過渡模式的國家角色 (見圖示 1- 1 上半部),中國以西方的全球治理理論為表定的目標 (圖示 1- 1 下半部),展 現其包容、融合西方思想的親善態度,但「過渡中的全球治理」實際上是最符合. 12.

(18) 中國現階段國家利益的全球治理模式,由 WAPI 的經驗得知,中國不能再固守 國家主導的角色,然而中國也不可能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以過渡的的模式爭取 發展產業和公民社會的時間、以全球治理為理想是「過渡中全球治理」的特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圖示 1-1:過渡中的全球治理。. 註:上半部為中國的現況,在全球治理中以國家為主要的行為者,國家和私人部門、公民社會的 互動中,呈現單向的互動模式,私人部門和公民社會間的互動較薄弱;下半部為理想狀態的全球 治理,國家、私人部門和公民社會有均衡的權力關係,彼此間有雙向的互動模式,國際事務在理 想的全球治理中為三者溝通妥協、協力處理的結果。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13.

(19) 貳、 全球化下國際關係的新主體、新議題 第一節、 全球化的國際關係意涵. 知識的革新、科技的發達以及全球化的進程使得跨國界的議題驟增,國際體 系的行為者漸漸從國家,擴大到非政府組織,甚至其他更小單位的行為者,以處 理全球化後政府無暇顧及的領域。傳統的國際關係有其歷史背景的適用性,然 而,隨者時代的改變,將主體聚焦於國家的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無法解釋跨國企. 治 政 業、非政府組織的影響力,全球化重組了權力政治的樣貌,越來越多具有政治性 大 立 的國際互動,像是貿易互動、個人的聯繫以及西方國家的通訊,皆不在政府的控 ‧ 國. 學. 制範圍內。14 以 Hans J. Morgenthau 為代表的古典現實主義、Kenneth N. Waltz. ‧. 的結構現實主義及其他以現實主義為基本框架的主義和論述,均無法解釋除了國. er. io. sit. y. Nat. 家之外行為者的角色、能力和意圖。. 學者 Robert O. Keohane 和 Joseph S. Nye Jr. 從歐洲整合和跨國集團的發. al. n. iv n C 展質疑現實主義的理論,提出被稱為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典範 hengchi U. (paradigm),挑戰所. 有現實主義流派一致認為的國家中心 (state-centric) 假設,Keohane 和 Nye 強. 調國家已不是國際體系中唯一的行為者,雖然其認為國家仍是最關鍵的行為者, 但 是隨著全球化蓬勃發展,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和利益團體變成跨國關係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的重要角色。傳統的典範把政府間的關係視為不同社會間 政治運作的代理者,因此在概念上,國家間的政治是和該國國內政治有所區隔 的,在這種連結之下,國家僅能透過政府間組織溝通,而跨國的互動是被低估甚 至忽視的 (見圖示 2-1 )。而 Keohane 和 Nye 所謂的跨國關係則是社會中的個. 14. Joseph S. Nye Jr. & Robert O. Keohan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5, No. 3 (1971), pp.329~349. 14.

(20) 人或者組織和政府間組織或政府的互動 (見圖示 2-2 )。15. 政 治 大. 圖示 2-1:傳統以國家為中心的互動模式。. 立. 註:G 為政府,S 為社會,IGO 為政府間組織。. 資料來源:Joseph S. Nye Jr. & Robert O. Keohan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An. ‧ 國. 學.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5, No. 3 (1971), pp.333..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圖示 2-2:跨國互動以及國家間政治的關係。. 註:G 為政府,S 為社會,IGO 為政府間組織。 資料來源:Joseph S. Nye Jr. & Robert O. Keohan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5, No. 3 (1971), pp.334.. 15. Joseph S. Nye Jr. & Robert O. Keohane,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5, No. 3 (1971), pp.329~349. 15.

(21) 世界政治 (world politics) 一詞也因為 Keohane 和 Nye 的著述而區別於國 際政治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和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國際政治以及 國際關係等名詞強調主權國家間的關係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而 Keohane 和 Nye 則是認為以國家為中心的的角度將無法全面地理解當代的世 界。世界政治一詞趨向 (towards) 全球發展的潮流,有意於擴大研究的主體,區 別傳統的研究途徑 (approach)。16. 學者 David Held 認為從最簡單的意義而言,全球化指涉的是全球相互聯繫 的擴張化、深入化與迅速化。考量到社會、經濟、政治和科技等力量重組全球的. 治 政 關係,全球化可以詮釋為:包括各種社會關係與處置措施等空間性組織發生轉變 大 立 (以其擴張範圍、強度、速度與衝擊影響等觀點評估),而產生跨越洲際或橫跨區 ‧ 國. 學. 域的行為、互動與權力運作等這一種 (或一系列) 交流與網絡的過程。17 而學者. ‧. Jan Art Scholte 則傾向以空間的關係觀察全球化的現象,Scholte 認為全球化是由. sit. y. Nat. 超領土性質領域 (supraterritorial spaces) 的增加造成社會地理學的質變,而具有. io. er. 領土性質和超領土性質的地域共同存在於一種複雜的關係之中,這種因為網路技 術進步造成的空間重組是另一種社會空間出現的特色,這使得人們不再以領土位. al. n. iv n C (territorial places)、領土距離 (territorial h e n g distances)、領土疆界 hi U c 18. 置. 作為地理劃分的依據。. (territorial borders). 學者張亞中整理了 Held 和 Scholte 的觀點,將全球. 化作下述的定義: 「全球化是超越地域時空,社會關係轉變的一系列過程」 。超越 地域時空是指跨越了洲際、區域的侷限,壓縮原有的時間距離等概念;社會關係 轉變是指行為者之間的行為、互動、權力發生轉變,而轉變衡量的標準乃由其範 圍、速度、強度與衝擊做指標;一系列過程表示跨越疆界的交往與聯繫並不是偶 16. Graham Evans & Jeffrey Newnham, The Dictionary of World Politics: A Reference Guide to Concepts, Ideas and Institutions (Hemel Hempstead : Harvester-Wheatsheaf , 1990), pp. 347. 17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 Jonathan Perraton 著,沈宗瑞、高少凡、許 湘濤、陳淑鈴譯 ,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 (台北:韋伯,2007), 頁 23~32。 18 Jan Art Scholte,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 Macmillan, 2000), pp.13~110. 16.

(22) 然或者隨機發生,而是一系列有規律的整體性活動。19 學者 James N. Rosenau 則 認為全球化是一種動態演進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狀態或者一種結果,全球化既不 是價值觀念,也不是結構,而是同時在人們思想和行為上展開的序列,隨著人們 及其組織從事日常工作並設法實現其特定目標而展開的過程,它是通過四條相互 聯繫、重疊的途徑實現的:由最新通訊技術的雙向對話式互動;由大眾傳播的單 向通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模仿;制度、慣例的同化和建構。20. 學者們對於全球化的看法,大致可分為三種廣泛的學派:超全球主義論 ( hyper-globalizers)、懷疑觀點 (skeptics) 和轉型觀點 (transformationalists)。21 超. 治 政 全球主義論者在新自由主義的變體中偏好某種經濟邏輯,樂見全球單一市場出 大 立 現,支持以全球競爭原則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手段。超全球主義論者更認為「經 ‧ 國. 學. 濟全球化」正透過生產、貿易與金融等跨國網路,逐步引導經濟活動脫離國家的. ‧. 掌控。國家疆界失去其傳統上規範國家經濟與社會的能力和重要性。22 多數超. sit. y. Nat. 全球主義論者認為經濟全球化正建構權新的社會組織型態,這些新的社會組織型. io. er. 態正逐漸取代傳統民族國家,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逐漸有效分散並脫離國家掌 控,民族國家為了管理經濟事務正逐漸轉變為過渡型組織。23 懷疑論者主張全. al. n. iv n C 球化只是一種迷思,基於經濟學的全球化概念,超全球主義論者將全球化視為一 hengchi U. 個完全整合的全球市場,然而懷疑論者認為經濟整合的水準尚未到達理想狀態, 因此懷疑論者歸結出超全球主義論者的全球化根本言過其實。24 另外,懷疑論. 19.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 (台北:揚智,2007),頁 337~339。 James N. Rosenau , “The Dynamics of Globalization: Toward an Operational Formulation,“ Security Dialogue, Vol. 27, No. 3 (1996), pp.247~262. 21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 Jonathan Perraton 著,沈宗瑞、高少凡、許 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 (台北:韋伯,2007 ), 頁 3~15。 22 同註 19,頁 334。 23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 Free Press, 1995), pp.149. 24 Paul Hirst, “The Global Economy: Myths and Realit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3, No.3 (1997), pp.409~425. 20. 17.

(23) 者不認為各國政府因更密集的跨國經濟活動而停止運作,相反地,政府是全球化 的基本架構。25 懷疑論者企圖透過歷史比較的方法來證明超全球主義者在對全 球化的判斷犯了誇大的錯誤,其基本的觀點包括:一、全球化並非新現象;二、 全球化其實還是國際化,國家仍是經濟的主要範圍和管理者;三、國家仍有其重 要性與影響力。26 轉型主義論的核心理論認為全球化是引發社會、政治和經濟 變遷的主要驅動力,而這些變遷正逐漸重塑現代社會和世界秩序。當代的全球化 前所未有,全球各國政府和社會將必須有所改變以適應國際和國內事務、外部和 內部事務不再有明顯區別的新世界體系。27 全球化被視為一種強而有力的轉型 力量,這種轉型力量是引發社會、經濟、管理機制以及世界秩序大規模變動的主. 治 政 要原因。 轉型論者多來自社會學領域,將全球化視為社會變遷轉型的過程, 大 立 對轉型論者而言,全球化已經發生,而且正在影響人類的生活,同時強調全球化 28. ‧ 國. 學. 的動態性和漸進性,不過其結果有待仔細的觀察和評估。29. ‧. sit. y. Nat. Held 推論全球化將使區域、國際和跨國的組織和機關增加,接著在經濟、. io. er. 政治、科技、通訊和法律等領域增加彼此的連結,隨著全球互聯性的增加,個別 政府所能取得的政治手段以及特定手段的有效性明顯式微,使主權國家疆界的概. al. n. iv n C 念遭到穿透,國家統治的範圍縮小,國家無法以政策管制商品、服務、觀念和文 hengchi U. 化的流通和傳遞,為了穩定國家的控制能力,國家因此聯合其他行為者,致力於 國際建制和國際法的適用範圍,發展國際組織,並參與納入非國家行為者的合作. 25.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 Jonathan Perraton 著,沈宗瑞、高少凡、許 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 (台北:韋伯,2007 ), 頁 9。 26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 (台北:揚智,2007),頁 335~336。 27 同註 25,頁 11~15。 28 “ Essential Matter : Globalization Excerpts from a Keynote Address at the UNRISD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and Citizenship ” by Anthony Giddens, 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website, publishing date : 1996/12/01, http://www.unrisd.org/80256B3C005BE6B5/(search)/3F2A5BF8EF7300D480256B750053C7EC?Ope ndocument&highlight=2,giddens&fromsearch=yes&query=Giddens, extracting date : 2010/05/30. 29 同註 26,頁 336~337。 18.

(24) 機制,結果是機構、組織和規約大量成長,這種新的全球政治營造出一種架構, 在這種架構內,國家的權利、義務、權限和資格都被重新界定。至此,Held 推 論全球治理的體系確立,國家雖然得以繼續存在,但是國家的角色、功能、形式 已被改變,然而這種新形成互賴的全球體系未必會造成全球的統合,雖然全球化 會削弱舊有的政治和經濟結構,卻未必會促成新的管理體系的建立,區域化和地 方自主的要求可能會增加,這種新的政治結構對於某些棘手的問題仍無法解決。 30. 歸納上述學者對於全球化的討論,本研究認為全球化是一系列政治型態、經. 治 政 濟型態的社會轉變,肇因於科技進步後時間和空間的濃縮,隨著地域概念的模糊 大 立 衍生出跨國界議題,重組原有以國家為單位的權力分配過程。全球化在本研究中 ‧ 國. 學. 被視為「政府失靈」的主要原因,使得國際社會中的其他行為體逐漸躍升為國際. ‧. 關係中的行為主體,以解決多元複雜的跨國界議題,同時也使得國家在全球政治. sit. y. Nat. 中治理的範圍縮小,甚至在統治國內層次的議題上受到限制 (見圖示 2- 3 到 2- 4. io. er. 的變化)。全球化的結果同時造就許多功能性國際組織的興起,使得以議題為連 結的縱向整合切割了國際關係中主體的分層,這種整合重新劃分了權力,形成新. n. al. 的政治空間 (見圖示 2- 5)。. Ch. engchi. 30. i Un. v. David Held 著, 李銘珠譯,楊國樞主編,民主與全球秩序:從現代國家到世界治理 (台北:正 中,2003),頁 103~114。 19.

(25) 立. 政 治 大. 圖示 2-3:全球化之前國家權力的範圍。. ‧ 國. 學. 註:國家統治範圍包括國際和國內事務,方框內為國家權力範圍。. ‧.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圖示 2-4:全球化之後國家權力的範圍。. 註:斜線部份為全球化後國家權力在國際和國內受到侵蝕的部份,個別國家情形不同。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20.

(2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al. er. io. sit. 圖示 2-5:全球化造成國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職能擴大。. v. n. 註:以議題為導向的國際組織將原本屬於國際和國內範疇的資源整合,減損國家掌控、影響. Ch. 特定領域的國際事務和國內問題之權力。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engchi. 21. i Un.

(27) 第二節、 全球政治下的全球治理. 全球化被廣泛討論之後, 「全球政治」(global politics) 一詞逐漸取代過去「世 界政治」的概念。世界政治的特色是涵蓋了當代國際政治實踐中存在的各種互動 與行為的總和,從主體到內容,從規則到程序,從範圍到議題,從國外到國內, 充分體現了這一個特徵,同時,世界政治合理地打破了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的獨霸 地位,為非國家行為者及相應的機制、議題能夠進入國際政治視野提供證明,世 界政治強調「多中心」的世界,但對作為主體的國家仍給予特別的關注,主權國. 政 治 大 球化後的一種新型態的政治模式。 Held 認為全球政治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描繪了 立 家在世界政治中依然是最重要並起支配作用的因素。31 而全球政治則是強調全. ‧ 國. 學. 政治關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政治權力和政治活動跨越現代民族國家的界線 無所不在的一種現象。全球政治同時強調全球秩序中橫跨國家與社會的密集與複. ‧. 雜聯繫程度,雖然政府與國家仍舊是國際社會中強勢的行為者,卻必須與其他機. n. al. er. io. sit. y. Nat. 構和組織共享全球領域的管理。32. i Un. v. 學者蔡拓則認為全球政治是以人類整體論和共同利益論為軸心,以全球為舞. Ch. engchi. 台,以全球價值為依歸,體現全球維度的新質與特點的政治活動與政治現象。全 球政治突出的是政治的全球性,涉及政治的主體、規模、規則、機制、利益和價 值導向等方面。蔡拓整理出全球政治的要義如下:一、全球政治強調政治向全球 的擴展。二、全球政治反應政治的整體性與共同性。三、全球政治的利益與價值 導向以人類為中心。四、全球政治偏好議題領域的政治,如生態、毒品、氣候變 遷等,弱化主權、領土的界線。五、全球政治凸顯全球機制的作用,尤其突出非. 31. 黃真, 「國際政治幾個相關概念辨析」,平原大學學報,第 23 卷第 6 期 (2006 年 12 月),頁 23~26。 32 David Hel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 Jonathan Perraton 著,沈宗瑞、高少凡、許 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趨勢與衝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 (台北:韋伯,2007 ), 頁 71~76。 22.

(28) 國家行為者,特別是非政府組織、全球公民社會在協調當代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六、全球政治倡導全球治理。七、全球政治催生了全球公民 社會。33 全球政治不僅肯定了前述 Keohane 和 Nye 提出的世界政治,認為國 際關係的主體不僅止於國家,打破國際組織和個人的框架,強調比世界政治「更 多中心」的政治主體,更凸顯在全球化後突破疆界的社會型態中的一種政治互動。. 國際關係發展到全球政治的型態,為了因應多元的主體和議題,原本挑戰國 家內部議題權威的治理學說,開始拓展到解釋國際層面。學者 Elke Krahmann 認 為,治理 (governance) 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來都界定在國家、區域及全球的領. 治 政 域中,本質上都是基於對政策制定所作的觀察。 大 治理雖然隨著使用的目的而 立 有不同的意義,但其共同點即是以對政治權威中心的變動作為觀察的重點。 34. 35. ‧ 國. 學. Krahmann 提出,治理可被視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雖然在治理層級上,可區分為. ‧. 國家、區域和全球三種層次,但是在治理的使用安排上卻是十分類似的。具體來. y. Nat. 說,治理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政治權威的分散化,在不同的七個面向上總和。這七. er. io. sit. 個面向包括地理 (geography) 的疆域、功能 (function) 的機制、資源 (resources) 的分配、利益 (interest) 的取向、規範 (norms) 的形成、決策制定 (decision. al. n. iv 36 n C (policy implementation)。 U h e n g c h i 這七種面向可以有效區別治理. making) 和政策執行. 與統治 (government) 在政治權威的分散與集中間的不同概念。學者研究治理問 題將上述七個面向作為治理分析架構的要素,學者曹俊漢將其歸納為以下三種作 用:第一,作為普遍的現象觀察,分析治理在不同層次的實質意義;第二,作為 比較分析的架構,比較國家、國際安全、私部門或商業部門從統治到治理的趨勢; 作為治理層次轉換的作用,協助決定何種因素促成治理的產生,以及治理規範與 33. 蔡拓, 「全球政治的要義及其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 年第 4 期 (2005 年 4 月),頁 29~35。 Elke Krahmann, “National, Regoinal, and Global Governance: One Phenomenon or Many?” Global Governance, Vol.9 (2003), pp. 323~346. 35 Bob Jessop, “The Changing Governance of Welfare: Recent Trends in Its Primary Functions, Scale and Modes of Coordination,”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33, No.4 (1999), pp.348~359. 36 同註 34, pp.323~346. 34. 23.

(29) 決策方式如何在分析問題時從一個層次轉換到另一個層次。37. 關於全球治理的討論,本研究將學者劉小林的分類以光譜的形式呈現,其分 類為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派38 和全球公民社會39 變革現 狀派,40、其雖將全球治理的理論派別和立場觀點分為三大類,但個別學者的意 見無法精確的歸屬於其中一類。這三種分類可視為對應學者們關於全球化三種觀 察思維 (懷疑觀點、超全球主義論和轉型觀點) 的延伸 (見表 2- 1)。41. 表 2-1:全球治理理論分類和全球化觀點的對應關係. 政 治 超全球主義 大. 全球化觀點. 懷疑觀點. 全球治理理論. 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 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 全球公民社會變革現狀派. 學. ‧ 國. 立. 轉型觀點.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 同時,這三種全球治理模式可視為國家角色式微和公民社會力量增強的不同. y. Nat. io. sit. 型態 (見圖 2- 6)。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的基本價值為國家利益至上,治理的行. n. al. er. 為主體是國家、人民以及市場經濟,在政策的選擇上則是強化國家的統治能力、. Ch. i Un. v. 運用國際政治的權力政治,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其認為國際社會最理想的狀態為民. engchi. 37. 曹俊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 (台北:韋伯,2009),頁 85~87。 學者劉小林的文章中用「新自由制度改良派」一詞,意指國際建制有改良國家為中心解決全 球問題的性質,本研究中為了凸顯國際建制作為這一類別的特色,將其改成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 派。 39 學者劉小林原文用「全球市民社會」一詞,中文對於 civil society 的翻譯有「民間社會」 、 「市 民社會」及「公民社會」等譯法,學者梁治平認為「民間」一詞意味著與國家並存的社會概念, 不在國家直接控制之下的社會, 「市民」一詞意含資產階級市民與 civil society 之間的密切聯繫, 以及強調「私」的一面;學者 George Armstrong Kelly 認為「公民」強調其公共連結 (public solidarity),而「市民」強調個人主義的意含。本研究採用較常見的「公民社會」一詞,其意涵 涵括上述的概念而不予以區分。(參見:梁治平, 「 『民間』 、 『民間社會』 和 Civic Society─Civic Society 概念再檢討」 ,當代中國研究,第 72 期 (2001 年 2 月),頁 63~89。George Armstrong Kelly, “Who Needs a Theory of Citizenship?” Daedalus, Vol. 108, No. 4 (108), pp.21~36.) 40 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頁 107~112。 41 這三種全球化的觀點較偏重對全球化後的經濟效果的肯定、懷疑和經之視為一種轉變的過 程,對於全球化後民族國家的權力的變化亦可用這三種觀點分析討論。 38. 24.

(30) 族國家能力的強化;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派的基本價值則是奠基於新自由制度主 義的互利,藉由制度使合作成為一種持續性的行為,相信共同責任基礎上的價值 認同,行為主體為國家、國際機制和跨國經濟組織,政策上促進國際自由貿易、 全球治理體制的建構及穩定全球公益的基礎,最理想的狀態為建構以政府間協調 機制為中心的全球治理;而全球公民社會變革現狀派將平等、社會正義、普世公 益作為價值的核心,從個人到地方、全球的自治體都可以為全球公民社會變革現 狀派的行為主體,其政策的選擇則是改造全球不平等的秩序,徹底顛覆國家為中 心的國際體系,其最理想的國際社會呈現多層次的民主,實行由下到上的治理。 4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圖示 2-6:全球治理中三大派別及其與國家、公民社會角色的光譜。 註:其中三大派別對應本研究中的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新自由主義國際建制派和公民社會 變革現狀派,三大派別的分類參考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頁 107~112。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42. 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頁 107~112。 25.

(31) 以下將以這三大分類為脈絡,分別討論不同學者對於全球治理的定義以及看 法:43. 國家中心維持現狀派 學者 James N. Rosenau 提出在全球變革的環境下,權威場域 (location of authority) 隨著治理的整合 (integration) 和分散 (fragmentation) 而轉換,這種權 威場域是跨越多層次與領域的重新建構。44 Rosenau 認為有三種參數構成了現 有的行為規則,其為微觀層次的個人的適應力或技巧 (orientational or skill parameter)、宏觀層次的結構參數 (structural parameter) 以及綜合上述兩者的關係 45. 參數 (relational parameter )。. 立. 治 政 其強調個人政治技巧和視野調整的影響力,個人 大. 的角色強化了科技變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新議題的出現、國家角色解決多元議. ‧ 國. 學. 題能力的不足和次團體更加效率促進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46 其認為應該. ‧. 要考慮這些變遷的政治視野,說明政治從統治的優先性朝向治理的優先性的轉. sit. y. Nat. 變,呈現全球變革的可能性。47 學者 François-Xavier Merrien 提出,需要討論. io. er. 治理乃是因為下述三種假設:一、政府管理能力出現危機;二、這些危機反映出 傳統國家干預的模式已經過時;三、已開發國家出現新的治理模式。 Merrien 認. al. n. iv n C 為在全球化和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世界裡,治理理論可能是對當前各種問題最佳 hengchi U 48 處理、最好的管理方式。. 43. 本研究自行分類學者,僅沿用學者劉小林的分類,其文章中並無點出學者的分類歸屬。 James N. Rosenau,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Vol.1, No.1 (1995), pp.13~43. 45 James N. Rosenau ,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7~11. 46 同上註, pp.12~13. 47 同上註, pp.12~13. 48 François-Xavier Merrien , “Governance and Modern Welfare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No.155 (1998), pp.57~67. 弗朗索瓦-格扎維爾.梅里安, 「治理問題與現代福利國家」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99 年第 1 期 (1999 年 1 月),頁 59~68。 44. 26.

(32) Rosenau 認為治理涵蓋了統治,經濟的全球化、廣泛的社會運動,加上因 貨幣危機、環境污染、恐怖主義、毒品走私、愛滋病等跨領域的問題如雨後春筍 冒出增加了全球的互賴,次團體聚集 (coherence) 後對國家提出的要求削弱國家 組成的基礎,全球政治的權威 (authority) 正在進行重組,不僅向外延伸到超國 家實體,亦向內推展到次國家團體。 Rosenau 在其和德國學者 Ernst-Otto Czempiel 共同主編的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一書中,認為,和統治 (government) 相比,治理是一種內涵更為 豐富的現象。兩者都有企圖的行為 (purposive behavior)、以目的為導向的活動 (goal-oriented activities) 和規則 (system of rule) 的含意。統治是用以正式權威支. 治 政 撐著,以政策的權力來確保執行;然而,治理是以共同的目標為後盾,不限定是 大 立 法律架構或者正式以指定的方式給予責任 (prescribed responsibilities),不依靠政 ‧ 國. 學. 策的權力確保執行。49 統治和治理兩者都是權威體系的建立,統治基本上是以. ‧. 國家為中心的思維,為「從上到下」的決策與執行過程,治理雖然也可視為參與. y. Nat. 了「從上到下」的權威行使過程,但是原本在下層的機制,在治理中參與了上層. er. io. sit. 權威的行使過程。50 學者 Pierre De Senarclens 認為政府行動靠的是正式的權威 及合法性暴力,治理靠的是體現共同目標的共識,行使治理職能的是各式各樣政. al. n. iv n C 府性和非政府性的組織、私人企業和社會運動,它們合在一起構成本國和外國的 hengchi U 51 某種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調節形式。. Rosenau 的治理係指秩序加上意圖 (intentionality),國際關係的行動者間的 決策是互相牽動的,這些行動試圖去處理或者形成某種秩序,以解決共同的問. 49. James N. Rosenau (ed.) & Ernst-Otto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29. 50 張亞中, 「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 40 卷第 4 期 (2001 年 8 月),頁 1~24。 51 Pierre De Senarclens, “Governance and the Crisis in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of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No.155 (1998), pp.91~104. 彼埃爾.德.塞納克倫斯, 「治理與國際調節機制的危機」,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99 年第 1 期 (1999 年 1 月),頁 91~103。 27.

(33) 題。治理既包括了政府機制,同時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機制,隨著治理範圍 的擴大,各色人等和各類組織得以借助這些機制滿足各自的需要,並實現各自的 願望。 Rosenau 認為治理即是一系列活動領域的規章制度,雖然未被賦予正式 的權力,卻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在全球變革的環境中,找到這種不用借助政府的 治理方式是急切且必要的。52 Rosenau 將世界政治看作全球政治和國內政治兩 個層面,並將兩者視為重疊的連結 (overlapping linkage) 關係,個人、社會運動 和非政府組織都在這兩個層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 Rosenau 認為政府 並不是適應所有條件最好的治理型態。不管在全球政治或是國內政治中,國家主 權行使的角色都是有限的,特別在全球層面上,政府行為者和非政府行為者是一. 治 政 種沒有主要和次要區別的關係,換言之,全球治理為沒有政府強制性統治的有序 大 立 治理,是一種非國家中心的治理狀態。 53. ‧ 國. 學 ‧. Rosenau 在 Global Governance 期刊發表了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y. Nat. Century 一文,其中將全球治理定義為:全球治理可以被認為包括透過控制、追. er. io. sit. 求目標以產生跨國影響的各層次人類活動 (從家庭到國際組織) 的規則系統,甚 至包括被捲入更加相互依存的、急劇增加的世界網路的大量規則系統。54 值得. al. n. iv n C 沒有排除國家行為者發揮重要的作用,原來規劃由不同領土 hengchi U. 注意的是,Rosenau. 進行管轄的事務現在在權威領域中進行處理了。權威領域不僅不具有領土性,它 甚至也不是跨國性質的,因為它不必可慮任何國家的因素。國家如同其他非國家 行為者一樣,都要在權威領域中爭得屬於它自己的那一份權力和責任。全球政治 和國內政治的差別並不在政府的存在與否,而在治理程度的不同。55 Rosenau 帶. 52. James N. Rosenau (ed.) & Ernst-Otto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1~29. 53 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頁 107~112。 54 James N. Rosenau,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Governance, Vol.1, No. 1 (1995), pp.13~43. 55 同註 53。 28.

(34) 動國際關係學界沸沸揚揚地討論全球治理,其最大的貢獻乃以討論全球生活帶入 對於全球治理的詮釋,即一切治理最具深入影響的概念是由下而上產生,從個人 不斷增長的技能和能力的引導,以及從他們對認知全球生活模式的不同視野中呈 現。換言之,全球化不只是廣泛的、跨越時空的相互連結,而是深入到個人行為 的內在層次上。. 學者 Lawrence S. Finkelstein 則對 Rosenau 含糊的定義提出批評,他認為 Rosenau 的定義雖然無所不包,卻未說明任何事,對研究毫無幫助。Finkelstein 建議將治理看成是一種「活動」 ,而不是「規則系統」 ,其認為國際關係中原有的. 治 政 機制已經是一套規則系統,沒有必要增加一個涵義相同的新概念 。 Finkelstein 將 大 立 全球治理定義為:對超越國界的關係進行沒有主權權威的治理,全球治理是國際 ‧ 國. 學. 性地做政府在國內做的事情。56 換句話說,全球治理係指無主權權威成份存在. ‧. 的治理,57 也就是在國際上作政府在國內做的事,或者是替超出國家獨立解決. y. Nat. 能力範圍的社會及政治問題,帶來更有秩序和可能解決辦法的努力。58. er. io. sit. Finkelstein 的定義雖然可以把「全球治理」和「國際機制」區分開來,但是還是 有重複的問題,並且會讓人聯想到世界政府的涵義。59 學者 Marie-Claude Smouts. al. n. iv n C 的全球治理理論有「同義反覆」和過於模糊的缺點,但是 hengchi U. 認為 Rosenau. Finkelstein 的定義隱含理想主義的色彩,並對 Finkelstein 將政府解決公共權力 危機的問題推到國際層次提出質疑,認為這樣的全球治理在理論上沒有進展。60. 56. Lawrence S. Finkelstein, “What is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ance, Vol.1, No. 1 (1995), pp.367~372. 57 劉坤億, 「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行政暨政治學 報,第 34 期 (2002 年 6 月),頁 57~83。 58 陳俊宏, 「人權保障與全球治理: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的角色」 ,思與言,第 38 卷第 4 期 (2000 年 12 月),頁 1~40。 59 王杰、張海濱和張志洲主編,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頁 85。 60 Marie-Claude Smouts, “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No.155 (1998), pp.81~89. 「治理在國際關係的正確運用」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99 年第 瑪麗—克勞德.斯莫茨, 1 期(1999 年 1 月),頁 81~89。 29.

(35) 學者 R. A. W. Rhodes 列舉六種關於治理不同的定義:其一,作為最小國家 管理活動的治理;其二,作為公司管理的治理;其三,作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 其四,作為善治的治理;其五,作為社會控制體系的治理;其六,作為自行組織 網絡的治理。61 其一指的是國家削減公共支出,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其二指的是指導、控制和監督企業運行的組織體制;其三指的是將市場的激勵機 制和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務;其四強調效率、法治的公共服務 體系;其五指的是政府與民間、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其六指 的是建立在信任與互利上的社會協調網絡。62 Rhodes 把治理定義為:自行組織 的組織間網絡,這種網絡補充了原本由市場及階級統治結構的不足,在原有的結. 治 政 構下,資源是被權威式的配置,而作為自行組織的網絡,這種治理是建立在信任 大 立 與互利基礎上的社會協調。 63. ‧ 國. 學 ‧. 學者 Gary Stoker 整理五種主要的治理觀點:其一,治理意味著一系列來自. sit. y. Nat. 政府但又不限於政府的社會公共機構和行為者;其二,治理意味著在為社會和經. io. er. 濟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存在著界線和責任方面的模糊性;其三,治理明確 肯定了在涉及集體行為的各個社會公共機構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的關係;其四,. al. n. iv n C 治理意味著參與者最終將形成一個自主的網路;其五,治理意味辦好事情的能力 hengchi U 並不限於政府權力,不限於政府的發號施令或運用權威,政府可以用新的工具和 技術來指揮或引導,且政府的責任和能力均在於此。64 其指出治理理論可作為 變化中的國家統治制度的指引地圖,治理理論還在發展和演化,反映出治理本身. 61. R. A. W. Rhodes,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ance,”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3 (1996), pp.652-667. 62 王浦劬、桂宏誠, 「兩種視野中的發展中國家治理-『全球治理』對於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選自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2003),頁 81~90。 63 同註 61。 64 Gerry Sroker,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No.155 (1998), pp.17~28. 格里.斯托克, 「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1999 年第 1 期(1999 年 1 月),頁 19~30。 30.

(36) 適應、學習和實驗的特徵。. 學者 Leon Gordenker 和 Thomas Weiss 認為的全球治理為:對社會和政治 議題努力帶來更多有秩序地和可靠的回應,這些議題是超越國家能力可以單獨完 成的;全球治理的意思是處理問題時缺少中央權威的存在,而需要政府與其他機 制在全球議題上合作。65 全球治理受到注意主要是因為全球問題的嚴重性與各 種不斷增加的壓力,像是環境污染、跨國犯罪、恐怖主義、傳染疾病等,僅能透 過國際間的合作,更由於政府知道其在處理全球問題的侷限,全球化自然促成了 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網絡的建立。66 另一方面,受到新自由主義. 治 政 的想,政府也開始瞭解私部門的加入對於解決某些公共事務是有幫助的。 政 大 立 府在全球治理體系中擔任的角色實為執行治理體系的組織之一,各國政府和聯合 67. ‧ 國. 學. 國僅是治理體系中的一環,全球治理體系涵蓋規範全人類生活的組織跟規則,其. ‧. 為人為管理共同事務的方式。68. y. Nat. er. io. sit. 新自由制度國際建制派. 另一派對於治理的研究屬於對制度理論的發展和延伸。學者 Oran R. Young. al. n. iv n C 提出以新自由主義國際建制論 (theory regime) h e nofginternational chi U. 的全球治理模. 式,其認為所謂的「全球治理」,事實上是各種國際機制,包括政府間機制和非 政府國際組織參與的國際機制之總和。69 Young 認為制度 (institution) 是一組規 則或者法規,作為社會運作 (social practice) 的定義、在運作中給參與者分配角. 65. Leon Gordenker & Thomas G. Weiss, ‘Pluralizing Global Governance: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Dimension,” in Leon Gordenker and Thomas G. Weiss (eds.), NGOs, the UN, and Global Governance (Boulder : Lynne Rienner, 1996), pp.17. 66 曹俊漢,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 (台北:韋伯,2009),頁 85~87。 67 James H. Mittelmen, “Rethinking the ‘New Region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Global governance,Vol.2 (1996), pp.189~213. 68 W. Andy Knight, A Changing United Nations (Hampshire : Palgrave, 2000), pp.3. 69 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頁 107~112。 31.

(37) 色以及指示角色間的互動;而組織 (organization) 是一種物質的實體 (material entities) 擁有辦事處、人員、預算、設備,有些還有法人的資格。制度藉由定義 社會運作和行為的法規影響參與者的行為,而在制度內作為的便是組織。70 其 將治理體系 (governance system) 視為有相同目標的特定社會族群成員為了作集 體選擇 (collective choices) 而特化的制度;而建制 (regime) 是意圖解決範圍較 限縮的議題或者單一議題的治理體系;政府是組織的組合,組織作為一種物質的 實體,政府的建立是為了做出或者執行特定社會安排的集體選擇。71 Young 將 以國家為中心的政府間合作以及政府間國際組織作為國際機制的主導力量,其以 新自由主義國家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作為全球治理的中心,因此 Young 和. 治 政 Rosenau 的全球治理最後殊途同歸,最終都歸結到以國家為中心的共同價值取 大 立 向。 Rosenau 在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72. ‧ 國. 學. Politics 一書中引用學者 Stephen D. Krasner 對建制的定義:建制被設想為某種. ‧. 制度安排以維持和調節跨國活動,一套隱含或明示的原則、規範、規則和決策程. y. Nat. 序,行為主體們的期望及以建制為中心而聚攏;任何規則的原則、規範、規則和. er. io. sit. 程序都被界定在「國際關係的一個給定範圍內」。73 Rosenau 認為建制和治理最 主要的區別為:全球秩序中的治理不侷限於某個單一行為領域,治理指的是通行. al. n. iv n C 於建制空隙之間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許更重要的是當兩個或更多建制出現重疊、 hengchi U 衝突時,或者在相互競爭的利益之間需要調解時才發揮作用的原則、規範、規則 和決策程序。74. 70. Oran R. Young,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 (Ithaca, New York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3~4. 71 同上註, pp.26. 72 劉小林, 「全球治理理論的價值觀研究」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7 年第 3 期 (2007 年 6 月), 頁 107~112。 73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New York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3~5. 74 James N. Rosenau (ed.) & Ernst-Otto Czempie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8~9.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

準或至代理原因消滅為止 備取 若干 名 國中美術科 1 留職停薪缺 聘期以臺中市政府核定聘期為. 準或至代理原因消滅為止 備取 若干 名 國中資訊科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