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全球暖化相關概念調查之文獻分析

在歷史的發展中,環境問題的產生往往促使人類關懷地球環境,並希 望藉由環境教育改變人類的思想與行為(楊冠政,1997)。全球暖化被認 為是今日與未來世代所將面臨之最嚴肅的環境問題(Böhringer et al., 2002),因此有許多教育研究者曾探究過教師或學生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相 關概念的認知情況(整理詳如附錄一);而所謂「概念」(concept),指的 是具有同一屬性的事物或觀念(朱敬先,1997),故本研究中「全球暖化 相關概念」指的是與此議題有關的觀念。由於國小教師在環境教育中扮演 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無疑的,教師對環境議題的瞭解程度會影響他們 所傳遞給學生的環境知識;若教師對於某些環境概念缺乏理解,將可能使 這些迷思資訊傳存於課堂中(張凱惠、洪志誠,2007;Dove, 1996; Khalid, 2003; Papadimitriou, 2004);因此在全球暖化相關概念的認知研究中,

常針對國小教師(張凱惠、洪志誠,2007;Michail et al., 200; Summers, Kruger & Childs, 2000; Summers, Kruger, & Childs, 2001)或職前教 師(林憶姍,2003;湯宜佩,2006;Dove, 1996; Groves & Pugh, 1999;

Papadimitriou, 2004; Summers et al., 2001)進行探究。

在這些研究中,研究者就其內容整理出國小教師或職前教師對全球暖 化之成因、影響、因應策略的理解狀況,及暖化議題之資訊來源等的研究 結論,以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一、全球暖化的成因

研 究 發 現 國 小 教 師 ( Michail et al., 2007 ) 或 職 前 教 師

(Papadimitriou, 2004)均能認同氣候正在改變,也了解增強溫室效應 的影響,但對其機制並不清楚(Papadimitriou, 2004);或是認為溫室效 應是重要的,但不瞭解重要之處(Dove, 1996)。而對溫室氣體的瞭解方 面,研究發現國小教師(Michail et al., 2007)及職前教師(林憶姍,

2003; Dove, 1996; Khalid, 2003)多瞭解二氧化碳為主要溫室氣體,

但對於其他溫室氣體則知之甚少(Dove, 1996; Papadimitriou, 2004)。 而「臭氧層破洞會導致全球暖化」是職前教師(林憶姍,2003;湯宜 佩,2006; Dove, 1996; Groves & Pugh, 1999; Papadimitriou, 2004)

與國小教師(張凱惠、洪志誠,2007; Michail et al., 2007; Summers et al., 2000)均存有的迷思概念,並因此有了「全球暖化會導致皮膚癌」

的迷思。而其他的錯誤的理解或連結有:認為一氧化碳是最強效的溫室氣 體(Dove, 1996)、溫室效應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湯宜佩,2006; Michail et al., 2007)、將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連結在一起(Papadimitriou, 2004)

等。

二、全球暖化的影響

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結果發現職前教師多能指出全球暖化改變了天 氣,並導致極區冰帽融解及洪氾發生(Dove , 1996;Groves & Pugh, 1999;

Summers et al., 2001);而職前教師認為增強的溫室效應會使地球溫度上升

(Groves & Pugh, 1999),但高估了海平面及溫度上升的情況(Dove , 1996),也較不瞭解暖化現象對疾病及農作物所造成的影響,甚至認為溫 室效應增強將引發地震(Groves & Pugh, 1999)

三、全球暖化的因應策略

在因應策略部分,國外的文獻多為探討各種行為對減緩暖化的助益;

在這些研究中常被提及的有減少使用車子、回收紙類及種植更多的樹等

(Boyes & Stanisstreet, 1993; Dove, 1996; Jeffries et al., 2001)。

而 Groves 和 Pugh(1999)的研究中發現職前教師的迷思概念包括了:使 用無鉛汽油可減緩暖化、使用核能發電替代火力發電無益於減緩暖化,以 及將減少核子武器、海灘污染等議題與減緩暖化產生錯誤的連結。另如 Papadimitiou(2004)的研究顯示:職前教師很籠統的提出了環境保護策 略,但卻不清楚為何這些方法有助於減緩暖化。

而國內的研究者除探討教師對於實際減緩暖化行動的瞭解外—如張 凱惠、洪志誠(2007)發現有六成的教師認同工業廢棄以濾網過濾、制訂 污染物排放標準及開發替代能源可減緩暖化,尚會針對國際公約,即京都 議定書進行探討(王逸欣,2006;許琇玲,2006;張凱惠、洪志誠,2007),

而研究結果指出國小教師並不清楚減量責任的內容(張凱惠、洪志誠,

2007)。

四、全球暖化的訊息來源

瞭解全球暖化資訊來源的重要性在於,其資訊來源可能影響其理解情 況,例如教師因獲得環境議題資訊的主要來源為媒體,致使其環境知識為 零散而非系統性的知識。(Michail et al., 2007)。例如在填寫開放式問 卷時,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常被職前教師提及,但其他溫室氣體則很少 被提到,甚至從未被提及,原因即可能是因為媒體的報導聚焦在二氧化碳

(Dove, 1996),而對其他的溫室氣體著墨不深。

而 Michail(2007)等人的研究中則對教師的資訊來源進行了實際調 查,結果發現報紙、新聞雜誌與電視是教師獲得全球暖化資訊的主要來源。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外有許多探討溫室效應、全球暖化 與臭氧層破洞認知的研究,研究的對象包含了教師、職前教師、大學生與 中小學學生,使用的研究方法則多為問卷調查法或訪談法。然而就針對國 小教師或職前教師的研究結果整理可發現:大多數教師均認同氣候正在變 化,也知道二氧化碳將增強溫室效應,但對於地球氣候的歷史、溫室效應

的利弊、臭氧層破洞與全球暖化的關連等其他的概念則不夠瞭解;且不論 是教師或職前教師,對於全球暖化議題均存有迷思概念或錯誤理解。而在 氣候變遷趨勢的觀測與資料的獲得與時俱增的今日(IPCC,2007),教師 的知識是否有所增進、資訊來源是否有所更迭是本研究所欲瞭解的。因此 本研究將進行探究以瞭解目前台灣之國小教師對全球暖化議題的知識理 解情況與資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