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知識、教學態度與教學實施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知識、教學態度與教學實施之探討

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系統知識的重要來源。在學校中,教師是教育的 中心(王煥琛,1995),學校教育的效果常取決於教師素質的良窳(吳清 山,1999)。其中國小教師肩負著教育國民的重大使命(蔡義雄、林萬義、

呂祖琛、陳迺臣,1997):當學生透過教學接受各方面的知識時,也同時 在形成一定的見解,最終成為其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鍾啟泉譯,1995)。 因此,國小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教師 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若某學科的背景知識不足,便會缺乏信心或減低教 授該學科之意願(周儒,2000),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此外,教師對教 學所抱持的態度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教學(Atwater et al., 1991)。

因此本節將對教師知識、教學態度、教學實施與其間的相關性進行探討。

一、教師知識

知識(Knowledge)指一個人所理解,或透過經驗而習知的事物(牛 津當代英文進階辭典,引自林逢祺,200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任教 內容的知識學養越豐富,越能清晰的為學生解決其疑問(朱敬先,1997)。

例如 Smith-Sebasto(1998)的研究發現:教師未將環境教育融入課程的 主因是因缺乏知識或學科背景。Hashweh(1987)、Smith 與 Neale(1989)、

King(2000)等人的研究中則曾提到:教師本身的科學知識不足時,會存 有許多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s),並透過教學傳達給學生(引自許育

璋,2004)。多位學者亦曾闡述教師對教學內容認知、理解的重要性(李 肖梅,1995;吳清基,1993;楊冠政,1997;魏明通,1997;簡紅珠、黃 永和,1995)。既然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十分重要,而全球暖化 是我們所應關注的環境議題,因此如果欲透過環境教育培養學生擁有解決 此環境問題的知識技能,那麼教師對於全球暖化相關概念內容的認知程度 應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在全球暖化此一議題上,探討教師或職前教師知識 的研究均圍繞在對於全球暖化的成因、影響與因應方法的瞭解(林憶姍,

2003;張凱惠、洪志誠,2007;湯宜佩,2007;Dove, 1996; Groves & Pugh, 1999; Michail et al. 2007; Papadimitriou, 2004; Summers et al.

2000),結果則發現教師對於全球暖化有理解不足的情況。

二、教學態度

「態度」(attitude)指個體對人、事、物及概念的持久性與一致性 的傾向(Petty & Cacioppo, 1981),而態度的形成則是從認知、情感、

行為三方面逐漸學習合成的(張春興,2004)。 在環境教育的執行上,楊 冠政(1997)認為環境教育教師應能採取積極的態度,以達成並維持生活 品質及環境品質之間的動態平衡。Atwater 等人(1991)的研究發現,當 教師對學科的教學態度是正向且具有信心時,便會花較多時間在教學上,

並勇於嘗試變化(李田英,1992);程台生、蔡孜怡、吳明哲、簡維瑩、

陳麗珠(2005)則認為,教師的教學態度會影響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

在全球暖化的教學上,教師的教學態度也是值得我們探究的。然而目前國 內仍缺乏對教師環境教育的教學態度之探討;國外則有美國威斯康辛州的 環境教育中心(Wisconsi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簡稱 WCEE)曾在 1997 年針對該中心教職員的環境教育教學態度進行過研究,

其結果顯示教師認同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及發展環境教育課程計畫的必要 性,且認為應將環境教育列入職前教師課程的一部份;Smith-Sebasto 在 1998 年亦針對美國伊利諾伊州教師的環境教育教學態度進行調查,研究發

現教師對於將環境教育融入課堂中、提升學生對環境的責任感、價值觀,

以及提供學生有利於實際體驗的課程之重要性均表認同。Ko 和 Lee(2003)

使用問卷調查法針對 215 位香港中學教師的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對環境教 育的態度是正向的,且態度越良好的教師所進行的環境教育教學越多;而 教師最具信心的是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知識進行環境教育教學,但對於是否 擁有相關教學技能則缺乏自信。

既然教師教學態度對於其教學的實施有所影響,且探討環境教育之教 學態度有其必要,則研究者希望能瞭解目前台灣國小教師對全球暖化議題 的教學態度,並探討教學態度與教學實施的相關性。

三、教學實施

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是 教師經由有效影響學習者,以達成預期行為改變結果的歷程(朱敬先,

1997)。教學是非常複雜的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運用適當的方式 進行教學活動,將可達到更有效能的教學(林進材,2000b)。

本研究所關心的全球暖化議題,屬於環境教育的範疇。根據聯合國環 境教育計畫的研究發現,環境教育在各國均非單一學科,而是將環境成分

(概念、態度、技能)融入於各科課程中(楊冠政,1997)。台灣從 2001 開始實施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強調了將環境教育融入七大學習 領域(教育部,2006),便是展現台灣對世界環保與永續潮流的回應(張 子超,2005);且除了在七大學習領域中設置綜合活動領域,以融入環境 教育等六大議題外,也安排彈性學習時間,由各校視情況決定授課內容(莊 明貞,2008)。然而由張凱惠(2006)所整理之全球暖化議題融入現行教 材的情況可以發現:國小各版本教科書中含全球暖化內容的單元,僅編列 於六年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及社會領域,有集中於單一年級、兩個學 習領域的現象,至於其他年級、其他領域的教科書中則缺乏相關課程內 容。然而全球暖化是今日世界所要面臨的主要環境議題之一(Drake,

2000),也是今後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Böhringer et al., 2002),如 何引導學童對此問題獲得覺知及敏感度(楊冠政,1997)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除有限的教科書內容外,教師是否在教學過程中將全球暖化概念融 入、補充於各科教學中,應是值得我們瞭解的。

除了瞭解教師是否實施相關教學,探討教師如何教學也是十分重要 的。我們知道環境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使受教者獲得保護、改善環境的知 識,更希望提供機會使他們獲得價值觀、態度與技能(楊冠政,1997)。

黃光雄(1988)曾將不同的教學方式分別歸類於認知、情意及技能等教學 目標之下;張子超(2001)的環境教育教學模組中,不同目標階段建議採 用的教學方式亦有所別,如在環境議題的引導與覺知上,建議可採用影帶 播放、壁報展示、開放討論、類推、猜測、直接講述等;認知教學階段則 為課堂講解、實驗操作、資料搜尋等;實際議題探索階段採分組查詢、分 組討論;價值分析與澄清階段,則使用價值分析、心得分享、自我檢視、

兩難困境等;在議題行動規劃與執行階段,可使用包括腦力激盪、團體制 約、習慣養成等教學方式。Frazer(1986)則認為,以議題進行教學時,

由於涉及層面廣泛,因此教師除了以講述法介紹基本的知識或層次外,於 其他層次的教學善用提問、辯論、小組或全班討論、角色扮演、風險評估 和分析、分組進行調查計畫和報告等策略,將能讓學生從中確認關鍵的訊 息並形塑概念(引自林樹聲,2005)。因此,不同的教學方式,所預期達 到的教學目標或有不同,故研究者整理上述教學策略以及一般教師進行環 境教育時,較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如講述法、小組討論、辯論、價值澄清、

腦力激盪、實地探訪、示範演練、角色扮演、調查記錄、觀察記錄參觀、

視聽教學等(環境教育教學策略網站,2005;引自黃慧貞,2006),將所 欲探討之教師教學方式及其內涵敘述如下:

(一)講述法:講授知識是讓學生接觸教材內容的有效途徑(吳文忠,

1997)。講述法具有方便、經濟和省時等特色,是國小中相當普遍

的教學方法。主要方式為教師講解,學生傾聽,具有方便、經濟和省時 等特色,是國小中相當普遍的教學方法,可透過口述或板書等方式呈現

(林進材,2000b)。

(二)小組討論:學生透過團體歷程,確定目標、安排步驟、以分工合 作方式蒐集資料,並經由分析發現獲致結論以供全體分享(林生傳,

1990;林進材,2000b)。

(三)教學媒體運用:在急速變遷的現代社會,欲激勵學生的學習動 機與興趣,使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媒體的運用相形重要(邱秋 悅,1996),運用得當將可使教學生動、活潑及有效。可運用的種類包 括教學實物與模型、廣播教學系統、錄影帶、閃示卡、圖片或掛圖、電 腦、錄音帶、網際網路設施、CD、VCD、DVD、幻燈片、電視機、放影機 等(蘇順發,2005)。

(四)價值澄清:價值澄清主要在於協助學習者察覺自身的信念、態 度和價值觀,(楊冠政,1997),並協助學生在思考兩難困境時—如本 研究中的全球暖化與經濟發展—經由選擇、珍視、行動的過程進而建立 自我的價值體系(歐用生、林瑞欽,1986)。教師可透過以下書寫、澄 清式訪問或討論等活動進行價值澄清教學(歐用生,1988)。

(五)角色扮演:教師設定某種情況,引導學生從臨摹各種不同的角色,

以達到產生價值關聯的情感和同理心(林進材,2000b)。

(六)腦力激盪法:教師在日常與學生的互動中,面對待決問題進行討 論,要求學生盡可能提出不同觀念,並從相互激勵、意見表達的過程進 行評鑑、修正或聯結,而形成創造性解決(朱敬先,1997)。此種方法 可讓學生練習如何集中思緒以思考複雜的環境問題(楊冠政,1997)。

(七)書面補充資料:教師將所欲補充之全球暖化概念資料,以印發講 義或提供參考書籍的方式安排學生參閱。其中發講義是教師提供補充教 材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蔡義雄等,1997)。

(八)指定作業:教師適度安排作業,指定學生對於全球暖化相關概念 進行訪問調查、蒐集資料、歸納整理等活動,除藉此使學生習得補充教

(八)指定作業:教師適度安排作業,指定學生對於全球暖化相關概念 進行訪問調查、蒐集資料、歸納整理等活動,除藉此使學生習得補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