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摩根索與《老子》的對話

第三節 《老子》之思想如何回應摩根索之現實主義

四、 兩者對和平之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的態度,因為對於《老子》來說,在這個他所想的「道」的世界,戰爭是一種人為的 產物,並非順著自然規律,而是源自於人類的欲望。就摩根索對於常規力量較可作為外 交政策工具的討論上與《老子》之立場相反,其中的差異在於《老子》較具有對自己「道」

之規律的追求,而摩根索則是較多的擔憂在於對核戰爆發可能性上,是較關注於現實層 面、權力的問題,比起《老子》之立場而言摩根索他是較關注於會導致自身毀滅的狀況 發生。摩根索的立場僅看到問題的一個面向而已,只是暫時的拖延了衝突的發生,但摩 根索這種解套方式,對於《老子》來說終究是不夠全面的,《老子》可能會認為,摩根 索並未想到,常規力量雖然比較能夠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但各國之間常規力量的競賽,

最終雙方誰也不讓誰,還是有可能會有拿出毀滅性武力的可能性。因此唯有守弱、守下、

不爭等,才是真正能夠讓一國在這樣權力爭奪的國際中存活下來。

四、 兩者對和平之討論

在第二章中提到筆者認為摩根索對和平的討論有兩個面向,第一,是他內心真正寄 望的獲得和平的方法。第二,現實狀況中所能採取的妥協、權宜之作法。

就第一點「摩根索內心真正寄望獲得和平的方法」而言與《老子》比較,《老子》

可能也是與摩根索站在相反立場的。摩根索的方法是希望建立一個世界國家,筆者認為 這是將民族國家概念破除後,世界各地的人民一同建立一個世界國家的理想,但這個世 界國家要能有效運作,想必就是要世界各地的人民能夠密切的接觸及合作,才能使得這 一世界國家有實質之意義。但在《老子》第六十七章:「(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

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德經帛乙本,六十七章)。筆者認為對《老子》來說,國際間 不應該要有接觸,在以「道」治理人民的地方,人民過著樸實、不爭及寡欲的生活,但 與他國接觸交流後,反而會破壞這種遵循「道」、自給自足的生活,也因為與他國接觸 後,會使人民有慾望想要像他國一樣的不再遵循「道」的生活,且只要有接觸就容易有

「爭」的狀況出現。就與他國接觸與否此點而論,筆者認為《老子》應該是與摩根索站 在對立的立場。摩根索是希望世界各國將民族國家之概念放下,透過各種交流、合作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個世界國家的體系中和平的生活。而《老子》是希望「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樸實生 活,並且不與他國有任何接觸。以上第一點是摩根索與《老子》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

他們倆者會選擇達到國際間和平的解決方法,但若是無法選擇時(因摩根索提到的民族 主義及《老子》的國度被全球化強迫接觸不得已的情況下)兩者的解決之道就是下述第 二點的討論。

第二點摩根索就「權力克制權力,來達到短暫和平」,這一想法上該如何實際運作 的主張,與《老子》的守弱、防禦性、被動等主張,作一個比較及討論:

在這方面,摩根索提到了裁軍的問題。他指出有些人以為「裁軍是為了結束軍備競 賽而消減或消除某些或全部的軍備。人們相信只要消除國際舞台上權力鬥爭的這一典型 表現形式,人們就可以消滅權力鬥爭的典型後果:國際無秩序狀態和戰爭」(1978:393)。

另外他也提到現代裁軍哲學的假設是源自於「人們之所以戰鬥是因為他們擁有武器。從 這一假設引出的邏輯結論是:如果人們放棄一切武器則一切戰鬥變成為不可能」(1978:

410)。也就是說許多人單純認為裁軍就是就能帶來和平。摩根索認為裁軍只不過是透過 減緩政治緊張局勢和在各國間建立對彼此目標的信任而促進了政治形式的改善。但摩根 索認為這顯然不是國際秩序與和平問題的解決(1978:414)。

筆者認為摩根索會提到裁軍,主要是他認為軍備過度發展,容易導致一種無節制的 軍備競賽,使得極度權力鬥爭出現,因此裁軍是為了使其能維持均勢,才不會導致不穩 定的國際情勢出現。當然也跟核武的出現有相當大的關係,摩根索也指出「當國際權力 鬥爭不斷,最典型的結果就是國際無秩序狀態和戰爭」(1978:393)。因此裁軍是由於 軍力發展太過了,而勢必會需要裁軍的出現。裁軍的主要用意對摩根索來說僅是用來緩 和國際的緊張情勢,僅此而已,並不是像其他人認為的,裁軍能帶來和平。

根據《老子》文本中:

將欲拾(翕)之,必古(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强之;將欲去之,必古(固)與(舉)

之;將欲奪之,必古(固)予之;是胃(謂)微明。X(柔)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潚(淵),

邦利器不可以視(示)人。(道經帛甲本,三十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老子》就是有鑑於張、強、舉等這種很強勢的狀況,反而會招致禍害。因此《老 子》寧願守弱、守下。無節制的軍備競賽,不只將自己推入險境,也將整個國際推入一 種一觸即發的戰爭狀態。《老子》的想法是較重防禦的,因為對《老子》來說,增強軍 備的原因,除了是對方造成的,也有可能正是自己造成的,因此《老子》主張,防禦性、

守勢、被動的態度,也就是《老子》在(德經帛甲本,七十一章)說的「用兵有言曰﹕

吾不敢爲主而爲客」及(道經帛甲本,三十一)「不得已而用之」所持的態度。因此筆 者認為摩根索看到國際現實狀況後發現,若是每個國家只想著要比他者更強大,雖然這 是權力的使然,看起來現實就是如此,但是他也知道這將會是很危險的情形。所以才將 裁軍的方式提進來討論,但就像摩根索所言,裁軍顯然不是國際秩序與和平問題的解決。

因為此種作法似乎是治標不治本的。《老子》會認為,各國依自身國力發展適度武力,

只有在真的不得已的狀況下才會使用之。最重要的是,不爭、守弱的思想價值,若是各 國都能有這樣的思想,那也不需要裁軍的介入,國際環境自然會相對和平。換句話說,

即使使用了裁軍的手段,但若各國仍然只在乎著是否自己比他國弱,那裁軍也只是暫時 緩和的方法了。

對《老子》而言,他的思想中像是「以道佐人主」、「小國寡民」、「夫兵者不祥之器」

(道經帛,三十;德經帛,六十七章;道經帛,三十一)。這幾章都可看出《老子》的 反戰思想,另外就本節的一點中所提到的《老子》第六十七章所說的:

小國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又(有)周(舟)車无所乘之;有甲兵 无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X(鄰)國相望,鷄犬之

〔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德經帛乙本,六十七章)

《老子》認為若想要達到國際和平就必須讓國家之間不要互相往來,及讓國家小,也 就是無欲、不爭的生活,小國並不是說一定只能多少人數,而是要我們不要一直故意去 茁壯。老死不相往來,就是讓人民活在一種「道」的生活,不受其他的干擾,這樣國際 自然能夠成為一種順應「道」的和平環境。在「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中 我們也可以看出,像是摩根索說到的,二戰後人民開始希望自己國家的政府是要有追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其實《老子》所說的又是更高層級的東西了,他的無為思想不只是 涵蓋了政府不要有擴張主義的想法,且更是一種安居樂業的生活。《老子》的這種思想,

並不是因為害怕毀滅性武器的出現才有的。而是追求「道」的生活中,本來就可以避免 讓自己置於這種緊張的國際環境當中。

而《老子》提到「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格(客)

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淡)呵其无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 不可既也。」(道經帛甲本,三十五),我們也可以看到,《老子》對於這種和平生活的 期許,是無庸置疑的,只要按照道的生活去過,和平是自然而然的出現,並不用特別去 追求或是去改變甚麼,且他在這章中,也可以看出,人民對於這樣的生活之追求,是亙 古自今不會變的,不會有人希望自己活在戰亂當中。

綜上所述,摩根索與《老子》都認為武力之維持是需要的,但兩者都反對醉心於武 力之中,反對軍力過度的擴張。也就是說在這一點上,兩者都是認同軍力過度擴張一定 不可能和平,甚至是極容易造成戰爭的發生。但兩者對於在無法選擇情況下的和平之解 決方法,摩根索是透過權力平衡的相互制衡機制來達到短暫的和平,形成一種鬥而不破 的態勢,也就是說依然是透過對權力的追求,使得權力平衡中的各方不敢輕易妄為。和 平的環境,是建立在這種一觸即發的態勢之上,且摩根索也忽略了當權力關係發生變動 時,也就無法鬥而不破了,必定會發生嚴重之衝突,因此以邪惡克制邪惡的方式,僅是 一種短暫且是因為彼此害怕打不贏對方的這種虛假的和平,反而是一種將自己推到危險 邊緣。因此筆者認為《老子》可能還是會認為摩根索的立場是危險的,《老子》在無法 選擇(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下,所主張的是守弱、防禦性、被動及無為等主張來達到一 種國際和平的方法,與摩根索不同之處在於,《老子》並非是要一再的取強來達到恐怖 平衡,而是相反的立場,以守弱的態度,追求永續生存及相對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筆 者認為《老子》的做法比起摩根索是更為全面的策略。不過筆者還是需要強調,這種守 弱並非是真的弱,而是將力量珍惜著使用,是一種有實力,但只有在真的不得已的情況

綜上所述,摩根索與《老子》都認為武力之維持是需要的,但兩者都反對醉心於武 力之中,反對軍力過度的擴張。也就是說在這一點上,兩者都是認同軍力過度擴張一定 不可能和平,甚至是極容易造成戰爭的發生。但兩者對於在無法選擇情況下的和平之解 決方法,摩根索是透過權力平衡的相互制衡機制來達到短暫的和平,形成一種鬥而不破 的態勢,也就是說依然是透過對權力的追求,使得權力平衡中的各方不敢輕易妄為。和 平的環境,是建立在這種一觸即發的態勢之上,且摩根索也忽略了當權力關係發生變動 時,也就無法鬥而不破了,必定會發生嚴重之衝突,因此以邪惡克制邪惡的方式,僅是 一種短暫且是因為彼此害怕打不贏對方的這種虛假的和平,反而是一種將自己推到危險 邊緣。因此筆者認為《老子》可能還是會認為摩根索的立場是危險的,《老子》在無法 選擇(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下,所主張的是守弱、防禦性、被動及無為等主張來達到一 種國際和平的方法,與摩根索不同之處在於,《老子》並非是要一再的取強來達到恐怖 平衡,而是相反的立場,以守弱的態度,追求永續生存及相對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筆 者認為《老子》的做法比起摩根索是更為全面的策略。不過筆者還是需要強調,這種守 弱並非是真的弱,而是將力量珍惜著使用,是一種有實力,但只有在真的不得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