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摩根索與《老子》:兩種現實主義的對話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摩根索與《老子》:兩種現實主義的對話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摩根索與《老子》:兩種現實主義的對話 Morgenthau VS Laozi: A Dialogue 治 of Two Type of Realism. 立. 政.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張其賢 博士 研究生:周聖傑 撰.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 月.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 致謝 本文承蒙恩師張其賢老師之指導與勉勵,在研究過程從無到有,每一步從旁協助我 構思及指引我論述方向,在紛雜的想法中幫我去蕪存菁;並且細心地教我掌控好整個論 文進度的時程,讓我能夠毫無畏懼的完成每個過程。使在與老師討論的過程當中,除了 學到了學術上的知識及應有的嚴謹態度外,更在互動當中,學到了老師謙虛待人、處事 圓融的態度。論文產出後,老師再三審閱斧正,對於老師的用心求好及耐心修正,才讓 我能夠順利完成論文,謹獻上我對指導教授最高的敬意與感謝。 在口試過程,也讓我受益匪淺。感謝口試委員冷則剛教授及許雅棠教授給我寶貴的. 政 治 大 在這方面研究之不足。同時,感謝許雅棠教授因著他詳實的審閱,為本論文提出許多未 立 意見。冷教授在本論文國際關係的部分,給予我相當多的指點與專業的建議,補足了我. ‧ 國. 學. 臻明確的問題癥結及可能的疑慮之處,讓本文的研究焦點能夠聚焦凸顯。此外,我也要 感謝陳陸輝老師聘請我擔任他研究計畫的助理,在三年參與研究過程,從老師所交代的. ‧. 工作,以及討論的過程,每每感受到老師細心的指點及包容,學習他的研究方法與領略. sit. y. Nat. 他的研究精神;當然,一路走來,我更要感謝研究所葉浩導師、葉陽明老師、林超綺老. al. er. io. 師、蘇彥斌老師在專業學科的教導及奠基,讓我逐步成長。求學的日子中,感謝系辦薏. v. n. 瑋助教的熱心幫助;也感謝研究所文煜、渭影、賀鈞學弟等成為我精神的支柱,度過碩 士學業的好戰友. Ch. engchi. i n U. 最後,要感謝在我碩三時蒙主恩召的爺爺,一直對我的鼓勵及照顧;也感謝我的父 母對我的付出及包容,義無反顧的全力支持我的學業,讓我能無後顧之憂求學深造。也 感謝我的弟弟多年來與我一起奮鬥、成長。特別要感謝我的妻子翎樺,一直以來的陪伴, 在我剛考上研究所時就與我訂婚及登記結婚,也跟我一起北上打拼,並在婦產科擔任護 理師的工作,讓我們能生活得更寬裕;更感謝上帝,在我論文撰寫期間賜給我們可愛的 女兒,期待今年五月寶貝女兒的誕生。謹將這本論文獻給爺爺在天之靈,以及父母、翎 樺、寶貝女兒 周聖傑誌於 2019 年 3 月.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3) 摩根索與《老子》:兩種現實主義的對話. 摘要 本論文淺述了摩根索與《老子》主要的核心思想。試圖模擬兩者之對話。並且以兩 者的文獻作為對話之依據。摩根索之思想是由對人性悲觀發展出他的現實主義理論,以 權力作為唯一考量,希望以此創造出一種以邪惡克制邪惡的權力平衡(鬥而不破)的國際 態勢。其中雖也有討論道德規範的問題,但道德規範對於摩根索來說始終只能用來作為. 政 治 大 價值是「道」,包含了不爭、守弱、守下等的態度,用這些策略讓國家可以在國際中永 立. 工具性的考量,因摩根索只問現實、客觀的強弱,非主觀的好惡。而《老子》的核心的. 續生存。筆者整理出兩者對於「人性」、「權力」、以及《老子》之守弱、守下、不爭等. ‧ 國. 學. 態度會如何回應摩根索,以上三點作為討論的切入點,試圖將兩者進行一個模擬的對話。. ‧. 發現兩者對人性的看法皆是悲觀的,但又因為人必然被道德規範拘束,若是以道德規範. y. Nat. 來指導政策,容易產生像是意識型態之爭的狀況出現,對於《老子》而言,則是容易產. er. io. sit. 生「爭」的狀況,因此兩者都希望找出一個解套的方式,其中摩根索希望透過領袖以權 力代替道德。而《老子》則是以「道」取代權力。最後若是以《老子》之立場來建議摩. al. n. v i n 根索的話,《老子》可能會認為權力平衡終究是建立在「爭」之上,是相對危險的即使 Ch engchi U. 短時間內似乎很有效,但若以長期觀之,權力平衡(邪惡克制邪惡)終究是危險的。對於 《老子》來說摩根索這樣的解套方式還是不夠圓滑,因此《老子》會建議摩根索採取「道」 這種不爭、保全實力在重要的地方。若是對抗不可免的話,也是用較被動、防禦的方式 與之對抗。以這種方式才能使國際自然而然的在一種和諧安定的情況下,各國安然的自 給自足、永續長存。 關鍵字:摩根索、 《老子》 、現實主義、權力平衡、人性論、道德、守弱、不爭、守下、 和平。.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4) Morgenthau VS Laozi: A Dialogue of Two Type of Realism Abstract This thesis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in core ideas of Morgenthau and Laozi. Attempt to simulate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literature of both is used as the basis for dialogue. Morgenthau's thought is to develop his realism theory from the pessimism of human nature. With power as the sole consideration, He hopes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which the balance of power is controlled by evil(fight without breaking).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discussions on ethics, but ethics can only be used as an instrumental. 政 治 大. consideration for Morgenthau. Because Morgenthau only asked the reality, the objective. 立. strength and weakness, non-subjective likes and dislikes.. ‧ 國. 學. The core value of Laozi is “Tao”, which includes attitudes of not struggle, weak, and low profile. Use these strategies to enable countries to survive forever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 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two points of “humanity”, “power”and “how does Laozi’s attitude of. y. Nat. io. sit. being weak, low profile, and not struggle respond to Morgenthau?”above as the entry point. n. al. er. for discussion. Found that both views on human nature are pessimistic. But because people. i n U. v. are bound to be bound by moral standards, if they use ethical norms to guide policies, it is. Ch. engchi. easy to produce situations like the struggle of ideology. For Laozi, it is a situation that is prone to “contention.”So both want to find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mong them, Morgenthau hopes to replace morality with power through leaders. And Laozi replaces power with “dao.” Finally, if you are proposing Morgans in the position of Laozi. Laozi may think that the balance of power is based on struggle. It is relatively dangerous. Even if it seems to be effective in a short time.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balance of power (evil and restraint of evil) is ultimately dangerous. For Laozi, Morgenthau’s solution is still not smooth enough. Therefore, Laozi will suggest that Morgenthau adopts the “Tao”, which is an not struggle and preserving strength in important places. If confrontation is inevitable, it will also be.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5) confronted with a more passive and defensive approach. In this wa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an naturally be self-su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forever in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ituation.. Keywords: Hans J. Morgenthau, Laozi, Realism,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of human nature, moral, weak, not struggle, Low posture, peac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6)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一、 摩根索文獻回顧........................................................................................ 3 二、 《老子》文獻回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及貢獻...................................................................................... 11 第五節 小結.............................................................................................................. 12 第二章 摩根索之現實主義.............................................................................................. 14 第一節 唯權力論...................................................................................................... 17 第二節 人性論.......................................................................................................... 26 一、 對人性悲觀.............................................................................................. 26 二、 人性與道德.............................................................................................. 27 第三節 和平.............................................................................................................. 31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老子》之現實主義.......................................................................................... 3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第一節 《老子》現實主義兩個特點...................................................................... 37 第二節 《老子》現實主義的第一個特點—「反」.............................................. 44 一、守弱.................................................................................................................. 45 二、國家之間的相處.............................................................................................. 49 三、對戰爭的觀點.................................................................................................. 51 第三節 《老子》現實主義的第二個特點—「淡化人性」.................................. 56 一、無為.................................................................................................................. 5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二、守樸.................................................................................................................. 61 三、無私.................................................................................................................. 65 四、主政者應以天之層次治人.............................................................................. 66 第四節 小結.............................................................................................................. 68 第四章 摩根索與《老子》的對話.................................................................................. 71 第一節 摩根索與《老子》的兩個討論點.............................................................. 71 第二節 兩者對於人性、權力之討論...................................................................... 73 一、 人性之討論.............................................................................................. 74 二、 權力與「道」之差異.............................................................................. 80 第三節 《老子》之思想如何回應摩根索之現實主義.......................................... 84 一、 兩者對大小國關係的討論...................................................................... 84 二、 三、. 武力在大小國關係中的作用.................................................................. 87 兩者對於外交與武力的討論.................................................................. 89.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7) 四、 兩者對和平之討論.................................................................................. 91 第四節 小結.............................................................................................................. 95 結論.......................................................................................................................................... 98 參考文獻................................................................................................................................ 10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8) 第一章 第一節. 導論 研究動機. 本論文研究動機是受到張其賢老師所開設的「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之發展」之課程的 啟發,其中《老子》的政治思想,幅員廣闊,當時在課堂中讀到了(道經帛甲本,第三 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開啟了筆者對於其中關於戰爭、和平等議題之相當興 趣,與張其賢老師討論到,《老子》的政治思想,似乎與西方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思想. 政 治 大 典現實主義具有許多的議題,也許能夠與《老子》的政治思想有所對話,故值得深究, 立. 有可對話之處。此點正是本研究中,筆者最為關切的問題。其中筆者認為國際關係中古. ‧ 國. 學. 讓筆者有了想將此問題發展成論文的想法。. 筆者希望能在《老子》的政治思想中找出一些有別於西方對國際政治的看法與思考. ‧. 模式。使國際政治研究能更加的多元、更加的豐富。但在目前國際政治學界中,西方學. sit. y. Nat. 者一直占有主流之地位,因此如果想要研究有關《老子》對於國際政治的思想,筆者認. al. er. io. 為不可忽略西方學界的研究脈絡,西方學者中,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 v. n.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1978)1一書所陳述之現實主義. Ch. engchi. i n U. 對於國家權力、利益等的觀點,與筆者所關切的戰爭、國際和平的議題息息相關。因此 筆者嘗試將《老子》思想中對於「道」 、 「不爭」 、 「守弱」等的追求,與摩根索《國家間 政治》中對於國際關係權力平衡、國家對權力及利益的爭奪及對於道德與權力的討論等 的看法。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不同於當代西方主流的國際政治思想之觀點。 筆者在整理摩根索《國家間政治》與《老子》對於道德的討論時發現,摩根索的現 實主義中是有談到道德的,他將道德與權力之. 1. 以下簡稱《國家間政治》 。 1.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9) 二維作為思考國際現實主義的方式,正如摩根索在本書中所言:「政治現實主義不 僅包含理論的要素,而且也包含規範的要素」(1978:8)。但《老子》之現實主義,卻 不是以此方式思考。《老子》之現實主義是一個不談道德的現實主義,在這一問題上令 筆者認為《老子》似乎比摩根索更加的現實主義,更重視如何在這樣戰亂不斷的國際現 實中,得以保存自身。筆者對兩者的文獻進一步爬梳,將其中有關於兩者大小國關係、 武力在其中之作用、外交與武力、和平等議題的看法整理出來,漸漸發現兩者雖然在思 考的邏輯模式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在許多問題的觀點上卻有相似之處。像是《老子》 認為「夫兵者,不祥之器也」而摩根索在《國家間政治》中認為:「武力威脅是可以當. 政 治 大 從中可以看出,兩者年代雖然相差了兩千多年,但也有相似值得探討之處。當然更多的 立. 作外交政策的理性工具,但是如果真的實際動用武力則是非理性的。」 (1978:31)。. 是,兩者對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思維模式。舉例來說兩者對大小國關係的討論,就摩根. ‧ 國. 學. 索對此的看法是,認為大小國之間的關係,是會隨著國際上主要角色的數量來決定的。. ‧. 分成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在多極體系中大國會較為看重小國,甚至在關鍵時刻會給小國. y. Nat. 極大的利益。而在兩極體系中,小國只能唯唯諾諾的跟從大國,小國的影響力減少,大. er. io. sit. 國自然就不太會去重視小國(1978:350-351)。而就這個問題上, 《老子》會認為: 「故大 國者,不〔過〕欲并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大者宜爲下」(德. al. n. v i n 經帛乙本,六十一章)。可看出不論如何大國對小國的態度宜為下。除了上述筆者整理 Ch engchi U. 出可能可以對話的議題之外,在這些議題的撰寫當中發現了兩者在人性的看法上似乎有 可以討論之處。 筆者希望透過將兩者的思想要點作一整理與釐清,透過上述議題及兩者對人性之看 法,擬讓兩者能夠在這之中進行對話,即使可能會發現兩者為無法對話的兩種不同的現 實主義,但至少筆者也釐清了兩者無對話之可能。筆者不敢期望可以為學界做出創新的 貢獻,但也許可以透過這樣初步的拋磚引玉,引出更多更值得研究的對話。 對人性的探討中,筆者發現兩者對人性的看法皆是悲觀的,但又因為人必然被道德 規範拘束,若是以道德規範來指導政策,容易產生像是意識型態之爭的狀況出現,對於. 2.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0) 《老子》而言,則是容易產生「爭」的狀況,因此兩者都希望找出一個解套的方式,其 中摩根索希望透過領袖以權力代替道德。而《老子》則是以「道」取代權力。在此筆者 需強調,《老子》的思想也許並非是針對此一問題的探討,因《老子》之思想僅是著重 在對「道」的追求,這看似解套的方式,似乎只是剛好包含在「道」之中,並非是《老 子》主要關切的。其中的討論涉及到道德規範及權力與「道」兩者的比較,兩者思想之 豐富並非三言兩語所能解決。筆者希望能夠透過本論文的研究,為國際關係研究中補充 一個較不同的觀點。. 治 政 文獻回顧 大. 第二節. 立. 本節將分為二大部分,首先是有關摩根索的文獻,其次是有關《老子》與軍事及國. ‧ 國. 學. 際政治議題的文獻。. ‧. 一、. 摩根索文獻回顧. y. Nat. er. io. sit. 專書部分,包含了以下三本書:. 首先是 William E. Scheuerman 所著的 Hans Morgenthau:Realism and Beyond 一書中. al. n. v i n 指出我們大家都認為摩根索是現實主義學者,以現實主義的方法來研究國際,但實際上 Ch engchi U 摩根索也有他對規範的期待。譬如說讀者在閱讀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一書時,經常. 忽視了這本書的一個核心論點:世界和平需要透過建立一個世界政府才能實現。當然摩 根索也知道此一目標的可實現性相當低,但是他認為至少可以採取一些往此目標前進的 若干步驟。其中民族國家的存在,是主要的阻礙之一。Scheuerman 起初以為摩根索是 偏向右翼強權政治,起源於馬基維利、霍布斯、俾斯麥和施密特。是一種貶低道德和法 律的地位的現實主義(2009:3-4)。但後來 Scheuerman 發現,摩根索似乎是一個傾向左 派的學者。他指出:「摩根索年輕時在德國擔任律師,在此期間摩根索對 Hans Kelsen、 Schmitt 及左翼法律社會學有很大的回應,並且在摩根索的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印記」(2009:. 3.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1) 5)。因此 Scheuerman 提醒了我們,摩根索的早年是有受到左派改革的影響,此點是不 可忽視的,否則我們無法全面深入了解摩根索的核心觀點。在他論述中經常提到超國家 政府這一烏托邦的解決方案,雖然這在目前是無法成功的,但在此討論之中,我們能夠 看到摩根索對於國際改革的期待,而「摩根索對世界國家的認可卻總是非常的保守,即 使是相對溫和的嘗試(例如國際聯盟或聯合國)依然是以相對保留的態度面對」(2009:39)。 原因是在於摩根索對於人性的悲觀態度,使得摩根索不敢輕意嘗試這種具道德規範的世 界國家主義。但他始終將這一個唯一能達到國際和平的方式藏在他的論述當中。正如 Scheuerman 所言「在《國家間政治》一書中,摩根索最終將他自己的理論至於現實主. 政 治 大 否能處理道德規範所帶的影響及世界國家此一規範思想之可行性。不可將摩根索誤解為 立. 義的標題之下」(2009:6)。摩根索僅是透過現實主義這一大題目之下,探討他對於是. 完全不考慮道德規範的現實主義者。. ‧ 國. 學. 第二,Kenneth W. Thompson 所著的 Master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 major. ‧. twentieth-century theorists and the world crisis.2一書中第六章“Hans J. Morgenthau(1904-):. y. Nat.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ealism.”Thompson 指出摩根索認為「不要在道義原則和缺乏道德. er. io. sit. 尊嚴的國家利益之間進行抉擇,而要在一套脫離政治現實的道義原則與另一套植根於政 治現實的道義原則之間進行抉擇。」(1980:85)。從中可以看出摩根索並不希望在道義. al. n. v i n 原則和一個缺乏道德尊嚴的國家利益之間進行抉擇,也就是說他有一種希望人們不要過 Ch engchi U 於極端的期許:一種極端是完全只談道義原則。另一種極端是完全缺乏道德尊嚴的國家 利益,此兩者都是較為極端的作法。他認為應該是從一套脫離政治現實的道義原則與另. 一套根植於政治現實的道義原則之間進行抉擇。原因在於人類無法脫離道德規範的枷鎖, 但若極端的使用道德原則,容易造成基於抽象道德之上的十字軍東征般的外交政策 (1980:86)。因此摩根索希望透過外交與權力掛勾的方式,來實現國際穩定與和諧(1980: 87)。. 2. 本書及下述第三本 Smith 所著的 Realist thought from Weber to Kissinger.皆為冷則剛老師在筆者論 文大綱審查時所推薦的書單,提供筆者對國際關係及摩根索思想更全面的認識,在此感謝冷則剛老師寶 貴的建議。 4.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2) 第三,Michael Joseph. Smith 所著的 Realist thought from Weber to Kissinger.一書中第 六章“Hans Morgenthau:Power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摩根索對人性的悲觀而延伸出他 對國際政治權力鬥爭的看法。摩根索希望從幾種行動中選擇一個最有效和最不邪惡的行 為,也就是較小邪惡的倫理(1986:139)。而這一方法就是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權力平衡 (1986:144),是一種以邪惡克制邪惡的方式。為何不能選擇道德規範的方式,Smith 認 為摩根索承認有一種超越的道德確實存在,而國家的行為受制於普遍的道德原則。但他 不能作為對國家行為的有效約束。摩根索透過呼籲以權力定義的國家利益這一概念,來 擺脫這種困境(1986:146)。也就是說摩根索他是堅固的認為有一個道德原則的存在,. 政 治 大 義國家利益。摩根索確信以權力平衡權力的方式,相應的和平將隨之而來(1986:162)。 立 但因為無法有效約束國家行為,因此只好選擇一個妥協、貼近現實的解決方法—權力定. 雖然目前無法直接透過世界國家的方式來達到真正的和平(因民族國家的存在),不過可. ‧ 國. 學. 以透過以權力克制權力的方式,緩和國際緊張中的態勢,雖然這種和平只是短暫的,但. ‧. 是是目前唯一能夠使用的方式。. y. Nat. 上述三者中,Thompson 與 Smith 的觀點皆認為摩根索因為擔心若是完全將道德規. er. io. sit. 範視為唯一方針,容易導致十字軍東征般的後果,因此摩根索透過已權力克制權力的方 式,此種看似邪惡危險的做法,卻是能夠為國際環境帶來較和平的環境。而 Scheuerman. al. n. v i n 則是提醒了讀者不可忽略摩根索早期與左派的接觸,此接觸是不可忽視的,因摩根索對 Ch engchi U 於世界國家的寄託,也許就是源自於此,摩根索一直是一位不安的現實主義者,因為實. 際上他真正的關切是世界國家此一理想主義願景,但許多學者卻誤將他對於暫時用來緩 和國際狀態(以權力克制權力)的方式視為摩根索思想主要的核心。而 Smith 與 Scheuerman 皆指出摩根索在國家利益該如何定義的部分有一些問題存在,Smith 認為摩 根索過於依賴國家利益這一概念,但卻從來沒有正確的面對如何定義民主和意識形態國 家的國家利益之實質內容(1986:160)。而 Scheuerman 認為摩根索一方面認為政治家應 該追求國家利益這種相對不變的真理,但另一方面卻在他的論述中批評民族國家,認為 民族國家應該被超國家組織取代 (2019:81)。其次是 Scheuerman 認為權力慾望的確是. 5.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3) 普遍的人性特點,但他認為權力是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因此他認為國家利益並非僅是霍 布斯所認為「生存」這一個唯一的國家利益,而應該要分為「必要不可變的」及「可變 的」國家利益。 就中文期刊論文中,林炫向提到:「現實主義並非只能與追求價值中立的科學相結 合;相反地,它的規範立場其實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其思想深度也不容批評者的低估」 (2015:71) 。林炫向認為摩根索會主張以權力來界定國家利益, 「是為了避免一國將自 己特定的道德立場施加於其他國家之上。因此他採取了避免一國將自己特定的道德立場 施加於其他國家之上。他採取一種弱的道德相對主義,其實是一種實踐上的考量,也就. 政 治 大 斯多德與韋伯的討論中發現,摩根索「對於道德絕對論的排斥,以及政治的邪惡性與責 立. 是為了和平而必須有一種道德上的自制精神」 (2015:95) 。而林炫向透過摩根索與亞里. 任倫理觀的主張,在相當程度上是受到韋伯的影響…兩權相害取其輕的主張時,就明顯. ‧ 國. 學. 看到亞里斯多德的實踐哲學的影響」林炫向指出:「亞里斯多德對於實踐智慧與科學知. ‧. 識所做的區分,對於摩根索的影響不容忽視,或許那正是摩根索攻擊科學主義、理性主. y. Nat. 義與自由主義的最深層因素」(2015:96)。本文與 Scheuerman 皆強調摩根索也是有規. er. io. sit. 範性的主張存在,並且不可忽視。而林炫向,透過對韋伯與亞里斯多德兩位思想家與摩 根索的探討中可以看出摩根索之思想脈絡。林炫向之研究途徑為以規範論述之觀點,探. al. n. v i n 討摩根索的現實主義之思想脈絡是受到亞里斯多德及韋伯的影響。 Ch engchi U. 而在英文期刊論文中,筆者簡單整理出有關摩根索的研究論文,並將之分為兩大. 類。 首先是研究摩根索關於聯盟議題的看法。屬於這一類的論文有二篇: Claude(1986)、 Kavanagh(2014)都是討論有關聯盟的研究,此研究可說是國際關係與和平研究中的主要 領域之一,其中指出各國的共同防禦、合作條約、聯盟,都與國際權力變化、軍事、國 家利益等密切相關。Claude 提到一個問題,究竟大國需不需保護他國,美國在國際上是 否有提供共同防禦的責任?Claude 認為「摩根索當然不否認國家有責任超越自己的領域, 的確摩根索有時肯定了這個立場。」(1986:720)。但「摩根索仍然沒有注意到國家的. 6.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4) 國際責任。在他對國家實際和理想表現的概念中,國家利益至關重要。對於摩根索來說, 諸如全球和平與安全以及人類的普遍福利等問題顯然是次要的國家利益,不應以犧牲主 要的國家利益為代價…它的唯一目的應該是......國家的安全......」(1986:720)。也就是 說 Claude 認為摩根索對於共同防禦的看法,終究還是以國家利益為唯一考量, 「一些理 想主義者希望國家能夠在國際中更多的責任感,但現實主義則認為國家是不可避免的自 私」 (1986:721)。而 Kavanagh 則是以安全條約為研究要點,其中作者提到「摩根索 認為國際法和條約只有在與國家利益重疊時才會影響國家行為」(2014:2)。而安全條 約的運用在國際關係中有它重要之處就在於「許多協議的形式和意圖可能類似於正式的. 政 治 大 平等」(2014:3)。從中可以發現,這些條約都是源自於各國對於權力的考量,並非是 立. 軍事聯盟。一些研究表示,各國組成聯盟和軍事協議,是為了達到與主要的對手平衡或. 源自於情感而釋出的友好。也就是說兩位作者皆是以國際上這種合作的論點去切入,並. ‧ 國. 學. 且提出摩根索的看法似乎是以國家權力及利益為考量來決定的。. ‧. 其次是有關摩根索現實主義中實際上是存在著規範性的價值,希望人們在看到現實. y. Nat. 及政治科學的同時,也不應忽視摩根索對於價值規範的重視。屬於這一類的論文有兩篇:. er. io. sit. Jennifer W. See 指出了摩根索為何反對美國在越南的戰爭此一與其現實主義中的強權政 治明顯相悖論的主張,其中摩根索使用了現實主義的語言來論證越戰對美國並沒有產生. al. n. v i n 任何利益,甚至有害,到 1965 年摩根索開始認為這場戰爭不但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 Ch engchi U 且也是道德規範上的錯誤。其後甚至引用了政治戰爭的規範標準(See 2001)。Ido Oren. 則論述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思想中,從 Carr 到摩根索至 Mearsheimer 的一個矛盾,即現 實主義是準確描述這個世界的經驗主張,但這些現實主義學者卻有時會提出一些規範性、 或是烏托邦的想法。Oren 認為這並非是壞事,反而樂觀其成,也許這種規範性的價值 出現,可以提升現實主義在專業中的地位( Oren 2009)。筆者認為此類文獻提醒了讀者, 摩根索的思想並非只有權力的考量,而是希望讀者也要注意到摩根索對於和平的期許及 對於道德規範可能帶來的危險。. 二、. 《老子》文獻回顧 7.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5) 專書部分,有許雅棠、梅勒、陳鼓應、蔡明田、閻學通五位學者之著作。其中許雅 棠與梅勒之觀點較為類似,因此筆者將這兩位學者歸為一類。 首先,許雅棠《民本治理學》3中談到《老子》的篇章提到若是要界定「道」此一 《老子》都沒講清楚的概念,不如透過對於《老子》中「道」之規律的整理,反而可以 抓到《老子》所要表達的意義(2005:97)。其中從「反」此一規律是一種往返相互涵攝 的概念。從中延伸出「無以取有」的看法(2005:103) , 「在君民與君臣之間可有的無以 取有關聯,可以說是孔子以民為本之有為法的可怕剋星,因為只要依循具有客觀事理之 天道自然,處乎其下的人君不僅可以無為無事,人臣可以自為自得,人民也可以自正自. 政 治 大 「無以取有」的治理方式來治理人民。許雅棠之觀點 是一種超脫世俗價值的規範的視 立 富」(2005:109)。可看出許雅棠認為《老子》是希望去除主政者之人性以天道的層次. 野來看待《老子》的思想,從中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是一種不將人當作主要核心,. ‧ 國. 學. 而是以整個世界萬物的規律來看,人只是在這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與萬物相比也無任. ‧. 何優異之處。與梅勒(2010)之觀點有所類似,正如梅勒所言:「雖然《老子》的非人道. y. Nat. 主義否定了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優先特權,並不關注人的本質。但是道家思想在總體上,. er. io. sit. 尤其是《老子》仍然關心人的存在」(2010:70-71)。《老子》重視的是整體的,無論是 萬物、時空等等,《老子》都不是以短淺的眼光去看待,而是以久遠、整體的觀察。梅. al. n. v i n 勒指出: 「《老子》中的聖王沒有任何的政治慾望,而且希望可以防止這種慾望在國家中 Ch engchi U. 滋生。如果統治者有一個目的或者意識形態,無論他主觀願意與否,這很有可能會導致 其他人也具有不同的目的或意識形態」 (2010:78)。也就是與許雅棠相同之看法,認 為《老子》對於主政者的期望是希望他們能夠去除人性,因只要有人性在必然會有私心 之存在。因此只有將透過去除人性的方式才能達到真正的無為而治。許雅棠此一觀點給 了筆者很大的啟發,雖筆者認為去除人性之觀點可能過於強烈,筆者所採取的是淡化人 性此一看法,但許雅棠及梅勒的看法提醒了筆者應該要以更客觀、中立的方式不以既有 觀點去看待《老子》的思想。 3. 感謝許雅棠老師在筆者論文大綱審查時推薦筆者此書及下述《〈道德經〉的哲學》一書,讓筆者對《老 子》的思想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此感謝許雅棠老師的寶貴建議。 8.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6) 其次,陳鼓應《老莊新論》認為「《老子》哲學的理論基礎是由『道』這個觀念開 展出來的」(1993:3),陳鼓應認為「道」蘊含了一個總規律就是「反」,而「反」蘊含 了兩個概念:第一是相反對立。第二是返本復初(1993:9)。其中返本復初之觀點似乎 與許雅棠對「反」之看法較為類似。而陳鼓應認為: 「《老子》的整個哲學系統的發展, 可以說是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政治論…他的形上學只是為了應合 人生與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1993:3)。此一觀點與許雅棠之觀點有所差異,雖陳鼓 應有提到《老子》的思想是由宇宙論延伸而來的,但是還是以人為主要關注所在。而許 雅棠之觀點是認為《老子》並沒有特別關注人,而是以自然萬象觀之。筆者雖認為許雅. 政 治 大 還是以人類為出發點,因此在此點上可能較為傾向陳鼓應之看法。 立. 棠之觀點可能更為客觀,但筆者與許雅棠觀點略為不同,筆者認為哲學思想的發展,應. 第三,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認為「《老子》的『道』有各種含義,而其『和』. ‧ 國. 學. 的特質最該注意,但卻最為後人所疏忽」(1976:147)。而「和」是由「天人合一」之. ‧. 概念而來,「我們發現『和』矗立在有與無之『中』,在天與人之『中』」(1976:3)。由. y. Nat. 此可以看出蔡明田對於「和」的重視,他認為「《老子》所嚮往的社會,絕不是初民的. er. io. sit. 原始社會,而是一種藝術性的『和』的社會,無有爭競,萬物並育,和諧飽滿;此即莊 子所謂『至德之世』」(1976:4)。此一觀點正是一種兼容並蓄的概念,『和』是一種動. al. n. v i n 態的力量均衡狀態(1976:148)。也就是說蔡明田認為《老子》之思想重視調和,且這 Ch engchi U. 種調和並非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動態的。此一觀點與筆者之觀點較為不同,筆者認為比 起「和」,《老子》「道」更具有「反」之意味,並非著重在調和,而是一種相反立場的 概念。從中找到「道」之規律,順此規律而活,才能得以永續長存。 最後,閻學通《中國先秦國家間政治思想選讀》提到「隨著中國的崛起,國內外學 者對於中國古代國家間政治思想的研究也多了起來,現代國際關係理論是以歐洲政治理 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如果能從中國古代先賢的政治思想中及取營養,將可以豐富現有 的國際關係理論。」(2008:1)。本書中閻學通整理了先秦各家的政治思想,其中《老. 9.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7) 子》的部分,他提到了《老子》第三十一章4: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 道者不處」 。認為「任何戰爭都是壞事,在這一點上現代和平主義者與老子的思想一致」 (閻學通 2008:17) 。另外在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大者宜為下。」閻學通指出, 《老子》對於國際社會主張要保持友好,大國應保護小國,並且尊重小國。最後在第八 十章: 「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閻學通指出, 《老子》認為,想讓國際社會 保持和平,就得讓國家小,且國家之間互不往來。由上述這幾章看來,閻學通認為, 《老 子》的政治思想,也許是一種可以帶來和平,或是至少使國際少一點衝突的一種思想。 在中文期刊論文的部分,筆者將之分成兩類。. 政 治 大 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軍事思想符合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對當今社會有重 立 第一類是有關《老子》關於軍事思想的看法,共兩篇,首先顧廣芳指出「『道』是. 大的時代價值和啟示意義。」( 2015:82)。該文提及了老子的反戰、退讓、柔弱等軍事. ‧ 國. 學. 思想,並且認為若是將其思想置於現實中時,《老子》的軍事思想小到可以讓我們個人. ‧. 修身養性,不與他人起衝突,保存自身,大到可以讓國家和諧與世界的和平發展。其次. y. Nat. 是鮑新山指出,《老子》的反戰思想,珍視生命,並且認為「以奇用兵」是老子軍事思. er. io. sit. 想中最重要的主張。根據鮑新山的說法,《老子》並不是軍事上的陰謀詭詐,而是新奇 之意,也就是說在當時兵家都不曾想到過的軍事思維,也就是「以清靜無為」來用兵。. n. al. i n (2017:31)。鮑新山文中也提到了不爭、柔弱勝剛強。 Ch engchi U. v. 從這兩篇我們可以看出學界對《老子》中軍事思想的看法,認為其軍事思想是由 「道」. 延伸而出的,主張相對守弱、不爭。這樣在國際之中,不但可以保全自身,也可以使國 際社會相對和平。此種看法與筆者之觀點類似,其中筆者認為守弱、不爭,並非是因為 沒有實力才不爭,而是有實力卻不「爭」。若是不得已時,則是盡量採取較為被動、防 禦的方式。 第二類是《老子》對國際關係的看法,有一篇。李濤提到:「『道』是萬物的始宗, 統領著宇宙人間萬事萬物的運行。在國際關係中,遵循道的要求的國家行為就是講道義 4. 閻學通稱其此處引用的《老子》文本是引自陳鼓應: 《老子注釋及評介》 ,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版。 經核對後,陳鼓應版本此章做「夫兵者」。另本論文使用的《老子》文本為高明: 《帛書老子校注》。 10.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8) 的,否則,就是不講道義的。」(李濤 2011:30)。 李濤認為《老子》的國家間道義原則包括:尊生;不搞強權政治;以大德而非強力 贏得人心;守弱、不爭;不濫用武力」。實際上這些觀點也跟第一類是大同小異的,但 只是前者將《老子》的「道」用在軍事思想,後者用在國際關係之中。其中「道」的原 理是不會改變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道」的思想層級是寬而廣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研究法來比較《老子》與摩根索兩種現實主義的看法,. 政 治 大 的對話,希望從中可以找到這中西兩派思想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並且探索 《老子》 「道」 立 透過整理兩者的文獻來找出他們的思想要點,並且從中找出可能的對話主題,進行模擬. ‧ 國. 學. 的觀點,是否能為當今國際關係的研究視野做一小小的補充。. 摩根索與《老子》兩者可能對話之處簡單說明如下,從兩者對於「大小國關係」 、 「武. ‧. 力」 、 「外交」 、 「和平」四個議題的討論,發現其中兩者似乎是站在相反的立場上。除了. sit. y. Nat. 上述四個議題的討論之外,筆者在整理兩者的文獻時發現,兩者在「道德規範」與「人. al. er. io. 性」的主題上有對話的可能。其中摩根索與《老子》皆認為人無法擺脫道德規範,因人. v. n. 性必定會受到道德規範之束縛。因此摩根索認為決策者應以權力代替道德。而《老子》 則是認為以「道」取代權力。. Ch. engchi. i n U. 希望透過摩根索的現實主義理論及《老子》對目前國際關係的分析為基礎,而以《老 子》對「道」的重視以及摩根索的一些規範思想,來做一個對話,從中找出一些觀點作 為補充。最後希望從《老子》對「道」的追求,為國際關係理論,提供一個與當今學界 較不一樣的研究視角。.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及貢獻. 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的研究,對於各國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此學術研究包含了像 是國際間權力的爭奪、對於權力平衡、大小國關係、軍事武力、外交、戰爭甚至是國際 11.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19) 和平之探討。其中對於國際和平的探討,更是長久以來各家所欲解決之問題。各國如何 在這樣具有極複雜面向的國際環境中做出行動,這關係到國家的生存及發展,若是稍有 不慎可能會招來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到國家的主權。 其次本文也希望將摩根索較為被讀者所忽略有關於其較規範性的論述提出,與《老 子》進行一場模擬的對話。另外本研究也希望中國先秦的政治思想,能漸漸在目前主流 學界中被重視,並不是說西方學者的思想不足,而是希望可以為國際政治理論增添其多 元及豐富性。當然筆者能力不足,此部分的發展也並非只有筆者一人想到,僅期望以此 論文引出更多更有價值的學術研究。. 政 治 大 的思想,可以運用在生活中許多領域,小至各人修養,大至自然萬物、主政者、國家間 立. 《老子》的政治思想思維模式與現代政治思想家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其中「道」. 互動等等,政治思想只是這些領域中的其中一個。這樣不同的思維模式,筆者認為可以. ‧ 國. 學. 為國際理論增添更多不同的觀點及問題的解決方案。筆者研究能力之不足,不敢說能對. ‧. 學界有所貢獻,但筆者認為透過摩根索與《老子》之中西政治思想的對話,這樣的研究. y. Nat. 肯定有其重要性,筆者希望透過整理兩者的現實主義,從中找出可能對話之處,模擬兩. er. io. sit. 者會如何指出對方不足之處或是能夠有相互補充之處,即使最後發現兩者完全無對話的 可能,至少透過本論文釐清了兩者之現實主義是根本上的不同,本研究的貢獻也在於此,. al. n. v i n 就是希望可以提出一個新的視角,一種不同於西方國關理論中現實主義的切入觀點。 Ch engchi U 第五節. 小結. 從上述的整理中,摩根索的部分筆者採取了與 Thompson 與 Smith 相同的觀點,也 就是對於摩根索擔心過度的道德規範會帶來的影響,因此採用權力平衡的方式來指導國 家的行為,此點雖看似客觀理性,但也不能因此將摩根索定義為一位全然的現實主義者, 而忘了摩根索心中有對於世界國家的期望。筆者認為雖然 Thompson 及 Smith 都認同摩 根索有世界國家與國際和平的期望,但 Scheuerman 嘗試去找出摩根索為何會有這種國 際改革的願景,發現摩根索早期受到了許多左派的影響,但他因為看到國際現實狀況, 12.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0) 即使心中有理想主義的傾向,也不敢輕易的採取理想主義的方案,害怕因此會帶來更多 的問題。Scheuerman 所要表達的是,若是人性是可靠的,摩根索一定會大方的倡導世 界國家主義,但是就因為他對於人性的悲觀態度,使得他又不敢立即選擇這一方案,尤 其是現代民族國家(不可能自願放棄權力利益)這一阻礙的存在,因此在這種不得已的情 況下,摩根索只好選擇一個權宜之計以權力來界定利益。 《老子》的部分,許雅棠及梅勒的觀點,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在本論文大綱審查 前,筆者對於《老子》的思想用了較多儒家的解讀方式,不過經過許雅棠老師的提醒後, 《老子》的思想應是擺脫以人為主的思想,是以自然萬象論之,也就是說《老子》的思. 政 治 大 法完全去除主觀的看法(筆者主觀認為思想最終目的還是有對人的關懷),但筆者會盡可 立 想與自然規律對待萬物一樣,一視同仁雖看似冷酷但這也就是自然之規律,筆者可能無. 能的以較為客觀的方式去看待《老子》思想。另外就許雅棠有關「反」的規律,也是筆. ‧ 國. 學. 者本論文所關切的,許雅棠對於「反」的看法是一種「彼此相互涵攝的往返關係。也就. ‧. 是一種由有而無,因無而有的相互關聯或是互為來回往返的運動規律」(2005:97)。筆. y. Nat. 者認同此一觀點,不過筆者略有不同之處在於,筆者承認這之中一定有相互往返涵攝的. er. io. sit. 關係,但筆者更看重「反」有更多的立場相反這一面向。一種站在與一般大眾看法相反 的立場上,反而能夠保存自身。「反」的意義更凸顯在《老子》的「道」似乎是一種與. n. al. Ch. 普遍大眾所想的站在完全反對的立場之上。. engchi. i n U. v. 筆者將以上述整理出兩者的思想脈絡進行模擬的對話,在這種古與今、中與西的對 話當中,發現兩者有同異之處,舉例來說:兩者對於人性的觀點似乎不謀而合。而摩根 索以權力來開展他的現實主義思想,《老子》則是以「道」為他的政治思想核心,兩者 是完全不同的思想脈絡。筆者期望在這樣有同有異的比較中,希望能夠找出兩者可能會 如何指出對方不足之處,或是能否有彼此補充之處。即使兩者完全無對話可能,至少筆 者也釐清了這一問題。. 13.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1) 第二章. 摩根索之現實主義. 《國家間政治》導論提到「如果我們國際關係學科有奠基之父的話,那就是漢斯‧ 摩根索。一位當代學者如是說。5」(2006:xvii)。在現今這是毋庸置疑的,摩根索之現 實主義中有一主要特點之處在於他對哲學和政治雙重的重視,筆者將摩根索的政治現實 主義視為是重視道德原則也重視道德的具體應用。摩根索希望在這種抽象的道德原則與 具體的現實世界中找到一種平衡,使得道德能夠具體應用在現實世界中。正如 Thompson 指出「摩根索對國際政治研究的影響出自於他對哲學和政治的雙重重視…摩根索挑戰了 當時政治學中的科學方法,這種方法是自查爾斯‧梅里安的《政治學新論》(1924)發表. 政 治 大 方法去研究政治學,也就是經驗主義及行為主義充斥的年代, 「摩根索當時在芝加哥大 立. 之後在美國特別流行。」(1980:84)。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學術氛圍充斥著以科學. ‧ 國. 學. 學,與這種敵視哲學的學術氣氛中鬥爭著(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的主要興趣是公共行政 和國際法)」(1980:84)。以及摩根索在 1948 年的《國家間政治》提出的權力政治概念,. ‧. 與當時重視公共行政和國際法的芝加哥大學也相當不同(1980:84)。可見得現今我們所. sit. y. Nat. 熟悉的這種權力政治概念,在摩根索當時的年代卻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但時至今日,我. al. er. io. 們不會去懷疑摩根索在國際現實主義學界中所占有的一席之地。. v. n. 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摩根索之現實主義中也許包含了一點理想主義之色彩。如同. Ch. engchi. i n U. Scheuerman 最初以為摩根索是偏向右翼強權政治,起源於馬基維利、霍布斯、俾斯麥 和施密特。是一種貶低道德和法律的地位的現實主義(2009:3-4)。但後來 Scheuerman 發現,摩根索似乎是一個傾向左派的學者。他指出:「摩根索年輕時在德國擔任律師, 在此期間摩根索對 Hans Kelsen、Schmitt 及左翼法律社會學有很大的回應,並且在摩根 索的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印記」(2009:5)。可以顯示出,摩根索的思想其實是有左派的 傾向。尤其是他對於世界國家的期待,Scheuerman 認為 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摩根索再次強調現實主義的概念侷限,認為核戰爭的可能性,要 求對國關理論作根本上的重新思考,這種重新思考有能力重新整合那些太常被現實主義者忽 5. 《國家間政治》指出此處是引用自:Stanley Hoffmann, Janus and Minerva: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1987),P.6. 14.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2) 略的洞見,即現實主義者輕蔑地稱為烏托邦主義的洞見。事實上,摩根索...堅持認為,最終只 有一個世界國家才能拯救人類免於核戰爭的危險…摩根索始終是一個不安的現實主義者,他 對於現實主義傳統的慣常詮釋以及思想前輩並不滿意,有時不確定自己的著作有可能被描述 為對此傳統的貢獻」(2009:6) 。. 也就是說摩根索的現實主義是富有國際改革的期望,他的現實主義中綜合了世界主 義6。綜上而論,摩根索的現實主義思想不同於他者之處正是在於上述 Thompson 所說 的摩根索對哲學和政治的雙重重視。其中摩根索對權力及利益概念的重視是大家重所皆 知的,而摩根索對於哲學、道德原則的重視也能從 Thompson 和 Sheuerman 對摩根索的. 政 治 大 本章筆者希望透過對摩根索所處年代之現實主義背景及摩根索之現實主義的特色、 立. 觀點中看到。. 較不同於他者之處,進行介紹、整理及探討。來釐清摩根索現實主義的主要重點及核心. ‧ 國. 學. 價值。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摩根索的現實主義思想中與他者較不同之處在於摩根索. ‧. 對於權力、道德的雙重重視,因此筆者主要透過本章各節,試著將這兩個概念做一個簡. y. Nat. 單的介紹及釐清其中的內容。當然眾所皆知,摩根索的現實主義內容相當廣泛且複雜,. 及冷戰議題等等都是他討論的領域。. al. er. io. sit. 摩根索所關切的問題除了上述議題之外也還有像是和平、武力、外交、美國與蘇聯之間. n. v i n 舉例來說在和平議題的部分,摩根索提到,創造出一個世界國家,才能達到一種真 Ch engchi U. 正的世界和平,但其中最大的阻礙,正是國家自己(1978:491/2006:505)。此點表現在 摩根索對人性的悲觀看法。摩根索認為:「人們一但離開我們的思想,我們就不可避免 的捲入了罪惡和內疚之中」 (1946:188)。Smith 也指出:「摩根索採取了尼布爾基督教 觀點的悲觀面,拒絕自我超越。他認為人類最能做的就是認識到自己的邪惡,並盡量減 少它…摩根索認為無論人們做什麼都不能擺脫權力的邪惡。政治就是一種無休止的權力 鬥爭」(1986:137)。若是要依靠共同道德的方式來達到和平,則可以參考徐昕等人整 理出的摩根索對於和平的思路公式: 6. 此處冷則剛老師之觀點認為,摩根索是否具世界國家主義需再商榷,建議筆者先將主要關注放在摩根 索的現實主義之中。在此感謝冷老師寶貴的建議。 15.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3) 恢復傳統外交→國際和解→國際共同體→一個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國家→世界和平 (2017:12) 。 要達到世界和平的整個過程的起點,就是要恢復傳統外交。從中也能看到摩根索對於外 交的重視。但人類之邪惡不可能自願放棄權力利益,所以很難透過上述這種共同道德的 方式來達到理想中的真正和平。因此摩根索轉而透過權力平衡的方式來達到一種短暫的 和平。 其次在武力與外交議題的部分,摩根索認為「武力威脅是可以當作外交政策的理性 工具,但是如果真的實際動用武力則是非理性的。因為武力的運用不再只是影響對方意. 政 治 大 32/2006:31-32)。他也舉了拿破崙的例子,他認為拿破崙也許可以選擇文化帝國主義而 立 志的政治目的,而是用於實現毀滅對方也容易導致自我毀滅的非理性目的」 (1978:. 不是軍事征服,因為軍事征服最大缺陷:戰爭就是賭博,勝負難以預料(1978:62/2006:. ‧ 國. 學. 69)。也就是說摩根索認同理性的將武力作為外交政策手段,正如他說的「武力是外交. ‧. 政策的工具而不是他的主人」(1978:556/2006:564)。. y. Nat. 最後在有關冷戰的相關議題上,因為民族國家的出現,使得各國在外交事務上,是. er. io. sit. 以國家利益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政治肯定是各國對於權力的爭奪與追求。且會 產生兩種情況,其一是,當國家之間若是利益一致時,就有可能採取聯盟、合作等。另. al. n. v i n 一是當利益不同時,便會相互對抗,這部分也就產生了軍備競賽及裁軍等等的討論。其 Ch engchi U. 中在第一種狀況時,摩根索認為聯盟的穩定性,是與國際上多極體系或是兩極體系有關, 在多極體系下,由於小國能有許多選擇,因此流動性較高,在冷戰時期兩極體系下,小 國只能選一邊,因此流動性較低(1978:351-352/2006:350-351)。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 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都是因為國家利益、國際權力的爭奪在其中所產生的影響。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我們也可以從上述有關和平、外交及冷戰議題之中發現,摩根 索對於政治家、外交官素質的重視也是不可忽略的,如 Smith 指出「摩根索像韋伯一樣 非常重視政治家的素質和品格…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藝術的不變規則,而不是平凡的事 實…所有政治行動中固有的倫理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是讓個別政治家發揮道德和政治. 16.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4) 判斷力,同時選擇幾種行動中最有效和最不邪惡的行為」(1986:139)。政治家在整個 政治世界的運作中,對於摩根索來說是重要的,且他們是否有履行韋伯的那種責任倫理, 對政治的運作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摩根索現實主義思想的豐富及複雜之處也在於摩根索 的思想脈絡是源自於許多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正如 Thompson 指出,「摩根索的研究思 想中,包含了亞理斯多德、韋伯、尼采、俾斯麥的影響」(1994:X)。因此從中可以看 出摩根索的思想源流之豐富,其中包含的哲理及思想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但若是要一一 釐清並非易事,也因筆者能力有限,僅將摩根索的現實主義中,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幾 個概念提出來探討。. 治 政 第一節 唯權力論 大 立. 摩根索之現實主義最核心之處在於他對權力政治概念的重視,只看權力強弱(客觀. ‧ 國. 學. 的現實強弱,非主觀的好惡),不問道德判斷。在這樣的權力概念邏輯下,小國就是弱,. ‧. 只能被大國操作。也就是說權力政治這一概念對於摩根索來說是普遍存在的,無法將這. y. Nat. 一概念抹去,因為這是一種經驗上的事實。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可以說成是摩根索找到. er. io. 摩根索指出:. sit. 了一個能夠貫穿整個國際政治的一個永恆的概念,即權力政治這一概念。. al. n. v i n 國際政治就像所有的政治一樣,就是在爭取權力,無論國際政治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權力永 Ch engchi U 遠是最直接的目的。尋求自由、安全、繁榮或權力這些都是政治家和人民本身所想要的最終. 追求。他們根據宗教、哲學、經濟或社會理想這些術語來定義他們的目標,他們希望透過自 身的內在力量、神聖力量的介入或人事的自然發展來將他們的理想實現。他們也可能試圖透 過更進一步的非政治手段來使其實現。例如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技術合作,但是,只要 他們是致力於透過國際政治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這樣就是透過爭取權力來實現自己的目 標(2006:29)。. 也就是說對摩根索而言在國際政治中,無論你要如何宣稱你的所作所為為何,實際 上都無法逃離權力政治的框架。 「摩根索認為對權力的渴望,成為國際關係的顯著元素,. 17.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5) 就像是所有政治一樣,權力政治是國際政治的必要條件。雖然這個事實在現實國際事務 中是普遍被認同的,但卻時常被學者、國際政治家甚至是政治家否定…這足以說明對於 國家而言,爭奪權力在任何時空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這是不可否認的經驗事實。從歷 史的過程中來看,這是不能否定的,無論是社會、經濟和政治條件中,國家總是相互爭 奪權力」(Vasquez 1996:25)。 雖然權力政治此一概念似乎相當可靠,但有許多學者認為摩根索過於依賴權力此單 一概念,如同 Algosaibi 認為: 「摩根索雖承認權力關係並不是政治行動中唯一涉及的因 素。但他只關注權力關係…由於過分強調權力,成為一個單一因素的理論」(1965:240)。. 政 治 大 清摩根索對權力此一概念的看法。 立. 不過筆者認為也許這也是摩根索現實主義特色之處。以下也先將此疑慮存而不論,僅釐. 摩根索權力鬥爭概念的來源為何?正是從他對於人性悲觀的態度而來。其中有兩個. ‧ 國. 學. 要點:第一、認為人性是亙久不變的,第二、對於人性採取較悲觀的態度。. ‧. 針對第一點摩根索提到:「政治現實主義認為,像社會的一般現象一樣,政治受到. y. Nat. 根植於人性的客觀法則的支配…政治法則的根源是人性,而自從中國、印度和希臘的古. er. io. sit. 典哲學致力於發現這些法則以來,人性沒有發生變化」(2006:4)。 針對第二點,摩根索詳細描述了政治行為的本性:「認為其邪惡特徵植根於人類的. al. n. v i n 兩項本能。一方面,源於一種基本的利己主義,這種利己主義起源於為那些人們賴以生 Ch engchi U. 存的稀缺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而進行的競爭…另一方面,與由物質生存所發生的這類 需要形成對比的是,支配欲—保持、擴大或展示自己地盤的渴望—作為人類對於權力的 慾望,這種願望本質上是無限度的」(2006:608-609)。 摩根索這種權力政治的觀點,正是摩根索對於人性的悲觀延伸到國際政治權力鬥爭 的看法,Smith 指出「摩根索把自私和對權力的慾望置於他人性的中心」 (1986:135)。 其中摩根索對於自私的看法,「摩根索認為自私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事實;他 繼續爭辯說,純粹無私的不可能性—即使是一種無私的行為,也永遠不能完全超越因為 要生存而存在的自私。」(1986:136),由此延伸出了摩根索對於國際政治中權力鬥爭. 18.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6) 的觀點,摩根索與尼布爾都是採取較為悲觀的態度,認為人們無論如何都無法脫離權力 的邪惡(Smith 1986:137)。上述可以看出摩根索的一個重要觀點—「人類必然是邪惡的」 (1986:136)。基於這種對人性邪惡的觀察,摩根索對於國際政治的運作,主要就是透 過權力來制約權力,更確切的說應該是, 「只有權力才能制約權力」(1986:144)。也就 是國際政治就是透過權力的平衡以及摩根索一直在論述當中所提到的外交這一環。摩根 索認為管理這種權力平衡的機制的正確方法,就是透過發達而複雜的外交。在摩根索的 論述當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摩根索對於外交官及外交政策相當的重視,就是因為對摩 根索來說,外交就是用來管理權力平衡這一機制。. 政 治 大 鬥爭。摩根索以權力當作國家政治的核心主題。Smith 指出,在《國家間政治》中,摩 立 無論是在軍事、外交、和平等議題上,對於摩根索來說,國際政治的核心就是權力. 根索提到三種基本政策類型,保持權力、增加權力及展示權力。且認為「在摩根索的嚴. ‧ 國. 學. 峻世界中,意識形態實際上是權力鬥爭的表現」(1986:142)。也就是說對於摩根索而. y. Nat. 無所不在的概念。. ‧. 言,源自於他對人性悲觀的態度所延伸出的權力政治就是國際政治最關鍵、最核心、最. er. io. sit. 從上述看來,筆者認為摩根索對人性會如此的悲觀,是因為他觀察到:這種看似邪 惡的權力鬥爭,與這種理性的國家利益等概念,乃是瞭解分析國際政治更貼近現實的說. al. n. v i n 法,也就是他所說的:只有權力才能制約權力。權力鬥爭這個詞對筆者來說,似乎是較 Ch engchi U. 為負面的詞,為了權力爭奪,只在乎自己利益,好像是很冷血無情的,不帶有道德價值 的感覺。但是為何摩根索會希望以權力來制約權力?如同摩根索所言︰「這本書的目的 是提出一個國際政治理論。嘗試對這種理論作出認為他不是規範性、抽象的,而是經驗 性和實用性的判斷。換句話說,這個理論不應該由一些先入為主的抽象原則或與現實無 關的概念來判斷,而應該由它的目的來判斷:帶來大量秩序和意義,而沒有它的情況將 會變成不連貫和無法理解」(2006:3)。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認為抽象原則或 是與現實無關的概念用在國際政治中會是比較好的,而是透過經驗性和實用性的判斷, 也就是權力政治這種概念,反而能夠帶來有秩序的國際環境,且若是沒有這一個概念,. 19.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7) 我們將無法理解對國際政治中各種概念及行動的連貫性。 若是將權力政治與外交行動放在一起討論的話,可以發現這樣的外交政策能夠使得 外交官以外交來維持安全,而以這種權力為基礎的外交考量下,安全最大的保障就是比 別人更強,也就是說小國在摩根索的現實主義當中是較容易被犧牲的,當然這樣也會產 生一種安全困境。因此以權力為基礎考量的外交政策最大的目標是鬥而不破7,一種邪 惡克制邪惡的概念,看似在危險邊緣,卻能夠帶來暫時的和平狀態。 以上觀點在《國家間政治》中可看到,摩根索認為目前國際道德的沉淪,是源自於: 「外交事務中的民主責任取代了貴族責任;民族主義行為標準,取代了普世主義的行為. 政 治 大 在外交事務上,是以國家利益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國家之間利益一致時,就有可 立 標準。」(1978:248 /2006:251)。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因為民族國家的出現,使得各國. 能採取聯盟、合作等。當利益不同時,便彼此對抗。Thompson 指出,摩根索認為外交. ‧ 國. 學. 需要與權力掛勾,這樣才可以實現國際穩定和協調(1980:87)。在以權力及利益為基礎. ‧. 的外交政策上,各國會去評估每個行動所牽涉的利益及各國自己在國際中的權力地位等. y. Nat. 等,所做的行為較不容易有那種較為不理性的做法,例如像是在國際上權力地位小的國. er. io. sit. 家不會去與權力地位比它大的國家產生衝突,也比較不會因為意識形態或是不同的道德 追求和大國產生衝突,而導致自己國家面臨危險。因以權力及利益為基礎的外交政策,. al. n. v i n 權力地位小的國家他們會以權力與國家利益去盤算,這樣是相對理性的,看到對方在國 Ch engchi U 際上的權力地位比我們強大,會基於自身的國家利益而不去招惹或是挑戰它。也就是說 因為權力與國家利益這種能夠透過理性判斷的概念,所引導出來的外交政策,會是較為 容易預測的,如上所述合作與對抗與否僅以利益的概念來判斷,利益一致就合作,反之 利益若是不同,便會對抗。這樣的狀況使得各國更易於判斷他國的行動,而較為容易做 出較合理的回應,反而使國際環境相對的緩和及穩定。對比於從前認為外交決策行動應 該有一些意識形態的介入,及一些對於價值的追求。像是自由、人權觀念等的價值。後 一種觀點看來似乎是比較正向的,不會像只重視權力的爭奪及只重視自己國家利益的那 7. 摩根索現實主義最重要的是希望達到一種鬥而不破的國際關係。在此感謝冷則剛老師在本論文學位考 試時給筆者的寶貴觀點。 20.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8) 種國際情況,似乎對價值追求的國際秩序會比較穩定。但摩根索所指出,使用意識形態 去指導外交政策,平時可能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當意識形態產生衝突時,或是極端意 識形態出現時,各國堅持自己的道德、自己的意識形態、自己所追求的價值時,反而容 易產生國際上有如基於抽象道德之上的十字軍東征般的對外政策(1980:86)。因此摩根 索所說的外交要與權力掛勾,看似好像會導致國際上各國對權力的嚴重鬥爭,使得國際 環境相當動盪不安。但這樣的做法反而能夠達到一種國際環境的穩定及和諧(1980:87), 也就是一種鬥而不破的國際態勢。 然而國家利益是甚麼?對於摩根索以權力為主要考量的國際關係中,國家安全是最. 政 治 大 全都沒有的話,如何去追求其他的利益?如同摩根索所言: 「外交政策的目標必須根據國 立. 重要的國家利益。也許這是最低限度的國家利益,但也是最重要的。國家若是連生存安. 家利益來界定…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國家利益,只能根據國家安全來界定;而國家安. ‧ 國. 學. 全則必須界定為國家領土和國家制度的完整」(2006:561)。. ‧. 首先如何定義國家利益?根據 Smith 指出,「在霍布斯的格言中隱藏著一個深刻而. y. Nat. 被忽略的真理,即在國家之外既沒有道德也沒有法律,在這裡摩根索引入了一套新的思. er. io. sit. 想,這種思想最終會以黑格爾的概念出現,即國家作為道德的最終來源」(1986:154)。 摩根索的觀點是「若國家是具體道德的來源,那麼捍衛國家的基本利益的政策就是事實. al. n. v i n 上的道德。摩根索認為,對國家生存至關重要的是國家自我主義或是自私的政策,這是 Ch engchi U. 道義上的責任,因此這種政策是實現國際中一丁點秩序和最低限度的道德價值」(1986: 156),也就是說自私這一概念對摩根索來說是不反對的,並且還將國家的自私視作一種 道義上的責任,因在國際中各國若能負起這種道義責任,反而能夠創造出國際環境的一 點點秩序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此外國家利益在摩根索看來是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國之 國家利益的最低要求,或曰它的利益相對於其他單位的必要因素,簡單地說就是以它的 身分而…生存,即一國的領土、政治制度及它的文化之完整,如此界定的國家利益—即 國家安全—是保証國家這一政治單位持續生存的核心」(2006:xxv)。國家的安全與生 存,就是國家利益最低的要求,換句話來說,國家安全及生存就是國家最重要的利益,. 21.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29) 低於此項利益就視為國家利益被破壞了。另外摩根索在此指出國家安全及生存是最低的 國家利益,此句話延伸的含意更是告訴我們,國家利益也並非只有國家的安全及生存, 在此之上還有許多以權力所定義的國家利益,不可只將國家利益侷限在國家的安全及生 存上而已,但也不能忘記,國家安全及生存是國家利益最重要的底線。Thompson 指出: 「摩根索認為國家利益高於並吸收了次國家集團的有限和狹隘的主張,儘管這些集團試 圖以自己的方式解釋國家利益,利益是政治中永久組成的部分…恰巧當前國際關係時代 迫使政治家將領土民族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2009:81)但 Scheuerman 認為摩根索在 此部分有兩個重大含糊之處,首先是摩根索一方面認為政治家應該追求國家利益這種相. 政 治 大 組織取代 (2009:81) 。其次是 Scheuerman 認為權力慾望的確是普遍的人性特點,但 立. 對不變的真理,但另一方面卻在他的論述中批評民族國家,認為民族國家應該被超國家. 他認為權力是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因此他認為國家利益並非僅是霍布斯所認為「生存」. ‧ 國. 學. 這一個唯一的國家利益,而應該要分為「必要不可變的」及「可變的」國家利益。其中. ‧. 必要的國家利益正是摩根索一直強調是國家的生存,但 Scheuerman 認為應該還要包含. y. Nat. 維持基本的政治和文化特徵(生活方式)。政策制定最嚴苛的任務就是如何劃分必要的及. er. io. sit. 可變的國家利益,也要小心不能讓可變的國家利益超過必要的國家利益 (2009:82-84) 。 最後 Scheuerman 也批評摩根索雖一直強調國家利益有理性、客觀的特徵。但實際上摩. al. n. v i n 根索並未仔細處理如何定義國家利益?摩根索無法像霍布斯始終如一認為生存是唯一 Ch engchi U. 也是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摩根索有時承認國家利益包含政治和文化,有時卻又偏重狹隘 的戰略和軍事因素 (2009:86-87) 。筆者認為 Scheuerman 的評論有他的道理,摩根索 的確在許多地方沒有處理清楚。一方面談國家利益但卻又想要將民族國家的概念消滅, 似乎有矛盾之處,但正如 Thompson 所說,摩根索對政治現實和道德的雙重重視,也就 是說他內心對超國家組織有所寄望,但他也認清現實,目前的狀況是無法達成這種狀況, 因此他只好在這種民族國家的國際現實狀況中,想了一個辦法來當作解決之道,且雖然 目前雖然不可能達成世界國家的願景,但摩根索也有指出朝向世界國家的步驟: 恢復傳統外交→國際和解→國際共同體→一個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國家→世界和平. 22.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30) (2017:12) 。不過我認為摩根索最主要是希望透過這種國家利益的概念,讓目前各民 族國家,在行動時能夠有考量的依據。 雖然真正的和平目前並沒有可能達成,但是透過權力來界定國家利益,卻是目前解 決方案,Smith 指出「不僅如此,這一論點反映了摩根索的信念,即如果普遍遵循國家 利益政策(在合理定義時)可以導致國際穩定、緩和,他認為雖然這是持續的競爭和戰 爭的威脅,但不會有激烈的衝突」(1986:156)。原因是因為本章中一直提到的,摩根 索所擔心的道德十字軍狂熱的問題,才是對國際和平構成了真正的危險(1986:156)。 摩根索對此部分討論做一個總結,他認為「源於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在道德上優. 政 治 大 它保護了具體道德來源的完整性,同時也導致了相對的國際節制和秩序」(1986:156)。 立. 於受普遍道德原則啟發的外交政策。因此遵循國家利益的政策在理論上是雙重道德的:. 摩根索此部分的觀點,正是他現實主義中相當重要的思想,也就是說雖然摩根索只論權. ‧ 國. 學. 力強弱,但這之中他還是有談論到有關道德的部分,不過僅是將道德作為一種輔助性的. ‧. 考量,使道德能夠應用於現實政治世界中的一種方式。另外在摩根索現實主義六原則中. y. Nat. 的第四項原則他提到,「採取成功的政治行為本身就是基於國家生存的道德原則。不謹. er. io. sit. 慎,也就是說不考慮表面上道德的行為的政治後果,就談不上政治道德」(2006:12) 。 因此若是要符合政治道德,就是要透過謹慎原則去做出行動,而成功的政治行為,就是. al. n. v i n 要基於國家生存這一個道德原則之下去行動的。此點最明顯的例子正是摩根索反對越戰, Ch engchi U 因摩根索的現實主義是一種較偏向對大國規勸的概念,也就是希望大國的行動只看客觀. 的國力強弱(無道德好惡判斷),對美國而言,越南是一個弱國,這種沒有權力的國家, 美國不應該耗費那麼大的精力去處理他。正如 Smith 所提到的「摩根索會反對越戰,正 是因為這無法服從美國的利益,甚至是違背這些利益的」(1986:157)。美國參加越戰, 對於摩根索來說認為這就是意識形態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而做出的行動,這是不理性且 不符合美國利益的。 不過 Smith 對於摩根索反越戰的看法,提到了一個問題,「顯然摩根索與那些負責 政策的美國人對於美國國家利益的定義截然不同。」國家利益似乎並不像摩根索認為的. 23. DOI:10.6814/THE.NCCU.PS.003.2019.F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entrada líquida de investimento directo desceu de 40,1 mil milhões de patacas em 2007 para 28,0 mil milhões de patacas em 2008, devido à fraca procura de investimentos

所樹立起的旗幟。許多被歸類 為存在主義的學者,根本反對 這個稱呼。存在主義以外的學

Analisando a conta financeira por tipos de investimentos, o sector bancário totalizou uma saída líquida de 14,2 mil milhões de patacas em 2010, em comparação com a saída líquida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Chang-Yu 2005 proves that the Euler-Carlitz relations and the Frobenius relations generate all the algebraic relations among special Carlitz zeta values over the field ¯ k.. Jing

The t-submodule theorem says that all linear relations satisfied by a logarithmic vector of an algebraic point on t-module should come from algebraic relations inside the t-module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 „ The The extended nature extended nature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local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