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私立大學經營問題之探討

第三章 台灣公私立大學經營之探討

第二節 公私立大學經營問題之探討

大學校院和其它社會機構相同,都不是存在於真空狀態,其存在和運作 方式必須配合當時的外在環境(金耀基,1984;許士軍,2003)。我國高等 教育發展在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面臨二種挑戰,其一是全球化概念的堀起,其 二是當高等教育由菁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或普及化教育時,政府、大學與市場 化,形成一種互相牽制與協調的三角關係(蓋浙生,2008)。許士軍 (2003)

指出,目前我國大學校院所面臨的生存環境而言,主要有兩種情況:(1)多 元化的社會-這代表社會對於知識的需要,無論自創造、傳播管道和應用領 域而言,都不是定於一尊或侷限於狹隘的範疇之內,而呈現在研究專精以及 應用組合多樣化上,所以大學必須選擇自己最擅長且又符合社會需要的領 域,重點發展作為生存所需之特色;(2)高度競爭的環境-以目前國內大學 校院數目之多,業已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態,如果再加上來自國外大學所帶來 的威脅,在可見的將來,恐將出現某些校院因學生人數不足而發生財務危機。

陳維昭(2008)認為,台灣高等教育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1)缺乏穩 定一貫的教育政策;(2)高等教育質量失衡;(3)高等教育經費嚴重不足;

(4)大學運作缺乏彈性;(5)大學國際化不足。這些問題在2001年教育部 發表的《大學政策白皮書》均有提到,但幾年下來問題依舊。由此可見,台 灣公私立大學面臨的重要問題大致有大學競爭力、學校財務問題以及如何因 應與產業合作的問題。本研究將從台灣公私立大學面臨的問題概分為四方面 來探討,分述如下:

壹、大學經營方式的問題

陳維昭(2007b)指出,台灣的大學校院本身運作面臨了商業化的危機,

而此危機來源有二:一是大學自籌經費的壓力,二是產學互動可能衍生的 影響。台灣的大學經營方式一直以來都是非經濟效益取向,即便是私立大

學的經營方式亦是希望能培育優秀學者與鑽研知識。許士軍(2003)指出,

台灣的大學校院在心態上,甚多學校所追求的並不在於發展特色,而是努 力成為世界一流的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事實上,這種研究至上的經營目標 未必適合所有的大學校院,但是所造成的結果卻是大家朝向類似的方向努 力,往往導致力量分散,效果有限,而且結果反而可能犧牲了原來擁有的 特色。大學治理應該要著眼於建立具有差異、區隔和特色的大學之上,每 所大學的治理要強調其不同之處,讓該大學成為社會不可或缺的教育機構

(黃政傑,2008)。

李隆盛、陳裕昌(2005)在研究美國加州公立大學分類的時候提到,

任何大學校院都應該發揮教學、研究和服務功能,但得依意願和條件側重 教學或是研究,台灣的社會階層結構和勞動力結構還在轉型當中,高等教 育應該從美國加州得到的意涵是研究型大學無需太多,所以無論政策引或 辦學實務,都不該讓大學校院一窩蜂的朝研究型綜合大學發展。如此的分 類結果,升學的壓力減低,因為不同程度的學生各得其所,學生能得到適 合其程度的教育,社會大眾也可以接受這個觀念,不必一窩蜂擠到加州大 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賴明詔,2008)。像麻省理工學院創辦至今仍 然沒有變成研究型綜合大學,但也不只是一般的理工學院而已(Vest, 1991;

李淑珺譯,2006),它擁有自己獨特的品牌聲譽。大學的經營方式應該可以 有更多樣的模式,以因應多元化發展的社會需求,並且解決大學現在必須 自籌款項的問題。

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高等教育機構在數量和性質方面都有了 很大的變化,如圖 3-1 所示,許多新的高等教育機構在經營本質上並不同 於傳統大學,而且也增加了許多研究機構,這意味著高等教育的經營方式 是可以很多元的。

鑒於全球化的發展,大學外部環境的競爭升高,許多先進國家都努力 將國內大學推上國際舞台,成為一所令人矚目的頂尖學府。先進國家的高 等教育政策雖各有不同的方向與重點,但其中有一項非常相似的地方是,

都在於學術卓越的追求及將少數大學提升至世界一流水準的努力(戴曉 霞,2007),於是政府會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資在具有發展潛力的大學校院 身上,有發展潛能的大學校院若缺乏經費,就好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誠 如湯堯(2001)指出,高等教育建設與永續發展均需仰賴充裕的經費支援,

如欲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就必須在不同的領域提供合理的競爭性經費;如 欲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則更需提供充分之奧援、升級硬體設備、招攬堅強 的師生陣容。

新的高等 教育機構

教學 實務

傳統大學 研究機構

職業培訓機構

圖 3-1 機構位置和教學、研究與實務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修改自 Hazelkorn, E. (2005). University research

management: developing research in new institutions(43).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研究、發展和知識移轉

Vest(1991)提到,美國的研究型大學在原本的經濟與社會支柱逐漸轉變 時,學校的發展夢想會受影響,學校必須認清財務現實才能因應環境挑戰,

更必須小心但果決地重塑財務、工作和組織架構,才能保持卓越表現,確保 自己和更多人類擁有活力充沛的未來(引自李淑珺譯,2006)。之後知識經 濟時代,首重知識與創新,大學校院所擁有的知識(無形資產)已逐漸超越 一般有形資產,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研發能量是影響企業營收與價值的 主要因素,而企業專利之數量與品質足以反映該企業的研發能力,為企業創 造利基。大學在明確定位後,行政組織宜重整再造,人員除固定員額編製外,

亦可利用校務基金彈性聘用。為有效落實大學各項計畫,成立「執行控管與 績效評核委員會」及「校務發展諮議會」,以目標管理及績效考核的精神,

落實相關措施及年度績效評核(楊國賜,2006b)。

大學除了必須重新評估且調整自身的運作情況以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 之外,大學的經營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企業的影響而開始改變。大學產 業競爭的狀態可以從技術移轉能力、市場規模經濟潛能、產業對市場控制 力及產業價格掌握度等方面來看。Meyer (1998)指出,矽谷領導者常運用五 種方式來經營公司:(1)領導者對於他們的競爭力有永無止境的偏執;(2)

領導者對於環境保持高度注意力;(3)將組織扁平化並快速傳佈訊息模糊 邊界;(4)用熱情鼓舞員工並且給予金錢鼓勵;(5)設定努力目標大膽前 進(引自余淑賢譯,1998)。這五種方式皆適用於大學的經營,唯大學經營 並非完全經濟效益取向,應避免在開闢資金來源時陷入商業化的負面效應。

台灣是經濟體中少數能建立起高科技製造產業的國家,政府政策在這 當中扮演著發展基礎建設、促進產業群聚及獲取關鍵技術知識的重要角 色,其中最成功而引人注意的,即是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園區,形成台灣 高科技產業的群聚效應,進而促進了相關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然而,當台 灣面臨產業結構轉型之際,產業亟須提升其技術層次與附加價值(溫肇東、

吳豐祥、蔡政安,2003),蘊藏於大學中豐富的學術知識就成了企業的好幫 手,如同了解美國史丹佛大學與矽谷經濟的成功發展關係,就能了解大學 的學術研發成果將是企業走向創新經濟的重要基礎。大學的經營方式會因 為企業的需求與回饋而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也會因為大學校院的需要和 支援而改變。

歸納來說,我國的大學校院密度太高,政府的財政支援卻是有限,因 此教育部推動大學追求學術卓越發展計劃,乃基於打破平頭式資源分配的 缺失,重點支援具有發展潛力的大學校院(曾志朗,2001),而政府這樣的 舉動即說明了大學的經營方式必須有所改變,有所區隔,大學必須清楚自 身的資源條件與發展方向,才有機會爭取合理的經費補助,提升競爭力。

貳、人力資源供需影響的問題

近年來由於知識經濟快速發展,在以知識為競爭基礎下,人力資源已 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張火燦、許宏明,2007),古人所謂的「有民斯 有土,有土斯有財」,在今日可以解釋為有人力資源才能發展產業(李隆盛,

2000)。廣義的人力資源包括了人力資源分析、人力資源供需、人力資源規 劃、人力資源獲取、人力資源維持等範疇,本研究從人力資源供需方向來 看大學經營的環境背景,將人力資源供需的討論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大學 教師到業界兼職的問題,另一是職業場域需求的問題,兩者都是影響大學 改變經營方式的環境背景之一。

就大學教師到業界兼職的問題而言,現在的大 學 均 負 有 研 究 、 教 學 與 服 務 的 職 責 , 所 以 大 學 教 師 實 際 上 的 工 作 不 是 僅 有 教 學 和 研 究 。 在 教 育 部 規 定 大 學 教 師 必 須 有 基 本 的 每 週 授 課 時 數 外 , 倘 若 增 加 大 學 教 師 參 與 產 學 合 作 的 職 責 , 教 師 就 必 須 同 時 面 對 教 學 工 作 、 學 術 研 究 與 參 與 產 學 合 作 的 壓 力 , 這 樣 重 的 壓 力 往 往 導 致 教 師 對 於 產 學 合 作 是 心 有 餘 而 力 不 足 , 於 是 只 能 選 擇 做 好 自 己 的 教 學 與 研 究 工

作 。 另 外 , 我 國 目 前 的 教 育 制 度 較 偏 重 學 位 的 取 得 和 論 文 發 表 的 肯 定 , 較 忽 略 業 界 現 場 的 實 務 經 驗 , 再 加 上 教 師 的 主 要 任 務 仍 定 位 在 教 學 及 學 術 研 究 , 使 得 教 師 多 以 研 究 與 升 等 為 學 術 生 涯 重 心 , 對 於 參 與 產 學 合 作 的 意 願 低 落 。

作 。 另 外 , 我 國 目 前 的 教 育 制 度 較 偏 重 學 位 的 取 得 和 論 文 發 表 的 肯 定 , 較 忽 略 業 界 現 場 的 實 務 經 驗 , 再 加 上 教 師 的 主 要 任 務 仍 定 位 在 教 學 及 學 術 研 究 , 使 得 教 師 多 以 研 究 與 升 等 為 學 術 生 涯 重 心 , 對 於 參 與 產 學 合 作 的 意 願 低 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