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私立大學經營策略之探討

第三章 台灣公私立大學經營之探討

第三節 公私立大學經營策略之探討

大學面臨的經營問題會影響學校整體的發展,因而大學需要改變原本 的經營方式以因應問題可能引起的負面效應。當大學察覺需要改變經營或 是正在思考如何改變之際,大學內部與外部因素都會促使學校不得不加速 進行經營方式的改變。

在探討公私立大學面臨的問題以及促發改變經營方式的背景之後,本 節從台灣大學校院本身與目前既有的優勢條件來分析改變經營方式的可行 性,即大學若有深厚的基礎研究實力、豐沛的人力資本以及與政府維持良 好的互動關係,則大學改變經營方式的可行性就愈高。參酌國外大學成功 案例,尤以美國大學的產學合作表現亮眼,美國大學產學合作之成功,關 鍵在於知識供給與需求者之間有專業管理單位扮演資訊傳達的樞紐功能,

以知識管理方式經營知識財產,其產學合作績優大學的成功核心要素並非 技術精密程度,而係能充分了解產學雙方資訊,讓可應用的技術在專業管 理之商業模式下達到最大效益。相較於美國大學校院的產學連結,我國大 學校院之產學合作營運管理亟待強化,如何有效管理學校智慧財產,是亟 待解決之問題(倪周華,2008)。

大學本身要有改變經營方式的需要與迫切感,在改變的過程中,政府

才能成為推手或助力(蓋浙生,2008),而當大學校院開始思考改變經營模 式,企業環境也同樣面臨轉型的需求時,大學與企業的互動方式就愈來愈 多樣化,從早期的建教合作或是透過研究單位的合作案到現在產學合作的 大力推動,大學與業界的合作漸趨頻繁。大學可以選擇改變經營方式的策 略有許多種,譬如集中資金投入發展學校的重點領域、配合國家經濟發展 政策調整學校研發重要項目,或是設置相關組織(如技術移轉中心、產學 合作中心、育成中心)以推動之。截至 2008 年,台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已 協助超過 90 所由研究單位或大學校院成立的育成中心,可以想像大學校園 中潛藏著無窮的研發能量。

育成中心的設置主要是希望能提供大學的學術研究協助業界,不論是 技術提昇或創業方面,皆可提供業界專業協助與服務,彌補業界研發能力 與設備的不足,活絡整體經濟與創造就業市場。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大學 發現它們正處於漸增的壓力之下,需要改變本身的運作方式,而機敏的大 學漸漸地了解它們必須回應政府、產業和社會團體增值的新要求,大學在 維持和改進本身的傳統領域研究、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是逐年複雜,這讓許 多大學看起來似乎是無法趕上環境極速變遷的年代 (Clark, 2004)。職此,

本研究從兩方面來分析大學的經營策略。

壹、在產、官、學的合作方面

一、因應中小企業發展轉型的需求

根據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7 中小企業白皮書》,2006 年時,台 灣中小企業的數量高達 1244099 家,約佔台灣全部企業的百分之 97.77,大 部分的中小企業雖然規模不大,卻是台灣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

然而,隨著時代背景的改變、競爭環境的變動以及科技創新的更迭,許多 原有的競爭優勢逐漸被其它國家所取代,如何發展尖端技術、創新產品與

創造新附加價值已成為中小企業迫切需要之協助(簡惠閔,2006)。

就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來說,政府和學界可以協助其創新研發、增進 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以及制定政策提供具體適切的服務;就中小企業 的經營轉型而言,政府和學界可以幫助其從知識密集產業轉為知識型公 司,或是輔導服務業結合創意與藝術,發展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台灣大學 校院擁有的人力資本與設備資源,正可以提供中小企業發展進行技術提升 或經營轉型之用,大學與企業合作不僅可以獲取企業回饋的報酬作為研發 經費,亦可以提高學校的學術聲望。

快速變遷是廠商在知識經濟下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最大的挑戰之一,而此 反映在三個層面上:(1)產品、服務創新加速進行、壓縮產品生命週期;(2)

資訊加速流通,市場競爭趨於完全競爭;(3)在全球化運動席捲之下,凡立 基於所謂「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差異之概念趨於弱化。廠商所思考的 經營模式,即放眼於天下,重點在於善於利用全球資源,建構跨國供應鏈及 培養其競逐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劉孟俊、陳信宏,2003)。當企業面臨知識 與技術升級之需求,發現大專校院擁有豐富之研發能量與資源,為求永續發 展與永續經營,中小企業勢必要加強與大學互動,與大學研發資源做有效的 整合(簡惠閔,2006)。企業與學校合作免去設置或擴編研發部門之成本,

投入研發經費與學校合作,可提升其技術與產品之品質,可謂產學雙贏。根 據我國經濟部《2000~2008經濟部政績回顧》的產業部分,1999年全國育成 中心有35所,培育企業共301家,累計促進投資新台幣27億元,至2001年創 造就業24447人,迄2007年底全國育成中心達100所,培育企業共2986家,累 計促進投資新台幣449億元維持及創造就業179324人。

當企業研發的本質出現變化時,表示大學必須肩負更多廣泛的與基礎科 學的研發任務,但誰來擔任研發資助者?最重要也是最優先的,當然是政府 機構。然而,有個問題是,如果企業最終會從大學的基礎研究中獲利,那麼

企業為什麼不自己支付研發資金?這個問題和另一個問題息息相關:為什麼 企業自己不增加長期的基礎研究,並貢獻部分成果作為與學校共同分享的科 學和科技基礎知識。最常見的答案是,短期而言,市場沒有這種需求,而且 如果這些研究成果不能直接運用在生產產品上,那麼從事長期研究的機構一 定不會獲益(李淑珺譯,2006;Vest, 1996)。換言之,這就是企業在評估一 項新技術研發時會考量的投入資金曲線,若產品無法很快的上市,研發資金 又過於龐大,長期下來公司財務可能會因此被拖垮(曾怡禎,2006)。

企業成長的相互關係所牽涉到的,不只是表面的產業關係問題,而是暈 蘊含著更深層的國家經濟發展力,如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成功發展成了國家經 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半導體產業的興衰關係著電子產業的發展景氣,也是國 家高科技的實力展現。由於中小企業在發展轉型時,的確非常需要大學提供 資源協助,於是政府在1994年開始推動創設育成中心,鼓勵公、民營機構共 襄盛舉,希望透過育成中心來結合新創事業與創業基金,建構學界與業界共 創利基的平台。

二、積極推動產學合作的業務

產學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育成中心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一項政策,

也是國外許多大學用來參與企業活動的一種管道。育成中心的概念源於1950 年代末期,美國政府為了解決經濟不景氣對社會造成之衝擊,特別透過優惠 補助的措施,促使大專校院或是民營企業利用既有資源提供中小企業營運之 所需,達成鼓勵創業與增加就業之目的(湯堯、成群豪,2004)。台灣受到 美國矽谷產業及大學創業育成的影響,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鼓勵下,各大學 校院紛紛設立育成中心。育成中心是從一種創新系統的觀點來協助企業發 展,它透過完善的設備和豐富的資源來培育企業,類似孵化器的功能(曾信 超、李隆生,1999)。

台灣的產業結構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但中小企業通常資金不多,無法承

擔長期研發經費的支出,即使有了新技術,也常缺乏智財管理的知能而蒙受 損失,所以育成中心的設立有助於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大學校院擁有豐富 的人力資源,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通常也比中小企業還好,大學創設育成中 心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應是一種創新技術的福音,對大學本身來說,是一種拓 展資金管道的方法,也能增加大學教師與業界合作的經驗。從另一方面來 看,有經驗的大學教師在授課時,理論和實務經驗能夠結合,對聽課的學生 來說是一種很棒的學習。

台灣的育成中心設置是以創新公司和中小企業為對象,藉由低租金的服 務及良好完整之支援環境的提供,協助其生存與發展,且在其發展過程中,

提供整體環境的支援(曾信超、李隆生,1999)。基本上大學校院參與業界 的方式有很多種,參與創建育成中心是大學校院參與產業開發的其中一種方 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1997年開始補助大學校院創設育成中心),如清華 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成立8年來已育成77家公司,其中有9家上市、上櫃或公開 發行,總市值已逾500億台幣(陳文村,2007)。

台灣近年來工業用地價格偏高且取得困難,勞動成本高漲,傳統產業技 術提升面臨瓶頸,在政府獎勵高科技研究發展及產業政策引導下,高科技產 業之出口量佔總出口之比例已達四分之一。在政府促進業界研發技術提升的 階段,大學研發人才功不可沒。台灣學術單位因為仍在學術創業的發展初 期,擁有學術衍生公司的機構相當少。相較上,台灣的學術單位並非運用該 大學的智慧財產來創立新公司,它們主要經由大學育成中心來幫助產業夥伴 創造及發展新事業。育成中心協助發展企業的技術能力,提供企業投入學術 研究設施、研究人員諮詢及建立研究網絡的機會(張元杰、陳明惠、楊宜興,

台灣近年來工業用地價格偏高且取得困難,勞動成本高漲,傳統產業技 術提升面臨瓶頸,在政府獎勵高科技研究發展及產業政策引導下,高科技產 業之出口量佔總出口之比例已達四分之一。在政府促進業界研發技術提升的 階段,大學研發人才功不可沒。台灣學術單位因為仍在學術創業的發展初 期,擁有學術衍生公司的機構相當少。相較上,台灣的學術單位並非運用該 大學的智慧財產來創立新公司,它們主要經由大學育成中心來幫助產業夥伴 創造及發展新事業。育成中心協助發展企業的技術能力,提供企業投入學術 研究設施、研究人員諮詢及建立研究網絡的機會(張元杰、陳明惠、楊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