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教育部對於大專校院數量的統計,1991 年時,台灣大約有 50 所大 學校院(不包含專科學校)。到了 2001 年,台灣大學校院數量增為 135 所

(不包含專科學校)。截至 2009 年,台灣大學校院數量已增至 147 所,其 中公私立大學增為 102 所,而公私立學院減為 45 所,若納入專科學校則共 有 162 所(教育部統計處,2009),整體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經費比以往要增 加許多。然而,政府撥予高等教育的補助經費卻沒有等同增加,反而是快 速增加的大學校院數量稀釋了政府撥予的補助經費,加上少子化的衝擊,

出生人口數逐年減少,大學未來招生不足勢必會影響學校的經費收入,大 學財政問題日益嚴重,將影響學校整體的經營品質與學生的學習品質。欲 解決教育經費的困難,不外開源與節流二種途徑(蓋浙生,1986),基於 高 等教育財政的緊縮,本研究從開源方向來探討台灣大學校院的經營方式,

嘗試開拓大學校院營運之途徑。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台灣高等教育受限於中央政府財政緊縮,大學校院數量持續增 加,所提供給高等教育經費之總額雖有微幅增加,但平均每校能分配之經 費卻因相互排擠而產生緊縮,經費分配呈下降趨勢(張家宜,2005)。為了 解決政府財政緊縮所引起的高等教育經費投資不足問題,歐美先進國家積 極推動高等教育財政改革,一方面欲藉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共教育經費分 配機制,另一方面亦希冀能促使各大學擔負起相對的經營責任(蓋浙生,

2006)。孫震 (2007)指出,1990 年代以來各國在全球化的洪流下,紛紛提 出優惠條件吸引人力、資本與投資,在這種情形下,社會大眾希望由政府 負擔迅速膨脹的高等教育費用,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大學與政府的互動關係在社會變遷的脈動下受到了挑戰,當政府對大 學的主導權降低,以政府預算來支持大學教育的經費亦必定減少,大學在 財政壓力下不得不改變其經營方式,另謀生存與發展之道(蓋浙生,2007)。 當政府不再是大學主要的資金來源時,大學若能和業界互助合作,形成良 性的相互依存關係,讓業界成為大學穩定的資金來源之一,大學的財務或 能紓困,政府的財政負擔也或能減低。近年來政府推動的產學合作,即是 一種學界和業界之間的互利經營方式,而且在輔導大學與企業公司互動的 過程中,政府制定適切的法令政策,可以促進大學與業界經由合作而更具 競爭力。

大學的經營方式無法一成不變,其會因外部環境的影響與內部環境的 需求而改變經營方式。大學是否應該自己主動改變經營方式或被動因應環 境變化,根據 Clark (2000)在歐洲的研究,他認為大學本身即應該積極的使 自己更具前瞻性,甚至是創業性,假如大學不主動這麼做的話,它們就是 將自己置於風險的情境當中。大學該如何使自己成為主動改變運作方式的 經營體,基本上這和大學本身的校園文化有很大的關係。陳維昭(2007a)

在《臺灣大學新世紀願景》一書中提到,近年來國立台灣大學努力執行的 工作策略中,有一個重要的項目為重建校園文化,因為校園文化是學校所 有成員共享信仰、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綜合,經過長時間淬鍊與世代傳承 逐漸而成。校園文化的存在,深深影響大學的行事風格、改革與發展(黃 政傑,2008)。大學如果希望自己能因應環境變動的挑戰,它就需要形塑符 合環境特質的校園文化。

然而,當大學察覺生存受到威脅並且主動改變經營方式的時候,單憑 大學本身的力量是不足的,它需要本身以外的助力以更順利的改變經營方 式,如 Turpin 與 Garrett-Jones (1997)在比較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研究中發現,

大學改變經營方式的重要動力結盟來自於大學和政府及業界之間的社會互

動(social interaction),若是政府不認為自己在大學改變經營方式的歷程中 是關鍵參與者,而僅基於減輕國家財政負擔的考量來推動大學自我籌措資 金,則大學、政府及業界三方構成的螺旋概念是無法實現的(引自 Sutz, 1997)。由此可見,大學本身即需具備積極的經營態度以因應快速變遷的社 會環境,但政府和業界也是促進大學改變經營方式的重要動力來源,所以 當學校欲經營為創業型大學(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的時候,政府與 業界的支持是有推波助瀾的效用。因此,本研究從大學理念的轉變因素著 手,經由探討理念轉變的原因來了解促使大學校院經營為創業型大學的環 境背景,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美國及歐洲的研究型大學透過 Clark 研究的大學經營轉型路徑,以及 EtzKowitz 研究的三方螺旋模式,積極促使大學、政府和業界三方面攜手合 作,共同創新,政府對大學財務的負擔獲得紓解,大學得到業界經費的挹 注得以改善其研究與設備,企業在大學科技研發技術的指導之下生產附加 價值(value-added)高的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蓋浙生,2008)。教育 產 業化的概念意味著在一般大學中加重其學術研究應用的份量,在技職校院 中提升其產業實務(industrial practice)的水準,這光譜的兩端並非互不關 聯而是呈現巧妙地漸進融合,這亦是當前台灣對高等教育產業化議題之政 策導向。在此前提下,大學校院的經營該如何發揮創業精神,並且將產業 化融入治校思維,就形成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與挑戰(湯堯、王宗坤,

2007),亦是創業型大學欲達成的理想目標。大學校院在經營為創業型大學 的過程當中,即是一種對智慧資本的處理,大學校院內的研究發明通常不 會直接轉為商品上架,而是需要和業界合作將這些智慧結晶轉換為產品進 入市場,使雙方均能從中獲益,這些智慧資本所帶來的利益就是大學副產 品(university spinoffs)的優勢。

將知識作為一種資本和競爭力,其性質和傳統的生產要素相較大相逕

庭。然而,學校欲經營為創業型大學的過程中將遭遇到許多阻力,譬如學 校領導核心需慎思如何改革沿襲已久的文化慣例,讓教職員在固定的工作 框架下跳脫出來做不熟悉亦不習慣的事務;或是重新調整升遷和獎懲方面 的項目及條件,強勉或激勵教職員要有更多的學術研究成果。歸納而言,

一方面是歷史和文化發展的關連,另一方面則是創業型策略和國家角色形 態的兩難(Sutz, 1997)。另外,社會壓力亦會干擾大學的經營方式,尤其是 歷史悠久的傳統優良學府,有著超然崇高的學術研究聲譽,一般社會大眾 較難接受其經營方式朝向市場化或商業化。因此,本研究經由分析創業型 大學的理論內涵與相關實例,藉以了解創業型大學的競爭優勢所在,此為 本研究動機之二。

全球化的趨勢與知識經濟的潮流撼動了學術研究的存在與意義,學術 知識的移轉與應用,不僅為競爭激烈的大學鑿出另一種經營途徑,提升了 學術知識對於社會的服務性,也為大學創造了可觀的經費收入。經濟合作 暨開發組織(OECD)(1966)在《知識經濟報告》(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Report)中曾提到,以知識為核心之新經濟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的 結構,知識已成為生產力提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而且在科技發展 的引導下,國家的經濟整體發展需要知識創新、知識累積而至知識擴散,

進而將國家分為高度、中度或低度知識經濟化三個類型(王保進,2001;

劉啟順、隋廷勳,2006),而大學的經營方式也將因知識經濟化的程度而處 於改變狀態。

知識經濟的社會講求全球化和自由化,各種知識與訊息流通相當的快 速與流暢,這種現象導致高等教育事業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吳清山,2003)。 大學功能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大學所創新的知識與技術需要 管道流通以活用智慧資本,並藉此獲取研發資金以繼續更精密的技術研 發,而這樣的作法亦可以協助大學本身發展更好的經營方式。例如:美國

史丹佛大學早期為了解決校務發展所需的資金,並試圖將學校畢業的優秀 人才留在當地服務,因而主動提供學校的資源來協助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 廠商,雙方一起合作研發以創新技術及產品,此舉不僅成功的幫助史丹佛 大學改變經營方式,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社會的經濟發展,後來更成為促進 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之一。所以本研究從大學經營的層面來探討 促使台灣公私立大學需要改變經營方式的原因為何,分析其改變經營的策 略方向,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綜合上述,創業型大學不僅可以降低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財政負擔、提 供業界創新技術與產品的動力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能讓大學校院有更充裕 的經費來繼續高品質的研究和教學,並且能讓學生提早接觸產業場域,以 提升學生畢業之後的謀職競爭力。因此,本研究首先探索創業型大學的崛 起背景,了解影響促使大學經營為創業型大學的環境因素,提供台灣公私 立大學作為未來經營發展方向的借鏡;其次,以 Clark 和 EtzKowitz 的觀點 作為建構創業型大學要件的基礎,分析專家學者對於創業型大學理念的看 法,並以國外成功經營為創業型大學之學校作為參考案例;再者,探討台

綜合上述,創業型大學不僅可以降低政府在高等教育的財政負擔、提 供業界創新技術與產品的動力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能讓大學校院有更充裕 的經費來繼續高品質的研究和教學,並且能讓學生提早接觸產業場域,以 提升學生畢業之後的謀職競爭力。因此,本研究首先探索創業型大學的崛 起背景,了解影響促使大學經營為創業型大學的環境因素,提供台灣公私 立大學作為未來經營發展方向的借鏡;其次,以 Clark 和 EtzKowitz 的觀點 作為建構創業型大學要件的基礎,分析專家學者對於創業型大學理念的看 法,並以國外成功經營為創業型大學之學校作為參考案例;再者,探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