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業型大學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 創業型大學理論內涵之探討

第二節 創業型大學之理論基礎

創業型大學的興起基本上是源自於欲解決學校財務的問題,希望學校 在政府撥予的補助經費逐年減少之下、能夠從其它方面來創造學校的資金 來源,如從一般收入(像是學雜費、場地租借費、儀器設備租借費、捐贈 等),還有發揮智慧資本效益(譬如投資報酬、技術移轉獲利、創建公司等)

所得到的收入。創業型大學的經營是饒富創業精神的,這和傳統大學所重 視的學術精神是不太相同的,知識創造及知識應用是創業型大學最重要的 能力與資產。

學術研究知識是大學校院的智慧資本,它是無形的資產,若要將其轉 換為具體的資本,則需透過商業活動或市場需求來評估,並非所有的學術

知識都能產生立即的經濟效益,也並非所有的學術知識都能進入市場運 作,而且很重要的是,學校的財務狀況需要透明化。因此可以說,創業型 大學是以一種創業精神來經營校務,企圖使學校能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從 事重要的教學活動和基礎研究。基於此論,本研究從知識經濟、智慧資本 與財務管理來探討創業型大學的理論內涵。

壹、知識經濟論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主要由幾個因素所促成,譬如全球化、國際化、

自由化、產品需求多樣化、資訊與通訊及網路等新技術的快速發達、新科 技的發展(李誠,2001)。對於全球知識經濟體的發展而言,資本很顯然的 已經成為必要而非充分的生產條件,經濟發展的成功必須以知識為基礎,

然而由知識帶動的科技發展需要以高品質的研究與發展為後盾,大學在當 代知識的創新、發展和傳遞上扮演了核心角色,學術研究及其應用對於經 濟發展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戴曉霞,2007),而對於這樣的知識運用潮流 則有助於創業型大學的崛起。鑒於知識經濟對創業型大學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說明知識經濟之意涵,其次分析知識經濟對高等教育之影響。

一、知識經濟的意涵

知識經濟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經濟的新經濟,各專家學者使用的名詞及 其闡述的內容雖然不盡相同,但有關知識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從 1960 年 代開始,就不斷有學者對其投入極大的關注與研究(吳思華,2001)。Thurow (1990)將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定義為:以知識的創新、擴散、

轉換與應用為主體的經濟(引自朱敬一,2002)。知識經濟的相似概念雖然 很早就出現,之後亦有許多學者持續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但是真正落實 到政策與管理層面的思考則開始於 1990 年代初期。OECD 自 1990 年代初 期開始深刻的感受到知識及資訊市經濟快速成長的基礎,於是其在「1996

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knowledge- based economy)的概念(吳思華,2001)。知識經濟的觀念也 就逐漸的發芽成長。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創造、流通以及利用經濟活動之上 (OECD, 1996)。強調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認為透過知識可創造一個無限 的經濟資產,知識就是力量,可以創造財富,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只有不 斷的創新知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吳清山,2003)。知識本身的擴張是無 限的,受過教育的人們和他們所創造的知識會逐漸成為一個國家財富的來 源(Duderstadt, 2000),人力資本的觀念逐漸形成。隨著知識快速的改變,組 織需要能力提供創新的新商品去回應市場(Jarvis, 2000)。人力資本漸漸超越 設備、土地等有形的資產,組織關注知識的轉化與創新,將其導入結構的 改變與創造,知識已成為一種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 臨而增強競爭力的一種利器,也就是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無 形資產能為學校帶來高度經濟效益,學校的無形資產愈多,則其所能獲得 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就愈多(湯堯、成群豪,2004)。對企業而言,產業 生存原則不再只是比較誰的成本低、產量大,還要比較誰擁有更多的創新 能力以及技術專利,藉此創造另一種競爭優勢(孫明志,2004)。學校研發 者對於技術移轉和智慧財產權的需求成為學校行政的新功能之一。

根據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 2004 年修訂的科技統計名詞定義手 冊,技術移轉(technology transfer)係指技術由某個單位被另一個單位所擁 有的過程,即由研發單位轉移到使用單位。從知識創造鏈來看,技術移轉 是一種對創新知識的加值與服務,可以協助學校和技術研發者(如大學教 師或學生)評估研發成果的價值性和潛在市場,並且提供服務擴大研發成 果價值的經濟效益以獲取更佳的研究經費。技術移轉的過程頗為複雜,包 含從技術研發到技術行銷及授權的過程。技術移轉可以說是一種對技術的

了解、評估、推銷、授權及輔導的過程,透過對技術移轉的探討,可以較 深入的瞭解大學校院如何運用智慧資本之經濟效益。而經由技術移轉的過 程,學校會涉及智慧財產權的處理,智慧財產權係為鼓勵並且保障學校研 發人員運用其精神力量從事創作活動,而對其創造的成果賦予之權益總 稱,如活用智慧財產權策略以減少侵權提高獲利-智慧財產權將是高科技 資訊業與企業發展新產品升級之重要武器與項目(喻幸園,2000),智慧財 產權的擁有、保護與運用具有屬地性色彩,所以是知識經濟時代非常重要 的一部份。

全球知識經濟或資訊社會轉移了先進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知 識的生產和散播被看成是公共資產(public asset),其時常被視為研究和開 發(Hazelkorn, 2005)。迄今為止,對於知識生產、分配及運用存在著兩種不 同的詮釋觀點,其中一項觀點主張人員能力是居於任何社會之經濟發展核 心,因而在任何歷史、社會-經濟形成之中,聚焦於學習與知識的分析相 當有用。新經濟的一項明確特徵是:知識已變成是最重要的生產因子(王 如哲,2002)。誠如野中郁次郎(2000)指出,在不確定性的經濟體系中,

唯一能確定的是-知識是持續確保競爭優勢的根源。綜合來說,知識的經 濟特性大致上包括了難以具體化的描述、流通性、共享性、價值難以量計、

可排他性、不可排他性等(黃森泉,2007,劉克智、董安琪,2001),如圖 2-4 所示。

由圖 2-4 可以知道,知識的產生可以存在於無形,也可以外顯而具體 呈現,使知識被運用及轉換,創造知識資本效益。內隱的知識則是高度個 人化的,它所包含的心智模式、信念及觀點是非常根深柢固的,而且無法 輕易描寫出來,因此內隱的知識深刻的塑造了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觀點(野 中郁次郎,2000),它的價值性也可能超越預估中的評價,這即是人力資本 的可貴之處。

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以人力資本和知識累積為主要生產要素的經濟型 態,透過有效的知識生產、傳播與累積來帶動經濟成長的動力。是故,知 識經濟可以歸納為三大特質(吳清山,2003):(1)知識經濟以「知識」為 核心 ;(2)知識經濟以「科技」為手段;(3)知識經濟以「成長」為目的。

而知識經濟的核心精神主要有四點,即優質人才、創新、冒險精神和團隊 精神(姜得勝,2005)。由於專家學者對於經濟知識的特質與核心精神看法 不盡相同,所以各國對於知識經濟衡量比較亦有差異。例如:Porter 和 Stern (1999)認為,知識經濟衡量模型的指標內涵有創新基礎建設、產業聚落特殊

知識

知識具體化 知識無形性

重複利用

知識不可排他性 知識可排他性 與人共享

圖 2-4 知識的特性圖

經濟價值 潛在經濟資本

外顯 內隱

創新環境及聯結品質三大項;國立政治大學在 2001 年訂定之指標內涵則包 括知識資本、創新能力、資訊科技應用、知識社會基礎建設四大項(陳智 凱、王理,2007)。雖然衡量指標項目稍有差異,「創新」卻是共同一致的 重要項目,顯示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等教育或企業公司都需要創新才能永 續經營。

根據 Johnston 的見解,在知識經濟的新概念架構中,主要有三項基本 假定(引自王如哲,2002):(1)知識是豐富的,但使用知識的能力是稀有 的;(2)個人知道如何獨立做事並不是具決定性的知識類型,知道如何與 人溝通和合作變得更為重要;(3)決定個人與組織表現的主因較少是因為 知識結構,而是在於經濟與社會體系中的知識分配權力。就經濟市場的概 念論之,知識經濟應具激發、傳遞與運用功能,具有運用知識創造利潤的 特性,因此特別重視教育與人才的投資,強調透過不斷的學習與創新,以 因應全球化、國際化的挑戰(周志宏,2001;曹翠英,2006)。

知識經濟是以人力資本和累積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的經濟型態,人力 資本的價值性與獨特性是組織發展的重要資源。有效的知識生產與創新是 經濟致勝的關鍵,任何一個組織能夠擁有知識,在市場的競爭上就能立於 不敗之地,但是要能促進知識的有效生產與創新,就必須對知識進行適當 的處理,此乃所謂的知識管理(吳清山,2003)。在知識管理的研究與推行 中,知識移 轉(knowledge transfer)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知識要能流通 及被運用才能產生力量。當知識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企業必須在鼓勵知 識創新的同時研擬一套機制來保護知識的擁有與使用,並且避免使公司無 意中落入侵權的窘境,此時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知識經濟與創業型大學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大學由傳遞知識(disseminating knowledge)轉 變為創造知識(creating knowledge)的重要角色,大學扮演知識提供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