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凝視我/他者:來自 TIDF 的觀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及當代臺灣社會如何看待自身現況與對未來更深層的想像。

第⼀一節 凝視我/他者:來⾃自 TIDF 的觀照

近年來臺灣影展研究(film festival research)略有增長,除有少部分專書外18, 多是碩博士論文,以及少數期刊或會議論文。以碩士論文而言,其中多以影展觀 眾、行銷、或品牌形象作為研究主軸19,也有人以文化地理學作為取徑、歷史性 地解析金馬影展20,或是探究TIDF 獲獎導演的創作歷程21

少數論文散見於期刊或研討會,分別觸及不同領域,十分具有啟發性,如林 文玲(2012)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簡稱TIEFF)為例,他參與觀察 2001 至 2009 年五屆的 TIEFF,指出:

TIEFF作為知識與意義⽣生產、︑、流通與接收的社會⽂文化之多重場址,

是⼀一個包括在地的、︑、區域的、︑、全國的與跨國的種種場域相連結的社會⽂文 化場域。︒。這些場域⼀一⽅方⾯面創造了社會空間,同時也被特定社會空間所創 造(⾴頁 60)。︒。

並視其為一個公共場域(public sphere),指出TIEFF 具有人類學知識公共化的意 涵,影展使觀眾、被攝者、影像工作者三者「共同在場」(co-present)形成交流,

18 以影展為研究主軸的專書實屬少數,如吳凡(2009),《電影。影展》,其他多是各影展所出版 之影展相關出版品。

19 從近年影展相關的碩博士研究論文,此類範疇並不在少數,如唐慧音(2001)、陳雯明(2010)、

高莉蓉(2010)、黃汝華(2011)、鍾子文(2012)、陳惟真(2015)、黃柏隆(2015)。不一而足,

顯示近年影展研究的趨勢。

20 黃俊凱(2013)考察了近三十餘年的金馬影展,重新厚描金馬影展的權力地景如何隨著政治、

社會演變而改變,如何成為臺灣重要的電影文化空間,又體現其多元歧異的文化意涵。

21 林竹方(2016)聚焦於曾於 TIDF 得過獎項之臺灣紀錄片導演的創作歷程,以深度訪談等方法 重新建構其創作脈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方面人類學知識得以普及之外,更促使大眾與攝者的族群加以對話、反思。整 體而言,他肯認了影展作為一系列「呈述、再現」可以透過主題設定、影片選擇、

節目安排或是不同的人類學公共化策略,創造出教育與溝通空間,影展與影片裡 的異文化觀點,使「觀看」得以在不同視域之間轉移,不同身份、位置的主體與

「差異」之意義得以體現,值此,有助於觀眾觀看異文化的他者時與之對話、互 動,在此得以讓他者文化所受到的權力不平等等議題得以被理解、討論,形成公 共性(頁69-83)。

針對影展公共性的討論,許如婷(2016)則以臺灣女性影展為例,認為女性 影展匯集了女性創作的動能,集體實踐並介入電影體制與創作,同時藉由影像發 聲來介入社會議題,並隨著不同議題成長,肯認了影展與影像實踐有介入社會的 可能。然而,張嘉真(2015)梳理國外的影展研究指出,歷史在影展研究中佔有 重要的位置,而這正是臺灣研究圈當前所缺乏的,因此他從政治、商業、文化三 個層面歷史性地解析台北電影節,認為影展受到此三種力量在不同時期各有不同 互動的方式,文化雖看似隱晦、經常受到商業與政治影響,但文化仍是影展策展 團隊核心信念的展現。

綜合以上影展研究,本研究肯認策展團隊雖受到政治、商業之影響,但仍有 能力決定賦予影展哪些意涵與重要性,將影展作為一種積極回應社會脈動、介入 議題討論的實踐,並形成一個具公共性的溝通空間,將賦予其中的互動與交流更 多(廣義而言)的政治性。因此本研究將從三個層面初步探析TIDF:第一、對 紀錄片的想像與期待;第二、對臺灣過去之政治、社會運動「遺產」(legacy)

的紀念與再確立;第三、作為我/他者交流與互相觀照的場域。從這三個層面來 理解TIDF,可以初步看出「紀錄片」在臺灣的脈絡中,被賦予了某種社會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典範價值,以此作為觀照臺灣政治社會現狀,顯示一種基於對現狀的理解,對過 去再詮釋,而這種記憶過去的方式,形塑了我/他者互相觀照的過程。以此作為 分析當代紀錄片的起點有其意義,這三個層面所象徵的現象,在當代臺灣紀錄片 裡亦不斷體現,更可以此回應到本研究關切的記憶、認同等議題,影響了當代臺 灣紀錄片在這些議題上所呈現出的樣貌。

同時必須言明的是,顯然以近兩屆TIDF 作為分析對象,有樣本數不足之虞,

且以TIDF 作為對象、不免有將整體紀錄片發展化約為「臺北中心論」,更易忽 略「當代臺灣紀錄片」知識論場域裡行動者的個體論述,進而形成同質而化約的 描述。但本研究指出TIDF、「當代臺灣紀錄片」、與臺灣政治社會之間的關聯性 與分析的重要性,並不是要提出一個普遍性的定論,而是指出一種對文化中不同 的意義指涉系統之間互動的考察可能,並將其置放在臺灣當代的脈絡之中理解,

形成有助於本研究進行分析文本的脈絡,也提供後續對影展與「臺灣當代紀錄片」

互動關係研究的可能方向。

對紀錄片的想像與期待  

TIDF 從 1998 年誕生至今已近二十年,在 1998-2004 年之間由不同的團體在 台北舉辦,兩年一度,並刻意與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交錯,強調獨立的觀點,

而當初的催生者之一李疾提到:「是想在一些官方的影展外,建立一個樸素的、

人道的、甚至是具批判性的影展22。」到2006-2012 年間則移師到台中的國立台 灣美術館、並納入國美館業務,被賦予「亞洲紀錄片中心」的遠大目標23

22 參考資料:TIDF 影展沿革。網址:http://www.tidf.org.tw/zh-hant/page/197。上網時間:2016/08/20 00:54。

23 Ibi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木材所要強調的是,在紀念過去紀錄片與社會之間的緊密關係時,應同時對於 當前的紀錄片重新想像,不能耽溺在過去對美學的理解之中、或是只強調過往對 紀錄片挑戰威權的姿態緬懷,更應該面對當前的議題做出因應。因此或許在《日 曜日式的散步者》得獎時,TIDF 已經給了臺灣紀錄片工作者一個有趣的答案:

紀錄片獨立姿態已經不只建立在對抗威權上,更是在美學上超脫獨立於傳統束縛,

將「真實」剝去過往眼見為憑的美學束縛、以不同形式與觀眾「再見」,甚至基 進地促使觀眾反思「真實」與「紀錄片」等既定概念,才是對當代最真切的反映。

而本研究中同時討論到具有傳統對抗「威權」的《牽阮的手》、其政治上獨立姿 態無庸置疑,亦有美學上運用類裝置藝術以及重演的《河北台北》、將對記憶放 到更令人不安的辯證位置,呈現TIDF 與臺灣當代紀錄片文本之間,存在著某種 連結。

記憶我者的過去-一種政治社會遺產  

2016 年適逢綠色小組創立 30 週年,TIDF 特別規劃了綠色小組的回顧展,

搭配同時期華視的電視新聞,以各民主化過程裡幾個重要事件為引子,邀請觀眾 辯證記憶的對抗性。TIDF 精選綠色小組的 21 部片子來回顧30,「不只是臺灣現 代紀錄片起點的探索,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影片理解過去,我們才有能力看見 未來。31」繼前年將傑出貢獻獎頒給綠色小組,TIDF 再一次向臺灣紀錄片承載 對抗記憶的姿態致敬。一方面是對於展示對臺灣舊紀實影像的保存成果外,另一 方面更是透過重新詮釋這些紀實影像對當代的意義,以「民主」作為核心,將威 權體制與體制外的運動(以及成功進入體制內的黨外人士之行動)對立,強調風

30 綠色小組單元的 21 部片中,《中華民國,還我土地》、《你怎麼不憤怒!野百合學運》兩片為 2016 年重新製作、剪輯。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起雲湧的1980 年代裡人民的能動性,也再次肯認紀錄片的社會意義。

直接電影式的拍攝手法,無疑是希望「代表」人民看見真實,這又帶出了馬 克思那縈繞不去的話:「他們無法表徵自己,他們只能被表徵。」(They cannot represent themselves, they must be represented.)誰可以代表他們?影像的武斷使其 必然與政治相關,一種權力的全面關係,話語權的配置隱藏於直接電影「真實」

的迷思之後,並於「真實」被現實政治的威權體制所掌控時,影像內部再現政治 的部署,成為為爭取現實政治權力而可被妥協的手段。影像工具的掌控與否仍是 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但某種程度上,綠色小組已近乎切實地反映了「人民」所「必 須了解」的「真實」。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展裡,議題幾乎橫跨了族群與「左」「右」的光譜,大多 以社會運動為拍攝題材,或許可從幾個方面理解:1.黨外運動已打開空間,市民 社會開始脫離威權掌控,環境運動、勞工運動蜂起;2.顯示「民主」仍被認為是 當代臺灣核心價值,以此來紀念綠色小組以及其代表人民見證民主化的姿態。由 此可看出當前社會對於三十年前的某種記憶的運用,並轉化為現今所用,影片內 容已經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民主」對抗「威權」的論述,如何運用於當前的現 狀。

臺灣對於過往的社會運動記憶早已淡忘,幾乎只剩下民主運動作為最關鍵的 記憶框架,環境、勞工、族群等運動則幾乎被遺忘,由於臺灣長期反共、冷戰時 期進入由美國主導的帝國新秩序之中,左翼傳統幾乎消失,而在1980 年代勞工 運動的崛起,也成為綠色小組等紀錄片工作者拍攝對象、亦有《人間》的工作者 承繼左翼視角、進行底層的紀錄,但到民主化之後左翼紀錄片更少之又少,紀錄 片進入某些體制後,喪失其更基進、機動的特性。2016 年對當年綠色小組各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層面運動記錄的回顧,似乎只突顯了臺灣紀錄片傳統裡存在著一種民主對抗威權 的論述,即便勞工、環保、老兵返鄉探親等運動當時得以依附其上,但在解嚴後

層面運動記錄的回顧,似乎只突顯了臺灣紀錄片傳統裡存在著一種民主對抗威權 的論述,即便勞工、環保、老兵返鄉探親等運動當時得以依附其上,但在解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