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求取平衡,若將在商業院線播映又不得不考量到商業票房,確實是在各種取捨之 間才得以完成。儘管如此,本研究之所以仍對紀錄片抱持著期待,是認為紀錄片 與劇情片的區別就在於紀錄片往往企圖介入現實政治與社會,透過影像敘事與論 述的建構,重新向觀眾揭示以往不為人注意的人事物,試圖喚起觀眾的注意與思 辨,甚至是積極促起行動,顯然紀錄片的積極社會意義在於介入現實的企圖。若 能重新梳理紀錄片裡的論述結構如何可能對現實政治社會形成有力的質問,信任 觀眾具有閱讀更複雜論述的能力,逐步深化紀錄片論述的可能性,將平常難以觸 及、複雜沈重的議題再次置入當代社會的公共空間裡,除了喚起更多行動的可能 以外,也使觀眾有機會發展出更敏銳的影像閱讀與批判能力。且就產製端而言,

隨著影像製作門檻降低、播映管道逐漸多元之下,基本上是有利於紀錄片製作,

也能更具創意性地處理各種敏感素材的空間,使敏感或沈重的議題得以重新詮釋,

創作者也能夠提出更尖銳的觀點,觀眾觀看與理解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開拓紀 錄片各種可能的新類型與策略。

在當前臺灣公共意識逐漸抬頭,公共議題的討論與協商得發生在各種空間裡,

紀錄片形式、敘事手法逐漸跳脫傳統定義之下,紀錄片所開展的論述更能透過跨 媒介的傳布形成討論協商,或許我們可以期待觀眾成為具有獨立思辨能力的行動 者的可能性。

第⼆二節 研究建議

臺灣當代紀錄片以及相關的活動,幾乎不約而同地環繞在國家、認同、公民、

運動等概念,除了本研究與先前研究指出的紀錄片拍攝題材轉向以外,一些較少 研究觸及的也都出現明顯的轉向,如「府中15」2016 年 6 月的主題是《消失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想國》,試圖透過紀錄片辯證國家對人民的意義,喚起人民對國家的批判想像,

重新「探究社會正義、民族身份、歷史創傷等等議題。正因為對當下理想國家想 像的幻滅,才能為更好的未來踏出更實際的第一步。」片單以臺、港、中三地為 主,形成跨域之間的觀看與對照;桃園光影電影館2016 年 6 月主題則是《南方 之風》,回應了紀錄影像內向來較少觸及的跨境、階級等議題,強調臺灣與東南 亞的連結,除有數部片著眼於移工面臨的處境與生命經驗,也播映了東南亞在臺 導演的作品,如趙德胤、蔡明亮,同時以李立劭導演的《滇緬游擊隊三部曲》作 為對國家與認同的複雜質問;這些影像與策展已經不再囿限於臺灣本地的觀看,

一方面顯示該類紀錄片的生產量漸漸不可忽視,另一方面,更是對該類議題更直 接地觸及到臺灣各地的民眾,企圖形成一種介入的可能,甚至將紀錄片的視野提 升到更寬廣的東亞,乃至於世界的脈絡之中,這也十分值得後續研究繼續開拓之 處。應可著重於影片與策展之間,若將兩者作為論述進行分析,如何對「社會」

與「政治」形成介入效果,甚至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重新將兩者放回臺灣當前脈 絡,理解產製論述背後更明確的機制與結構,指出其中共構的可能關係,有待後 續研究發展。

近年來,也越來越多臺灣紀錄片持續就日治時期進行重構與探究,同樣觸及 到認同與歷史的議題。如黃胤毓《狂山之海》紀錄沖繩的臺灣移民後裔的認同議 題、郭亮吟《灣生畫家-立石鐵臣》重構了灣生畫家立石鐵臣的故事。而表現手 法也日趨多元,如黃亞歷《日曜日式的散步者》紀錄日治時期臺灣的現代詩社,

透過大量而獨特的重演手法,十分獨創的視覺與聽覺的元素組織,形成對歷史的 詩意重構。同樣是對日本記憶的重新建構,卻有十分不同的形式與角度,與先前 較多著重於戰爭相關議題的拍攝形成新的對照,日本殖民的歷史在臺灣至今仍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去殖民、建構主體性,先前研究已稍有觸及,或許在新的當代紀錄片文本產生後,

重新置放在去殖民與跨域比較的視野下,可以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臺灣當代紀錄片觸及階級意識的仍是少數,陳光興(1996, 2000, 2006)

呼籲了一種「去殖民」的方法,提倡破除族群、族裔之間權力不平等結構之外,

更要注意到國族內部既存的階級、性別甚至性傾向上,亦存在著壓迫與宰制的權 力結構,他呼籲更寬廣的底層聲音必須被聽見,也因此提倡跨國的弱勢者聯盟、

並且以亞洲為範疇的比較方法。本研究發現,近年來臺灣紀錄片仍多以群體的記 憶與認同為題材,但仍聚焦於族群或是某一群有共同歷史經驗的群體,整體而言,

著重於重建過去黨國威權下被掩蓋的記憶,但方法仍不脫臺灣本土派論述,視野 不及底層階級與性別,更難將亞洲作為比較的方法。當然並不是說臺灣並沒有觸 及此二者的紀錄片,但顯然在論述的格局與深度上,目前臺灣仍有待努力。

最後如Homi Bhabha(1994)指出,在當前這個跨國的世界上,「民族」的 存在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刺激,每次提到「民族」時,我們漸漸不會注意它如何起 作用,而是更注意它如何不起作用。或許當我們可以不再只著眼於紀錄片與民族 之間的關係,而能將臺灣的議題置放在更寬闊的東亞、亞洲、世界的脈絡中,透 過更高層次的對照理解時,「民族」的無涉才得以彰顯,形成更全面的觀照,對 於自身處境才有更清晰的理解。

Leni Riefenstahl : a memoiren. Germany: Leni Riefenstahl Production.)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原書 Foucault, M. [1969].

L'archeologie du savoir. Paris: Gallimard.)

井迎瑞(2007)。〈當前紀錄片討論的幾點迷思〉,《藝術觀點》,32: 40-43。(網址:

http://art2.tnnua.edu.tw/filmarchives/3_2knowledge_base.html。上網時間:

2016/08/16 16:50。)

───(2008)。〈殖民客體與帝國記憶:從修復影片《南進臺灣》談記憶的政治 249-2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5)。《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亞維譯(2012)。《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原書 Barsam R. [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Revised and Expanded.

U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王慰慈編(2006)。《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原書 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aual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生智。

史明(2001)。《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

白曉紅譯(2001)。《民族問題的重返》。台北:前衛。(原書Harman, C. [1992]. 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56(2), 3–61.)

朱彥碩(2008)。《「臺灣光復」論述的建構——以《中央日報》「臺灣光復節」特 刊(1949-1987)為中心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編,《壟 斷與剝削》,頁139-160。台北: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汪民安主編(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城邦。

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民族主義:一個批判性的觀點》,台北:韋伯。(原 書Spencer, P. & Wollman, H. [2002].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UK: Sage.)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臺灣的發展〉,李丁讚(編)

《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頁1-59。

───(2014)。〈「殖民體制下的民主困境:臺灣與香港之比較」專題引言〉,《文 化研究》,18: 170-177。

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原書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ersity Press.)

李泳泉(2006)。〈全景學派的誕生:臺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王慰 慈(編),《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頁 59-66。台北:

同喜文化。

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原書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US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李威儀編(2014)。〈抗議、行動與影像〉,《攝影之聲》,13。

───編(2015)。〈影像的左邊〉,《攝影之聲》,15。

李道明(1990)。〈臺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 80-93。

───譯(1988)。〈影像的鏡像:反映自我與紀錄影片〉,《電影欣賞》,6(6): 64-70。

───(2004)。〈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吳介民、顧爾德、范雲等(編),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頁 20-32。台北:左岸。

───(2008)。《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手》田媽媽專訪〉,《放映週報》。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

ne.asp?H_No=380

林曼紅譯(2014)。《現代社會想像》,南京:譯林。(原書Taylor, C.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ersity Press.)

林琮昱(2006)。《臺灣紀錄片的發展與變貌(1990~2005 年)》。國立台南藝術 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峰燦、吳鴻昌、湯志傑(2015 年 5 月)。〈後冷戰格局下的太陽花運動‥談太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林福岳(2002)。〈認同建構為傳播基礎概念之初探: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中

───(2008)。〈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 39-70。

───(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新北: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Editions Fernand Nathan.)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 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UK: Penguin.)

吳密察、井迎瑞編(2008)。《片格轉動間的臺灣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 館藏日治時期紀錄影片成果》。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 義與兩岸關係》,頁43-100。台北:新自然主義。

───譯(2012)。《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台北:

時報文化。(原書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London, UK: Verso.)

───(2016)。《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台北:衛城。

吳叡人、林秀幸編(2016)。《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台北:

左岸文化。

285-318。台北:巨流。

───(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2007)。〈「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張京媛編,《後質民 里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台北:麥田。

───(2016)。《「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邱德亮譯(2008)。〈介於抵抗與治理性之間的集體記憶〉,《文化研究》,6: 244-253。

(原文Brossat, A. [2006]. La mémoire collective entre résistance et gouvernementalité.)

周志杰譯(2004)。《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台北:韋伯。(原書 Guibernau M. [1999].

周志杰譯(2004)。《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台北:韋伯。(原書 Guibernau M.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