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當代紀錄片之民族想像與認同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當代紀錄片之民族想像與認同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老師:郭力昕 博士. 臺灣當代紀錄片之民族想像與認同論述 治. 政 大 National Imagination and Identity Discourse in Comtemporary. 立. ‧. ‧ 國. 學. Taiwanese Documentary Film.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v. 研究生:陳泓勳 2016 年 8 月. I.

(2) 本論文寫作獲贈慈林教育基金會 「2015 年慈河獎學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特此誌謝. II. iv.

(3) 摘要 臺灣作為後殖民國家,各群體存有多元的記憶與認同,但過往在黨國體制的 壟斷下,官方建構了一套國族歷史記憶,透過體制由上而下地推展,塑造記憶/ 認同政治上的霸權。然而,在民主化進程中,臺灣各群體的主體認同趨勢逐漸鮮 明、分歧,過去被掩蓋的歷史記憶不斷被發掘、重現,重新挑戰了既往的記憶/ 認同政治。 紀錄片常被賦予記錄、重構與介入現實(reality)的期待,因此紀錄片產製. 治. 政 往往與政治、社會結構息息相關。近年臺灣紀錄片多觸及記憶、認同,作為文化 大. 立. ‧ 國. 學. 裡的一種意義指涉系統,往往與現實的「政治」接合,也因此形成對現實認同政. ‧. 治的可能挑戰。紀錄片工作者記錄了個人/群體記憶的敘事,以及其獨特的民族. y. Nat. er. io. sit. 想像與認同,也體現了紀錄片工作者的觀點。本研究以文化研究為取徑,在臺灣. n. al 歷史脈絡中,釐清影像與歷史的關係,並透過論述分析來剖析三部臺灣當代紀錄 iv Ch. n engchi U. 片: 《牽阮的手》 (顏蘭權、莊益增,2010) 、 《河北台北》 (李念修,2015) 、 《門》 (邱育南,2015)所呈現的民族想像與認同,探索臺灣當代紀錄片如何對民族的 同質歷史形成挑戰。. 關鍵字:紀錄片、民族、想像、認同、影像與政治. I.

(4) 目錄 摘要  .......................................................................................................................................................  I  .   緒論  .......................................................................................................................................  1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黨國威權下的「民族」  ..............................................................................................................  9     黨國體制下的文化霸權  .............................................................................................................  9     「民族」與「民族主義」  .....................................................................................................  12   第二節   「民族歷史」外的個人/群體敘事  ..................................................................................  19     民族的歷史書寫  .........................................................................................................................  19     對抗遺忘的記憶與敘事  ..........................................................................................................   27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第三節   影像內/外的「政治」  ...........................................................................................................  34  . ‧.   影像與政治  ..................................................................................................................................  34  . sit. y. Nat.   紀錄片的政治與臺灣脈絡  .....................................................................................................  40  . al. er. io.   臺灣相關研究現況  ....................................................................................................................  45  . n. v ni U engchi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0   Ch.   研究方法與文本選擇  .......................................................................................................  51   第一節   文化研究取徑  ..............................................................................................................................  51   第二節   論述分析  ........................................................................................................................................  53   第三節   文本選擇  ........................................................................................................................................  55     紀錄片內/外政治:我/他者的重返  ........................................................................  59   第一節   凝視我/他者:來自 TIDF 的觀照  ....................................................................................  60     對紀錄片的想像與期待  ..........................................................................................................  62     記憶我者的過去-一種政治社會遺產  .............................................................................  65     觀照我/他者-以「中國」為重要對象  ........................................................................  67   II.

(5) 第二節   重構政治運動記憶-《牽阮的手》  ..................................................................................  70     如何重建並記憶過去——以人權運動與民主化運動為核心  .................................  73     抗拒威權敘事——異質歷史與認同論述  ........................................................................  77     小結  .................................................................................................................................................  87   第三節   挑戰共同體邊界-《河北台北》  .......................................................................................  89     戰亂經驗的重新建構——從人民記憶出發  ...................................................................  91     原鄉的想望——戰爭存活下的異鄉人  ..........................................................................  100     小結  ..............................................................................................................................................  103   第四節   辯證「身份認同」-《門》  ..............................................................................................  104  . 政 治.   核心與邊陲——「想像」差異的相互觀照  大 ................................................................  105  . 立. ‧ 國. 學.   重新想像的可能——認同焦慮與跨境移動  ................................................................  109  . ‧.   小結  ..............................................................................................................................................  121  . Nat. er. io. sit. y.   總結  ..................................................................................................................................  123  . n.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23   a v. i l C hengchi Un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30   參考書目  ........................................................................................................................................  133  . III.

(6) 緒論 2014 年 3 月 18 日夜裡,百餘名民眾佔領了立法院,要求立法院會針對前日 倉促通過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重新檢視,遂開啟了一場撼動全國的行動,前 後歷經二十四天,堪稱是近年來最受到社會關注的社會運動。2015 年中,高中 課程綱要微調爭議引起高中生佔領教育部前廣場抗議。究其爭議核心,除了專業 與程序上的問題,青年高舉「汝思華,吾思台」的標語,更凸顯了國內國族認同 的紛雜,至今未見和解。該年底,兩岸領導人首度會面,馬英九在會中發言時只 提及「一中」、不及「各表」,又挑起國內反彈情緒與論戰。2016 年總統暨立委 政 治. 大 立 選舉前一天,「台獨殺手」黃安舉報周子瑜,使周屬韓國經紀公司要求周錄影道. ‧ 國. 學. 歉並承認兩岸同屬一中,以維繫在中國大陸的演出機會,當晚影片在網路上迅速. ‧. sit. y. Nat. 發酵。隔日,主張「臺灣共識」的蔡英文高票勝選,對手是以「One Taiwan」作. n. al. er. io. 為競選口號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取代將「一中同表」作為重要論述的洪秀. n 柱,卻未能挽救國民黨低迷選情。 e n g c h i U Ch. iv. 臺灣內部長久以來充滿各種身份認同,然而因為歷史背景與內外情勢,「認 同」成為互相攻訐的對象,以此劃分彼此、責難對方,甚至作為政治場域裡有力 的武器,如 1994 年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辯論,就引起族群分裂與對不同國家認 同想像對立,也反映了臺灣當時政治受到族群因素的很大程度地影響1。無獨有 偶,二十年後台北市長選舉又有陣營指稱對方「皇民後代」,希望藉此搏得相同 認同者的支持,顯見時至今日,「認同」議題依然具有政治煽動性。. 1. 相關討論參見若林正丈(2015),頁 342-347。 1.

(7) 中國和平崛起後,「以經逼政」成為對臺統戰的主戰略,卻也不放棄武力統 一,屢屢要脅臺灣不得分裂於中國之外,也使臺灣內部對於「被統一」的焦慮形 成強烈的政治危機感,「中國因素」儼然變成近年臺灣公共議題討論裡最敏感的 關鍵詞,任何與中國相關的政策或議題都將受到嚴格檢視,甚至有部分將之極端 化、形成「逢中必反」,都凸顯「中國人認同」與「臺灣人認同」兩端並未隨著 時間而化解對立,反而逐漸極端化2。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自 1992 至 2015 年的調查,可以明顯看出整體臺灣民眾的認同趨勢:1992 年「臺灣/中國人雙 重認同」者仍近半(46.4%) , 「臺灣人認同」仍低於「中國人認同」 ,1995 年「臺 灣人認同」比例首度超越「中國人認同」 ,到了 2008 年「臺灣人認同」超越「雙. 治. 政 重認同」 、 「中國人認同」 ,2009 年更是過半(51.6%)成為主流認同,至 2015 年 大. 立. ‧ 國. 學. 雖稍減、仍有 59.0%的比例,同時「雙重認同」佔 33.7%、「中國人認同」僅存. ‧. 3.3%。3除了可以發現兩岸情勢與國內政局對臺人認同表態的影響之外,整體臺. y. Nat. er. io. sit. 灣人認同的趨勢更是顯而易見。兩岸交流日漸頻繁,不但造成經濟與社會層面實. n. al 質上的衝擊,雙方差異也在交流過程中透過日常互動反而被凸顯出來,無助於對 iv Ch. n engchi U. 立的消融,各種層面的「中國認同」反而更加敏感。 臺灣內部認同紛雜的情況從未被認真對待,更遑論理解與和解。白色恐怖時 期,國民黨黨國威權統治下塑造單一的「中華民族」,「『過度融合』又無所不包 的民族概念」 (張茂桂,1993,頁 2)將各種族群的歷史與文化化約在此之下, 透過教育、媒體宣傳加以鞏固單一認同,乃至於以政治和經濟資源分享作為拉攏 的手段,更不惜以情報特務機構作為整肅異己的工具,來達到對臺人思想與政治. 2. 參見吳乃德(2005, 2013) 、若林正丈(2014)針對兩岸情勢與臺灣政治對於認同趨勢變遷影響 之討論。 3. 參考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網址: http://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上網時間:2016/02/02 17:27。 2.

(8) 上全面控制(吳乃德,1993) 。1980 年代隨著黨外運動浪潮,臺灣的主體性開始 受到正視,許多人試圖找回被掩蓋的歷史與認同,在文學、歷史、語言等層面上 重新發掘與創造(蕭阿勤,2012),作為對抗當權者建構單一認同的論述工具。 1996 年總統直選、臺灣政治參與全面民主化,臺灣人在爭取全面直選過程中, 逐漸認知到「臺灣」作為政治實體的實際範圍與邊界,臺灣本土化風潮在近幾年 不斷高漲,直至兩千年左右,本土政權更以政治資源加以強化認同,透過調高各 級學校教育課程中臺灣本土內容的比例4, 「臺灣人認同」與「雙重認同」遂漸成 為島內認同趨勢,但不同認同之間的對立,卻屢屢在重大政治或社會事件時,依 舊被作為畫分彼此的利器。. 政 治 大. 紀錄片作為一種宣稱「紀錄真實」 、 「反映現實」的媒介,與社會發展脈絡經 立. ‧ 國. 學. 常息息相關,臺灣自不例外。邱貴芬(2003)就觀察到臺灣紀錄片蓬勃發展剛好. ‧. 與解嚴後對於國家認同與民主社會的討論「平行發展」,他認為紀錄片揭露傳統. sit. y. Nat. er. io. 史學與公眾論述所不能涵蓋的庶民聲音,影像與大眾之間的距離逐漸消彌,滿足. n. a. iv. l C 大眾追求平等的渴望,更具備教育民眾成為國家公民的功能,因此: 「我們可以 Un h engchi. 說紀錄片的興起和現代社會的民主化有密切的關係。」過去三十年來政治改變甚 鉅,國內民主化、國際外交波折,長期被殖民統治之下臺灣人對於認同的不定, 政治解禁下,族群(ethnic)與民族(nation)的爭論逐漸躍上檯面,追尋認同/ 身份對於臺灣人來說更加重要,以往黨國威權式的「中華民族」號召已不可能存 在,如何讓過去被掩蓋的族群議題重新被理解、進而互相了解,再次建構共同記 憶、或是重現過去被忽視的歷史記憶,使臺灣人得以真正的自省、和解、重新出 發,是不容輕忽的議題,因此許多人以紀錄片作為工具,除了記錄當下、更重現 4. 可以參考王明珂(2015)以「結構性遺忘」來理解本土化風潮對於「臺灣人認同」建構之影響, 如何可能形成相當程度上的排除與遺忘。 3.

(9) 群體記憶與建構歷史,對現實的認同政治發出質疑、介入,這正是本文最主要的 關切。 特別是近十年來,製作門檻降低、工具普及、官方與民間的推廣和贊助、新 播映平臺出現、海外市場的開拓、網路使流通與籌募資金更加容易等原因,臺灣 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產量逐漸提升5,也出現了更多記錄並質問政治社會議題的紀 錄片,一方面繼承了早年與政治社會運動緊密的關係與使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以影像作為介入政治社會的工具的可能性,特別網路興起、新媒體使影像流通更 快速,影像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 2010 年苗栗大埔農地被怪手入侵, 公民記者大暴龍的短片《當怪手開進稻田中……》在短短幾天即剪接完成、上線. 政 治 大. 供觀看流傳,影片在網路上快速發酵,也使大埔案迅速得到曝光。 立. ‧ 國. 學. 臺灣紀錄片與許多社會運動的互動因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也有了新的面貌。. ‧. sit. y. Nat. 以 318 運動為例,紀錄片工會透過網路募資並邀請群眾參與創作紀錄片,九位導. al. er. io. 演透過現場直擊紀錄、後續追蹤,結合群眾的影像,創作了十部短片,構成了臺. n. v ni U e n g c h i 。該片在 2014 年年底在青島東路 灣第一部針對 318 運動的紀錄片《太陽・不遠》 Ch. 露天首映,許多當時參與其中的觀眾感動落淚,透過影像回想起運動點滴,在二 十四天裡,彷彿成為一種「流動的命運共同體」,去到學運現場成為一種共同記 憶、不論參與程度的深淺、理解多少,在運動結束後都共享身份,而《太陽・不. 5. 臺灣歷年來紀錄片產量其實並沒有一個全面普查的統計數字,可能由於在影片定義與分類的認 定上本就莫衷一是,再加上紀錄片本就不如院線商業片有穩定的映演管道,造成統計上的困難。 只能就散落在零星報導、專訪之間的資訊來稍微理解,如 CNEX 基金會的策展人吳凡曾在 2010 年的紀工報專訪中提到:「其實臺灣紀錄片產量非常的高……一年說一百部真的也有耶,像紀錄 片雙年展每次大約收到一百五十件,平均起來一年七十五件,還要算沒有投影展的人(網址: 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10/01/vscnex.html。上網時間:2016/08/16 16:34)。」而工商時報 2016 年的報導,引用業界人士所述數字約一年兩百部,且「去(2015)年至少有 14 部紀錄片在 院線上映(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03000052-260202。上網時間: 2016/08/16 16:35)。」 4.

(10) 遠》中又重新召喚了記憶,使他們回到當時的情境跟認同之中,為運動喝采、哭 泣。本研究者在運動期間亦參與其中,亦參與《太陽・不遠》拍攝過程,而該片 完成後,觀察其放映、巡迴等活動,觀察到《太陽・不遠》紀錄/重構 318 運動 作為一種共同記憶,承繼了近年臺灣紀錄片的部分特色,不論是敘事風格、影像 的製作形式,形成一種對照性。 這樣的觀察,使本研究者察覺如此以紀錄片作為重建共同記憶、召喚集體認 同工具的現象,或許同時體現了臺灣獨特的歷史脈絡、以及紀錄片在臺灣被賦予 的特殊工具性意義。在此並無空間開展討論,只能稍作解釋來讓本研究關切的出 發點更加明確。先就臺灣的歷史脈絡而言,以目前學界的理解來看,318 運動必. 政 治 大. 須放被置在世界乃至於東亞的整體脈絡來看 ,而其宣稱與動能的複雜性必須被仔 立. ‧ 國. 學. 細理解,但無疑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對中國因素的反應6,本研究認為應從近三. ‧. 十年來臺灣內部的認同趨勢為何/如何轉變來理解,但《太陽・不遠》由於各種. sit. y. Nat. er. io. 製作上的現實因素反而忽略了對中國因素的深刻梳理,對新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 n. a. iv. l C 等現實政治結構因素更加無法觸及,因此整部片雖由多達十部短片構成、但對運 Un h engchi. 動本身進行剖析或反思的篇幅則屬少數,多數只記錄了整場運動的現象,容易使 群眾只見整個運動的激情面,卻無法將整場運動置放在更寬廣的歷史脈絡來理解, 也因此當在街頭放映給參與主體的年輕世代觀看時,影像蘊含的情緒建構了觀看 最直接的經驗,反而失去了對整場運動或整體社會重新檢視與反思的機會。 世界各地的紀錄片產量逐年增加,臺灣亦不例外,但許多論者都觀察到,臺 灣的紀錄片創作出現一些值得省思的趨勢,包括去政治化、充滿溫情感動、卻缺 乏批判力度等特性(李道明,2004;郭力昕,2005;Kuo, 2012;游惠貞,2014),. 6. 相關討論參見趙剛(2014)、吳叡人、林秀幸編(2016)。 5.

(11) 而這樣的趨勢直到近年依然存在,最明顯的例子當屬 2013 年上映、引起社會高 度但短暫的討論熱潮、創下至今臺灣紀錄片的商業院線最高票房、最後奪得第 50 屆金馬最佳紀錄片獎項的《看見臺灣》 。該片上映沒多久,許多臺灣影評人紛 紛在網路上撰文針對該片去政治化、泛道德論話語提出質疑,如游惠貞(2014) 就認為《看見臺灣》 : 「這部影片一面倒的抒情、感性訴求,與其稱它為『紀錄片』, 更適當的歸類似乎是環境或本土『教育』影片,甚至是一種精緻的『宣傳』影片。」 影評人林木材則以該片來審視紀錄片「眼見為憑」的美學迷思,他指出該片從空 中捕捉所有畫面、輔以滿溢的敘事,讓觀眾直接去看到現象似乎直接等於了解真 實,但更真實的結構性問題反而沒被看見,而這種謹守「看見」的美學形式限縮. 治. 7 政 了紀錄片的可能性,反而使該片變成灌輸意識形態的新宣傳影片 。 大. 立. ‧ 國. 學. 儘管如此,該片受益於網路與新媒體興起,傳播效應遠超過 2004 年上映的. ‧. 《生命》 ,吸引行政院長江宜樺跟總統馬英九觀賞, 《看見臺灣》更成為立委質詢. sit. y. Nat. er. io. 的內容,在社會輿論催促下行政院也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但風潮並沒有. n. a. iv. l C 318 運動。本研究者初步觀察認為,318 延續太久,隔年 2014 年 3 月即發生 運 Un h engchi. 動體現出當代政治參與具有某種新認同的想像,而《太陽・不遠》亦承繼了一些 臺灣紀錄片所蘊含的影像元素,必須重新理解臺灣紀錄片與政治社會之間緊密的 關係,而逐步構築多元記憶、歷史與認同的當代,臺灣紀錄片或多或少都有觸及 記憶、歷史與認同等議題,而當社會運動作為當代集體的一種記憶來源,臺灣紀 錄片如何透過記憶來塑造認同的新論述、形成新的想像邊界,以「公民」做為認 同的宣稱,是否如 318 運動一樣、某種程度上壓抑了其他的認同,紀錄片又如何 被運用來反映複雜歧異的認同與想像,此一觀察形成本論文最初發想的起點。 7. 林木材(2014)。〈紀錄片之死〉,《電影・人生・夢》部落格,網址: 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4/05/blog-post.html。上網時間:2016/08/16 16:38。 6.

(12) ⽂文獻回顧 臺灣各群體擁有相異的歷史記憶,形成多元而混雜的認同,解嚴前後許多人 開始以各種媒介重新發掘、塑造屬於自己群體的歷史記憶。本文注意到近年臺灣 紀錄片蓬勃發展之際,關切群體歷史記憶者日漸增加,作品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再加上近年社會急遽變遷,紀錄片創作日新月異,不論質量、類型等發展都十分 亮眼,然而關切臺灣紀錄片之研究者實屬少數,因此本文希望就能力所及,先概 略描繪整體現象之圖像,提出可行的研究架構,並進行初步剖析、理解,以供其 他研究參考批判。. 立. 政 治 大. 本文主要關切紀錄片作為臺灣的文化產物(cultural production)如何透過挖. ‧ 國. 學. 掘記憶來重構群體歷史,其中論述為何,與其他不同立場的論述互動關係為何,. ‧. sit. y. Nat. 又如何影響共同體的想像。依據所提出的研究問題,本文將先描繪解嚴前黨國體. al. er. io. 制下形成的文化霸權,如何透過壟斷記憶與歷史進而塑造單一的「中華民族」,. n. v ni U engchi 接著爬梳理解「民族」 、 「族群」等集體概念,來理解臺灣當前的認同政治,而人 Ch. 民的歷史記憶又如何在民族結構下留存、其意義又為何。釐清「共同體」形成過 程裡記憶的重要性後,將進一步聚焦於透過媒介進行敘事以及其承載的認同,如 何反映出敘事者對自身群體的想像,如何對單一「共同體」想像產生衝擊。「再 現社會真實」是「紀錄片」與「劇情片」等等影像媒介十分不同之處(李道明, 2013,頁 116-118) ,承載被攝者與拍攝者的敘事/認同,然而,其與政治之間關 係密切而巧妙,本文將先辨明影像內/外的「政治」有其重要性,重返影像與政 治的討論,並回到臺灣的脈絡來審視紀錄片如何與政治互動,以及臺灣學界針對 紀錄片的政治性之相關討論,來回應影像內的「歷史」與影像外「政治」的關係。. 7.

(13) 開展討論之前,作者認為有必要先對本文所處之批判立場稍作解釋。作者並 不預設單一、化約、特定之認同立場,相反的,作者作為「臺灣人」此一「共同 體」 (community)的一份子,必須直接面對共同體內部複雜而對立的認同,並不 能為「促進」共同體表面「和諧」 、甚至為了訴求「團結」 ,進而選擇迴避或簡化 了認同的多元性。此一批判立場並不為了撕裂民族和諧、或是攻擊特定認同者, 而是為了提供共同體對自身更多元的想像,嘗試在共同體內部超越自身認同侷限、 對共同體的複雜組成提出更深刻而全面的辯證。薩伊德(Edward W. Said, 1994) 曾點出知識份子的如此處境,他認為知識分子作為國族或其他社群的一分子,似 乎難以逃離其框架,甚至有某些「個別知識分子」刻意運用集體性的用語,區分. 治. 政 「我們」與他者、進而維繫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 大 ,面對這種反覆操弄語言. 立. ‧ 國. 學. 的現象,知識分子應該如何自處,他認為:「絕不把團結置於批評之上,就是簡. ‧. 潔的答案……知識分子的職責就是顯示群體不是自然或天賦的實體,而是被建構. y. Nat. er. io. sit. 出、製造出、甚至在某些情況是被捏造出的客體」(單德興譯,2011,頁 84)。. n. 而此一批判位置,接近 Michaela lWalzer 所謂的「內部批評者」 (connected social iv. Ch. n engchi U. critic):『(其位置)接近邊緣的地方,而不是在外面。……他的批評並不是出自 於事不關己或仇恨,因為他是在實際既存的道德世界中,找到以批評者的角度投 身理想主義(即使這是一種偽善的理想主義)的正當理由』 (Walzer, 1987/轉引 自陳巨擘譯,2015)。作為一個承載著自身認同的共同體一分子,在內部的邊緣 位置出發,重新檢視紀實影像中呼籲民族團結的認同話語,進行分析與批判,方 能對民族建構性有深刻理解。. 8.

(14) 第⼀一節. 黨國威權下的「民族」. 黨國體制下的文化霸權   義大利馬克思主義思想家 Antonio Gramsci 曾提出文化霸權(hegemony)的 概念,來補足馬克思主義裡的決定論、化約論,他認為完全的國家是「政治社會 +市民社會」,一個是強制的手段,如軍隊和警察;另一個是市民社會中的文化 霸權,也就是教育、出版、電影、廣播等。主控階級透過文化霸權的宰制,將有 利於統治的意識形態灌輸民眾,以求在文化倫理上的維護其統治秩序。但文化霸 權並不完全是僵化的,他在市民社會中是動態的過程,Gramsci 認為社會中有一 治. 政. 大 立 種「有機知識份子」的角色,可以喚醒社會大眾的階級意識,使無產階級革命成. ‧ 國. 學. 為可能,他賦予結構下的大眾相對自主性,並在爭霸的過程中試圖奪得更多籌碼,. er. io. sit. y. ‧. Nat. 避免宰制(Robert Bocock, 1986/田心喻譯,1991)。. n. 國內許多研究者就以 Gramsci a 的文化爭霸概念出發,來解讀國民黨在臺灣的 v. i l C hengchi Un 統治過程,以及期間黨外人士的各種抗爭運動,如周慶祥(2006)研究自立晚報. 作為少數的仍保持些微言論自由的媒體,如何進行陣地戰、對抗國民黨的霸權(張 錦華,2010)。顯見國民黨政府除了透過特務跟軍警等強制手段統治外,長期以 來市民社會裡的文化霸權難以撼動也是其統治穩定的重要因素。 Gramsci 對於結構和行動者的認識,影響了許多後繼研究者。James C. Scott (1985)就討論弱者在強權的壓迫下,如何以各種形式的武器作為對抗,他以馬 來西亞的 Sedaka 村莊為例,延伸出在階級鬥爭的脈絡中,意識形態的鬥爭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Scott 認為 Gramsci 補足了馬克思在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運作面解釋的不足,意識形態霸權使社會得以平順地運作而將國 9.

(15) 家的高壓體制隱藏起來。 國民黨政府自 1949 年撤退來臺,在臺灣建立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透過嚴 密的社會控制,鞏固其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的壟斷地位(朱雲漢,1989),並以 國家政府的資源做交換、將人民與精英納入其組織結構,形成以軍公教與公營事 業為主力的社會基礎(龔宜君,1998) 。其名義上依據憲法進行統治,但高舉「反 攻大陸」為首要目標,合理化長達 38 年的戒嚴、並以動員戡亂條款凍結憲法等 限制,使人民言論自由被限縮,藉由情治與特務機關來監控社會、壓迫政治異議 者,形成「白色恐怖」 (王振寰,2010) ,國家機器的壓制性顯而易見;另一方面, 國民黨也運用意識形態灌輸的方式,從媒體、教育等層面,提高自身政權合法性,. 政 治 大. 使得自身的統治更加合理,形成霸權(彭懷恩,2013) 。其餘異議聲音只能從非 立. ‧ 國. 學. 主流的管道(如黨外雜誌或電影)試圖爭霸,又或是以口述的方式流傳被政府視. ‧. 為禁忌的記憶。. sit. y. Nat al. er. io. 國民黨威權體制與其代表的文化霸權在 1970 年代末期、80 年代逐漸受到挑. n. v ni U e n g c h i 「自由中國」的黨國威權體制, 戰。王振寰(2010)指出為了取得美國支持、維護 Ch. 所舉行的「地方選舉」成為自由的缺口,1970 年代開始的改選以及中央民代增 額選舉形成民主運動的根源,直至 70 年代末期,國民黨國家機器面臨幾項來自 社會的挑戰,中產階級興起、成為社會運動中的重要基礎,而社會運動在 80 年 代與反對運動結合、衝擊黨國體制,且地方派系對中央的影響力逐漸增下、但經 濟上對國民黨的「國家資本主義」日趨不滿,也形成在 1988 年蔣經國過世後、 國民黨內改革派得以得到地方派系與資本家支持的局面(王振寰,2010)。龔宜 君指出 80 年代在黨國體制內的菁英與臺灣地方勢力所共構的「侍從政治」逐漸 鬆動,黨國體制無法如以往強力控制地方,出現許多政治、社會運動,開始要求. 10.

(16) 國家與社會之間合理的政經關係(龔宜君,1998) ,然而國民黨在 80 年代中期開 始亦較主動地重新調整策略,實行名義上的體制改革來減低外在挑戰所形成的衝 擊,透過擴大並加強籠絡其他社會組織共同維繫利益,但過去任意分配利益的方 式已出現危機,地方利益分配不均使地方人士與新興政治力量得以結合,形成新 的地方政治勢力(朱雲漢,1989)。 仰賴黨國威權體制構築的「政治社會」已逐漸動搖,主宰「市民社會」的文 化霸權在七〇年代雖在黨國機器強力宣傳下依舊挺立,但知識份子與民族主義者 於不同的領域中,如文學、歷史、藝術等,以陣地戰換得更多闡述的空間,社會 蓄積許久的動能,使中華民族的文化霸權地位逐步被撼動,蕭阿勤(2010)就描. 政 治 大. 繪了七〇年代的社會風潮,時逢中華民國外交重挫,促使年輕世代對國家的流亡 立. ‧ 國. 學. 處境進行反思,他們從中國近代受壓迫的歷史敘事出發,將對世代的認同與期許. ‧. 鑲嵌其中,提倡回歸現實,也使後來七〇年代的青年世代成為後來社會改革的主. sit. y. Nat. er. io. 力,但他同時也提到,由於臺灣戰後世代並不如世界各國普遍於六〇年代就已經. n. a. iv. l C 有一波政治改革風潮,而是晚了十年,因此七〇年代參與者的年齡從二十幾到四 Un h engchi. 十,而這群主力份子到八〇年代都更加成熟。 顯見七〇年代末期對於國民黨的文化霸權就已經提出挑戰,年輕世代從鄉土 文化尋根,成為臺灣民族主義的先聲、國族意識的承載者(蕭阿勤,2005),對 1980 年代有著重要的影響。知識份子透過從文化面開始的民族敘事,重新挖掘 過去的「歷史」 ,來確立並強化「臺灣民族」存在的「事實」 ,挑戰黨國威權體制 所構築的中國認同與記憶政治上的霸權。即便民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內 涵永遠隨著時間不斷再協商與改變,在臺灣更是從未定於一尊,蕭阿勤也於其後 的研究(2008)中,肯認了政治與文化的臺灣意識或臺灣主義,是在 1970 年代. 11.

(17) 萌芽、1980 年代之後顯著地發展,凸顯了八〇年代世代的認同更加鮮明。 近二、三十年來,民族主義與認同的討論,在臺灣政治學與社會學研究圈十 分熱絡。王明珂(2015)指出從清末被架構起、經過民初諸多史家研究下逐漸穩 固的傳統「典範中國民族史」,多年來已受到各方挑戰,包括來自後現代史學對 典範歷史的解構、對國族歷史的批判之外,另一方面,居於中國人認同邊緣的臺 灣、蒙族、藏族等地知識份子紛紛提出本土觀點的記憶,推動去中國化的民族認 同(頁 334-5)。 正如 Ernest Renan(1990/譯文來自吳乃德,2008,頁 7)不斷被引述的名 言:「在民族的記憶中,苦難通常比勝利更有價值,因為苦難要求責任、號召集 政 治. 大 立 體的奉獻。」過去犧牲奉獻的榮光成就了未來。透過敘事,看見我者與他者之間. ‧ 國. 學. 的差異、不平等,進而界定了邊界,形成自我的認同(Tilly, 2005) 。二二八與白. ‧. sit. y. Nat. 色恐怖等苦難的經驗就成為「臺灣人」重新追溯的對象,並以此來界定臺人的受. al. er. io. 害身份,歸罪「中國人」為加害者,許多研究都已經指出其中蘊含的諸多問題(吳. n. v ni U engchi 乃德,2008)。民族有其形成的歷史因素,但本研究亦不否認其中人為的建構存 Ch. 在,作為對抗文化霸權的重要論述,本研究將釐清「民族」的概念,試圖重新理 解民族形成的複雜可能,以及民族主義相關的研究。 「民族」與「民族主義」   民族與民族主義曾在「西方」學界引起許多論戰,相關思想傳至他方更掀起 各方討論與實踐,加之與各領域產生互動,也使民族與民族主義的概念更加費解, Charles Tilly(1975/轉引自 Smith, 2010)就認為民族是「政治學辭典裡,最難 解且具偏見的詞語之一。」. 12.

(18) Anthony Smith(2010)對民族下了定義:「一個擁有名字的人類共同體,居 住在認知上的家鄉,具有共同神話、共享的歷史、獨特的公共文化,以及適用於 所有成員的普遍法律與習俗」(p13)。 人類學者 Benedict Anderson(2006/吳叡人譯,2010)在他的著作《想像的 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中論證全球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起源與 散佈,他以跨文化宏觀的人類學視野,旁徵博引地比較各民族史料,嘗試提出新 的理論典範,企圖讓民族主義在論爭中找到新的出路,也的確 Anderson 已為民 族主義在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闢出空間。Anderson 首先主張將民族、民 族屬性與民族主義視為一種在十八世紀末逐漸出現的「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 。. 政 治 大. 他從主觀上的認知過程(cognitive 立 process)去定義「民族」(nation):「它是一種. ‧ 國. 學. 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limited),同時也享. Nat. sit. y. ‧. 有主權的共同體」 (吳叡人譯,頁 40-41)。. al. er. io. 他認為 Ernest Gellner 聲稱「民族主義不是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民族主義發. n. v ni U engchi 明了本來不存在的民族」 (粗體為原文所加)太過武斷、只為了指出民族主義的 Ch. 虛假,他反駁道:「所有比成員之間有著面對面接觸的原始村落更大(或許連這 種村落也包括在內)的一切共同體都是想像的。區別不同的共同體的基礎,並非 他們的虛假/真實性,而是他們被想像的方式。」 (頁 42)這種想像除了是有限 的,更是因為民族主義的觀念誕生在啟蒙運動與大革命後、民族被認為是在上帝 管轄下的直接自由,也因此民族更是被想像成有主權的,更是:「一種深刻的、 平等的同志愛。…..驅使數百萬計的人們甘願為民族,這個有限的想像,去屠殺 或從容赴死(頁 42-43)。」 Anderson(2006)認為,共同的語言與文字是想像共同體成型的必要因素, 13.

(19) 地方的人透過閱讀一樣的印刷品,模糊地想像著共同閱讀此印刷品的人的樣貌, 隨著印刷術普及、能以共同語言書寫閱讀的人增加,一種邊界與國家並不完全相 符的民族逐漸被想像、建構。Anderson 論證認為,全球的民族主義是從十八世 紀末、從美洲大陸的民族革命開始形成,他生動地描繪民族主義的起源: 是從種種各⾃自獨⽴立的歷史⼒力量複雜的「交會」過程中被⾃自發地提煉 出來的結果,後來逐漸「模式化」下,被移植到許多形形⾊色⾊色的社會領 域,可以吸納同樣多形形⾊色⾊色的各種政治和意識形態組合,也可以被這 些⼒力量吸收(吳叡⼈人譯,⾴頁 12)。︒。. 政 治. 其後思潮傳入歐洲才形成法國革命,而「民族主義」 大的內涵也因此不斷地被擴充、. 立. ‧ 國. 學. 挪用,也引起各種論爭、誤解,甚至被推到極端成為「種族主義」等,但整體來. ‧. 說,民族主義的浪潮在 Anderson 所謂的「最後一波民族主義」到了頂點,也就. y. Nat n. al. er. io. sit. 是亞洲的民族國家的建立。. iv. Ch Spencer 與 Wollman(2002/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也談到,自由主義 Un engchi. 者將個人自由與民族自由相關連,使民族自決的奮鬥形成個人與民族對抗宰制與 壓迫的社會、政治結構(頁 9),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主義被作為動 員的號召使得自由主義者與其劃分界線,直到近年才有論者重申兩者間的相容可 能性,但兩位作者仍提醒我們不可忽視民族主義多面性,並深刻地批判了各立場 的民族主義(頁 146-184)。 民族主義中確實有其意識形態存在,如 Kedourie(1993)呼籲的,他認為民 族主義是由教條所刻畫出來的,其中常有刻意扭曲與簡化,以達到民族的仇恨與 忠誠。但直接地否定民族主義,使他的論證只能停留在概念史的層次,而沒有討. 14.

(20) 論到民族主義的政治效果(Spencer & Wollman, 2002/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 頁 73-74)。相較之下,Anderson 較強調民族內部的主動創造性,他探究民族想 像的內容與過程,同時也強調民族敘事中的刻意記憶與遺忘。他以民族傳記為例, 認為民族的歷史中敘述民族人物,雖會使觀者意識到時間的連續性、但同時也暗 示了斷裂,也就是「遺忘」 、無法被記憶,因此有必要敘述一個「認同」 ,當民族 以回溯的方式來做傳,使那些民族人物的「死亡」並不是真的斷裂,而是賦予死 亡一個結構,讓民族人物的死被記憶/遺忘成「我們自己的」 (2006/吳叡人譯, 2010,頁 275-278)。 印度重要思想家 Chatterjee(1986)則對 Anderson 提出批判,認為他跟 Ernest. 政 治 大. Gellner 是相像的,兩人都以社會學取徑模式化地理解民族,更指出 Gellner 的討 立. ‧ 國. 學. 論使得民族主義的所有問題,彷彿都可以歸因於工業社會需要。Chatterjee 認為. ‧. Anderson 並未解釋民族實質建構的過程,就像 Gallner 只將民族主義連結工業化. sit. y. Nat. er. io. 社會,Anderson 彷彿只將其連結到印刷資本主義,而未詳細描述民族想像如何. n. a. iv. l C Anderson 將意識形態與語言視為民族形成的 運作、創造性又在什麼地方,雖然 Un h engchi. 重要議題,但其內部可能存在矛盾所形成的政治可能性就被忽視了,彷彿將民族 主義看成是一種可以普世通用的社會模式,將世界的各種民族置入並得到可以歸 納的結論,對於特定民族則是先觀察歸納普世歷史的結論後再採取適當立場,落 入社會學模式化的陷阱(Chatterjee, 1986/范慕尤、楊曦譯,2007)。 Spencer 與 Wollman(2002/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也認為 Anderson 使用共同體一詞,可能帶來的麻煩會多過於優點,Anderson 似乎想回到前工業 時代的「社區」概念,然而現代已經是契約型社會取代了共同體,要嘗試回覆社 區的概念是過於浪漫而不可能實現的(頁 56-58) 。他們也認為大眾自發性的民族. 15.

(21) 主義熱情是否存在也需要更多可靠證據,但依舊肯定「他以敘事和文本乃是敘說 民族故事以及再製民族認同的重要方式這種現代論的體會,強化了其現代性的論 證(頁 59-61)。」 臺灣作為後殖民國家,主體性不斷在各個領域中引起討論,也因此民族主義 思想甚早就被帶進臺灣,近年在學界不斷引起討論與辯證。許多研究者回顧日治 時期的反殖民運動,以作為建構民族意識的起源。如吳叡人(2001)就指出,民 族主義在臺灣的發展軌跡不同於中國,1895 年脫離中國後,臺灣人在特殊的歷 史情境下發展獨特的民族論述,將自身想像成「一個擁有民族自決權以及未來的 國家主權的被壓迫的弱小民族(頁 44) 。」1960 年代臺人在海外提倡以民族自決. 政 治 大. 為基礎的臺灣民族主義,如史明書寫《臺灣人四百年史》 ,指出臺灣人四百年來 立. ‧ 國. 學. 都是被異族殖民、經濟剝削,因此提倡以左派思想為依據的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 ‧. 獨立(2001),但當時並未引起太多國內的迴響(蕭阿勤,2012)。. sit. y. Nat al. er. io. 1960、70 年代,幾次的文學論戰,都已經觸及臺灣本土文學與中國之間的複. n. v ni U engchi 雜關係,但臺灣的主體仍是擺在中國脈絡下,尚未自成一個領域或概念。1980 Ch. 年代之後,學界也開始針對臺灣本土文化建立論述,希望能提出臺灣的獨特性8 (陳芳明,1988;吳密察、若林正丈,1989)。從「臺灣史」的建立可以明顯地 看到這個風潮,如中國史研究者鄭欽仁(1983)就指出,臺灣史研究對於國家是 否存在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臺灣有必要對自身的歷史、文化、現狀進行審視,他 提醒臺灣必要站在世界的視角來反思,而非純粹在中國史的架構下來理解臺灣, 更認為臺灣的「海洋型文化」與中國的「大陸型文化」有根本的不同。「建立臺. 8. 同時亦有人質疑「台灣意識」的起源,從歷史、文學等方面進行回應,形成論戰,參見施敏輝 編(1998)。 16.

(22) 灣主體性歷史觀」成了提倡臺灣史觀最常聽到的呼籲。 但也有如陳其南(1984)從歷史的角度,討論清代漢人從早期的移墾社會如 何轉變為土著社會,發展出不同於中國大陸的認同。陳並不否認中國的影響,他 仍認為臺灣史是中國史的分流之一,但八零年代的臺灣民族主義者卻十分支持其 「土著化」的論述,加以運用來支持臺灣民族主義(蕭阿勤,2012)。 隨著 1990 年代文化與政治的「本土化」與「臺灣化」形成風潮,學術界討 論臺灣民族主義的風潮更為熱烈,施正鋒(1994、1998)試圖提出一個多族群組 成共同國家的民族主義框架,試圖為建立超越族群的臺灣人共同認同提出可能的 架構,並在其後的研究之中(2003) ,從族群認同、民族主義與自決權來重新反 治 政. 大 立 思臺灣民族主義,試圖對建立新國家提供理論基礎,認為臺灣在認同上並未達成. ‧ 國. 學. 共識,仍處於「一種權宜式、混雜(hybridity)的認同。」若要鞏固臺灣的民主. ‧. sit. y. Nat. 體制,必須從國家肇建、民族塑造與國家打造等三個方面做起(頁 134)。而林. al. er. io. 佳龍(2001)的研究發現,臺灣人對於國族認同的傾向,「自認臺灣人」的比例. n. v ni U engchi 從 1989 年的 16%,到 1999 年的 58%,同時臺灣的民主化與外在的威脅,也使 Ch. 「臺灣人認同」要轉從族群轉換到公民的概念是容易的,因此他認為臺灣未來應 朝向公民民族主義發展。吳叡人(2001)亦試圖從日本殖民時期臺灣人的反殖民 運動中,重新建構臺灣與中國不同的民族主義發展軌跡,以及「臺灣人」如何將 自身想像為有自決權的民族,由下而上地建立臺灣民族主體,以此來確立臺灣民 族意識的歷史脈絡。 徐永明與范雲(2001)研究 1986 到 1996 年期間臺灣人認同變化的軌跡,發 現不論是本省或外省族群,都逐漸移向「臺灣人認同」 ,其中年輕群體更加顯著, 顯示一個新的政治世代,由於島內的政治劇烈變化、兩岸衝突升高,而開始逐漸 17.

(23) 盤整認同,進而成型。李丁讚(2004)也認為在威權體制下,本土意識與群眾運 動結合,形成了強烈的臺灣民族主義。然而這種種族民族主義以仇恨外部的方式 來凝聚內部(本省/外省),反而使社會裡的差異被團結、認同取代,理性辯證 被情感取代,反而不利於市民社會發展,市民社會政治化、公共領域無法開展, 也因此在美麗島事件後,整個世代的氛圍自然退回國族主義,所有議題政治化、 族群化,無法理性對話。臺灣內部認同政治分歧卻又水火不容,至近年也從未稍 歇。 《想像的共同體》譯者吳叡人在該書的導讀中也討論了臺灣的處境,認為臺 灣依然處在一個缺乏自我認同與記憶的狀態,在追尋共同體的路上不知未來該何. 政 治 大. 去何從。他引述了臺灣思想家廖文奎內心掙扎,來對比近年來的臺灣: 立. ‧ 國. 學. 五⼗十年前,流亡的臺灣思想家廖⽂文奎在冷戰的開端痛苦地思考: 「臺. ‧. sit. y. Nat. 灣往何處去?」 (Quo vadis Formosa?)五⼗十年後,冷戰已成過去,⽽而福. al. er. io. 爾摩沙依舊徘徊在認同的歧路上。︒。在這個充滿⽣生命⼒力的,美麗⽽而庸俗,. n. v ni U engchi 熱情⽽而反智的島嶼,在這個永遠在尋找「未來趨勢」和「新主流價值」 Ch. 的⼟土地,在這個⼈人⼈人「邊緣」,沒有中⼼心的社會,思想、︑、記憶和認同似 乎已經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然⽽而沒有了思想、︑、記憶和認同的重量,臺 灣將永遠只是⼀一葉浩海孤⾈舟,任憑資本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操弄控制,反 覆重演注定終將被⾃自⼰己和他⼈人遺忘的種種無意義的悲劇(⾴頁 23)。︒。. 廖文奎沈痛的問題,仍無法在當代得到完整的解答,而吳叡人當時觀察到臺灣 依然缺乏足以作為中心的共同記憶與認同,至今某些觀察仍然適用。然而近年 臺灣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特別是 318 作爲一場具高度象徵性的運動,是. 18.

(24) 否成為新的政治可能,其未來發展與影響仍需要時間證明觀察。顯然,臺灣內 部認同分歧也不可能直接透過 318 運動或是其他的運動,直接使內部認同都順 利過渡到「公民」的身份,內部的歧異與想像運作的過程如何重新描繪,必然 得重新理解:「民族」如何書寫自身歷史、其中又壓制了什麼?形成的張力與 矛盾點何在?才有超克的可能。. 第⼆二節. 「民族歷史」外的個⼈人/群體敘事. 「民族」作為一個建構的概念,歷史書寫成為合法化自身的重要論述,然而 民族以其結構性力量,將符合其意識形態的記憶與文化加以傳布,企圖同質化每 政 治. 大 立 個個人與群體。但結構下的個人與群體本就擁有其獨特記憶,並鑲嵌在其生命經. ‧ 國. 學. 驗,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敘事就是最普遍而有效的實踐,敘事的實踐過程中. ‧. sit. y. Nat. 再次加強自身認同、進而凝聚群體的認同。Whitebrook(2001)就指出,敘事不. al. er. io. 只是單純講故事,敘事是「複雜而有組織的計畫(complex organizational schemata). n. v ni U engchi 包含了行動者、事件、時間、意識、記憶、判斷、語言(p4) 」 ,敘事認同的建構 Ch. 對說者與聽者來說都是一種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 ,而敘事裡的各種元素跟特 性就承載了政治(p4-10)。 本文將先梳理民族與歷史之間密切而雙向共構的關係,再進一步討論民族中 個人與群體的敘事,如何透過口述形成自身認同,並對抗遺忘。 民族的歷史書寫   19 世紀以降,歐美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逐漸形成,歷史學因此被賦予 科學的合理性,也相對授與國族成立的正當性。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Nara(戴麗 娟譯,2012)就指出 19 世紀法國歷史學與國族再生運動的關係,他以 27 冊的《法 19.

(25) 國史》為例,認為它介於歷史與記憶的交界、成為國族人民的記憶所繫之處, 「正 是因為科學實證性與縈繞不去的祖國崇拜之間相互貫穿(冊 3,頁 131)」,使它 成為具代表性的「歷史」,也象徵一種法國對過去想望的方式。 「歷史」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與民族國家建立過程裡,實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何為民族重新建構一套完整的敘事,以確立其存在或出現的正當性,成為許多 希冀建構民族或國家的人們之重要課題。為了符合當前國家或民族內的社會現實, 選擇性地發掘歷史事實,加以詮釋並重構成當前「民族」所相信的歷史,再透過 權力與資源將此一歷史加以傳布,形成一種「典範」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代 國家透過國民普及教育的方式,直接以課程傳授符合「民族」內涵的歷史、地理、. 政 治 大. 政治等知識,使人民成為同質的「國民」 (王明珂,2015)。 立. ‧ 國. 學. 如同 Gellner 對民族形成的建構性再三質疑(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 ,與. ‧. sit. y. Nat. Hobsbawm 指出那些近代才發明的「傳統」是為了因應新民族主義運動、凝聚社. al. er. io. 會而生(陳思文、徐文路、洪靜宜、潘宗億譯,2002),民族建構敘事最主要的. n. v ni U engchi 目的,就是為了合理化「民族形成」或「民族必須存在」 的此一「現實」 。Anderson Ch. 為了理解民族敘事,重新將近代民族興起放在較長的歷史縱深中,針對其書寫的 方式進行深刻討論: 適⽤用於現代⼈人物的「敘述⽅方式」,同樣也適⽤用於民族。︒。知覺到⾃自⼰己 深深植根在⼀一個世俗的、︑、連續的時間之中,並且知覺到這雖然暗⽰示了連 續性,卻也暗⽰示了「遺忘」這個連續性的經驗(這是⼗十⼋八世紀晚期的歷 史斷裂的產物)——這樣的知覺,引發了對⼀一個「認同」的敘述之需 要。︒。……然⽽而,民族並沒有可以清楚辨認的⽣生⽇日,⽽而如果死亡竟然來臨, 那也絕不會是出於⾃自然的⽅方式。︒。因為沒有創始者(originator),民族的 20.

(26) 傳記不能⽤用福⾳音書的⽅方式,經由⼀一⾧長串的⽣生殖與⽗父⼦子相承之鍊,「順時 間之流⽽而下」地寫作。︒。唯⼀一的替代⽅方案是以「溯時間之流⽽而上」的⽅方式 來為民族⽴立傳(Anderson, 2006/吳叡⼈人譯,2010,⾴頁 277)。︒。. Anderson 理解民族書寫歷史的方式,建立在民族對現代時間與空間的理解 基礎之上,與前現代宗教主導下的「神聖時空」相異,形成歷史斷裂的嶄新感, 因此若要重新追溯並理解自身由來,敘事必然異於前現代。Anderson 認為民族 沒有創始者、歷史是斷裂的,因此必須透過敘述的方式確立認同,「溯時間之流 而上」成為唯一方法,而記憶同時也是遺忘的過程,例如美國國家體系透過教育, 使南北戰爭被記憶/遺忘成一場兄弟內戰,而非兩個主權的民族國家對立 (吳叡 治. 立. 人譯,2010,頁 272-273)。. 政. 大. ‧ 國. 學. ‧. Anderson 認為「民族」的歷史是透過體系對過去進行敘事與詮釋,對歷史. Nat. er. io. sit. y. 事實有意識地記憶/遺忘,以建構民族認同,而在後現代論與民族主義交鋒時也. n. 經常討論到此概念,Bauman(1997)就對「民族敘事」的建構性提出質疑,他 a iv. l C hengchi Un. 認為在民族主義的論證中,民族敘事確會受到國家或是相關利益團體的影響而有 刻意強調或忽視,特別到後現代論中,民族裡依然存在著更弱勢的族群,這些人 雖然與主要民族不同、但也無法整合,統治者依然要求其效忠主要民族。如後殖 民理論大家 Homi Bhabha 就認為那些支撐民族國家形成的民族主義論述,企圖 「將民族概念打造成不斷前進的民族敘事。」同時 Bhabha 也認為「民族主義遮 蔽了某些幽暗之處,其中藏著他們想透過努力建構『不可能的民族同一性作為符 號上之力量』來壓制不安的因子(Bhabha, 1990/譯自何景榮、楊濟鶴譯,2012)」。 民族主義壓制其內部的不同聲音,以建立其同質性,然而隨著全球化時代來 臨,各民族、族群、地區之間各種交流日益頻繁,民族同一性越來越受到質疑, 21.

(27) 民族也不如以往被認為是無法撼動的存在,Bhabha(1990)就從敘事的角度肯定 了撼動民族的契機,賦予了民族內少數族群敘事挑戰民族同一性的可能,Bhabha 認為以民族表意時間的方式,可以將民族分成兩種:訓導式與演現式(生安鋒, 2005),其中訓導式追求民族同一性,以霸權話語鞏固統治,他指出邊緣與移民 主體能將民族敘事重新表意,以演現式的時間來取代民族同質而空洞的時間,形 成民族表述的雙元而分裂的時間,敘事時間的差異使人民發聲得以在民族同質敘 事中出現,佔據文本內模糊空間來對抗權威,來補充主流敘事、建立異質歷史, 打破訓導式民族的一致、同質、連續性的神話與符號,進而建構充滿異質歷史、 人民保有文化差異與書寫的民族。. 政 治 大. 顯見 Bhabha 對「民族」抱持質疑以及被動搖的可能,此一可能來自於民族 立. ‧ 國. 學. 內部不同族群對於同一歷史的異質敘事,敘事者在文本裡打開空間以對抗霸權,. ‧. 也表明「民族」的敘事與歷史並非牢不可破,只是將其他不同聲音掩蓋過去罷了。. sit. y. Nat. er. io. 「人民」發聲透過敘事出現在民族本質性話語中,構成一種補充、且擾動民族教. n. a. iv. l C 育的抵抗,也是對殘存或是崛起中的霸權的質疑。 Un h engchi. Anderson 理論的核心認為「民族」的起源,來自於人對「共同體」的想像, 但他同時隨後指出「民族」由於其建構性而需要對「認同」進行敘述,這種敘述 卻矛盾地源自於遺忘(吳叡人譯,275) 。對共同體敘述的概念被國家體系所運用, 作為建構認同的工具。然而,民族的共同歷史建構將會引來民族同質性的疑慮, 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家如 Bauman、Bhabha,則強調民族內本來就存在著少數/ 弱勢族群,只是被民族的同一性所掩蔽,因此認為族群(應該)擁有異質敘事, 以抵抗主流民族的同一歷史。民族內部少數族群試圖爭奪敘事話語權成為當代全 球化與後殖民的重要課題,然而如何敘事?如何建構認同?正如蘇格蘭左翼民族. 22.

(28) 主義研究者 Tom Nairn(1997;吳乃德,2013)指出,民族主義擁抱過去、朝向 未來的雙面性,民族主義追逐現代化的進步元素,卻也不放棄傳統文化、甚至崇 拜傳統,形成矛盾。Anthony Smith(1986, 2009)所謂的「族群象徵主義」 (ethno-symbolism),就是指透過運用前現代的族群(ethnics)的文化元素,如 神話、記憶、傳統、歷史等,來重新詮釋運用。他反對本質論式或現代論式地理 解民族,透過尋找民族裡前現代族群的元素,提供了一種既承載過去又建構未來 的框架。 民族主義天生矛盾的雙面性,不斷出現在當代民族形成的過程之中,王明珂 (2015)長期研究中國華夏民族裡的核心與邊緣,從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角. 政 治 大. 度來重新理解中國當代宣稱的「民族」之建構性與其中的邊緣族群。他認為,人 立. ‧ 國. 學. 們根據當前的社會現實來選擇性理解並建構過去的歷史,因此:「當現實成為一. ‧. 種為社會全力支持的正統、典範,與之相應和的『歷史』也成為典範知識」,進. sit. y. Nat. er. io. 而建構「典範歷史」,然而之所以為典範,實際上僅反映了「掌握知識權力的個. n. a. iv. l C 」(頁 49)。n「典範歷史」展示了該如何理 人或群體所主張的『歷史』與『文化』 U h engchi. 解現代與期待未來,但終究來自於社會上某一部分人的聲音,其餘群體的歷史與 文化則被「自然化」為邊緣。而這些邊緣族群的文化,在國族的潮流下產生矛盾 的二元性,國族希冀「求團結」 、 「求進步」之下,不斷訴求「共同的過去」來達 到團結,但邊緣族群背負著落後、守舊的「傳統文化」,也因此形成一種普遍現 象,國族的核心人群要求邊緣族群繼續實踐「傳統文化」,他們得以擁有「傳統 文化」自豪、自己卻不加以實踐,這些國族「邊緣身體」淪為文化展示的工具(頁 55-6) 。也因此他不斷呼籲「反思史學」的重要性,來更嚴謹地審視「民族」 、 「國 家」與「歷史」之間的共構,以及「單一認同」的形成,避免陷入危險的民族本 質論或單一論。 23.

(29) 「認同」包含了諸多層次,從性別、宗教、領地(territory)或是較具階級 意識的社會-經濟(socio-economic)位置的認同,乃至於族群認同(ethnical identity) 、民族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 ,形成了個人的認同(Smith, 1991, p.4-5), 可見認同的「本質」就是多重、複雜且經常是重疊的。如 John Armstrong(轉引 自 Smith, 1991, p.7)就認為要從一個認同「滑動」到另一個認同是相當簡單而常 見的。簡單而言,認同的選擇是視情況而定(situational)。 Stuart Hall 則指出認同是一個變動的過程,透過使用歷史、語言以及文化資 源來變成(becoming)某一個特定主體的過程,更精確地說,是論述與論述實踐 召喚特殊論述中的社會主體,以及行動者(agent)被產製為主體的過程。認同. 政 治 大. 亦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行動者被論述實踐召喚,另方面行動者也實際涉入 立. ‧ 國. 學. 此一行動位置,因此,認同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有效的接合過程(Hall, 1996/轉. ‧. 引自翁秀琪,2001)。. sit. y. Nat al. er. io. 認同作為個人形成特殊社會主體的「過程」,成為集體的一部分,被運用在. n. v ni U engchi 國家或民族的統治秩序上,而記憶更是最重要的論述資源,運用記憶召喚個人/ Ch. 人民成為國族一份子的方法更是與時俱進。Alain Brossant(2006/邱德亮譯,2008) 就指出記憶已經不像 Halbwachs 所說的是個「場所」而已,當前歷史記憶「更是 一系列社會/國家、有權/無權、上層人士/底層人士之間界線具有高度意義分 配的操弄對象,同時在道德層面上,也是一系列記憶/遺忘、承認/否認、真實 /謊言、正義/不公之間界線分配的操弄對象」 (頁 245) 。他指出在西歐可以普 遍察覺一種「利用記憶的治理(le gouvernementalité à la mémoire)」 ,是一種對記 憶更有彈性的運用並以此為治理社會的有效工具,「過去」成為一座主題公園、 提供題材讓政府以各種有趣新奇的方式運用,不論其手段好壞:. 24.

(30) 重要的是最後都要在「現在」與「過去」之間形成⼀一種漂浮、︑、穩定 的連續體,以便能把「現在」與「未來」(烏托邦、︑、偉⼤大計畫和末⽇日神 話的未來)切斷(débranchement)關係。︒。⾝身段柔軟的記憶、︑、流動的、︑、 取代的和經常復位的記憶、︑、折衷和不再幻想的記憶,根本就是⾮非常⽝犬儒 (cynique)的——其眼界不是「真相」 ,⽽而是開發利⽤用以增其價值,在 「現在」深耕經營「過去」⽽而已(⾴頁 251-2)。︒。. Brossant 點出當代國家對記憶統治重新佈置的可能,彈性運用過去的記憶來界定 現在,並劃分當代應如何理解過去的記憶,記憶成為權力競逐的場域。影像承載. 政 治 記憶,勢必形成國家/當權者操弄的對象。. 立. 大. ‧ 國. 學. 同樣受 Halbwachs 記憶研究影響的 Pierre Nora(戴麗娟譯,2012),他指出. ‧. 國族的歷史總是以未來的觀點書寫,為了要群體面對未來做準備,因此「現在」. y. Nat. er. io. sit. 成為理解自身唯一的方式,「過去」提供了對當前事物的庇護與解釋,而這些事. a. n. v l C(頁 22)。他正視了記憶對國族歷史的影響可 物不再只是「歷史」 ,也是「認同」 ni hengchi U. 能,透過理解法國人如何將象徵與概念賦予實體事物,來描繪人們如何因應當代 需要而產生對過去的不同看法、甚至利用過去的方式,進而解構法國的國族歷史 神話,並指出當前法國並非抗拒了國族主義,「法國」成為充滿象徵的事物、而 非特定而明確的事物,反而使「法國」變成足以團結彼此的一種文化、一種繼承 共同遺產的歸宿,進而過渡到新的國族模式,傳統強調悲壯、犧牲式的國族情懷 並未消逝,而是以新的形式與各種新的象徵存在,要理解這巨大的變化,重返法 國的國族問題有其必要,他轉向記憶的責任與衍伸的問題,來理解如何透過重建 過去來合理化自身的現在,並不斷複製這種過去(頁 22-6)。. 25.

(31) 以臺灣而言,選擇性地解釋歷史,利用「過去」來服務「現在」、進而建構 的認同論述,過去數十年來更是常見。黃俊傑(2000)考察了兩岸存在的三種國 家認同論述類型,分別是:中華民國官方、臺獨人士、中共官方,三者均透過歷 史解釋來建構認同論述,結果迥異,實源於其政治立場產生了對歷史經驗的脈絡 性(contextuality)論述上的歧異(頁 260-75)。 歷史與記憶的書寫媒介,並不僅止於書面,以影像來說,政治扭曲歷史自不 乏前例。以 2006 年臺北市文化局委託文學家楊渡製作、描寫二二八事件的紀錄 片《尋找二二八的沉默母親:林江邁》為例,紀錄片中透過林江邁當年僅十歲的 女兒林明珠口述母親記憶,認為二二八事件僅是因語言溝通不良所引起的誤會,. 政 治 大. 時任市長的馬英九更盛讚林明珠為族群和諧努力的精神(陳翠蓮,2007) ,然而 立. ‧ 國. 學. 受到其他家屬與目擊者質疑其口述內容9,陳儀深亦撰文質疑楊渡製作紀錄片對. ‧. 殺戮的輕描淡寫、以及將林明珠嫁給陳誠護衛一事作為族群和諧象徵來給觀眾. y. Nat. sit. er. io. 「凝視」10。不具辯證性地形成檔案(archive)成為歷史資料,紀錄片自然無益. n. a. iv. l C 於釐清歷史真相、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反而主動扭曲,更顯示影像與「真實」的 Un h engchi. 複雜關係,特別是紀錄片,往往仰賴當事人或相關人士的口述進行敘事,以求可 信,但這並不絕對意謂了「真實」,若不具辯證性,反而更容易落入「真實」的 迷思中。顯見集體認同論述的建構性,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立場的影. 9. 二二八受難家屬阮美姝與目擊者黃守禮召開記者會,質疑林明珠當時不在現場,口述不可信, 認為紀錄片扭曲事實。自由時報,2007 年 1 月 3 日,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9630。上網時間:2016/08/16 16:39。 10. 陳儀深認為阮美姝 2001 年訪問林明珠的哥哥林匏螺,並無語言不同的情節,當時十歲的林明 珠的記憶可議,又,這些敘述上的出入,實與二二八的背景、經過、結果、咎責無涉,陳儀深更 尖銳質疑: 「楊渡口口聲聲「回歸到一個臺灣女人的角度」 ,然而林明珠如果不是嫁給外省人—陳 誠的侍衛曾德順,恐怕就不符合楊渡「超越族群」的生命原型、就不值得他這般深情「凝視」了。」 自由時報,2007 年 1 月 19 日: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2148。上網時間:2016/08/16 16:40。 26.

(32) 響,各類文本都可能存在著(刻意的)建構性問題。 對抗遺忘的記憶與敘事   「⼈人民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米蘭・昆德拉。︒。 《笑忘書》(尉遲秀譯,2002,⾴頁 2). 臺灣本土論述除了對本土文化的重新發掘與闡釋之外,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 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等「臺灣人」的受害記憶。以二二八為例,在黨國威權 統治下成為只能記憶、不能提起的禁忌,林雙不(1989)就提到他第一次聽到高 中老師無意間提起「二二八」這個名詞,但面對同學追問時,老師「面露驚惶」、. 政 治 大 急忙含糊帶過,更對他再三叮嚀不能多說。夏春祥(2000)研究《臺灣新生報》 、. 立. ‧ 國. 學. 《中國時報》 、 《聯合報》自 1948 至 1987 年的報導,提及二二八事件的僅有十五. ‧. 則,若將範圍縮至 1948 到 1983 年,其間二二八事件相關資訊更是完全不存在,. er. io. sit. y. Nat. 夏春祥稱其為「社會失憶期」 ,顯見人民記憶受到箝制的情況普遍存在於解嚴前。. n. 國民政府遷臺後的大規模整肅,導致許多冤案、錯殺的相關記憶,更是政府透過 a v. i l C hengchi Un 教育、媒體、情治單位、特務機構急欲封殺的對象,形成「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 這些被視為可能動搖其統治合法性的禁忌記憶,被結構性地遺忘,避免成為人民 對抗政府的動員「資源」,也就只能透過這種口述的方式傳遞。 臺灣人的「悲情」論述從 1970 年代開始,延續至今,依然保有一定的話語. 力量,葉春嬌(2010)就指出,臺灣菁英過去有一個主要的敘事,是從「過去受 外來政權壓迫的悲情」到「今日走向民主自由之光明之路」。而這種以受壓迫為 主要訴求的「臺灣認同」 ,除了過去存在於各種層面的省籍差異、導致「本省人」 長期對「外省人」反感,另外在臺灣過去的國際與外交危機時,臺灣認同往往更 加蓬勃,如 1996 年臺海危機,反而加深臺灣人對中國/中國國族主義的反感, 27.

(33)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卻只更加顯示兩者的差異,臺灣民族認同遂與中國國族認同 更加勢不兩立,雙方對於彼此所承載的歷史悲劇更無法理解。 過去「臺灣人」受害記憶,經常因為政治敏感、檔案不公開等原因被掩蓋。 解嚴前後,許多人開始重新發掘記憶,希望填補臺灣歷史斷裂所產生的空白。但 要完全彌補是十分困難,口述歷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除了重新描繪原本消失的 歷史外,更重要的是藉此來呈現臺灣主體歷史觀點(張炎憲,2003)。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早在 1959 年開始積極推動口述歷史的計畫,惟早期多著重於在 政治、軍事、政黨、學術等方面之重要人士,1986 年配合近史所成員的研究方 向,對其研究專題相關人物進行訪談,另一方面則是針對重要歷史事件相關的人. 政 治 大. 物或見證者之訪談,據近史所統計,截至 2010 年,此二項目已訪問了 1161 人, 立. ‧ 國. 學. 其中政治事件與二二八事件佔了半數以上11,可以看到一種口述歷史研究上的轉. ‧. 向。許雪姬(1997)描繪 1990 年代口述訪談工作的風起雲湧,除了中研院,包. sit. y. Nat. er. io. 括國史館、省文獻會,各地文化中心、文史工作室,以及各種社團都開始了口述. n. a. iv. l C 歷史的相關工作,對象也超越從前侷限於軍人、政治家,觸及到勞工、婦女、地 Un h engchi. 方人士、原民等。但口述史也有其限制,蔡篤堅(2003)認為,口述歷史有反省 中國史觀的霸權地位以及促進史學反思的可能,也應在追求史實客觀與掌握情感 之間細緻辯證,避免掉入具排他性的臺灣認同形塑。 Foucault(林寶元譯,1990)也曾提出人民記憶(popular memory)的概念 來強調對抗官方記憶的可能,但同時他也指出「人民記憶雖存在著,但卻沒有表 達它自身的管道或途徑」 (頁 11) 。 「口述史」 (oral history)就成為一般人民得以. 11. 參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組網站,網址:http://mhorh.mh.sinica.edu.tw/about.php。 上網時間:2016/06/22 20:32。 28.

(34) 提供記憶作為歷史素材的一個機會。口述史使一般人民得以將自身重新放入歷史 中,透過口述的方式、回顧自身記憶、再由歷史學家從下而上地書寫歷史,進而 使口述者理解自身所經歷過的動盪或變遷(Thompson, 1988;Howarth, 1998/陳 瑛譯,2003)。由於其將歷史的話語權交給了人民、使歷史書寫民主化,形成不 同於傳統史學所建構的權威、統一的敘事,也因此口述史被賦予較基進的社會使 命: 「口述史對公認的歷史神話,即歷史傳統所內在固有的權威判斷發出了挑戰。 它為從根本上轉變歷史的社會意義提供了手段」(Thompson, 1988/覃方明、渠 東、張旅平譯,1999)。人民建構理解自身過去的書寫,不僅止於安慰或紀錄的 功能,更形成理解未來的方式。因此當有不同群體進入,就更能透過口述史來形. 治. 政 成對抗一個「共同體」的神話,將其中各種衝突的部分凸顯出來、進而挑戰神話, 大. 立. ‧. ‧ 國. 學. 形成「一系列交換關係和辯證關係」(覃方明等譯,1999,頁 18)。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與社會團體紛紛致力於挖掘過去受到掩蓋的記憶,除了. sit. y. Nat. er. io. 透過二手文獻的考掘外,也經常以「訪談」來重現第一手的記憶資料,透過當事. n. a. iv. l C 人「口述」實際經歷與聽聞,讓訪談人得以將口述者的經歷重新置放在已知的歷 Un h engchi. 史脈絡中理解,並補足/修正/質疑當前的歷史詮釋問題。然而「口述」畢竟關 乎記憶,記憶卻無可避免地存在遺忘、錯置、扭曲等問題,也難免受其自身經歷 與立場所囿。Ken Howarth(1998/陳瑛譯,2003)就認為,雖然口述可以補足 文字書寫或官方紀錄上付之闕如的部分,如勞動階層或受剝削者的聲音,但「口 述史也有它的危機:『官方的』口述史可能因為選擇性的記憶,進而造成錯誤的 印象(筆者不願意使用『宣傳』一詞,但實在找不到適切的字眼)」 (頁 16-7,括 號內文為原文所加),他更嚴肅地提到某些發展中或有政治壓迫的國家,發現了 口述史的功能:「利用口述史建立及強化國家、甚至民族認同,是此一學科的一 大勝利」(頁 113)。 29.

(35) 顯見口述作為一種書寫的記憶雖被視為對歷史的補充,但不能不對於其「真 實性」以及其「政治性」多加戒慎,若口述歷史反而只被運用作為強化國族認同, 無疑將成為它本身原本所欲對抗的對象。臺灣當代有許多紀錄片有運用訪談作為 影像敘事的來源,惟應注意訪談與口述歷史之間具有十分不同的方法基礎,口述 歷史雖奠基於訪談法之上,拍攝紀錄片所運用的訪談手法,也經過某種程度上的 田野調查或歷史考察,但必須理解到作者「建構」紀錄片所選擇運用的,必然是 訪談過程裡所記錄的影音之「片段」,即便許多學者與創作者再三強調紀錄片創 作首重倫理議題,但針對訪談的檔案資料如何被紀錄片導演安排、建構,使被攝 者訪談內容片段重構為另一種論述,在創作與研究上都必須更為謹慎面對。換句. 治. 政 話說,即便口述歷史與紀錄片式訪談在方法上有所不同,紀錄片式訪談面對了口 大. 立. ‧ 國. 學. 述歷史所面臨相關的議題與承載的政治意義之外,同時更必須注意到紀錄片作者. ‧. 如何運用與安排這些影音,其所形成之論述為何,是否引發其他層面、如道德或. y. Nat. er. io. sit. 是政治面上的相關議題。. n. a. iv. l C 以上述而言,將影像作為對抗記憶/遺忘的工具,研究者應謹慎處理其衍生 Un h engchi. 之道德與政治的相關議題,而在臺灣政治社會發展的脈絡下更是如此。紀錄片的 政治使用在戒嚴時期就已可見,然而在影像技術侷限下,主要仍是由官方掌握敘 事工具。游惠貞(2014)指出,戒嚴時代的「紀錄片」多是為政府宣傳「往往以 浪漫或美化的態度來處理題材,普遍缺少社會關懷或自主意識,看不出真實臺灣 人生活樣貌,遑論對社會的不公不義進行揭露與批判。」1967 年的《劉必稼》 以老兵為題材,也隨即被禁播,「使得紀錄片工作者不敢輕易觸碰政治或社會敏 感議題,大家都在『安全』的題目裡找發展,繼續拍攝無害的民俗活動與原住民 儀式觀察,遠離政治的禁忌」 (頁 23-4) 。李泳泉(王慰慈編,2006)甚至直言, 日治時期的臺灣仍有鄧南光與劉吶鷗的紀錄片可窺見臺灣人民樣貌,但到了國民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raphene: leading the way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2010 Nobel Prize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3 Leidy, Denise Patry and Donna Strahan 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Literacy text types and language activities relevant to secondary stud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

Since huge quantities of transactions are involved in daily operations of a hotel,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always has to deal with complicated calculations which undoubtedly

Festivals of the Jewish Year: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Guide (pp.31-58).. New

Caring for kids after trauma, disaster and death: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2nd ed.). New York University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