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列寧至史達林時期之自治 一、列寧之民族自治理念

第三章 蘇聯德意志人之自治與流放

第一節 列寧至史達林時期之自治 一、列寧之民族自治理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蘇聯德意志人之自治與流放

第一節 列寧至史達林時期之自治

一、列寧之民族自治理念

早在 1913 年,列寧便已同意在國家內建立民族自治區的理念,並開始倡導 當時民族自決的口號。列寧民族自決理念主要由三大要點組成:107

(一) 被壓迫的各個民族有權擺脫民族壓迫之政治獨立自主權。

(二)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亦為民族自決權之表現。

(三) 承認各民族具有決策及管理自身事務之平等權利及民主權利。

隨後在 1917 年 11 月 15 日,列寧簽署「俄國各族人民權利宣言」,在宣言中 闡述蘇俄政府對於民族政策之理念:108

(一) 俄國各族人民享有平等及自主權。

(二) 俄國各族人民享有自治且組織獨立國家之權利。

(三) 廢除任何民族及宗教之一切特權與限制。

(四) 居住在俄國領土上各少數民族有自由發展之權利。

列寧堅持民族平等及民族自決之原則,鄙棄沙皇時期的斯拉夫主義,其民族 政策是以完全的自我表達意見及抵制任何形式上的歧視,特別是在民族層面的歧 視為基礎。109

十月革命後,列寧十分重視民族政策,其表示:「俄國的民族政策是僅次於 土地問題之一個重大議題。」因此布爾什維克黨公布了一系列有關民族問題的法 令,闡明其民族政策。為求貫徹民族政策,成立了民族事務人民委員部(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 Делам 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ей),促進中央蘇維埃機關與少數民族之間 更好的溝通,並由史達林(Иосиф Сталин)擔任第一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部委員。

107 趙常慶、陳聯璧、劉康岑、董曉舊等著,蘇聯民族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頁 35。

108 青覺、栗獻忠,蘇聯民族政策的多維審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頁 64。

109 Irina Mukhina, The Germans of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7), p. 29.

Немцев Поволжья; Work Commissariat for Volga-Germans Affairs)。112伏爾加德意 志人是蘇聯最先得到某種形式上自治的少數民族。113但除了貫徹列寧的理念外,

110 Rober Korn, Der Lohn Für die Treue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232.

111 Ebenda.

Ein Deutscher an der Wolga” Deutsche Welle (Aug. 12. 2013):

<http://www.dw.de/ernst-reuter-ein-deutscher-an-der-wolga/a-16893484> (20 April 2014).

115 斯大林,論民族問題,(中共中央中南局宣傳部編,1953),頁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土化使得少數民族能在自己的領土內獲得更高的教育及自治,保障其語言 及文化,包括在自治區內擔任高階職位等權力。列寧乃是希望這些政策將滿足民 族之需求並減少民族衝突,試圖剷除宗教差別及社經地位之差距,加強以階級為 主的國際社會主義團結。伏爾加德意志人在本土化政策時期的文化語言層面一度 繁榮壯大,在自治共和國境內設立德意志文化博物館、德意志劇院及德語報社等 等機構。116

三、史達林時期初期之自治

史達林在其著作「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Марксизм 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Вопрос)一書中便提出其對民族自治的看法:

「區域自治的優勢在於,其並不牽涉到領土損失的問題,而是一群特定的人 口居住在一個特定的區域裡,不僅不會分化族群,亦不會增加民族之間的隔閡,

其之功用恰恰相反。」 117

列寧歿後,史達林在執政初期短暫延續了列寧之本土化及民族平等政策,允 許各民族之語言自由發展,仍可用本民族語言教學。因此德語、俄語及烏克蘭語 不但在自治共和國內為官方語言,尚建立了研究俄國德意志人之方言及民俗之機 構。1181926 年通過自治共和國憲法。

在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及其他蘇維埃社會主義民族共和國中 之主要聚集地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自治區。119不管各民族有多小,都被賦 予各種程度上的自治,包括數個自治共和國或邊疆區(Kрай)、數百個人口界介於 10,000 至 50,000 民族區(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Район; National Rayon )以及數千個人口

116 Irina Mukhina, The Germans of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7), p. 31.

117 Robert Conquest, Soviet Nationalities Policy in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1967), p. 19.

118 Nina Berend, Russlanddeutsches Dialektbuch (Halle: Projekte-Verlag, 2011), S. 21.

119 李朋,「蘇聯民族政策失誤爭議」,西伯利亞研究,第 31 卷,第 4 期(2004),頁 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介於 500-5,000 的村莊蘇維埃(Dorfsowjets)。120在蘇聯的烏克蘭及西伯利亞地區,

亦成立了共 19 個德意志的民族區,6 個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內︰

阿爾泰地區、薩拉托夫州、史達林格樂州、奧倫堡、北高加索地區及克里米亞地 區﹔喬治亞及阿塞拜疆各 1 個,其餘 11 個於烏克蘭境內。121在這些民族區內,

保證其與政府單位使用母語之權利,在每個民族區也通常有一份自屬的報紙。此 外也成立眾多的村莊蘇維埃,在全蘇聯境內約有 550 個德意志人的村莊蘇維埃,

大部分在烏克蘭,122村莊蘇維埃享有決定並管理民族事務之民主權及平等權。

1924 年 2 月 20 日伏爾加德意志人事務公社被改建為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 社 會 主 義 自 治 共 和 國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Немцев Поволжья; Autonome Sozialistische Sowjetrepublik der Wolgadeutschen,以 下簡稱自治共和國)。德意志人成為蘇聯第一個非俄裔族群獲得共和國地位的少 數民族,有權利處理自身內部事務。除了司法外,還可設立自己的醫療、勞工、

教育、財務及農業等委員會,擁有可以自由加入退出蘇聯的權力。123

1924 到 1928 年間是俄國德意志人在政經、農業及文化上的繁榮期。1926 年伏爾加地區不但農作物產量回升到戰前的三分之二水平。124甚至在 1926 年蘇 聯人口普查中各民族的讀寫能力上,德意志人乃是蘇聯境內僅次於猶太人第二高 的民族。(見下表 3-1)

120 Terry Martin, “The Origins of Soviet Ethnic Cleansing,”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70, No. 4 (Dec., 1998), p. 825.

121 Walter Kolarz, Russia and Her Colonies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52), p. 74.

122 Dietmar Neutatz, Deutsche Bauern in den Steppen Rußlands Die Wolga- und

Schwarzmeerdeutschen von der Ansiedlung bis zur Deportation: Mit einem vergleichenden Blick auf die Donauschwaben (München: Koehler & Amelang, 1994), S. 145.

123 J. Otto Pohl, Ethnic Cleansing in the USSR, 1937-1949 (Westport CT: Greenwood, 1999), p. 29.

124 James W. Long, From Privileged to Dispossessed: The Volga Germans, 1860-1917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8), p. 2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3-1:蘇聯1926年人口普查中各民族之讀寫能力

資料來源:Viktor Krieger, “ Intellektuelle Rückentwicklung– der Russlandeutschen in der Sowjetunion,” Volk auf dem Weg (2006), Nr. 3, S. 12.

在數據上來看,德意志人讀寫能力名列前茅,但若仔細觀察,9 歲兒童之讀 寫能力比 9-49 歲的青壯年人口來得低,這乃肇因於帝俄晚期斯拉夫化政策的結 果。此外,亦有知識份子對共產黨掌政之恐懼,大量人口出走以及內戰加上接連 的饑荒的因素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29 年,在自治共和國首府恩格斯創 建了一個教育學院以及兩個教育中等技術學校(Техника),125並透過動員共黨、

共青團及相關組織來加強其教育水平。到了 1938 年止,境內共有 421 間德語學

125 Viktor Krieger, “Intellektuelle Rückentwicklung– der Russlandeutschen in der Sowjetunion,” Volk auf dem Weg (2006), Nr. 3, S.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校、4 個師範學院、3 個醫學院、1 個農業學院及 1 個音樂學院;126學生則有 117,000 名、教師 4,320 名。127綜觀而言,在蘇聯初期之民族政策與沙皇時期之民族政策 相比,是有很大的進展。但一直到了 1920 年代末期,蘇聯本土化的政策並沒有 將伏爾加德意志人或者是其他地區的德意志人,形塑出「蘇聯德意志人」的身分 認知。128最後本土化政策在共(布)黨中產生了辯論,擔憂本土化政策將加強民族 意識。本土化政策最終在 1930 年代後,走向終結,宣告失敗。

此外,蘇聯雖然設立自治共和國,但其並不希望其過於「德國化」。在1922 年8月蘇聯更將共和國首都自德意志人口占多數的馬克思市(Maxstadt)移至俄裔 人口居多之波克羅夫斯克129(Pokrovsk, 1931年後改名為恩格斯Engels),可見一 斑。根據1926年之人口數據,自治區共和國內僅66.4%為德意志人,主要為農民 階級﹔其餘20.4%為俄羅斯裔、12%為烏克蘭裔的工人階級。

德意志人本身並不積極參與政治,66.4%的人口裡雖然有30%加入共產黨,

但事實上擁有黨籍僅是一種表象。130自治共和國內領導階層為莫斯科所指派,通 常為德國或奧地利的共產黨人。自治共和國成立後,為鼓動德國之共產革命,蘇 聯希望將該地打造為共產主義的模範區,故早期自治共和國曾為一個擁有特權的 自治區。但隨著德國共產黨人於德國之失敗,加上隨後蘇聯國內30年代之政治、

經濟危機,其特殊地位也逐漸消失。

126 J. Otto Pohl, Ethnic Cleansing in the USSR, 1937-1949 (Westport CT: Greenwood, 1999), p. 29.

127 J. Otto Pohl, “Volk auf dem We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of the Russian-Germans From 1763 to the Present Day,” Studies i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Vol. 9, No. 2 (2009), p. 272.

128 Irina Mukhina, The Germans of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7), p. 30.

129 根據 1926 年之人口數據顯示:波克羅夫斯克市,44%為俄裔、42%為烏裔、僅 11%為德意志 人。

130 Rober Korn, Der Lohn Für die Treue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247.

觸,早在 1923-1926 年間,德意志人在美國成立的門諾中央委員會(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

便幫助約 18,300 名門諾教德意志人成功離開蘇聯前往美國及加拿大。參見:Benjamin Pinkus, “The emigr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from the USSR in the post-Stalin era,” Soviet Jewish Affairs,

13:1(1983), p. 5.

132 德國威瑪政權當時政局受到左派及右派之夾攻,失去了第二次為蘇聯德意志人爭取離開蘇聯

的機會。

133 Dietmar Neutatz, Deutsche Bauern in den Steppen Rußlands Die Wolga- und

Schwarzmeerdeutschen von der Ansiedlung bis zur Deportation: Mit einem vergleichenden Blick auf die Donauschwaben (München: Koehler & Amelang, 1994), S. 145.

134 Benjamin Pinkus, “The emigr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from the USSR in the post-Stalin era,”

Soviet Jewish Affairs, 13:1(1983), p. 6.

135 Rober Korn, Der Lohn Für die Treue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292.

136 Benjamin Pinkus, “The emigr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from the USSR in the post-Stalin era,”

Soviet Jewish Affairs, 13:1(1983), p. 5.

137 Alexander Prieb, Deutsche Kolonisten Russlands 1763-2006 (Augsburg: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