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赫魯雪夫時期之平反與回歸 一、特殊移民身分解除之經過

第四章 後史達林時期德意志人之平反與回歸

第一節 赫魯雪夫時期之平反與回歸 一、特殊移民身分解除之經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後史達林時期德意志人之平反與回歸

第一節 赫魯雪夫時期之平反與回歸

一、特殊移民身分解除之經過

在戰後,特殊移民的解放分為四個階段:(一)、特殊移民解放政策的醞釀期

(1953年至1954年中);(二)、大多數特殊移民解放期(1954年中至1956年末);

(三)、持續解放剩餘特殊移民時期(1957年至1958年);(四)、特殊移民徹底解放 期(1959至1965年間)。1

在醞釀期的1953年便有德意志人以匿名信方式,向蘇共中央主席團闡述蘇聯 德意志人之生活情況。信中的內容主要提到:

「德意志人被祖先居住超過200年的地方流放,在戰爭時期,被送至勞改營 強迫勞動,伙食及待遇有如囚犯,且未受任何審判而被定罪,我們單純地相信因 政府向其表示僅是戰爭的殘酷所要求的臨時措施。德意志人在後方各個部門努力 勞動,亦對勝利做出不可抹滅的貢獻,但戰爭過去已八個年頭,但我們受的苦難 卻仍持續。比其他蘇聯公民更受污辱及無權利之地位,沒有基本教育權、選舉權、

服兵役權、民族平等權及工作休憩權。」2

在戰後,德意志人無論在受高等教育及或在共黨之升遷受到重重阻礙,防空 軍及邊防軍等敏感單位亦不接收德意志人。3德國之音(Deutsche Welle)之宣傳報 導更加深了德意志人之不滿情緒。在史達林歿後,在戰爭時期被流放之各民族掀 起了民族運動。4被流放的德意志人也開始以信件、請願連署、組織代表團或遊

1 師建軍,「蘇聯特殊移民政策的歷史演變」,寧夏大學學報,第 30 卷,第 5 期(2008),頁 93。

2 沈志華總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2002),卷 26,頁 412-416。

3 亞歷山大.佩日科夫著,劉明等譯,解凍的赫魯雪夫(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頁 198。

4 這裡必須特別指出,相較於其他五個早在 1956 年獲得平反之少數民族,德意志人與克里米亞

韃靼人是最後兩個民族獲得平反的,德意志人遠不比其他民族來的團結,原因如下︰

第一、不如其他民族如車臣人、印古什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巴爾卡爾人在當地已 居住數個世紀,有著對其地域強烈認同感,伏爾加德意志人之歷史根源只能追朔到 1763 年。

5 Darrel Philip Kaiser, Emigration to and from the German-Russian Volga Colonies (Huntsville: Darrel Kaiser Books, 2007), p. 106.

6 亞.涅克里奇著,王攸琪、沈江等譯,被流放的民族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7),

10 Gerhard Simon, (Karen Forster& Oswald Forster Trans) Nationalism and Policy Toward the Nationalities in the Soviet Union: from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to Post-Stalinist Society (Colorado:

Westview, 1991), p. 241.

11 Robert Conquest, The Soviet Deportation of Nationalities (London: Macmillan, 1960), p. 145.

12 Hans Hahnenkampf, Analyse der Lage der Deutschen in Russland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mit besonderem Blick auf die Gründe,die sie veranlasst haben Russland zu verlassen und nach

Deutschland zu kommen (Norderstedt: GRIN Verlag, 2010), S. 6.

13 Barbara Dietz, Zwischen Anpassung und Autonomie Russlanddeutsche in der vormaligen Sowjetunion und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erlin: Duncker& Humblot, 1995), S. 34.

14 初祥,「鮮為人知的一幕— 蘇聯德意志人被迫移居西伯利亞和中亞的歷史」,西伯利亞研究,

第 4 期(1999),頁 7。

15 Nadjeschda Eremina,“ Ein bestraftes Volk. Eine Russlanddeutsche Familie im 20.Jahrhundert , ” in Irina Scherbakowa ed., Russlands Gedächtnis Jugendliche Entdecken Vergessene Lebensgeschichten (Hamburg: Körber-Stiftung, 2003), S. 199.

16 Peter Aifeld, “Russlanddeutsche – Eine Autobiographische Studie vor Historischem Hintergrund“,

<http://www.wolgadeutsche.net/bibliothek/aifeld/rd_studie_vor_historischem_hintergrund.pdf>, S.

20.(5 May 2014).

17 Hans Hahnenkampf, Analyse der Lage der Deutschen in Russland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mit besonderem Blick auf die Gründe,die sie veranlasst haben Russland zu verlassen und nach

Deutschland zu kommen (Norderstedt: GRIN Verlag, 2010), S. 4.

18 埃萊娜·卡雷爾,郗文譯,分崩離析的帝國:蘇聯國內的民族反抗(北京:新華出版社,1982),

頁 195。

19 Klaus Breunig,” Das Schicksal der Russlanddeutschenvon 1941-1991”

<http://www.grin.com/de/e-book/102722/das-schicksal-der-russlanddeutschen-von-1941-1991>, S. 2.

(7 May 2014).

20 Benjamin Pinkus, “The emigr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from the USSR in the post-Stalin era,”

Soviet Jewish Affairs, 13:1(1983), p. 15.

21 蘇聯妥協同意部分德意志人移居的原因是希望能讓非兩世紀以前就來到俄羅斯之外的德意志

23 Stefan Wolff, “The Politics of Homeland,” in Krista O. Donnel, Renate Bridenthal& Nancy Reagin eds., The Heimat Abroad the Boundaries of Germannes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5), p. 292.

24 Benjamin Pinkus, “The emigr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from the USSR in the post-Stalin era,”

Soviet Jewish Affairs, 13:1(1983), p.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1:1951-1971 年德意志人從蘇聯回歸西德人數示意圖

資料來源:Maria Savoskul, “Russlandeutsche: Integration und Selbstidentifizierung , ” in Ipsen-Peitzmeier , Sabine, Kaiser , Markus, Zuhause Fremd-Russlanddeutsche Zwischen Russland und

Deutschland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06), S. 200.

西德與蘇聯的關係獲得一定改善後,蘇聯德意志人之情況開始好轉,特別在 文化、教育及宗教層面。1942-1956 年間,蘇聯境內沒有任何德文的書籍及報紙 出版,但 1957 年後,德意志人分別在莫斯科、阿爾泰首府巴爾瑙爾(Barnaul)及 阿拉木圖(Almaty)擁有三家德語報紙─ 新生活 (Neues Leben)、工作(Arbeit)及紅 旗(Rote Fahne)。25蘇聯境內─ 1956 年在莫斯科、1957 年在阿拉木圖及 1962 年 在吉爾吉斯,恢復廣播德語電台。26

在教育層面,1941 至 1956 年達學齡之德意志人大部份都無法取得受教育之 機會,27但在 1957-1958 年間,德意志人重新獲得受教育的權利,蘇聯教育部在 數個蘇聯加盟國增設德語課程,為上普通學校之德裔兒童提供了德語課程的機

25 Robert Conquest, Soviet Nationalities Policy in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1967), p. 146.

26 Alexander Gerzen, “Geistliche Arbeit unter Russlanddeutschen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http://www.emk-ru-lahr.de/pdf/Berichte/Arbeit%20unter%20Russ.von%20Gerzen.pdf >, S. 10.

(4 May 2014).

27 Klaus Breunig, “Das Schicksal der Russlanddeutschen von 1941-1991,”

<http://www.grin.com/de/e-book/102722/das-schicksal-der-russlanddeutschen-von-1941-1991>, S. 3.

(7 May 2014).

28 Gerhard Simon (Karen Forster& Oswald Forster Trans), Nationalism and Policy Toward the Nationalities in the Soviet Union : from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to Post-Stalinist Society(Boulder:

Westview, 1991 ), p. 245.

29 Isabelle Kreindler,” The Soviet Deported Nationalities: A Summary and an Update,”Soviet Studies, Vol. 38, No. 3 (Jul., 1986), p. 397.

33 Sidney Heitman, “The Soviet Germans,” Central Asian Survey 12(1) (1993), p. 77.

34 1950 年代,俄國德意志人皆無有組織性的民族主義運動,1964 年前,針對恢復自治共和國之

請願皆屬於個人性質,如 1956 年及 1957 年僅有 2 位德意志人向蘇聯政府請願。有組織性的請願 直到 1964 年才發生,而相較於 1957 年後同屬流放的少數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及梅斯赫金人所 作出的努力則積極的多。

35 Hans Hahnenkampf, Analyse der Lage der Deutschen in Russland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mit besonderem Blick auf die Gründe,die sie veranlasst haben Russland zu verlassen und nach

Deutschland zu kommen (Norderstedt: GRIN Verlag, 2010), S. 8.

36 Eric J. Schmaltz and Samuel D. Sinner, “You Will Die under Ruins and Snow: the Soviet Repression of Russian Germans as a Case Study of Successful Genocide,”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2002), 4(3), pp. 342-343.

37 直到 1964 年,流放 23 年後,當時 1941 年流放德意志人之命令才被大眾所知,但直到 1965 年 1 月 5 日,該決議才被公諸於媒體。即使如此,蘇聯人民仍很少人知道此事。

38 Ibid., p. 343.

39 Ibid.

40 Gerhard Simon(Karen Forster& Oswald Forster Trans), Nationalism and Policy Toward the Nationalities in the Soviet Union : from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to Post-Stalinist Society (Boulder:

Westview, 1991), p. 337.

41 徐隆彬,「衛國戰爭期間蘇聯七個被遷少數民族的命運」,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 6 期(2008) 頁 73-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 德意志人在伏爾加河地區生活了近 200 年,已形成一個特殊民族,早已建 立自己民族的國家體制。

然而米高揚再度以德意志人在哈薩克及俄國眾多邊疆地區在開拓當地經濟 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及重新遷移難度過高為由拒絕︰

「在蠻荒的邊疆地區倘若沒有德意志人的話,那麼當地經濟就無法運作,你 們提出了要恢復共和國的問題。我們完全理解,這是問題的最根本解決之道。但 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要牽動 50 多萬人並使其遷居。絕不能說德意志人沒有 共和國就不能生活,要知道,在戰前有三分之二的德意志人居住在共和國之外的 地方。我們現在不能恢復共和國,因為這會帶來巨大困難。歷史上所犯的錯誤不 可能全部糾正過來,但是在文化要求方面,我們準備儘快解決。」42

米高揚最後僅答應對德意志人文化及語言的要求- 允許更多的德語書籍出 版,在數年後蘇聯國內第四份德語報紙「友誼報」(Freundschaft) 出現。

1967 年,第三個德意志人代表團又來到莫斯科,並帶來 8,123 個請願簽名,

蘇聯政府逐漸對德意志人的請願感到厭煩,故這次請願沒有任何高級官員接見。

1972 年,在傳出德意志人在哈薩克、西伯利亞及吉爾吉斯準備出發再度請願的 消息後,當地政府更直接阻止出發。43一直到數次會議毫無進展,德意志人在心 灰意冷下,也從早期爭取恢復憲法所賦予之「自治權」,對政府寄予厚望的心態;

轉換到以離開蘇聯,回歸故土德國的「自由回歸權。」

蘇聯最主要不願恢復其自治共和國之原因為經濟因素。44原因在於哈薩克及

42 徐隆彬,「衛國戰爭期間蘇聯七個被遷少數民族的命運」,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第 6 期(2008),

頁 74。

43 Eric J. Schmaltz and Samuel D. Sinner, “You Will Die under Ruins and Snow: the Soviet Repression of Russian Germans as a Case Study of Successful Genocide,”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2002), 4(3), p. 344.

44 Isabelle Kreindler 認為,對蘇聯而言,除了經濟因素之外,能自西德取得之外交利益也不大,

因此並不積極願恢復其自治地位。參見:Isabelle Kreindler,” The Soviet Deported Nationalities: A Summary and an Update,” Soviet Studies, Vol. 38, No. 3 (Jul., 1986), p. 3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西伯利亞及中亞地區難以招募到勞動力,而德意志人之勤奮在當地的勞動對開發 當地經濟作出卓越的貢獻(特別是中亞之農業及工業部門)。此外,與車臣人在 特殊移民區激烈的反抗相比,德意志人表現更為溫馴,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優良 勞動力。451970 年代初,蘇聯共黨中央會總書記布里茲涅夫便被告知,只要有 10 萬德意志人離開蘇聯,蘇聯經濟損失將高達 40 億盧布。46特別是德意志人皆 在農業部門擔任領導地位,哈薩克的發展完全依賴於德意志人勞動力,若蘇聯失 去了這群可靠勞工,將對哈薩克的農業造成嚴重影響。

45 J.Otto Pohl, “The Loss, Retention, and Reacquisition of Social Capital by special Settlers in the USSR, 1941-1960,” in Cynthia J. Buckley, Blair A. Ruble& Erin Trouth Hofmann eds., Migration, homeland, and belonging in Eurasia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 p. 212.

46 Alexander Prieb, Deutsche Kolonisten Russlands 1763-2006 (Augsburg: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158.

利·布蘭特(Willy Brandt)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48的作用下,西方與蘇聯展開 低盪期(Détente),蘇聯對德意志人態度又趨寬容。

47 Sidney Heitman, “The Soviet Germans,” Central Asian Survey 12(1) (1993), p. 77.

48 布蘭特認為,美蘇競爭已陷入僵局,若西德繼續推行哈爾斯坦主義,不僅不能重新統一,亦

不能消除蘇聯之威脅與美國之掌控,故其認為,西德只能以承認二戰後之現實與蘇聯達成諒解,

此政策為「東方政策」。主要政策內容為:與西方加強合作之同時,加強與東方之諒解;同時承 認戰後歐洲之現狀,改善與蘇聯及民主德國(東德)之關係。參見: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等著,

蘇聯興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頁 779。

49 Alexander Prieb, Deutsche Kolonisten Russlands 1763-2006 (Augsburg: Waldemar Weber Verlag, 2012), S.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