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利他相關理論
壹、 利他主義 一、 利他的意義
每天都有一些人幫助他人,捐衣服、捐錢、讓朋友搭便車這些都是利社會行 為,換言之就是使他人獲得利益的行為。
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是指動物體在本身危急時或有損己身利益的 情況下,幫助其他個體的行為(張永達,2010)。
利他主義是把自己至於眾人服務的位置,但並非有求必應,而是有為有守(引 自,林靜宜,2009 ,p134)。
就社會心理學而言,這些利社會行為,是生物為了生存下來而慢慢演進的歷 程,使助人變成是一種天生普遍性的行為傾向:親屬選擇,個人藉由幫助近親來 保存它們自己的基因,互惠的利他主義,給予幫助的人自己也能獲得利益或是回 饋,以及團體選擇,一個社會團體的成員互助以維持生存(引自王慶福、洪光遠、
程淑華、王郁茗,p502)。
何謂利他主義?根據學者的分析,利他主義有以下幾個要點:一、利他主義 必須付諸行動,換句話說,只有良好的企圖心而不實踐,並不合乎利他主義的標 準;二、利他的行為必須是目標取向,其目標是提升他人的福祉,如果行為者在 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無意中或順便為他人創造了一些好處,換句話說,他人的 利益只是次要的或附帶的,這樣的行為也不是利他的行為;三、在利他的行為中,
意圖比結果重要,如果張三存心要幫助李四,但是長期的結果卻反而對李四不利,
這並沒有減損張三行為的利他性;四、利他的行為必然會造成行為者自己可能的 損害;五、利他是無條件的,行為者不能預期任何的回報。
利他主義(Altruism,也可譯爲利他行爲)源自於法文 altruisme,字源可溯 自意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 alter,即其他、别人的意思。利他主義是一種無私的爲
他人福利着想的行爲,在道德判斷上,别人的幸福快樂比自己的來得重要。利他 主義在許多思想和文化中是一種美德。
「利他行為」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利於他人的行為。他要求人們在短時間 內做出個人利益的犧牲,以產生正的外部效應。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對利他行為進 行定義﹕從結果上講,祗有確切地產生了利他結果的行為才是利他行為﹔而從動 機上則不要求行為產生特定的結果﹐祗要行為的發生出於人的利他心,那麼我們 就可以說這種行為為利他行為。
「利他主義」的定義是多角度的。由於行為經濟學強調的是人的行為模式,
它更注重於行為動機與行為活動本身之間的因果聯繫,所以我們這裡所討論的
“利他行為”應當從利他動機的角度來定義。
在利他行為發生原因的問題上,心理學界基本達成了一種共識,那便是利他 行為一定是由利他動機直接產生的,利己動機不可能直接產生利他行為。但是我 們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說明,儘管利他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利他心,但 是主導這種行為的最原始的動機卻是人的利己心(董志勇,2007)。
利他行為在 1960 年成為社會心理學一股研究的主流,許多社會心理學家相 繼研究利他行為促成的動機及原因。
二、 利他的分類
一、從社會權利的觀點來說,我們可將利他行為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同理的利他主義:個人認為他人利益與自我利益同等重要。
2.社群主義式的利他主義:個人行事會考慮那些可能受自己行為影響之人的 利益。
3.極端的利他主義:個人以考量群體利益為主,而將自我利益置於群體利益 之下(章菱,1996)。
二、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說我們較將利他行為常歸類為以下三種類型:
1.親緣利他(利他損己)
人類為了繁衍,個體必須生存夠久,被他人幫助就提供生存的機會,這之中 生存有個替代的方法,當你幫助那些跟你有血緣關係的人,即使犧牲生命來幫助 她們,你仍然可以保存你的基因,藉由這樣的方式讓你的基因存活下來稱為親屬 選擇。一般情況下,這種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的利他行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 此有人把它稱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 但生物學的研究業已證明,
「親緣利他」對生物個體來說並非沒有回報。
能夠提供「親緣利他」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具有明顯的進化優勢。(Hamilton,
1963)因此,「親緣利他」不僅在人類社會,而且在整個生物世界都是一種非常穩 定、非常普遍的行為模式。例如,當幼鳥遭受攻擊時,許多鳥類父母都會挺身而 出,用偽裝受傷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脫。所以,無論在人類社 會或生物世界,「親緣利他」在父母與子女關係上表現得尤為動人和充分。而隨 著親緣關係的疏遠,「親緣利他」的強度也會逐步衰減。生物學家甚至設計出所 謂的「親緣指數」,並根據它來計算「親緣利他」行為的得失和強弱。
2.互惠利他(利他利己)
使你幫助其他人也能從其他人中得到回報,即沒有血緣關係的個體為了回報 而相互提供説明。在人類的環境中,互惠利他主義仍然有助於生存,Burntein(1994)
及其同事引用非洲的「Kung」部落當例子,這個族群被其他部落趕至一塊食物 及水源都十分缺乏的地方,因此他們族人都將擁有的資源共同分享,當他們將食 物分享給別人時,他們也會期待族人們的回報。
3.純粹利他(利他無我)
“純粹利他” 即利他主義者不追求任何針對其個體的客觀回報。例如,湯 姆遜瞪羚(Thomson’s gazelles)的利他主義行爲:當獅子或獵豹接近時,往往會 有一隻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躍向同伴們發出警告。生物學家觀察到,這是一種非 常特殊的行爲方式,它發生在最早發現危險的湯姆遜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爲 原則,最早發現危險應該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湯姆遜瞪羚的“英雄主 義”卻放棄了第一時間逃生的機會,並以此代價向同伴報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
者面前。這一行爲看上去頗似前述母鳥保護幼鳥的行爲,但它們的内涵卻有明顯 的差别。即利他主義者不追求任何針對其個體的客觀回報(引自王慶福、洪光遠、
程淑華、王郁茗譯,2008,p468)。
趨利避害是人類,乃至每一種生物謀求生存的本質;賴於基因裏的「自私」, 人類作出利己行為,有時也為整體人類得以持續繁衍而偶爾犧牲利他。利他行為 分類眾說紛紜,研究者在本研究中,僅針對利人又利己的利他行為面向做為設計 問卷的理念。
三、 影響利他的因素
影響利他因素研究者根據學者研究整理如下: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 茗,2008;曾華源、劉曉春,2000;徐光國,1996)
一、利他行為與年齡成正比。因為年齡大一些的個體接受社會教育多,更懂 得利他合乎社會規範要求,更懂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
二、性別對利他行為有一定影響。一些國外研究表明,女性的人道主義思想 比男性強,但女性不如男性善於幫助別人。在我們刻板印象中助人的男性可能為 英勇騎士,而在緊急危難中救助陌生人、有旁觀者、受助者多為女性。在我們刻 板印象中助人的女性可能為慈愛照顧型的女生,助人的對象多為需長期花費心神 照顧、非緊急狀況、無旁觀者、較親近者。
三、品質是影響利他行為的最關鍵因素。可以說,絕大多數利他行為是出於 一個人優良的道德品質,所以要註意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培養公民優良的道德 品質。
四、人的心境如何也影響利他行為。當某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心境好的 人比心境不好的人更願意給予幫助。愉快的心境能增加利他行為的可能性,或者 說,快樂的人願意與人分享他的快樂。處於心情好的情境中,比較願意助人,根 據研究顯示:撿到錢、收到禮物、考試成績好、聽到好聽音樂、想起快樂的事等,
都可產生「好心情效果」。好心情可促進的助人行為包括:慈善捐款、幫忙撿東 西或找東西、捐血、幫同學做事等。
五、團體的歸屬性質也會影響利他行為,內團體(in group)比外團體(out group) 還願意助人,一般而言,所有文化中,人們都比較願意幫助內團體成員(自己人), 而較少幫助外團體(外人)。集體主義文化中,內團體與外團體的區分通常比個 人主義文化還明顯,人們也更重視內團體的需求。相較於個人主義文化,集體主 義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去幫助內團體,而且更不會去幫助外團體成員。
六、環境也會影響利他行為,人格差異的觀點:都市人個性冷漠;小鎮居民 則具有樂於幫助陌生人的個性。換言之,這是環境因素使然,並非人格因素。都 市居民到了鄉間也會樂於助人,鄉村居民來到都市也會變得冷漠。
七、旁觀者也會影響利他行為,根據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緊急事件 的目擊者愈多,每個人願意伸出援手的意願就愈低。
其他包含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心情、內疚感、同情性關懷、信仰等因素都 會對利他行為產生影響。
貳、 利他相關研究
關於利他主義和其他相關行爲的研究近來十分盛行。許多研究者指出,人類 實際上是動物界裡面少有的注重合作的物種,我們的利他主義衝動,是我們生而 爲人的基石。
許庭銓(2009)在自我效能與利他主義對大學專題知識分享之影響指出:
一、自我效能愈高,專題團隊互動愈良好。
二、團隊互動愈高,專題知識分享的意願愈高。
三、利他主義精神具有正向加強自我效能與團隊互動的作用。
也就是具有利他主義對於自我效能得提身或是整個團隊間的互動作用有正 向向的影響。
利他行為近幾年來運用在保險業或是各企業中十分熱絡,根據研究指出利他
利他行為近幾年來運用在保險業或是各企業中十分熱絡,根據研究指出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