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 線上課業網路教學
線上課業網路教學是指所有教學活動透過攝影機或是 DVD 等方式線上教學,
或透過傳播方式,學生也可以透過電腦手機或是 PDA 及時取得學習教材,而接 受學習指導每個學生的學習資料也被儲存在資料庫中,因此老師或是承辦人員可 以經由網路或是資料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本研究所指的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 導服務計畫,其主要的傳輸方式是經由網路攝影機及耳麥收音及影像接收經由網 路傳送,而學習者的上課地點為各學校的電腦教室,部分的學童在家中線上上課 學習,教學者的教學地點則為各大學的電腦教室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即時線上輔 導教學。
貳、 課輔老師
本研究之課輔老師是指大學生參與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導服務計畫,經過各 承辦大學在硬體及教學倫理教育訓練後,於開班後每週二、四在線上擔任偏鄉學 童的線上課業輔導老師,其上課的方式為網路視訊教學,教學平台為 JoinNet,
經由網路攝影機、手寫板、耳麥等工具傳輸,教學呈現方式依各課輔老師的能力 及教案而有所不同,分別有影片、網路試卷、PPT、線上電子書…等多元的教學 方式。
參、 參與動機
本研究對於大學生參與課輔輔導的動機,依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做為構 面,馬斯洛在 1943 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著重在「需求」上,強調人類動機的個別、特殊本質,也系統性的經 由組織的需求而漸進(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議,2012)。
對馬斯洛而言,人類動機來源在於所有人類共同的需求,而大學生參與線上 課業輔導的動機,研究者認為亦有相同的層次需求。
馬斯洛理論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此五種需求做為 構面。
肆、 自我期許
本研究問卷中所提及的自我期許構面是根據研究者多年來參與本計畫,觀察 大學生在參加線上課業輔導之後,自我成長表現最為明顯的部分,研究者大致上 將大學生自我期許的構面歸類成以下三點:
一、 自我了解
大學生對於自己的人格特質或是自身的優缺點能更深入了解,並且了解自己 在社會上的重要性,能對家人的抱存感恩及珍惜,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
二、 專業知識及技能
參與線上課業輔導讓大學生原本擁有的專業知識能被看見,或是讓自己的才 能更為精進,亦或是為了更融入本計畫進而學習一些社會上新的資訊或是技能,
隨時注意周遭新知以充實教學的知識。
三、 人際關係及態度
參與線上課業輔導並非只是一對一網路教學,在課輔老師間亦需有教學上的 互動交流,以及每學期初的教育訓練、期末檢討以及寒暑假期間與課輔學生的面 對面教學,在在都需要正向的人際關係及態度,而這些正向關係及態度在課輔老 師之間是會交互感染的。
在本研究中藉由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參與本計畫對與自我期許部分是否相
伍、 利他行為
利他行為指一種不期望任何社會報償而出於自覺自願地助人行為,其中包括 援助、救濟、安慰、同情等。比如在生活中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奮不顧身跳下水營救素不相識的落水者;幫助非親非故的孤寡老人等。
本計畫所輔導的對象為偏鄉的孩子,這是一群需要幫助的族群,參與計畫的 大學生正是具有能力幫助孩子的人,儘管剛開始大學生參加線上課業輔導的動機 不同,但是否會因擔任課輔老師而衍生出對他人的同情、關心、愛心而產生利他 行為。
本問卷的第三部分利他行為的類型,研究者自行分類成初階利他及進階利他 兩部分,與理論上的分類不盡相同。研究者問卷上的初階利他是指對別人有幫助 及並且直接跟本計畫有直接的關聯部分,課輔老師可以在平時的時間或是短時間 可以完成,問卷上的進階利他是指對別人有幫助,但牽扯到社會大眾,相較於初 階利他,進階利他屬於較大愛型的利他,也跟本課輔計畫關聯性較少及可能自己 會喪失一些時間或是金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