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行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前行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黃遵憲、房毓琛、丘逢甲、洪棄生等人對甲午戰爭的檢討與「詩史」的實際創作,

以古體樂府詩與近體組詩為主要體製的甲午戰爭詩,不只繼承以往紀實、感事的 敘事方式,為因應時代巨變,其「諷諭性詩用」的詩歌書寫更突破傳統敘事詩的 格局。

本文試圖對甲午戰爭詩作一次整體性考察,尋找這些詩篇眾多、詩人思想背 景各異的共性,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核心是「士階層」共同心靈結構的普遍特徵,

也就是「政教諷諭」。基於此,本文問題意識是站在前人對於甲午戰爭詩歷史論 述的基礎上,探討這段時期知識份子如何透過創作戰爭詩發揮「諷諭性詩用」。 甲午戰爭詩反映的不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所引發的文學作品,更不是只能作為歷史 佐證的文獻,而是反映甲午世代對於如此重大戰爭之整體存在感。以「諷諭性詩 用」作為切入甲午戰爭詩歌的詮釋視域,才能反映甲午世代在亂世中生命抉擇的 存在意義。

第二節 前行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本文題目在探討「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因而研究回顧與評述也分為「甲 午戰爭詩」與「諷諭性詩用」兩個大面向來說。

前人以「戰爭詩」作為題目的研究,事實上並不多,邊塞詩、戰事詩以及軍 旅詩等,都和戰爭詩有關,因此在處理前人研究成果時,我們仍不可忽略這一部 分。另外,有些關於戰爭詩的研究,例如瘂弦的〈戰火紋身-尹玲的戰爭詩〉、

莫渝的〈熱血在我胸中沸騰:試論覃子豪的戰爭詩歌〉等文,由於研究對象為現 代詩,並不適合拿來套用在中國傳統詩歌,因此也不列入這裡的討論範圍。茲將 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整理於下:

情傳統」這個命題,影響了許多學者,並形成一套論述。例如旅美學者高友工,有很多文章論述 中國古典詩、詞、小說、戲劇,系統發揮陳氏論述,文章集結出版的有《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 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 年)、《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

2008 年)。臺灣學者柯慶明、張淑香、呂正惠、蔡英俊等都有論著問世。淡江大學《淡江中文 學報》第 17、18 期(2007、2008)發表顏崑陽、曾守正、陳國球有關論文。政治大學《政大中 文學報》第 10 期(2008.10)發表龔鵬程、陳國球的研究論文。其中,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

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一文中對陳世驤的「中國文學抒情傳統說」採取徹底否定的態度。相對龔 氏態度,陳國球則致力於探索「抒情傳統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其〈「抒情傳統論」以前—陳 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發表於《淡江中文學報》第 18 期(2008)。2009 年 4 月,政治大學召 開「抒情的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對中國文學是否存在抒情傳統有熱烈討論。2009 年 8 月政治大學又組織以中國文學傳統為主題的學術對話「百年論學」,由顏崑陽、龔鵬程兩位先生 主講,並有相關論文發表。顏崑陽先生的文章為〈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 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龔鵬程的文章是〈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

2009 年 12 月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了柯慶明、蕭馳合編的《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 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選入陳世驤、高友工以下十位學者涵蓋「抒情傳統」各種相關議題的論 文十九篇,試圖總結這個以綿延近四十年的學術研究脈絡的主要情況,其中,以顏崑陽先生發 表於《清華中文學報》,第 3 期(2009.12)的論文〈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

「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作為全書的殿尾。關於這一學術課題的討論,

仍在發展中。

5

一、歷代戰爭詩研究

首先,在「歷代戰爭詩研究」中,胡雲翼的《唐代的戰爭文學》14是較早研 究戰爭文學專著,也是早期提出戰爭文學一詞的研究者,具有先驅的意義,而且,

雖然研究題目是「戰爭文學」,但其研究內容多與詩歌作品有關。在這篇研究當 中,胡雲翼提出,戰爭文學的性質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傾向:一是主戰的文學,二 是非戰的文學,三是描寫戰爭的文學。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15依據文學史對唐代詩歌的分類,將唐代劃分成初、

中、盛、晚四個時期,研究這四個時期中,各有哪些重要詩人和作品,以及他們 的特色和意義。並在最後就唐代戰爭詩的全貌加以綜論,認為唐代戰爭詩有兩大 特色,一是「量多」,即作者多,作品也多,在《全唐詩》所錄的兩千兩百多詩 人中,存有戰爭詩的詩人即達三百六十餘人之多,作品也多達兩千九百餘首;二 是唐代戰爭詩與唐代國勢的起伏,以及戰爭性質的傾向一致,並展現出不同風 格,初唐時期由於文治武功都超越古今,所以,其戰爭詩所表現是一種好戰喜功 的、主戰的文學傾向;盛唐時國力強盛,積極拓邊,造成邊塞詩的黃金時代,這 時的戰爭詩,洋溢著詩人的雄心壯志,但另一方面,安史之亂後國力衰退,許多 詩人遭遇戰亂,其戰爭詩便表達了厭惡戰爭,以及同情飽受戰爭所苦的人民等感 受;中唐後由於內憂外患交迫而來,戰亂越發嚴重,更引起了詩人的非戰思想,

而熱烈的表現在詩篇中;到晚唐,國運搖墜,詩人對戰爭也已司空見慣、麻木不 仁,因此趨於享樂,詩歌也多為頹廢呻吟,雖然還是有一些戰爭詩篇,充滿了愛 國、捍衛國家等思想,但和前時期相比,已欲振乏力,為數較多的反戰詩,亦不 及前期。

張娣明《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16是一篇研究三國戰爭詩的專著。在這篇專 著中,有所突破的地方:第一是研究範圍,開發到了三國時期,畢竟三國時期是 戰亂頻仍的時代,此時期的戰爭詩必然不匱乏,但前人對此卻少有全面的研究。

第二是對於戰爭與戰爭詩的定義,她首先比較中西方對於戰爭的看法,歸納出戰 爭這種行為的特點,並且依照戰爭類型,分成廣義的戰爭和狹義的戰爭,凡是具 有對抗性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廣義的戰爭,而狹義的戰爭,則必須是動員全國的 人力、物力、財力與智力,以求民族生存的戰鬥行為。然後,她再進一步以狹義 戰爭這個題材為基礎,並且配合上詩歌內容中的時空,去考察哪些詩歌作品可以 是戰爭詩。第三是她對戰爭文學的分類,她還認為戰爭詩有「直接戰爭詩」與「間 接戰爭詩」,以及內容中的空間是戰場,不論時間點為何,是實寫還是虛寫,都 是「直接戰爭詩」,而作品內容寫到跟戰爭有關,時間點發生在戰爭準備、進行、

14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年)。

15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16張娣明:《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2004年)。

6

結束等時間中,但空間不為戰場的,則為「間接戰爭詩」。

張廷杰《宋夏戰爭詩研究》17裡面總共收錄了五篇文章,前三篇文章〈宋夏 戰事與詩歌〉、〈宋夏戰事詩簡論〉、〈北宋寶元、慶歷年間的宋夏戰事詩〉是 以時代做研究範圍者,後二篇〈梅堯臣的邊塞詩〉、〈《瓦亭聯句》考辨及蘇舜 欽的邊塞詩〉為個別作家的研究。他從宋詩中選注了六十二位作家一百八十首 詩,稱之為「宋夏戰事詩」,認為宋夏戰事詩具有許多價值:一是史料價值,宋 夏戰事詩是一部較完整的戰事詩史,因之有「詩史」的特性,能夠以詩補史、以 詩紀史;二是文學價值,宋夏戰事詩常帶有強烈的情感氛圍,有些描寫邊地風光 為主的詩歌,更有藝術的可欣賞性。

關於個別戰爭詩人的研究,如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

18,探討王粲的〈七哀詩〉與唐代因戰爭而產生的閨怨詩,是一種藉由女子心情 而對戰爭提出的反省。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19一文,也主要 在研究元初蒙古詩人伯顏,以及其戰爭詩的思想和作品特色。

二、甲午戰爭詩研究

對甲午戰爭文學進行專門研究的成果不多,論文數量有限,選題角度不豐 富。其中,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20則是目前所見,最早研究甲午 戰爭文學的論文,內容主要敘述奏章、政論、實記、小說與詩歌五種文類各在文 壇上的反映,並強調甲午戰爭是乙未之役的發端,有意識地將兩大戰爭事件的文 學影響作分開討論。李侃〈甲午衝擊在思想文學領域引起的變化〉21是同類文章 中較早的論文,但不屬於專門的文學研究。蔡國梁〈甲午戰爭的重視—中東大戰 演義〉22作為甲午戰爭唯一的演義小說,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證與分析,但角度 與結論可以再作討論。

1994 年至 1995 年為了紀念甲午戰爭一百周年,裴效維、李生輝等學者發表 了一系列研究文章,代表的論文有從綜觀角度略論甲午戰爭文學的內容,如裴效 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23,有從綜觀角度專論甲午戰爭詩歌,

如李生輝〈風雲甲午正氣篇─甲午戰爭詩歌綜論〉24,也有從藝術與思想兩方面

17張廷杰:《宋夏戰事詩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年)。

18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載於《中國語文》,第 74 卷 3 期(1994.3),

頁 45~51。

19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載於《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 55 期(1997.12),

頁 128。

20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臺灣文獻》第 7 卷第 1 期,(1956),頁 517–524。

21李侃:〈甲午衝擊在思想文學領域引起的變化〉,《近代史研究》第 5 期(1984)。

22蔡國梁:〈甲午戰爭的重視—中東大戰演義〉,《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 期

(1988)。

23裴效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文學遺產》第 5 期(1995)。

23裴效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文學遺產》第 5 期(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