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甲午戰爭詩之諷諭類型與詩史體現

第一節 .諷諭類型

甲午世代創製甲午戰爭詩多有「諷諭意圖」,其「諷諭意圖」往往是藉戰事 的敘述,委婉表達他們士人階層對政教的關懷,如前章所述。所謂的「諷諭類型」, 即是討論戰爭詩諷諭性的形式結構,是從戰爭詩文本的意向性觀之,探求戰爭詩 文本如何表示「諷諭意圖」?也就是分析戰爭詩諷諭性的敘寫結構為何?揭示「諷 諭意圖」敘寫結構類型可以分為「感思型」與「紀事型」兩種:「感思型」主要 特徵是強調作者主體情感及價值評判對於敘事過程的介入。「紀事型」主要特徵 是強調作者以事件發展的時空順序展開敘述的。以下分從「感思型」與「紀事型」

二個敘寫結構類型進行深入論述。

一、感思型

「感思型」甲午戰爭詩將「感」、「懷」、「悲」、「哀」、「憤」等字嵌入詩題,

多數可顯示出詩人的諷諭意圖,奠定全詩的悲憤基調。我們依據戰爭詩文本表達 諷諭意向性程度的深淺,可以區分為「消極感傷式」與「積極反思式」二類為主。

以下分述其內涵及意義。

(一)消極感傷式

甲午世代創製甲午戰爭詩,其意圖透過消極感傷方式,諷諭時局戰事。所謂

「消極感傷式」諷諭類型,是指詩中內容諷諭清王朝軍政腐敗現象,流露無奈傷 感情緒。以「秋懷」與「弔臺灣」為題,所構製之系列組詩是「消極感傷式」諷 諭戰爭詩之範型。

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它是指自然與人之間因為具有內在同

1錢仲聯:《夢苕庵詩話》,收錄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年),

第六冊,頁 187。

2彭國棟編著:《廣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46 年),頁 181。

113

構關係,所引發的相通感應,即《文心雕龍.物色》所謂「春秋代序,陰陽慘舒,

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在時序的推移中,容易使人強烈感受到時間的流失,其 中秋天高遠淒寒的自然時空,最易引發人們的懷遠意識,而所懷的對象可以是親 人、邦國、故園、功業或是迷茫難曉的情緒3。士人將其感秋的懷遠意識落實為 文字書寫,即成為中國綿延不絕的悲秋文學傳統。宋玉〈九辯〉奠定了睹秋景之 衰、感日月之逝而覺形體衰敗、年邁將盡的悲秋模式。後代文人除了繼承其悲不 遇的感傷外,也因為各個心靈感知的不同,擴展為「羈旅漂泊的感傷」、「孤棲 懷人之悲慨」、「空閨獨守之哀怨」三個主類型4

其中,尤其以杜甫〈秋興〉八首七律聯章組詩不僅繼承此悲秋模式,更為秋 興、秋懷、秋感的詩歌傳統立下典範。杜甫〈秋興〉八首之所以能承先啟後的原 因在於,其一既能保持七律形式之精美,又脫出它嚴格的束縛;其二則是以一些 事物的意象表現一種情感的境界,極具開拓與創新。這種典範,不僅在形式上採 七律八首聯章的方式,給人感官之美感;甚且在內容上以秋感興,包含身世之悲、

故園寥落與家國之痛,具有動人心志之情懷5。甲午世代詩人遭逢千古未有之變 局,繼承杜甫〈秋興〉範式,援筆寫就一系列組詩以興悲慨。其中以丘逢甲與房 毓琛兩位詩人作品最具代表性。丘逢甲〈秋懷八首〉抒寫復臺不成的悲慨,思鄉 與憂時之情交織其間,詩中流露濃郁的徬徨與苦悶情緒;房毓琛〈秋夜感懷十首〉

則書寫懷才不遇的悲慨與憂國憂民的思緒,格調沉鬱。

房毓琛〈秋夜感懷十首〉6作於甲午戰爭的第二年,即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秋天。第一首以自己在遼東仰望仲秋夜晚的星宿寫起。第一首頷聯「塞馬歧 羊悲世事,亢龍尾虎逸西南」,出句化用塞翁失馬與歧路亡羊兩個典故,感慨遼 東戰局艱難,變化莫測;對句賦兼比興,以仲秋入夜,蒼龍七宿出現在西南,若 奔逸之狀,借喻遼東鏖戰之驟轉,感嘆清軍瞬息潰敗,事已不可為。頸聯「彤廷 捷望連營百,畫角聲催夜鼓三」,敘寫朝廷本來盼望諸軍奏捷,而如今卻戰敗議 和,軍營中唯餘號角更鼓。尾聯「孰使蒼生還樂土?挽回天地聖恩覃」則感慨誰 能扭轉局勢,使遼東人民重返家園,皇帝的恩澤得以廣泛流布。第二首頷聯「萬 里星回南北斗,一年閱盡古今愁」,從「閱盡」兩字的古今愁,可以看出他對遼 東戰局潰敗的深重愁情。頸聯「宋廷名將思鵬舉,天下奇才嘆葛侯」,即思宋廷 之名將鵬舉,嘆天下之奇才葛侯之倒句,暗諷清將庸懦無能,無人能像岳飛與諸 葛亮。尾聯「御敵行兵門戶裡,奈何先毀自家樓」,感慨清軍將領雖多據險要-

北洋第一門戶威海衛與旅順,卻督兵怯懦、軍氣不振,未戰而自灰其志。如所載:

「乃督兵者怯懦,加以事權未專,軍氣散漫,以致將逃兵潰,棄輜重利器以資敵,

3參見龔鵬程〈四季、物色、情感〉,《古詩今唱-季節篇》(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2000 年)。

4參見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七期(1995.4),

頁 77-92。

5參見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大塊文化,2012 年)。

6〈秋夜感懷十首〉組詩,徵引自房毓琛:《隅夢草堂詩草.卷五》(北京:中國書店,1986 年)。

以下各首詩,不再註明版本,只標明詩篇。

114

不啻殺人而反授以兵,致使侵及邊疆,毀壞兵船,佔駐要隘,縱之猖狂。」7在 這裡諷刺清軍將領氣歉首次出現。換句話說,將兵士氣的瓦解,必然導致戰局的 潰敗,詩人憂國無奈的悲慨也就被引發出來。再接下去的八首,就把這種無奈悲 慨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去歲東征萬馬塵,雲垂海立大同濱。今茲甌缺城兼邑,何日珠還土與民?

六國合成金布地,千秋論定鐵模人!白衣壯士真驍將,再到韓江弔爾神。

這是第六首。詩的前六句是對詩人無奈悲慨的最佳描寫。首聯「去歲東征萬馬塵,

雲垂海立大同濱」,化用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語句,以追憶的筆法,渲染去年清軍赴朝鮮參與平壤戰役之戰況。頷聯「今茲甌 缺城兼邑,何日珠還土與民」,化用蘇洵〈六國論〉「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

大則得城」語句,且用孟嘗去珠復還事典:合浦郡海出珠寶,先時宰守並多貪穢,

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見徙於交趾界。「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 未逾歲,去珠復還。」(《後漢書.孟嘗傳》)借喻感慨割地之廣大,憂慮被割棄 之土地與人民復歸無日。頸聯出句「六國合成金布地」,用孤獨長者須達事典:「(須 達)敕使人象負金出,八十頃中,須臾欲滿,祇陀太子遂以園屬須達。」(《賢愚 經》)明寫六國與秦媾和,賄秦金寶之多,而實暗諷清廷對日賠款數額之巨。如

〈馬關條約〉第四款所載:「中國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對 句「千秋論定鐵模人」,用秦檜向金求和,借喻李鴻章向日本乞和,諷刺李鴻章 是歷史罪人已成定論。如所載:「李鴻章之主和,固明以秦檜自處。」8尾聯「白 衣壯士真驍將,再到韓江弔爾神」,以唐白衣驍將薛仁貴,借喻贊揚平壤戰役壯 烈犧牲之將領左寶貴,如所載:「(左寶貴)知勢已瓦解,志必死,乃服黃馬褂頂 帶登城指揮,遂連中炮,受傷墮地,猶能言,下城始殞。」9並表達悼念之情。

在這裡,詩人就〈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興慨,而怒刺李鴻章,悲悼左寶貴。國家 乞和的命運與個人無奈悲慨的照映非常鮮明。

為了跟第六首無奈悲慨作映照,第七首更從〈馬關條約〉割臺條款興慨。首 聯「東南門戶捍閩吳,竟棄珠崖豈遠圖」,用賈捐之「願遂棄珠崖,專用恤關東 為憂之議」,於漢初元三年廢珠崖郡事典(《漢書.賈捐之傳》),借喻清廷割棄屏 障東南要地臺灣。如所載:「臺民驚憤,浮議譁然,深恐朝廷視臺如漢之視珠崖 者。」10頸聯「地當割後才酣戰,士未生還強換俘」,感嘆臺灣被割棄以後,方才 久戰不歇,已難挽局面;愛國志士已犧牲,雖強訂換俘條款,已毫無意義。如〈馬 關條約〉第九款所載:「本條約批准之後,兩國應將是時所有浮虜盡數交還。」

尾聯「那料天心難逆取,又從海外見扶餘」,用隋末英雄虯髯客入扶餘國自立典

7《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彭楚漢摺》(3246),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會編》第四冊。

8《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鮑心增呈文》(3030),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會編》第四冊。

9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援朝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10《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唐景崧電》(2733),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會編》第四冊。

115

故,借喻悲嘆臺灣曾為清國疆土,竟被割棄予日本,臺灣仕紳遂倡立臺灣民主國,

以抵抗日軍侵略。

第八首是全詩的最低潮:「仙機一著落楸枰,餘子何堪任解征」二句以弈棋 設喻,諷刺清廷決策乞和,前敵軍民不堪清廷的壓力,唯有聽任罷戰息兵,以此 來暗示清帝國目前的處境。對應於這種國家命運的是「永夜悲秋晴共晦,一年多 病醉兼酲。雲深潭響噴蛟沫,月黑林空眩虎睛。排遣雄心惟按酒,臥聽壁劍嘯龍 聲」的個人命運,身體多病且心情抑鬱,報國之雄心無以按捺。在這裡,國家乞 和的命運與個人無奈悲慨的命運,兩者的關係又再度結合在一起。

延續第八首的黯淡淒涼,在第九首裡,詩人由自身境遇引發聯想,推己及人,

哀民生之疾苦與國家之災難:

東方文字足三冬,不及侏儒一飽胸。敢以硯田當惡歲,誰銷金甲事春農?

風生北冀思良馬,星動南陽想臥龍。海色山光無限好,可憐齊化陣雲封!

「東方文字足三冬,不及侏儒一飽胸」二句,用東方朔自況,「敢以硯田當惡歲」

句,脫胎於蘇軾〈次韻孔毅父旱久已而甚雨〉詩句:「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 枯磨不出。去年太歲空在酉,傍舍壺漿不容乞」。「誰銷金甲事春農」句,逕用杜

句,脫胎於蘇軾〈次韻孔毅父旱久已而甚雨〉詩句:「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 枯磨不出。去年太歲空在酉,傍舍壺漿不容乞」。「誰銷金甲事春農」句,逕用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