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戰爭詩」的涵義

那些在他們的人格形成期中接受同樣的印烙的人構成一個世代。在這個意義 上,一個世代是由一個緊密的人群所組成的,他們透過在人格形成期所經驗的共 同的歷史事件和變化而構成一個渾然一體的單位,儘管他們之間有其他的歧異。

—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

第一節 「戰爭詩」的涵義

一、「戰爭」涵義辨析

在清楚地界定「戰爭」一名在本文中的用法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單詞「戰」

與「爭」在一般典籍中相關的用法。《說文》解釋「戰」為:「鬥也。從戈,單聲。」

段玉裁注:「鬥者,兩士相對,兵仗在後也。」可知許慎解釋「戰」就是「鬥」,

其本義為用武器相互搏擊。引申之後,「戰」可以泛指「搏鬥」的意義,如杜甫

〈石壕吏〉:「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也可以泛指「戰慄」的意義,如《史 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戰而栗,恐不能言者,終無它語。」

至於「爭」的本義,根據《說文》的解釋:「引也。從受厂。」段玉裁注:「凡 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可知許慎解釋「爭」就是「引」,其本義為兩 手奪取一物。引申之後,「爭」可以泛指「奪取」的意義,如《左傳》:「公孫閼 與潁考叔爭車」。也可以泛指「競爭」的意義,如《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 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又如《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 下莫與汝爭能」。然則,雙方之「爭」,並非必用「有形」的武器,有時也可運用

「無形」的力量,例如權力、財貨。

「戰爭」連結成並列式合義複詞,最早見於秦漢時期的語用現象。《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

「戰爭」一詞乃合上述二個單詞之義,指的是兩個以上的敵對雙方,為了屈服對 方的意志,奪取對方的土地、財貨,以實現自己的主張,而運用有形或無形的威 力,給對方造成顫慄,以決勝負的鬥爭。自此而後,並列式合義複詞「戰爭」廣 被使用,即以唐詩為例,直接使用「戰爭」複詞者,先有安史之亂時期詩人劉長 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繆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度

1原 文 可 參 看 Hans Jaeger,“Generations in History:Refletions on a Controversial

Concept”p.276,note10。中文翻譯參考周婉窈〈「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期臺灣史的研

究(代序)〉,《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年),

頁 6。

31

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一首長詩中的「朝市成蕪沒,干戈起戰爭」;後有中唐 詩人聶夷中〈胡無人行〉:「自然胡無人,雖有無戰爭」。聶夷中此詩,完整地使 用了並列式合義複詞「戰爭」,表達了對胡人的蔑視,以及邊塞雖有胡人而無戰 爭的渴望。

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認為戰爭是人類活動中一種最殘忍、最恐怖的現 象,同時也就是最普遍的現象2。這樣對戰爭的定義過於寬泛,沒有將戰爭的特 徵突顯出來。張娣明《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將「戰爭」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認為廣義的戰爭是把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都歸為戰爭,甚至可說人 生即是戰爭;狹義的戰爭是廣義的戰爭中的一部分,是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

才力與智力,以求本國生存的戰鬥行為3。這樣的定義不是過於寬泛,就是不夠 適切,因為人生的衝突不一定就是戰爭,且戰爭發生的範圍不一定都是全國性 的。王福棟《唐代戰爭詩研究》沒有對戰爭作定義,但是歸納出一個共同點,那 就是所有戰爭都指向人本身,即剝奪人的生命、摧殘人性,造成各種人禍4。王 氏雖然沒有對戰爭作定義,但是突出了戰爭造成各種人禍的特徵,戰爭造成的人 禍不僅發生在戰場上,且影響了戰場後方的社會各層面。這是其所長,能深入到 戰爭的影響層面,但是其所短,與其他學者一樣,都不從《說文》的界定對戰爭 涵義作基礎探討,於是無法掌握戰爭涵義的明確界定。

綜上所述,本文對「戰爭」涵義辨析,首先認為「戰爭」是「戰」與「爭」

兩單詞連結成並列式合義複詞。在此並列式合義複詞的基礎上,「戰爭」的涵義 界定為兩個以上的敵對雙方,為了屈服對方的意志,奪取對方的土地、財物,以 實現自己的主張,而運用有形或無形的威力,以決勝負的鬥爭。

二、「戰爭詩」界義

透過上一節的討論,可知「戰爭」的涵義是兩個以上的敵對雙方,為了屈服 對方的意志,奪取對方的土地、財物,以實現自己的主張,而運用有形或無形的 威力,以決勝負的鬥爭。底下,我們再進一步探討「戰爭詩」界義。目前學界對

「戰爭詩」研究已初具規模,而「戰爭詩」研究往往又與邊塞詩、征戍詩、軍旅 詩研究重疊在一起,因此在討論「戰爭詩」界義之前,必須先與「戰爭詩」相關 的概念作區分,進一步確定「戰爭詩」的適切涵義。

(一)戰爭詩與邊塞詩的區分。譚優學在〈邊塞詩泛論〉一文中為「邊塞詩」

作了簡要的界定:「文學史上說的邊塞詩,以地域而言,主要指長城一線及隴西 河右的邊塞之地。」5這是從地域上為「邊塞詩」作一個界定。胡大浚〈邊塞詩

2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年),頁 220。

3張娣明:《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頁 42-43。

4王福棟:《唐代戰爭詩研究》(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 年),頁 7。

5譚優學:〈邊塞詩泛論〉,收錄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編:《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萃》(蘭州:

32

之涵義與唐代邊塞詩的繁榮〉則認為:「舉凡從軍出塞,保上衛邊,民族交往,

塞上風情;或發反戰呼聲,或借咏史以寄意,或記現實之事件;上自軍事、政治、

經濟、文化,下及朋友之情、夫婦之愛、生離之痛、死別之悲,只要與邊塞生活 相關,統統都可歸入邊塞詩之列。」6這是從內容上為「邊塞詩」作一個界定。

王文進在《南朝邊塞詩新論》一書中詳細考辨《國語》、《史記》、《漢書》等史籍 中「邊」、「塞」與「邊塞」的用法,認為三者在漢人的概念中,指涉的對象為胡 漢交界的長城。並指出後代詩史上的『邊塞詩』,事實上所用的就是與漢代長城 有關的典故7。這是從「長城」典故為「邊塞詩」的特徵作一個界定。由此可知

「邊塞詩」的外延相當廣泛,因此「邊塞詩」有一部分會是「戰爭詩」,不過「戰 爭詩」是不同於「邊塞詩」,如同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中認為「戰爭詩不同 於邊塞詩,雖然邊塞詩中的極大部分是戰爭詩,但邊塞詩不等於戰爭詩,因為邊 塞詩中還有描寫塞外風光或邊人生活的詩篇,而這些都不是戰爭詩。」8本文在 區分戰爭詩與邊塞詩,首先會提舉「戰爭」的涵義作判別,如果一首邊塞詩的內 容不指向戰爭,就不能歸類為戰爭詩;反之,即是戰爭詩。另外一個判準是區域 的指涉性,邊塞詩主要的內容是指描寫長城一線及隴西河右的邊塞生活,無論是 實寫還是虛構,其發生的區域是在「邊塞」;而戰爭詩則是按照「戰爭」的涵義 作限定的,著重強調其發生的內容與「戰爭」相關,沒有特定區域的指涉性。

(二)戰爭詩與征戍詩的區分。張治安〈詩經征戍詩簡論〉一文中為「征戍 詩」作了廣狹兩義的界定:「征戍詩也即反映征戍、戍守及有關戰爭生活的詩歌。

它有廣狹義之分。狹義的征戍詩,是直接地反映和展現戰爭場面、過程及結果的 詩;而廣義的征戍詩,還包括了圍繞征戍這一中心,或曰具體指向而進行的戰前 演習、戰後對結局的慨歎,也包括漫長的征戍生活給人的情感衝擊,包括對聖君 良帥勇將的讚美等等。它是征戍生活的前後延伸,並擴充了狹義征戍詩的思想內 容。因此,有習武內質因素的田獵詩、與征戍有關的行旅詩,甚至後來出現的部 分邊塞詩等,都可視為廣義的征戍詩。」9征戍詩是戰爭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 文在區分戰爭詩與征戍詩,一樣會提舉「戰爭」的涵義作判別,如果一首征戍詩 的內容雖然描寫戰爭,但卻以描寫征戍生活為中心,就不能歸類為戰爭詩;反之,

內容以描寫戰爭為中心,即是戰爭詩。另外一個判準是戰後的影響性,征戍詩把 戰場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不關涉戰爭發生後對社會的各種影響;而戰爭詩是按 照「戰爭」的涵義作限定的,並不完全描寫戰場,同時描寫戰後造成的各種影響

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 年),頁 2。

6胡大浚:〈邊塞詩之涵義與唐代邊塞詩的繁榮〉,《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第二期(1986),

頁 47。

7參見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導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 年),頁 3-14。此外,王文 進亦提及「『長城』實為界定『邊塞』非常重要的指標」。參見王文進:〈盛唐邊塞詩的真幻虛 實〉,《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 年),頁 199。

8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頁 4。

9張治安、翟新菊:〈詩經征戍詩簡論〉,《揚州大學學報》第五期(2006)。

33

性。

(三)戰爭詩與軍旅(事)詩的區分。張在存《三國軍旅詩賦研究》一文中 為「軍旅詩」作了簡要的界定:「軍旅詩是指歌頌士卒將領(包括征戰中的君王), 或虛擬的軍人形象在軍事戰爭中的生活狀態,以及由軍旅生涯觸發的獨特審美體 驗的詩歌。」10這是從內容上為「軍旅詩」作一個界定。但是其在具體論述中,

把一些戰爭帶來人民痛苦的戰爭詩,內容不包含在其界定的「軍旅詩」涵義,也 都進行論述,顯然地其論述與界定產生了不一致性。胡大雷在《漢魏晉南北朝軍 事戰爭詩研究》一書中對「軍事戰爭詩」作了寬泛的界定:「本書以軍事戰爭的 視野確定與其有關的所有詩歌,既能最大限度地擴大軍事戰爭詩歌的研究範圍,

以求其全,又緊緊扣住軍事戰爭這一核心;可以說,觀照範圍的擴大與全面,是

以求其全,又緊緊扣住軍事戰爭這一核心;可以說,觀照範圍的擴大與全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