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甲午戰爭詩之諷諭書寫策略與目的

第一節 .諷諭書寫策略

「策略」在翻譯上有兩個詞可選用,其一是「strategy」,指涉的是戰略、謀 略;其二是「tactic」,指涉的是一種手段、戰術。即便不同於軍事或政治概念的

「策略」運作,但詩歌諷諭書寫本身同樣得透過謀劃經營,就像劉勰所說:「馭 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3,即是說書寫本身也有謀劃施展的手段。馭文的「馭」

就是駕馭;謀篇的「謀」就是謀劃。也就是說,甲午世代詩人在創構甲午戰爭詩 時,醞釀「諷諭意圖」是書寫的第一步驟,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操作」的課題。

一旦書寫要駕馭、謀劃,就有策略性效用存在。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對「書寫策略」的內涵進行調整,過去研究者運用「書 寫策略」時,包括作品修辭技巧、作者的心態與認同,都會被視為必須探討的環 節。但本文將甲午世代詩歌書寫本身視為一個「諷諭性詩用」的過程,也就是從 發言者傳遞訊息到受言者的過程。從「詩用學」的視角來觀察,所有的詩歌文本 皆離不開以「事件」(event)組構而成的本體。但是,事件不是靜態的,而是強 調「動態」,而在傳遞訊息的過程中,「效用」(utility)則是過程中的基本要素,

主要是達致「政教諷諭」的效用。也就是說,探討甲午世代士人群體,如何在中 國「諷諭性詩用」文學傳統的「社會文化情境」之下,藉由甲午戰爭「事件情境」

的觸發,運用詩歌語言的成規,創構甲午戰爭詩歌,為自己的「諷諭意圖」編碼,

並將其隱藏在一篇篇甲午戰爭詩的「文本情境」,傳遞給上位者。

我們發現甲午世代詩人在創構甲午戰爭詩,分明欲藉戰事的婉曲敘寫,以蘊 藏諷意;但是,又憂慮作意不為受言者知曉,於是故意再顯露一層,指出創作意 向,讓受言者可以循著文本之意向性,得到發言者諷諭意圖所在。我們稱此謀略 經營的手法為「諷諭書寫策略」。本節將「諷諭書寫策略」的討論聚焦於三個面

1梁啓超〈康有爲嚮用始末〉,《戊戌政變記》(臺北:中華書局,1969 年),頁 1。

2王蘧常序《人境廬詩草箋注》。

3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神思》(臺北:里仁書局,1998 年),頁 515。

167

向,分別是「直抒其情」、「敘事見意」與「比興寄託」。

一、 直抒其情

甲午世代詩人多在近體五七言律組詩的「體製」4上,直抒感事憂時的情志。

律詩是一種靈活的體製,其篇幅雖不如古體之可以自由延展,卻長於近體之絕 句,容量適中而且首尾完具;其句度雖不如樂府歌行體容許參差錯落,卻長於古 體長句而具有出語明快的特點。以此律詩體製作成的組詩,其單章固然不過涓涓 細流,而多首連排則汪洋恣肆。所以律詩組詩之為體製,極便於創構一感一思之

「感思型」戰爭詩,如前文所述5。甲午世代詩人多以此體製,直抒關於甲午戰 局之諷諭情志。

若由甲午世代詩人陸續撰作五七言律體組詩,以敘寫甲午戰事的過程,並寄 寓詩人諷諭時政的意圖。這種書寫,借用話語交流理論的說法,戰爭詩篇就是發 言者與受言者之間的中介物,有其必須講究的語言策略,馮.戴伊克說:

話語交往的另一個平面是其策略組織。在許多對話中,參與者運用一系列 相互有功能關係的步驟,最理想地實現自己的目的。策略步驟從整體上受 到目的和總體目標的限制。換言之,談話既有局部結構,又有整體結構;

既與前面有組織關係,又與後面有組織關係。說話者的每一次投入都有特 殊的設計,以使聽話者能夠按照說話者的意圖來理解,並在下一輪接話中 運用、表現自己的理解(這種設計稱為受者設計)6

戰爭詩以完整篇章作為諷諭媒介的「話語」,自無一般口語交流那種輪番對話的 關係,但發言者為遂行其諷諭意圖,作為一體呈現的篇章亦必有其策略組織的設 計,而受言對象是位尊的權貴或將帥,勢必更須講究所謂特殊的「受者設計」。

按此觀點來理解,首先必須解釋它是怎樣的一種操作結構?其次,這種特殊的組 織策略能達到什麼效用?

律體組詩重於直抒戰事情況,因而具有高度的抒情性,透過這種抒情手法的 運用,詩人可以針對多樣化的戰事或戰情,充分委婉地表現對時局不堪的情志。

甲午世代採取這種詩體諷諭,基本上掌握抒情手法的語言特性來憂思、寫志,除 了有客觀事實陳述的一面,更將主觀情志寄寓在對比與設問手法裡面。

4相對於「體貌」為文體之樣貌,為意象性形構之義,以及「體式」為一種文體理想性的美感形 相。「體製」則為文體之語言組織形構,為基模性形構之義,例如五言律體、七言律體。「體製」、

「體貌」與「體式」分別是文體的三個層次。參見參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 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 1 期(2006.12),頁 16-59。

5有關「感思型」甲午戰爭詩的諷諭特質,可參看本文第四章「感思型」一小節所述,。

6參見馮.戴伊克(Van.Dijk)著,施旭、馮冰編譯:《話語.心理.社會》,〈導論:對話與話 語交往〉(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頁 24。

168

英國對比語言學家詹姆士(C. James)在評論篇章對比時,曾舉例說明對偶 句在文章裡發揮的語意功能:

有經驗的作家有時會故意不遵守多變化的原則,而把二到三個平行的結構 串在一起,它們所起的作用,是把這些結構上平行的句子在概念上結合在 一起,以便在文章裡把它們當作一個聯繫緊密的單位來理解。有幾位中世 紀的詩人,曾倡導在寫詩時使用這個特殊的寫法,以達到「諷刺」的作用。

Quirk 等人用下面四個例子來詮釋平行結構的功用:

(1)Have you ever seen a pig fly?(你曾經見過豬在天上飛嗎?)

Have you seen a fish walk?(你曾經見過魚在陸上走嗎?)

(2)My paintings the visitors admired.(我的畫作,訪客很喜歡。)

My sculptures they disliked.(我的雕塑,他們不喜歡。)

在(1)我們有並行的兩個「修辭問句」,他們並不是正常疑問句,即預 期得到回答的那一種,而是用問句形式表達的「挑戰」。但雖然作者或說 話者說出了兩個這樣的句子,並不就意謂著他提出了兩個「挑戰」。他總 共只提一個,那兩個句子應理解成功能上的複疊:藉由它們形式上的一致 性來增強他們功能上的統一性。在(2),這兩個句子都背離正常的語序,

而以賓-主-動的序列出現。雖然,一般說來,作家(英文作家)在作品 中偶而也會寫出賓-主-動的句子,但並排在一起前後出現,則告訴我們 它們有特殊作用,應該被解釋成隱含有對照的意義。我們當然可以用加 but 或 however 的方法來達到相同的效果,但用這麼一個由兩句平行結構 所串成的句子,也很能成功地達到同樣的功效。7

詹姆士在這段引文裡,把平行的語意功能解釋得很清楚。他的主要看法也就是 說,透過命題 1:Have you ever seen a pig fly? (你曾經見過豬在天上飛嗎?) 以 及命題 2:Have you seen a fish walk? (你曾經見過魚在陸上走嗎?)或命題 1:

My paintings the visitors admired. (我的畫作,訪客很喜歡。)以及命題 2:My sculptures they disliked. (我的雕塑,他們不喜歡。)並行的對比結構,隱含有諷 刺的「言外之意」。換句話說,受言者在接受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能夠理解命題 1 與命題 2 的意義之外,還能體會在此兩個命題並排在一起而產生的「言外之 意」。把詹姆士的說法應用到甲午戰爭詩,尤其是五七言律組詩之體製上,我們 會發現甲午世代發言者即是將諷刺的「言外之意」隱藏在命題 1 與命題 2 的對比 語言結構之外,而達到委婉諷諭的效用。

此外,甲午世代發言者會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或只問不答,以引起受 言者的思考和重視。也就是說在諷諭書寫的操作中,忽然轉變平敘的語氣為詢問

7James, Carl. Comtrasive Analysis(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1980),p.109。中文翻 譯可參考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94 年),頁 146-147。

169

的語氣,即是所謂的「設問」。戰爭詩作為發言者傳達給受言者的媒介,「設問」

的語言特質具有「刺激」受言者進行反應的效用。可以這樣說,甲午世代諷諭書 寫運用「設問」的語氣,在於使受言者從反面思考,將問題提出,達到當頭棒喝 的震撼效果,令人無法規避,其中有著發人深省的「反諷」意味。

「反諷」(irony)是超越修辭格的諷諭書寫方式。其他修辭格基本上都是比 喻的各種變體或延伸(如象徵),立足於符號表達對象的異同涵攝關係,「反諷」

卻是符號對象的排斥衝突。也就是說,其他修辭格是讓彼此雙方關係靠近,然後 彼此具有替代關係;然而「反諷」是取雙方相反關係,讓彼此完全不相容的意義 被放在一個表達方式中。「反諷」表達的非但不是直接的指涉意,而是正好相反 的指涉意。這樣的諷諭書寫戰爭詩文本就有兩層相反的意思:字面義與實際義;

表達面與意圖面。兩者對立而並存,其中一項表達面,即是語言表層所顯現的字 面義,另一項意圖面,即是語言深層歸結的實際義。可以這樣說,「反諷」是「口 是心非」,衝突的意義發生於不同層次。戰爭詩文本語言表層說是,發言者實際 意圖則說非,「反諷」的歸結義隱藏在戰爭詩文本語言表層背後。

綜觀前述委婉諷諭的效用,並兼括當頭棒喝的震撼效果,可知甲午世代之所 以選用近體五七言律組詩體製創構甲午戰爭詩,戰爭詩「直抒」如何能見「情」?

就在客觀事實陳述的基礎上,將主觀情志寄寓在「對比」與「設問」手法裡面。

遵照這一原理,五七律組詩的「直抒其情」策略於是呈現二種極為明顯的操作結 構特徵:

(一) 巧用對比的結構設計,使諷諭交相映發,倍加明顯

臺灣學者邱燮友在解釋「對比」的定義認為:「對比是把不同的事類,連在

臺灣學者邱燮友在解釋「對比」的定義認為:「對比是把不同的事類,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