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甲午戰爭詩的諷諭對象

第三章 .甲午戰爭詩之集體諷諭意識

第三節 .甲午戰爭詩的諷諭對象

甲午世代作詩諷諭清王朝的對象,達到晚清前期鴉片戰爭以來所沒有的廣度 與深度,集中批判身兼將相的李鴻章,筆鋒所向更是上指慈禧太后,往下則廣而 及於陸、海兩軍及其官兵,以下分從「當朝權貴之軟弱求和」與「領軍將帥之庸 懦無能」二面向進行論述。

一、合肥韋虎不須歌,龍節星軺又議和—當朝權貴之軟弱求和

在甲午戰爭中,清廷內部始終存在和戰之爭,以慈禧太后與李鴻章為代表的 主和派,於戰爭爆發前,即幻想依靠外援英、俄的外交策略,以制止日本侵略,

於平壤戰役與黃海海戰後,復乞求英國出面,聯合列強的外交手段,以調停中日 爭端,結果都以失敗告終。清廷迫於無奈,派遣議和使者到日本,竟受到侮辱,

119陳玉樹:《後樂堂詩存》,頁 491。

97

如前文「特殊歷史情境」所述。於此,黃遵憲作組詩諷諭。黃遵憲〈馬關紀事〉

組詩共五首,其一紀張蔭桓、邵友濂使日被逐;其二嘆李鴻章乞和之受辱;其三 則是專刺李鴻章赴日賠償鉅款;其四刺李鴻章乞和割地;其五就甲午戰後朝鮮局 勢興慨。例如〈馬關紀事〉其一前兩聯:

既遣和戎使,翻貽驕倨書。改書追玉璽,絕使復軺車。

「翻貽驕倨書」一句,諷刺清廷議和使者張蔭桓、邵友濂竟被日本全權代表伊藤 博文和陸奧宗光以「全權不足」為理由,拒絕議和。張、邵二使被拒後,清廷委 曲求全,決定「改國書,添定約畫押。而批准二字亦輕筆逗出。」120「絕使復軺 車」一句,諷刺張、邵二使被逐回國。黃遵憲對於日本不接納清廷議和使臣,雖 然感到無奈,但是對於清日友好仍然表示極大的期望:「唇齒相關誼,干戈百戰 餘。所期捐細故,盟好復如初」(〈馬關紀事〉其一)。日本之所以破壞談判,一 是蓄謀在戰場上取得更大勝利,地位更優越時再進行議和;二是暗示清廷派遣「恭 邸與中堂與議」121。清、日兩國本有同文同種之誼,而如今戰事不斷,黃遵憲期 望之後兩國能和睦共處。

但畢竟是詩人良好的願望,由於清廷主和派一味想調停戰爭,迫於日本的壓 力,只能委曲求全,改派李鴻章赴日議和。〈馬關紀事〉其二:

卅載安危繫,中興郭子儀。屈迎回鶻馬,羞引漢龍旗。正勞司賓館,翻驚 力士椎。存亡家國淚,淒絕病床時。

黃遵憲以平定安史之亂,使唐朝中興的郭子儀,比況曾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使清 朝得以復興,被稱為「中興名臣」的李鴻章。「屈迎回鶻馬,羞引漢龍旗」二句,

諷刺「中興名臣」李鴻章屈身赴日乞和。「正勞司賓館,翻驚力士椎」二句,用 力士椎的事典,諷刺李鴻章馬關遇刺。「當中堂之被擊也,眼鏡帶稍低,以便瞻 望。槍子擊破左鏡,中左顴,深入左目下。」122「存亡家國淚,淒絕病床時」二 句,諷刺李鴻章不惜割地、賠款,致中華民族於災難之深淵。「中堂慨然樂曰:『國 步艱難,和局之成,刻不容緩,予焉能延宕以誤國乎?死生有命,我寧死無割!』

遇刺之明日,見血滿袍服,或言曰:『此血所以報國也。』中堂潸然出涕曰:『捨 予命而有利於國,予亦不之也。』」123李鴻章所憂慮者,乃清王朝統治的存亡。

暗諷清廷如同遇刺之李鴻章,淒絕橫躺在病床。

120 《翁文恭公日記.乙未正月十二日》,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頁 534。

121《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頁 433。

122 《中東戰記本末.使相遇刺紀實》,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五)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頁 380。

123 同前註,頁 381。

98

外交昧於求和使清廷不僅輕視日本,更輸掉了整個甲午戰爭,簽定了喪權辱 國的《馬關條約》。〈馬關紀事〉其三則是專刺李鴻章赴日賠償鉅款:「括地難償 債,臺高到極天。行籌無萬數,納幣一千年。恃眾忘蜂蠆,驚人看雀鷈。傷心償 博進,十擲輒成鞬。」124「納幣一千年」詩句自注:「遼金歲幣銀二十萬兩,以 今計之,合一千年乃有此數。」黃遵憲透過「情境聯類」方式達到「詩句自注」

之諷諭意圖。什麼是「情境聯類」:

詩人既對他所處社會的現象有所感觸而產生情志,則他本人便在此一具體 之「境」中;此「境」非離「情志」而為不涉主觀之客體,其中涵有詩人 之「情志」在。如此主客融合,我可以稱它為「情境」。這「情境」存在 於現實社會中,我們可以稱它為「實存情境」。作者為了表達此一情境,

以對某特定讀者勸諫或告曉,因求其委婉,故採取「寄託式的譬喻」。而 被用來作為「託喻」的事物,必是一與自己所意圖託喻之「實存情境」具 有類似性之另一「情境」。此另一「情境」即是作品語言所描述具現之情 境,我們可以稱它為「作品情境」。將兩個類似之情境連接在一起,我們 可以稱它為「情境聯類」125

顏崑陽先生指出「情境」有兩種,一種是作者當下所面臨到的「實存情境」;二 是作品所示現的「作品情境」。透過相類似的情境將兩方連接起來,即是「情境 聯類」。黃遵憲利用清廷根據《馬關條約》第六條規定,賠款分作八次交完,第 一及第二次各五千萬兩,餘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以換取和平與苟安之「實存 情境」,情境聯類宋王朝每年向遼、金輸納銀絹的歲幣,以換取和平與苟安之「作 品情境」,隱諷清廷債臺高築,即使搜括全國人民之所有,也難以償付賠款。其 言外之「諷諭意圖」是清廷再不勵精圖治,清將會亡於日,如同宋亡於金。

外交昧於求和使清廷不僅賠款鉅額軍費,更出賣邊疆要地。〈馬關紀事〉其 四前兩聯:

竟賣盧龍塞,非徒棄一州。趙方謀六縣,楚已會諸侯。

《三國志.魏志.田疇傳》:「建安十二年,曹操用田疇計,出盧龍塞而擊敗烏桓。

曹操欲封田疇為侯,疇曰:『豈可賣盧龍之塞,以易賞祿哉?』」黃遵憲以竟賣盧 龍塞的事典,諷刺李鴻章奉行清政府「宗社為重,邊徼為輕」126的外交方針,從 敵所欲,定約割讓「根本所關,與京師相維繫」的遼東半島及「東南門戶」127

124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箋注》,頁 678-679。

125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收於《第三 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頁 222。

126《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二九八四)。

127 遼東半島為「根本所關,與京師相維繫」,參見同前註(二九九四);臺灣全島為「東南門戶」,

99

臺灣全島。黃遵憲以趙謀六縣的事典,諷諭清廷關於割地的意見紛爭:李鴻章成 約歸國後,「京朝官之封章,疆臣之電奏,凡百十上,會試公車在都者亦騰章力 阻,朝意頗為動,令鴻章改議。鴻章不從,而軍機大臣孫毓汶主之。」128《史記.

楚世家》:「靈王三年六月,楚使使告晉,欲會諸侯,諸侯皆會楚于申。」以楚會 諸侯的事典,諷刺清廷竟依靠俄、德、法三強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東方兵 事紀略.議款篇》:「時中日和局,美國居介紹,英人依違其間,實陰袒倭,而俄 法德三國惡倭人之攘我土地,法甚惎其索臺灣,俄怒其據遼東,而俄阻尤力。」

俄、德、法干涉還遼,引起黃遵憲「亡國滅種」的危機意識:「地引相牙犬,鄰 還已奪牛。瓜分倘乘敝,更益後來憂。」(〈馬關紀事〉其四)《中日兵事本末》:

「俄、法、德以仗義歸遼,責報殊奢,而中國復乖於應付,於是俄據旅順、大連,

英據威海衛,德據膠州灣,法據廣州灣,以互為鈐制。均權之說昌,中國乃不國 矣!」129由於清廷外交的處置失當,使列強乘機瓜分,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增加 了身為士階層黃遵憲的憂患。

陳玉樹作〈乙未夏擬李義山重有感十八首〉其一,則專刺李鴻章於光緒二十 一年乙未二月十八日率團赴日乞和:

合肥韋虎不須歌,龍節星軺又議和。壯歲威名身手健,衰年部曲爪牙多。

李綱空阻捐三鎮,師道徒聞制兩河。高閣格天資敵國,千秋青史竟如何130

首聯「合肥韋虎不須歌,龍節星軺又議和」,巧設韋叡事典:「韋叡率軍破北魏軍,

取合肥。魏人嘗歌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南史.韋叡列 傳》)借喻曾平定太平天國之亂,號為中興名臣的合肥人李鴻章。(《清史稿.李 鴻章傳》)頷聯「壯歲威名身手健,衰年部曲爪牙多」,上承首聯出句「合肥韋虎 不須歌」之意,「壯歲威名身手健」句化用杜甫〈哀王孫〉「朔方健兒好身手,昔 何勇銳今何愚」詩句,暗諷李鴻章昔勇今愚。頸聯「李綱空阻捐三鎮,師道徒聞 制兩河」上承首聯對句「龍節星軺又議和」之意,出句「李綱空阻捐三鎮」,使 用李綱事典:「金人求割太原、中山、河間。李綱曰:『三鎮,國之屏障,割之何 以立國?』宰執議不合,綱不能奪,求去,綱退,則誓書已行,金人所求皆與之。」

(《宋史.李綱傳》),以李綱借喻軍機大臣翁同龢力主「臺灣萬無議及之理。」

(《翁文恭公日記.乙未三月初十日》)及至〈馬關條約〉簽定,翁同龢唯悲「無 面目立於人世。」(《翁文恭公日記.乙未三月二十九日》)整句暗諷翁同龢無法 阻止李鴻章出使日本議及割地臺灣。對句「師道徒聞制兩河」,運用種師道事典:

「金兵屯京城下,師道勤王,拜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李邦彥議割三鎮,

參見《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三 0 四七)。

128 《東方兵事紀略.議款篇》,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會編》(一)(臺北:鼎文書局,1973 年),頁 78。

129 《中日兵事本末》,阿英編:《中日甲午戰爭文學集》,頁 355。

130 陳玉樹:《後樂堂詩存》,頁 494。

100

師道爭之不得。後命為河北、河東宣撫使,屯滑州,實無兵自隨。」(《宋史.種 師道傳》),以議割三鎮之李邦彥,借喻議割遼、臺之李鴻章;以種師道借喻欽差 大臣、節制關內外諸軍統帥劉坤一力主「遼、臺並失,南北皆危,並恐各國從此

師道爭之不得。後命為河北、河東宣撫使,屯滑州,實無兵自隨。」(《宋史.種 師道傳》),以議割三鎮之李邦彥,借喻議割遼、臺之李鴻章;以種師道借喻欽差 大臣、節制關內外諸軍統帥劉坤一力主「遼、臺並失,南北皆危,並恐各國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