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三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顏崑陽教授

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

研究生:張柏恩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

(2)

本論文獲

「國科會 102 年度獎勵人文與社會領域

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102DFA0200013)

(3)

摘要

本論文以「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研究」為題,旨在以甲午戰爭詩作整體性 考察,尋找這些詩篇眾多、詩人思想背景各異的共性,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核心是 「士階層」共同心靈結構的普遍特徵,也就是「政教諷諭」。 我們透過「詩用」行為這種「諷諭意圖」的意向性所建立的甲午戰爭詩傳訊 模式,來探討甲午戰爭詩的意義,分別從三個向度「集體諷諭意識」、「諷諭類型 與詩史體現」、「諷諭書寫策略與目的」,離開文學本位的價值立場,從文學活動 所關係到的社會文化行為這個視域,去論述中國自古以來即普遍存在的「詩用」 現象;面對中國千年不曾遭遇的大變局甲午戰爭,知識階層的整體存在感是如何 ?甲午戰爭詩人的「諷諭意圖」如何顯發? 基於此,「甲午世代」詩人在「集體諷諭意識」之下,所創製甲午戰爭詩的 深層思維方式是什麼?也就是要問的是他們繼承傳統士人階層的「諷諭性詩用模 式」為何?然後接著從作者創作意向性觀之,「甲午世代」作者繼承傳統士人階 層的「諷諭性詩用模式」創製甲午戰爭詩,即含「諷諭意圖」於其中,他們透過 戰爭詩書寫的社會文化行為,所欲發言的「諷諭動機」為何?又他們所欲發言的 「諷諭對象」為何? 所謂的「諷諭類型」,即是討論戰爭詩諷諭性的形式結構。什麼樣的戰爭詩 文本形式結構,可以讓讀者不僅讀到戰事的敘述,而且能體會到戰事敘述所欲指 涉的「諷諭意圖」所在?戰爭詩文本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形式結構才能讓受言者體 會到這種意涵?而這樣的形式結構又可以分成幾種類型,各自導引的「諷諭意圖」 有什麼不同?黃遵憲與洪棄生兩位「甲午世代」詩人的作品被後人推崇為「詩史」。 那麼黃遵憲甲午戰紀之「詩史」體現為何?洪棄生臺灣戰紀「詩史」體現又為何? 至於,「諷諭書寫策略」要探討的是「甲午世代」詩人多在近體組詩的體製 上「直抒其情」;多在古體樂府體製上「敘事見意」;而沒有選擇特定的詩歌體製 上「比興寄託」。我們要問的是戰爭詩「直抒其情」、「敘事見意」、「比興寄託」 三種「諷諭書寫策略」,各自有什麼可操作的方式?能達到什麼效用?基於此, 要比較正確理解「甲午世代」詩人群體發言的真正目的,依靠的不僅是對詩歌語 言成規的掌握,更是在此基礎上,對諷諭書寫目的之「外語境」與「內語境」作 綜合的考慮。我們要問的是諷諭書寫目的之「外語境」為何?諷諭書寫目的之「內 語境」為何?我們對甲午戰爭詩內、外語境的綜合考察後,甲午世代群體「諷諭 性詩用」的文化行為現象,其發言最終「目的」又為何? 關鍵詞: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集體諷諭意識、諷諭類型、諷諭書寫策略

(4)

謝辭:走

本文在選題及研究過程中,得到顏崑陽老師的悉心指導。顏老師嚴謹求實的 態度,邏輯分明的思辨,創新求變的精神,不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對顏 老師的感激實在是無法用言語形容,只能希冀將此道傳承下去,以不負博士生涯 之所學。 此外,論文最終得以順利完成,與其他四位口試委員的幫助分不開。初試時 廖棟樑老師與江寶釵老師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議,口試時李瑞騰老師與鄭毓 瑜老師毫不保留指出可以努力和改進的地方;如果沒有他們專業的批評,就不會 有修訂版的論文,在此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致謝! 寫論文,尤其要完成系統性的博論,像是走在孤獨的夜路,拿著手電筒一步 步照亮前方未知的黑暗;有時跌跤碰得一身瘀青,有時迷路一臉茫然。還好一路 堅持走下去,不時有夜香撲鼻,有蟲鳴悅耳,有月光拂面,有涼風沁身。走,再 走,不停的走,奮不顧身的走。走散了不安,走來了信心,走穩了步伐,走出了 一條穩固的道路,可以安身立命的道路。 只要我還能走。 回首來時路,我看見了自己的熱情;同時,我也感激貴人的協助。未來的生 命裡,我將永遠記得曾經那麼一段日子-單純揹著勇氣、信仰與書寫的行李,一 切走過的痕跡就有意義,雨過天晴起來。 最後,謝謝父母,更要感謝奶奶,您讓我打從內心雞皮疙瘩到外身,體會到 無私的愛。愛澆灌了我求學一路掙扎往上的向日葵。如果這本博論有什麼能讓人 駐足的芳香,就把這芳香歸給天堂的奶奶。 張柏恩 於宜蘭羅東 2015.07.07

(5)

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

目次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問題的導出··· 1 第二節.前行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4 第三節.研究方法、章節安排與論題預設··· 11 第二章.戰爭詩的涵義與甲午戰爭詩的界定 ··· 30 第一節.「戰爭詩」的涵義··· 30 一、「戰爭」涵義辨析··· 30 二、「戰爭詩」界義··· 31 第二節.甲午戰爭詩的界定··· 33 一、甲午戰爭的界定··· 33 二、特殊歷史情境··· 35 三、甲午戰爭詩篇目··· 45 第三章.甲午戰爭詩之集體諷諭意識 ··· 57 第一節.「諷諭性詩用」的文學傳統··· 57 一、諷諭的涵義··· 57 二、「諷諭性詩用」的文學傳統··· 59 第二節.甲午戰爭詩的諷諭動機··· 64 一、干戈不死貧猶幸,鋒鏑餘生竄可悲-切己性自敘模式的遇難 經驗··· 65 二、刀圍大帳筍鋒密,挺然獨立閻生筆-同情性歌贊模式以反諷 貪生··· 81 三、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旁觀性對比模式刺軍政 腐敗···92 第三節.甲午戰爭詩的諷諭對象··· 96 一、合肥韋虎不須歌,龍節星軺又議和—當朝權貴之軟弱求和··· 96 二、一戰頓教糧械盡,也應無面返湘州—領軍將帥之庸懦無能··· 102 小結··· 109 第四章.甲午戰爭詩之諷諭類型與詩史體現 ··· 112 第一節.諷諭類型··· 112 一、感思型··· 112

(6)

(一)消極感傷式··· 112 (二)積極反思式··· 120 二、紀事型··· 130 (一)以地繫事式··· 130 (二)以人繫事式··· 142 第二節.「詩史」體現··· 150 一、黃遵憲甲午戰紀「詩史」體現··· 152 二、洪棄生臺灣戰紀「詩史」體現··· 159 小結··· 164 第五章.甲午戰爭詩之諷諭書寫策略與目的 ··· 166 第一節.諷諭書寫策略··· 166 一、直抒其情··· 167 (一)巧用對比的結構設計,使諷諭交相映發,倍加明顯 ··· 169 (二)巧用設問反語的語氣設計,增強反諷的震撼效果 ··· 173 二、敘事見意··· 176 (一)巧構人物、對話的結構設計···178 (二)情節發展逆轉的結構設計··· 182 三、比興寄託··· 184 (一)運用「以仙比俗」的整體聯類譬喻法諷諭性詩用模式 ·· 186 (二)運用「以物比人」的整體聯類譬喻法諷諭性詩用模式 ·· 189 第二節.諷諭書寫目的··· 192 一、諷諭書寫目的之外語境··· 192 二、諷諭書寫目的之內語境 ···197 三、諷諭書寫目的:變法圖強 ··· 203 小結··· 212 第六章.結論 ··· 214 參考書目 ··· 221 附錄 ··· 230

(7)

1

第一章 緒論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昧的年代;是信 仰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希望的春天, 也是絕望的冬天。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

第一節 問題的導出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說:「吾國四千餘年之大夢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 臺灣償兩百兆以後始也。」2 甲午戰爭的慘敗使得中國面臨嚴重的亡國危險,中 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沉淪,不僅為中國人敲響警鐘,更促進中華民族的覺醒。 自甲午戰後至今,學界研究甲午戰爭的成果豐富3 ,對於重現當時的情形, 已經有可觀的發展,相關的重要人物與事件都已經討論得周全,可謂是骨架具 定。過去學者對於近十五個月的發展,蒐羅了許多相關史料,舉凡詔諭、方志、 奏議、記事、書牘、日記、碑傳、文集、詩詞等,並進行綜合整理與歸納,而得 出歷史論述與評價,獲得了許多學界的共鳴。這些共鳴不僅影響了歷史論述的層 面,也引發了文學論述的漣漪,不過在文學論述的層面上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由於古典戰爭詩是古人感嘆時政,表達情志的產物,在亂世戰爭時期,或狂 歌當哭,或寄懷身世。連雅堂曰:「海桑之後,士之不得志於時者,競為吟詠, 以寫其抑鬱不平之氣。」4 連雅堂所謂的「抑鬱不平之氣」正是當時士人普遍的 存在感受。余英時從孔子所說「士志於道」來定義所謂的「士」,並稱中國古代 的「士階層」為「知識階層」。考察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也曾探討 低階層的「士」,如何在春秋戰國之際因社會階層上下的激烈流動,漸漸轉變為 「知識階層」、文化身份的「士」5 。士人對政教關懷的態度、方式會因為背景生 活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是,對「政教」有所關懷這個「意識」卻都一樣。可以 這樣說甲午士人所關懷的理想價值儘管會有次階層的差異,但是共同心靈結構的 普遍特徵就是「政教諷諭」。

我們都知道戰爭詩從《詩經》開始一直到民國時期,不時有士人創作反映時 1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Oxford: Oxford Uiversity Press, 1988),p.1

2梁啓超〈康有爲嚮用始末〉,《戊戌政變記》(臺北:中華書局,1969 年),頁 1。 3甲午戰後研究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甲午戰後的 25 年,是研究工作緩慢起步 的階段;第二,從 30 年代開始,是研究工作開創與奠基的階段;第三,50 年代以後,是研究工 作出現轉機與發展的階段;第四,70 年代後期迄今,是研究工作進一步拓寬和深化的階段。參 看戚其章〈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的世紀回顧〉,《歷史研究》,第 1 期(2000)。 4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3。 5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年)。

(8)

2 代苦難的戰爭詩,並形成中國戰爭詩的發展脈絡6 。甲午戰爭的強烈震撼,戰後 嚴重的民族危機,客觀上激發了中華民族新的覺醒。首先受到震驚而覺醒的是那 些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其中主要是關心民族命運的「知識階層」。他們之中, 有的投筆從戎,慷慨赴國難,為抗擊日本侵略君而血灑疆場;有的上書言事,抨 擊時弊,為反對外來侵略,保衛國家而獻計獻策。更多的士人則以詩歌為武器, 滿腔義憤地痛斥日本軍的侵略暴行,以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滿懷激情地謳歌殺 敵報國的將士,喚起民族的覺醒與奮起,從而形成了鴉片戰爭以來振聾發聵的救 亡圖存詩潮,譜寫了中國近代詩歌史上不朽的篇章。 遺憾的是,這一批具有很高文學價值的戰爭詩,從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 後一百二十年來卻研究乏人。我們打開兩本代表性的清詩史,像是嚴迪昌《清詩 史》有專章敘述鴉片戰爭詩,以醒目的標題「鴉片戰爭時期的憂憤心史」分三小 節進行論述7 ,卻隻字不提甲午戰爭詩。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從詩歌流派的角 度對晚清漢魏詩派、中晚唐詩派、詩界革命派進行論述,漢魏詩派的王闓運、中 晚唐詩派的易順鼎與樊增祥,以及詩界革命派的黃遵憲,這四位詩派代表性詩人 都經歷甲午戰爭,而且也都書寫甲午戰爭詩;不過卻只提到樊增祥〈有感〉、〈感 事〉寫甲午中日戰爭,〈重有感〉寫甲午戰爭中國失敗事,〈書臺北事〉寫馬關 條約割臺灣於日本事,〈書憤〉、〈陸沉〉、〈馬關〉寫痛斥李鴻章與日本訂立 馬關條約8 ,其他重要性的詩人詩作也都略而不談。另外一本代表性的馬亞中《中 國近代詩歌史》,照理說專門討論晚清道、咸、同、光四朝詩史,應該會比前兩 本清詩史更多筆墨論述甲午戰爭詩,卻只在第八章第五節「唱鯤洋悲歌,寫雪裏 芭蕉:丘逢甲詩」裡稍微點述一下丘逢甲〈秋懷〉戰爭詩9 ,其他近代詩人的甲 午戰爭詩則竟沒有敘述。 由於甲午戰爭詩具有很高文學價值卻研究乏人,這即是為什麼本文要選擇 「甲午戰爭詩」作為研究的對象。其實甲午戰爭詩在中國古典詩歌發展上有其特 色,前輩學者錢仲聯對此已經提供了大方向:「敘事性是清詩的一大特色,也是 所謂『超元越明,上追唐宋』的關鍵所在。」10 《清詩紀事》收錄自道光以降敘 事性鮮明的詩歌數量,遠遠在前清時期之上,因此我們可以將「清詩」置換成「晚 清詩」,進一步突顯晚清甲午戰爭詩的價值所在11 。甲午戰爭詩反映了中國四千 餘年中朝大夢之粉碎,士階層書寫戰爭詩用以「政教諷諭」,形成了巨大的思想 衝擊,促成了民族的覺醒。如此情勢下,傳統文學自難避免遭受波及,最明顯的 是文學內容的改變,許多前所未見的新事物、新觀念都成為甲午戰爭詩所表現的 6 有關中國戰爭詩的發展脈絡,可參看汪守德:《中國戰爭詩歌》(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9 年)。 7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年新版),頁 930-946。 8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年新版),頁 488。 9 馬亞中:《中國近代詩歌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年),頁 506-508。 10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一冊,頁 4-5。 11 梁啓超:〈康有爲嚮用始末〉,《戊戌政變記》(臺北:中華書局,1969 年),頁 1。

(9)

3 內容。在中國文學新時代正在醞釀還未出現,傳統文學已漸走入末流的過渡階 段,甲午戰爭詩正處於這樣轉型的階段,它標誌著文學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 點。我們以此為基點,回過頭來反省歷來詩學研究者理出中國詩歌的傳統特徵, 從詩言志、緣情出發,以意象、用韻、鍊字、節奏等條件為線索,歸納出中國詩 歌抒情傳統的美學特徵。劉若愚名著《中國詩學》的「尾聲」說: 中國詩善於短篇抒情詩和內省的詩,但是相對地短於敘事詩。當然,敘事 詩是存在的,但是在長度上從來沒有超過百句。至於劇詩(曲),它在 習慣上總是與散文混在一起。……中文充滿單音節和雙音節複合詞,這些 由於具有固定的音調和頓音的節奏,本身不適合於長篇的詩作。……各個 具體表現出整個人生觀的偉大史詩和悲劇之缺如,或許也由於中國人精神 的流動性。在我看來,中國人的精神是實際的(pragmatic)而不是教條 的(dogmatic)……中國詩中缺乏史詩,或者至少英雄史詩的另一個附帶 的理由是,中國讀書人對於崇拜個人勇猛與武力的貶斥。……對人的命運 與生存的這種悲劇感時常出現在中國中,可是它並沒有發展為具有戲劇形 式的完整的悲劇,也許是因為中國詩人不願意描寫衝突。…中國詩也許在 概念的宏大與感情的強烈比不上西洋詩,但是在知覺的敏銳,感情的細緻 以及表現的微妙上時常凌駕西洋詩12 。 劉若愚總結式地揭發中國詩學發展現象所提出的普遍觀念,早已被多數學者所接 受。然而,將此論置於「中國四千年未有之變」的甲午戰爭詩進行考察,當有很 多可議之處。首先,劉氏認為中國以抒清詩為大宗,但不否認敘事詩存在的事實, 其「長度上從沒超過百句」一說很明顯不符合事實。單就晚清詩人王闓運名篇〈彩 雲曲〉(104 句)、〈後彩雲曲〉(112 句)等詩都在百句以上,且甲午戰爭詩 人黃遵憲甲午戰爭組詩〈悲平壤〉、〈東溝行〉、〈哀旅順〉、〈哭威海〉、〈降將軍歌〉、 〈臺灣行〉、〈度遼將軍歌〉、〈馬關紀事〉與洪棄生臺灣戰紀詩〈臺灣淪陷紀哀〉 (1198 字)等詩史系列的作品傳世,可見晚清敘事長詩並不在劉氏觀照之列。 其次,劉氏將中國缺乏史詩與悲劇之因,歸咎於中國人精神的流動性,以及對武 力與衝突的貶斥,也需再討論。事實上,詩人面對甲午戰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 激憤悲慨者難以數計。閱讀房毓琛甲午戰爭詩〈仁川行〉、〈牙山曲〉、〈平壤謠〉、 〈九連城〉、〈鳳凰引〉、〈海城嘆〉,洪棄生〈臺灣哀辭四首〉、〈臺灣淪陷紀哀〉、 〈臺灣土匪紀事〉、〈臺灣官府紀事〉、〈澎湖失守紀事〉、〈停戰遣使紀事〉、〈割地 議和紀事〉、〈外國保護紀事〉、〈老婦哀〉等詩,無不是以聚焦武力與衝突的方式, 進行戰爭場景與犧牲將領的描述與形塑。如此,晚清甲午戰爭詩人展演「余不得 已」的紀實描述,積累過去傳統「知覺的敏銳,感情的細緻以及表現的微妙上」 的經驗,晚清甲午戰爭詩的苦難敘事,在「中國抒情傳統」13 外,另有一片天地。 12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出版社,1979 年),頁 252-256。 13 旅美學者陳世驤先生在上世紀 60 年代,從中西文學比較的角度,鮮明地提出並論述了「中國抒

(10)

4 黃遵憲、房毓琛、丘逢甲、洪棄生等人對甲午戰爭的檢討與「詩史」的實際創作, 以古體樂府詩與近體組詩為主要體製的甲午戰爭詩,不只繼承以往紀實、感事的 敘事方式,為因應時代巨變,其「諷諭性詩用」的詩歌書寫更突破傳統敘事詩的 格局。 本文試圖對甲午戰爭詩作一次整體性考察,尋找這些詩篇眾多、詩人思想背 景各異的共性,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核心是「士階層」共同心靈結構的普遍特徵, 也就是「政教諷諭」。基於此,本文問題意識是站在前人對於甲午戰爭詩歷史論 述的基礎上,探討這段時期知識份子如何透過創作戰爭詩發揮「諷諭性詩用」。 甲午戰爭詩反映的不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所引發的文學作品,更不是只能作為歷史 佐證的文獻,而是反映甲午世代對於如此重大戰爭之整體存在感。以「諷諭性詩 用」作為切入甲午戰爭詩歌的詮釋視域,才能反映甲午世代在亂世中生命抉擇的 存在意義。

第二節 前行研究成果的回顧與反思

本文題目在探討「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因而研究回顧與評述也分為「甲 午戰爭詩」與「諷諭性詩用」兩個大面向來說。 前人以「戰爭詩」作為題目的研究,事實上並不多,邊塞詩、戰事詩以及軍 旅詩等,都和戰爭詩有關,因此在處理前人研究成果時,我們仍不可忽略這一部 分。另外,有些關於戰爭詩的研究,例如瘂弦的〈戰火紋身-尹玲的戰爭詩〉、 莫渝的〈熱血在我胸中沸騰:試論覃子豪的戰爭詩歌〉等文,由於研究對象為現 代詩,並不適合拿來套用在中國傳統詩歌,因此也不列入這裡的討論範圍。茲將 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整理於下: 情傳統」這個命題,影響了許多學者,並形成一套論述。例如旅美學者高友工,有很多文章論述 中國古典詩、詞、小說、戲劇,系統發揮陳氏論述,文章集結出版的有《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 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 年)、《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 2008 年)。臺灣學者柯慶明、張淑香、呂正惠、蔡英俊等都有論著問世。淡江大學《淡江中文 學報》第 17、18 期(2007、2008)發表顏崑陽、曾守正、陳國球有關論文。政治大學《政大中 文學報》第 10 期(2008.10)發表龔鵬程、陳國球的研究論文。其中,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 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一文中對陳世驤的「中國文學抒情傳統說」採取徹底否定的態度。相對龔 氏態度,陳國球則致力於探索「抒情傳統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其〈「抒情傳統論」以前—陳 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發表於《淡江中文學報》第 18 期(2008)。2009 年 4 月,政治大學召 開「抒情的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對中國文學是否存在抒情傳統有熱烈討論。2009 年 8 月政治大學又組織以中國文學傳統為主題的學術對話「百年論學」,由顏崑陽、龔鵬程兩位先生 主講,並有相關論文發表。顏崑陽先生的文章為〈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 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龔鵬程的文章是〈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 2009 年 12 月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了柯慶明、蕭馳合編的《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 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選入陳世驤、高友工以下十位學者涵蓋「抒情傳統」各種相關議題的論 文十九篇,試圖總結這個以綿延近四十年的學術研究脈絡的主要情況,其中,以顏崑陽先生發 表於《清華中文學報》,第 3 期(2009.12)的論文〈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 「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作為全書的殿尾。關於這一學術課題的討論, 仍在發展中。

(11)

5 一、歷代戰爭詩研究 首先,在「歷代戰爭詩研究」中,胡雲翼的《唐代的戰爭文學》14 是較早研 究戰爭文學專著,也是早期提出戰爭文學一詞的研究者,具有先驅的意義,而且, 雖然研究題目是「戰爭文學」,但其研究內容多與詩歌作品有關。在這篇研究當 中,胡雲翼提出,戰爭文學的性質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傾向:一是主戰的文學,二 是非戰的文學,三是描寫戰爭的文學。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15 依據文學史對唐代詩歌的分類,將唐代劃分成初、 中、盛、晚四個時期,研究這四個時期中,各有哪些重要詩人和作品,以及他們 的特色和意義。並在最後就唐代戰爭詩的全貌加以綜論,認為唐代戰爭詩有兩大 特色,一是「量多」,即作者多,作品也多,在《全唐詩》所錄的兩千兩百多詩 人中,存有戰爭詩的詩人即達三百六十餘人之多,作品也多達兩千九百餘首;二 是唐代戰爭詩與唐代國勢的起伏,以及戰爭性質的傾向一致,並展現出不同風 格,初唐時期由於文治武功都超越古今,所以,其戰爭詩所表現是一種好戰喜功 的、主戰的文學傾向;盛唐時國力強盛,積極拓邊,造成邊塞詩的黃金時代,這 時的戰爭詩,洋溢著詩人的雄心壯志,但另一方面,安史之亂後國力衰退,許多 詩人遭遇戰亂,其戰爭詩便表達了厭惡戰爭,以及同情飽受戰爭所苦的人民等感 受;中唐後由於內憂外患交迫而來,戰亂越發嚴重,更引起了詩人的非戰思想, 而熱烈的表現在詩篇中;到晚唐,國運搖墜,詩人對戰爭也已司空見慣、麻木不 仁,因此趨於享樂,詩歌也多為頹廢呻吟,雖然還是有一些戰爭詩篇,充滿了愛 國、捍衛國家等思想,但和前時期相比,已欲振乏力,為數較多的反戰詩,亦不 及前期。 張娣明《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16 是一篇研究三國戰爭詩的專著。在這篇專 著中,有所突破的地方:第一是研究範圍,開發到了三國時期,畢竟三國時期是 戰亂頻仍的時代,此時期的戰爭詩必然不匱乏,但前人對此卻少有全面的研究。 第二是對於戰爭與戰爭詩的定義,她首先比較中西方對於戰爭的看法,歸納出戰 爭這種行為的特點,並且依照戰爭類型,分成廣義的戰爭和狹義的戰爭,凡是具 有對抗性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廣義的戰爭,而狹義的戰爭,則必須是動員全國的 人力、物力、財力與智力,以求民族生存的戰鬥行為。然後,她再進一步以狹義 戰爭這個題材為基礎,並且配合上詩歌內容中的時空,去考察哪些詩歌作品可以 是戰爭詩。第三是她對戰爭文學的分類,她還認為戰爭詩有「直接戰爭詩」與「間 接戰爭詩」,以及內容中的空間是戰場,不論時間點為何,是實寫還是虛寫,都 是「直接戰爭詩」,而作品內容寫到跟戰爭有關,時間點發生在戰爭準備、進行、 14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年)。 15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 16張娣明:《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2004年)。

(12)

6 結束等時間中,但空間不為戰場的,則為「間接戰爭詩」。 張廷杰《宋夏戰爭詩研究》17 裡面總共收錄了五篇文章,前三篇文章〈宋夏 戰事與詩歌〉、〈宋夏戰事詩簡論〉、〈北宋寶元、慶歷年間的宋夏戰事詩〉是 以時代做研究範圍者,後二篇〈梅堯臣的邊塞詩〉、〈《瓦亭聯句》考辨及蘇舜 欽的邊塞詩〉為個別作家的研究。他從宋詩中選注了六十二位作家一百八十首 詩,稱之為「宋夏戰事詩」,認為宋夏戰事詩具有許多價值:一是史料價值,宋 夏戰事詩是一部較完整的戰事詩史,因之有「詩史」的特性,能夠以詩補史、以 詩紀史;二是文學價值,宋夏戰事詩常帶有強烈的情感氛圍,有些描寫邊地風光 為主的詩歌,更有藝術的可欣賞性。 關於個別戰爭詩人的研究,如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 18 ,探討王粲的〈七哀詩〉與唐代因戰爭而產生的閨怨詩,是一種藉由女子心情 而對戰爭提出的反省。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19 一文,也主要 在研究元初蒙古詩人伯顏,以及其戰爭詩的思想和作品特色。 二、甲午戰爭詩研究 對甲午戰爭文學進行專門研究的成果不多,論文數量有限,選題角度不豐 富。其中,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20 則是目前所見,最早研究甲午 戰爭文學的論文,內容主要敘述奏章、政論、實記、小說與詩歌五種文類各在文 壇上的反映,並強調甲午戰爭是乙未之役的發端,有意識地將兩大戰爭事件的文 學影響作分開討論。李侃〈甲午衝擊在思想文學領域引起的變化〉21 是同類文章 中較早的論文,但不屬於專門的文學研究。蔡國梁〈甲午戰爭的重視—中東大戰 演義〉22 作為甲午戰爭唯一的演義小說,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考證與分析,但角度 與結論可以再作討論。 1994 年至 1995 年為了紀念甲午戰爭一百周年,裴效維、李生輝等學者發表 了一系列研究文章,代表的論文有從綜觀角度略論甲午戰爭文學的內容,如裴效 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23 ,有從綜觀角度專論甲午戰爭詩歌, 如李生輝〈風雲甲午正氣篇─甲午戰爭詩歌綜論〉24 ,也有從藝術與思想兩方面 17張廷杰:《宋夏戰事詩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年)。 18 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載於《中國語文》,第 74 卷 3 期(1994.3), 頁 45~51。 19 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載於《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 55 期(1997.12), 頁 128。 20 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臺灣文獻》第 7 卷第 1 期,(1956),頁 517–524。 21 李侃:〈甲午衝擊在思想文學領域引起的變化〉,《近代史研究》第 5 期(1984)。 22 蔡國梁:〈甲午戰爭的重視—中東大戰演義〉,《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 期 (1988)。 23 裴效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文學遺產》第 5 期(1995)。 24李生輝:〈風雲甲午正氣篇─甲午戰爭詩歌綜論〉,《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

(13)

7 來論述甲午戰爭詩歌的特點,如李生輝〈論甲午戰爭詩歌的藝術成就〉25 ,是甲 午戰爭文學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時期。進入二千年以後,研究的角度趨於多 樣,如魏中林〈「普天忠憤」鑄詩魂:論甲午戰爭愛國詩潮〉26 一文中,提出了以 普天忠憤為特徵的愛國詩歌創作潮流的觀念。夏曉虹〈日本漢詩中的甲午戰爭〉 27 一文,採取的是日本漢詩角度,爬梳日本漢詩人對清日戰爭的想法。 近年來大陸學界繼承了阿英所蒐集整理的《近百年國難文學大系》,王向遠 等人合力寫成了一本《中國百年國難文學史》28 ,其中第三章〈甲午戰爭文學〉 從褒貶之聲、悲憤之詩到幻滅與反思等三節的論述內容來看,是以愛國情感作為 主線貫穿起來。此外,《中日甲午戰爭全史.第五卷思潮篇》29 第四章〈甲午文 學〉第一節專門論述甲午詩歌,綜觀其內容包括:揭露清王朝的腐敗與清軍的無 能、謳歌堅持抗敵的愛國軍民、呼喚堅持抗敵的愛國軍民,以及揭露日本侵略罪 刑。 有些學者則從甲午戰爭中特別標舉乙未割台戰爭文學作研究。其中,方豪〈詩 人筆下的臺灣淪陷〉30 是首篇研究乙未割臺戰爭詩的論文,學術意義重大。文中 內容除了節錄代表性的戰爭詩,佐證其論述乙未割臺戰役發生的事件,並初步考 證前人選詩文獻的內容,可見學者考證之功。廖漢臣〈乙未抗日在文壇上的反應〉 31 是第二篇研究乙未割臺戰爭詩的論文,內容以詩佐史,並整理出詩人的小傳。 賴探玄〈臺灣民主國詩話〉32 主要是以臺灣民主國時期重要人物的詩歌,進行史 料整理,對詩歌內容作簡單敘述,並依人繫詩,羅列相關乙未割臺戰爭詩,類似 傳統詩話的敘述方式。曾迺碩〈乙未割臺詩選〉33 主要是增補廖漢臣〈乙未抗日 在文壇上的反應〉一文中所漏收的中國遊宦,或是未曾來過臺灣的中國詩人戰爭 詩,增補意義大於論述價值。陳漢光〈乙未之戰與中國詩壇〉34 一文主要的見解 是認為乙未割臺戰爭的性質不同於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是清日兩國之戰,乙未割 臺戰爭則是中華民族與日本民族之戰,民族精神覺醒後之中日戰爭。此外按照詩 人情感角度,對乙未割臺詩壇分成激憤、勵志、哀傷與自以為安慰,以及崇拜英 雄四大類的戰爭詩。程玉鳳〈從藝文反映臺胞乙未抗日史詩〉35 一文以詩繫史的 期(1994)。 25李生輝:〈論甲午戰爭詩歌的藝術成就〉,《丹東師專學報》第 2 期(1994)。 26魏中林、零夏江:「普天忠憤」鑄詩魂:論甲午戰爭愛國詩潮〉《學術論壇》第 1 期(2006)。 27夏曉虹:〈日本漢詩中的甲午戰爭〉,《讀書》第 11 期(2000)。 28王向遠:《中國百年國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29 關捷等編:《中日甲午戰爭全史.思潮篇》(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五卷。 30 方豪:〈詩人筆下的臺灣淪陷〉,載於《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 年),頁 569-587。此文原名是〈中國詩人筆下的臺灣淪陷〉發表於《中央日報》﹙1940﹚,在 學術脈絡中是首篇研究乙未割臺戰爭詩的論文,有其學術研究開創之功。 31 廖漢臣:〈乙未抗日在文壇的反應〉,《文獻專刊》第 2 卷,第 3、4 期合刊(1951)。 32 賴探玄:〈臺灣民主國詩話〉,《臺北文物》第 6 眷,第 1 期(1957)。 33曾迺碩:〈乙未割臺詩選〉,《臺灣文獻》第 10 卷,第 4 期(1959)。 34 陳漢光:〈乙未之戰與中國詩壇〉,《臺北文物》第 9 卷,第 1 期(1960)。 35程玉鳳:〈從藝文反映臺胞乙未抗日史詩〉,《藝文誌》,第 136 期(1977)。此文是作者增 補其在臺大中文系刊〈新潮〉,第 31 期(1976)發表〈談台胞乙未抗日詩文〉的文章。

(14)

8 敘述方式,並採用洪棄生《臺灣戰記》、吳德功《讓臺記》、連橫《臺灣通史》等 文獻來佐證其敘述的詩文內容。 李瑞騰〈海天孤憤-反映乙未割臺事件的詩之悲情〉一文繼承了前人的觀 點,並有所突破,在文末提出了「抗議精神」的論點: 乙未割臺之後,歷經半世紀,臺灣同胞在日帝鐵蹄下之下痛苦呻吟,備受 壓制與剝削,此期間詩人抗議日帝之聲此起彼落,或大或小,或隱或顯, 詩不分新舊,皆充分發揮詩之反映或批判現實的功能,其所繼承的,正是 乙未詩人建立起來的抗議傳統。36 文章分論內渡的丘逢甲、倡建民主國的陳季同、內渡後回臺灣的王松三人,以建 構乙未割臺事件詩的悲情,並提出乙未割臺戰爭詩是日治時期,臺灣抗議詩的濫 觴。強調乙未割臺詩歌的悸動與憤怒,並分列「乙未割臺事件」、「孤臣無力可 回天」、「海天何計挽狂瀾」、「如此江山作付人」等小節分論,以乙未割臺詩 歌佳句作為篇名,敘述內渡的丘逢甲、倡導民主國的陳季同,以及內渡後返臺的 王松三人的詩歌,建構乙未割臺事件詩的悲情,並且提出日本人治臺後,臺灣人 的抗議精神都是繼承乙未詩人所建構的抗議傳統。 李瑞騰所謂的抗議精神的論點,啟發了余美玲對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研 究,在其《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一書中做了更精細的論述37 。近年 來臺灣學界專論乙未世代個別文人的論文,如魏仲佑〈丘逢甲及臺灣割讓的悲 歌〉、向麗頻〈施士洁乙未內渡懷鄉詩初探〉、楊淑玲〈離亂全生只賞詩—論王 松其人與詩〉、李知灝〈吳德功的割臺經歷與心境轉變〉、劉麗珠《臺灣詩史- 洪棄生詩與史研究》等文章,開始對乙未世代文人作個別討論。余美玲《日治時 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更是將其之前所論乙未世代文人的遺民文學作一通 論。 龔顯宗〈乙未割臺與舊詩變貌〉38 文章分論「臺籍詩人的變革」、「大陸詩人 的變革」、「從舊詩變貌到詩界革命、終而引發文學革命」三節,提出乙未割臺舊 詩是寫實記事為主流,其中黃遵憲、丘逢甲、連橫的詩史式詩歌,更是引發了晚 清詩界革命。 高嘉謙博士論文《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39 第三章〈丘逢甲與漢文學的離散現代性〉主要論述乙未內渡詩人丘逢甲如何創作 36李瑞騰:〈海天孤憤–反映乙未割臺事件時的詩之悲情〉,載於李瑞騰:《詩心與國魂》(臺 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公司,1982 年),頁 138-139。 37相關論述可參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年)。 38龔顯宗〈乙未割臺與舊體詩變貌〉,《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95 年),頁 121-144。 39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2007 年)。

(15)

9 詩文以「念臺」存史。第四章〈殖民與遺民的對視:王松與洪棄生的棄地書寫〉 則論述乙未割台的流離創傷,由棄地而成殖民地的空間改變,王松與洪棄生的詩 文書寫蘊含了多少文化遺民的空間與時間意識。 王淳純《馬關割臺與乙未抗日之詩壇評議研究》40 是首部專論乙未割臺戰爭 文學的碩士論文,主要繼承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與〈乙未抗日在 文壇上的反應〉的研究成果,有系統地將乙未割臺相關詩詞所描寫的事件,更明 確地呈現出來。論文章節分為「緒論」、「馬關割臺事件始末」、「馬關割臺於 詩壇之反應」、「乙未抗日事件始末」、「乙未抗日於詩壇之反應」、「結論」 六部分。採取以詩佐史的論述方式,詳加考證甲午戰爭與馬關割臺議和後,臺灣 民主國成立與乙未抗日始末的過程,並鎖定論述詩歌分別對馬關割臺與乙未抗日 之反映內容,呈現詩壇的悲憤情緒。 王嘉弘《乙未割臺文學文獻研究》41 是在吳福助「臺灣割讓、光復文學文獻 比較研究國科會計畫」基礎上完成的博士論文。透過全面性的蒐羅臺灣地區諸多 文獻,來探討乙未割臺文學作品文獻、乙未割臺文學評論文獻、乙未割臺文學歷 史文獻,以及乙未割臺文學研究文獻四方面,企圖完成「乙未割臺文學文獻彙 編」。在「乙未割臺文學文獻彙編」的架構下,同時透過文獻學方法與分辨乙未 割臺、領臺戰役、甲午戰爭三方面應區分與重疊的觀念、定義,以及歷史研究法 等研究方法,來看出這批「乙未割臺文學文獻彙編」的意義與價值。此論文後來 經過修改,出版成專書《如此江山—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42 ,其主要論述是承 繼前輩學者廖漢臣、陳漢光的論點,區分乙未割臺文學與甲午戰爭文學、領臺戰 役文學的不同,認為乙未割臺文學是臺灣傳統文學中遺民文學、抗議文學等的先 聲。此外,將反映割臺事件的詩歌分成「時事」、「感懷」、「憑弔」、「酬酢」、「詠 史懷古」五類作品進行舉例說明。另外,以乙未割臺戰役為背景題材的晚清小說 之「劉永福」現象、臺灣傳統詩文在日治初期大量出現的「鄭成功」現象,或是 乙未抗日人物的形象轉變等議題,進行簡單論述。作者花了相當大心力在作基礎 性的文獻研究,可說是為未來研究「乙未割臺文學」奠定了第一序研究的基礎。 三、前行研究成果反思 由以上這些前行研究成果看來,對於研究甲午戰爭詩,能夠給予什麼樣的幫 助呢?又點出了什麼問題呢?甚至能否提出新的詮釋視域,以突破前人的學術成 果? 首先,我們不難發現,如果是關於一個時代的戰爭詩詞研究,研究者大致上 40王淳純:《馬關割臺與乙未抗日之詩壇評議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年)。 41王嘉弘:《乙未割臺文學文獻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42 王嘉弘:《如此江山—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 年)。

(16)

10 都以文學史的分期,或整個朝代作品的內容分類這兩種方式,進行研究。使用前 者的研究方式,多集中在唐代;使用後者的研究方式,則多見於宋代或其他朝代。 當然,也有如胡雲翼、張娣明這種以「主戰」、「非戰」等的分類方式,這些分 類方式都各有優缺。如果用文學史的分期,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比較到各時期作品 所呈現的特色,以及它們是如何受到時代的影響,但是,文學史的分期,往往是 跟著歷史的分期來走,而文學的發展,是不可能完全隨著歷史馬上有改變的,因 此使用這種分類方式,我們只能看出每一時期最重大的特徵和變化,重要的作家 和作品,對於非主流的聲音,卻無法兼顧到,因此論述容易偏向,無法照應全面。 至於,使用作品內容所呈現的主題予以分類的方式,雖然就比較全面的顧到了每 個作品,但是它們隨時代背景所產生的變化,就不容易辨別了。當然,每個時代 有每個時代不同的地方,適合哪一種分類方式,也是必須要考慮進去的,因此, 這些分類方式在思考如何研究「甲午戰爭詩」,也就有了一些考量。本文冀求這 兩種分類方式的優點能兼而有之,所以在探討作品時,以內容主題作為分類依 據,以求較為全面的探討,而在分析作品時,也會注意作品所受到的時代背景之 影響。另外,胡雲翼、張娣明等人的分類方式,的確是簡單明瞭,也點明戰爭文 學同時具有主戰非戰的特色。 其次,前人針對甲午戰爭的文學研究成果雖不多,但是為後人研究此論題奠 定了一定的學術基礎。我們可以發現早期學者在研究「甲午戰爭詩」時,是在「以 詩文證史」的視野下作詮釋,雖然都能有一得之見,然卻因為沒有對詩歌文本作 深入的分析,因此,研究得出的成果常是將詩歌作為歷史背景的輔助性說明,以 至於形成歷史文獻,比較好的研究則建構一套歷史論述。晚近學者則鬆綁「詩文 證史」的視域,改採文學角度切入,在前人文獻考證的基礎上,得到許多不同以 往的文學論述,得出的研究成果雖然各有所見,但不夠細膩深刻,其中一個重要 的原因,即是在進行分析文本之前,沒有針對所要討論的關鍵詞進行清楚界義。 因此本文在開展論題前,會針對討論的關鍵詞,如核心概念「甲午戰爭詩」,進 行義界與範圍的釐定,以確保論述的有效性。 反思學術界的戰爭詩研究,其論述的角度不外乎兩個面向:一是「歷史性考 察」,二是「純粹性審美」。前者所預設的詩歌本質論是歷史的文獻,將詩歌作 為史料,考察外在的歷史事況,因此作品如何反映時事發展、經濟失序、軍事狀 況等,以及對戰爭表現的態度,乃是詮釋的重要主題,這就是學界一般所謂「外 部研究」;後者所預設的詩歌本質論是靜態化的藝術品,將詩歌作為抒發內心的 審美經驗,因此作品如何表現聲律、修辭、結構、意象等,以及所呈現的審美趣 味,乃是論述的重要焦點,這就是學界一般所謂「內部研究」。偏向戰爭詩的「內 部研究」以張娣明的論文最具典型,其《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與幾篇討論魏晉 時代個別詩人的戰爭詩43 ,梳理了魏晉時代詩人戰爭詩的形式筆法與修辭運用, 43例如三曹戰爭詩、王粲〈從軍詩〉、嵇阮戰爭詩,參見張娣明:《仰看明月詩當枕—論中國古 典詩》(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7)

11 很見論述用心;偏向戰爭詩的「外部研究」數量較多,以洪讚與王福棟論文最具 典型,洪氏與王氏《唐代戰爭詩研究》44 同樣以考察唐代戰爭詩如何反映唐代戰 爭為論述重點。洪氏對唐代戰爭詩的研究分為初、盛、中、晚唐四個時期來進行; 王氏則在洪氏的基礎上,考察唐代戰爭詩的歷史想像、功名追求與女性形象,都 能覺察到學術研究的企圖。 現在,本文在前人戰爭詩論述基礎上,能否跳開這個已行之數十年的雙主流 性論述視角,另外開拓什麼樣新的詮釋視域?答案是有的,本文試圖從「諷諭性 詩用」的詮釋視域對甲午戰爭詩進行研究。何謂「諷諭性詩用」?將在下節研究 方法再作說明。

第三節 研究方法、章節安排與論題預設

一、研究方法 人文的學問,是經驗、表達、理解三者的結合,其終極目的在於意義的詮釋。 文本與研究者之間以「互為主體」的雙向關係,進行對話,因此,在研究的態度 與方法上,與追求「客觀實證」的自然科學有別。此一觀點由狄爾泰(Wilhelm Dilthey)的〈人文研究〉(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World in Human Studies)

一文正式宣告45 。人文研究在詮釋文本必須以適切的「方法」去保證詮釋的「相 對客觀有效性」,而不是將研究者的「主觀性」絕對化,讓一切論述僅憑臆想, 架空虛設一套自我論述。因此,研究者必須自覺地針對研究對象、範圍、主題而 提出一套適切的「研究方法」,以支撐研究主題論述的相對客觀有效性。 「研究方法」的設定與操作,必須以所假定研究對象的本質與知識特質作為 基礎。在有關「方法」的知識中,「方法」、「方法學」、「方法論」三個關鍵 詞經常被使用。「方法」(method)指涉的是詮釋者為了達到特定的研究目的而 採取的思維與行為的準則、步驟及技術。「方法學」(science of method)指涉的 是超越個別方法操作的經驗之上,以「方法」本身作為研究對象,就「方法」的 界義與運用的原則、規律、效用、限制,以及各種領域之研究方法的操作技術, 進行探討,並加以統整而形成一套系統性的知識46 。「方法論」(methodology) 44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年)、王福棟:《唐代戰爭詩研究》 (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 年)。

45參見狄爾泰(Wilhelm Dilthey)撰、李家沂譯:〈人文研究〉(The human studies),載於杰

夫瑞(Jeffrey C.Alexander)、史蒂芬(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臺北:立 緒出版社,1997 年),頁 41-51。 46 例如 Malcolm Williams 撰、王盈智譯:《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5 年)與王海山主編、王續琨等人合撰:《科學方法百科辭典》(臺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之類的著作,乃是就各研究領域所見之一般方法及其運用的原則加以分門別類介述,介述所 呈現的知識屬於「方法學」的層次。感謝侯雅文老師在政大「臺灣古典詩學」課堂,對「方法學」 參考書目的引介。

(18)

12 指涉的是對「方法」得以成立的認識原理、原則,進行後設性的反思,其內容是 研究者針對認識對象的知識特質提出規定性的界義,相應於此一界義,進而規定 了認識主體所宜採取的態度、原則,乃至延伸出特定的操作技術。其中,又可分 為「典範式」的方法論與「一家言」的方法論。「一家言」的方法論是指涉其方 法論僅含有研究者主觀立場、態度、觀點的「一家之言」;但是當研究者能確切 的顯發某一領域之知識本質、認識原理與操作法則,而被學術社群所普遍接受, 並漸成傳統,便由一家之言推擴為眾所遵循的「典範」(paradigm)47 。 中文學界針對現代學術之詮釋必須具有「相對客觀有效性」的要求,可以顏 崑陽先生針對現代人文研究的知識性質,借用傅柯「知識型」(Épistemés)48 的 觀點為例作說明。他指出現代學者從事研究,應該要不斷叩問:(一)我對研究 對象的「基本假定」是什麼?跟前代有什麼不同?(二)新的理論基礎何在?(三) 新的問題與解答的可能觀點何在?(四)新的方法學何在?由此反思現代的人文 研究知識,必須具備「科學性」與「系統性」兩項特質。研究者一方面延續以「主 體存在經驗」去界定「人文知識」的傳統,認定「人文研究」必須以研究主體的 「理解」、「詮釋」為根本;另一方面強調此一「理解」、「詮釋」必須經過合理的 「論證」與「建構」,才能成為客觀有效的系統性知識49 。 本文對「研究方法」的用法,是依循上述學界對「研究方法」內涵的界義而 來。相較於前行相關研究成果,有些缺乏明確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方 法」的自覺下,針對「甲午戰爭詩」進行研究。本節論述的重點是對所欲運用之 「諷諭性詩用」的「詮釋架構(framework)」與研究的基本進路、態度、原則, 進行說明。同時在此一「研究方法」下,對「甲午戰爭詩」的研究,提出具體的 操作方法。 何謂「諷諭性詩用」?必須先從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下》說起: 《易》象雖包六義,與《詩》之比興,尤為表裡。夫《詩》之流別,盛於戰 47 「典範」(paradigm)是指科學研究上,被學術社群共同取法,包括研究對象的基本預設、研 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原則等,所形成一套體系性的理論與研究成果的範型。參見孔恩(Thamas S.Kuhn)著、王道還等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5 年)。 48 「知識型」(Épistemés)是傅柯(M.Foucault)提出來的概念。傅柯意識到:為何在一個時期 被一般認為是「真」的論述,而在另一時期卻會被視為「偽」。到底決定真或偽的判準為何?也 就是說,知識只是某一歷史時期下對那些可見、可說事物的佈署,而不同的時期或時代,代表 真理論述的知識亦會隨時代差異而有所變化,每一時期論述,都必然受制於「知識型」的影響,

因為知識只是當下可見、可說之事物的產物。參見 Foucault,Michel(1973),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New York:Vintage/Random House.中譯本為

米歇爾.傅柯著、莫偉明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1 年)。

49參見顏崑陽、蔡英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百年論學」學術對談〉,載

(19)

13 國人文,所謂長於諷諭,不學《詩》則無以言也50 。 章學誠揭示《詩經》長於「諷諭」,深於「比興」。《詩經》不僅是文學,更是 文化的載體,周人誦詩、賦詩、用詩皆在中國詩用文化傳統中展開。所以《詩經》 之作者雖然未必皆可考明,作者之意圖未必皆可知曉,但是在「用詩」的過程中, 已經賦予詩歌新的意義。在《左傳》當中「引詩言志」或「賦詩明志」之例很多, 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西元前 546 年)中有子展賦〈草蟲〉,伯有賦〈鶉 之賁賁〉,子西賦〈黍苗〉,子產賦〈隰桑〉,子大叔賦〈野有蔓草〉,印段賦〈蟋 蟀〉,公孫段賦〈桑扈〉51 ,所以《論語.季氏》說:「不學詩,無以言。」《論 語.子路》也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 亦奚以為?」《漢書.藝文志》也說:「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 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喻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以上皆指出「詩 用」的範圍已擴及人際往來與政治外交,可知在「用詩」的過程中已賦予詩歌新 意。 對中國「知識階層」而言,詩歌不僅有作詩者之意,也有賦詩者之意、說詩 之者意,這種特質形成中國詩歌「詩用文化」的一環。詩歌之用也常「以彼喻此」 的方式呈現,例如《倫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 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 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所以,朱自清才會在《詩言志辨》一書中從「獻詩陳 志」、「賦詩言志」、「教詩明志」、「作詩言志」四面向論「詩言志」的效能, 揭示作者、讀者、說者、聽者之不同而有所作、獻、賦、教、說詩之不同意圖52 。 顏崑陽先生說:「『詩學』所指涉的是將詩歌這種經驗活動加以反省思考之後, 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識;而『詩歌文化』則更廣泛地涵括了與詩歌有關的一切社會 文化活動,例如春秋時代,在外交場合中,『賦詩言志』的行為,它不是一種『詩 學』,卻是一種『詩歌文化』的現象。」53 此說法上承朱自清的觀點且更往前推 近一步,指出「詩歌文化」是一切有關詩歌的社會活動。 魏仲祐針對晚清詩議題,陸續發表六篇論文〈論晚清之諷刺詩〉、〈中國的 諷刺傳統與儒家的文藝理念—兼論晚清儒家文化式微後之諷刺詩〉、〈黃公度的 今別離—詩界革命的指標〉、〈丘逢甲及其乙未臺灣割讓之悲歌〉、〈論清代晚 晴詩人鄭珍〉54 ,試圖在尚待開發的晚清詩歌學術領域中拋磚引玉。其中,〈論 晚清之諷刺詩〉一文提出傳統的諷刺詩也就是所謂的諷諭詩。並將晚清諷刺詩分 50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99 年),頁 6。 51(晉)杜預注《春秋左氏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 年),頁 1208-1210。 52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年)。 53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載於《魏 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頁 211-212。該文主要是以 「託喻」為論述重心,詮釋「託喻」一詞在各個時代詩歌文化中的含意。 54此六篇論文都收錄在魏仲祐:《晚清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20)

14 成三階段:第一階段鴉片戰爭前後的諷刺詩反映了制度面、思想面的時代缺失, 在寫作心態上還保持傳統的諷刺精神。第二階段太平天國內亂時期的諷刺詩反映 了人民生活普遍極為痛苦,這時部分作者便以真實的遭遇抒發不假修飾的真感 情,傳統的溫柔、婉勸逐漸消失。第三階段清代結束前夕之諷刺詩,這時的中國 充滿變法維新的呼聲,以及印刷媒體搧風助勢,出現許多譴責時代弊端、挖苦高 官當道,而又充滿抗議精神的詩歌,過去傳統作詩的構篇、調律、造境等工夫已 不甚講究。這些觀點對於本文「甲午戰爭詩」的「諷諭性詩用」有很好的情境認 識。 顏崑陽先生在上述所提及的論文〈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 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的基礎上,更致力於內造建構「中國詩用學」理論, 已發表的論文有〈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論先秦「詩 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 用」觀〉、〈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55 , 其學術宏圖可見一斑。這些論文觀點對本文寫作啟發甚大,也是本文「諷諭性詩 用」詮釋架構所援引的理論基礎。我們都知道理論的援引必須符合「調適原則」, 也就是說所援引的理論不見得完全適用,因此不適合整體援引,必須對所援引的 理論進行說明,以掌握它與論述對象、主題的切合程度,而找出彼此的差異處, 並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調適56 。以下,即依循顏崑陽先生「中國詩用學」理論的說 明進行整理與調適。 顏先生〈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此論 文,先全面檢討反思近、現代中國古典詩學的詮釋取向,別其同異,明其是非; 再為自己的「中國詩用學」理論提出論點,循序漸進,層層剝入。通篇採取先破 後立的論式,從而提出另一種新的詮釋視域,即具說服力,下文即循著其文章脈 絡,深入解讀,並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調適,以確立本文的研究方法。「中國詩用 學」可以歸納成幾個要義,包括:(一)基本的詮釋視域轉向。顏先生認為: 近、現代的中國古典詩學,往往把詩看作是一種靜態的語言形構,藉由聲 律與意象引發讀者的審美經驗;必須是「無關實用」而以表現「自身之美」 為目的之詩,才是藝術性的「純詩」……這種「純粹性審美」的美學詮釋, 55顏 崑 陽 : 〈 論 詩 歌 文 化 中 的 「 託 喻 」 觀 念 〉 , 收 入 臺 灣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 第 三 屆 魏 晉 南 北 朝 文 學 與 思 想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 , 1996)、〈 論 唐 代「 集 體 意 識 詩 用 」的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現 象 〉,《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第 1 期( 1999.07)、〈 論 先 秦「 詩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所 展 現 的 「 詮 釋 範 型 」意 義 〉,《 東 華 人 文 學 報 》, 第 8 期 ( 2006.01) 、 〈 從 〈 詩 大 序 〉 論 儒 系 詩 學 的 「 體 用 」 觀 〉 , 收 入 臺 灣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系:《 第 四 屆 漢 代 文 學 與 思 想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臺 北: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2003 年 )、 〈 用 詩,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模 式 - 建 構「 中 國 詩 用 學 」初 論 〉,《 淡 江 中 文 學 報 》, 第 18 期 ( 2008.06) 。 56參見顏崑陽:〈當代「中國古典詩學研究」的反思及其轉向〉,《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 53 卷(2012.12)。

(21)

15 無法完全解明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現象的意義。在中國古代,「詩」無所不 在;知識分子普遍地將它當作特殊的言語形式,使用於各種社會互動。因 此,「詩之用」是中國古代特殊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57 。 顏先生基於「純粹性審美」觀點無法完全解明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現象的意義,從 而提出「社會文化性功用」的詮釋視域。此基本的詮釋視域轉向,既非以詩的「純 粹性審美」為預設立場與觀點而對詩的社會文化性所做的價值批判;亦非取代「純 粹性審美」的另一種美學立場與觀點。顏先生試圖建立一套「中國詩用學」的理 論構想,其基本假定是:「用詩,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行為 模式;而詩,就是這種行為模式的中介符號。」58 也就是說,從詩作「本身」的 審美、藝術性,轉向「詩」在士人階層的社會文化行為中被「使用」;「詩」為 傳達「意向」的中介符號形式。 (二)「中國詩用學」整個模式的「結構規式」與「實踐規程」。「結構規式」 可圖示如下: 對照圖示來看,當互動行為正在發生、進行之時,行為者此方以詩喻志,稱他為 「發言者」;相對彼方聞詩而意會其志,稱他為「受言者」。發言者在士人階層的 社會文化行為中「使用」詩,為傳達「意向」製碼;受言者在此社會文化行為中 「感知」詩,為了解「意向」解碼。「社會文化情境」、「事件情境」、「文本情境」、 「比興符碼成規」是在發言者與受言者之間,「中介區」的四大要素。這四大要 素乃發言者、受言者雙方進行意向詮釋的「限定性語境」;在「互動」行為發生 當時,必經雙方共同定義。「實踐規程」是歷時性地探討這種行為模式在實踐上 有什麼規則性的程序。 57 整 理 自 顏 崑 陽 : 〈 用 詩 , 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模 式 - 建 構 「 中 國 詩 用 學 」 初 論 〉 , 《 淡 江 中 文 學 報 》 , 第 18 期 ( 2008.06) , 頁 280- 284。 58顏 崑 陽 : 〈 用 詩 , 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模 式 - 建 構 「 中 國 詩 用 學 」 初 論 〉 , 《 淡 江 中 文 學 報 》 , 第 18 期 ( 2008.06) 。

(22)

16 (三)「中國詩用學」的「次類型」。顏先生認為「諷化」的行為發生於政 教場域中,下對上以詩諷諭,或上對下以詩教化,凡此行為皆歸入此類。「感通」 行為發生於個體交往場域中,彼此感發、溝通內在的情志。春秋時代,大夫交接 鄰國的「賦詩言志」,或歷代文人之間、男女之間以詩喻示情志的「贈答」行為, 歸入此類。「期應」則發生於個體交往場域中,一方以詩喻示某項利益的「期求」, 而另一方則以詩喻示或迎或拒的「回應」,含有這種意向性的「贈答」行為歸入 此類59 。可以這樣說「詩用學」以行為的意向性以及衍生的效用來區分,有「諷 化」、「感通」、「期應」三種次類型。 (四)讀者二重性。第一重讀者為文本「在境」的「原定受言者」,他是在 動態性的「事件情境」中,發言者抱持特定的「隱性意向」所針對的「特指讀者」; 第二重讀者為文本「離境」之後的「開放性受言者」,他們是事過境遷之後,只 面對靜態化卻又開放共享之文本的「泛化讀者」。面對古代各種諷化、感通、期 應的詩文本,我們都是「開放性受言者」、都是「泛化讀者」60 。也就是說,這 「讀者」有時在詩題或詩內容中顯示,有時則是隱性。不管顯性或隱性,作者寫 詩時,都設定某一或某群「特定讀者」。 我們都知道人文知識,所謂「理論」包含了三個基本條件:(一)論述主體 的立場與觀點。(二)論述對象的限定性內容。(三)在學術規範上,符合邏輯 程序的系統性表述形式61 。接下來,我把前述「中國詩用學」理論重新放回本文 主題「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的內容,進行檢討與調整,並說明經過修正之後 「諷諭性詩用」詮釋架構下所要處理的問題面向為何。 首先,「中國詩用學」論述主體的立場與觀點簡要的說,就是「所謂『詩用』, 指的是把『詩』當作『社會行為』的『語言媒介』去使用,以達到詩歌本身藝術 性之外的某種社會性目的。這樣的行為,不是個人偶發性的,而是社會上某一階 層普遍地反覆在操作而又自覺其價值的模式化行為,故稱之為『社會文化行為現 象』62 。在我反覆閱讀涵詠上百首的甲午戰爭詩,可以體會甲午世代群體身處甲 午戰爭慘敗的時代情境中,身為傳統的知識階層將連雅堂所謂「抑鬱不平之氣」 的存在感受轉化成「詩」,並把「詩」當作「社會行為」的「語言媒介」去使用, 以達到詩歌本身藝術性之外的某種社會性目的;而這種某種社會性目的即是「政 教關懷」,更明確的說就是達到反映治亂,美善刺惡的社會效用,我稱它為「諷 59整 理 自 顏 崑 陽 : 〈 用 詩 , 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模 式 - 建 構 「 中 國 詩 用 學 」 初 論 〉 , 《 淡 江 中 文 學 報 》 , 第 18 期 ( 2008.06) , 頁 291- 292。 60顏 崑 陽 : 〈 用 詩 , 是 一 種 社 會 文 化 行 為 模 式 - 建 構 「 中 國 詩 用 學 」 初 論 〉 , 《 淡 江 中 文 學 報 》 , 第 18 期 ( 2008.06) , 頁 293。 61 參見顏崑陽:〈當代「中國古典詩學研究」的反思及其轉向〉,《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 53 卷(2012.12)。 62顏 崑 陽 : 〈 論 詩 歌 文 化 中 的 「 託 喻 」 觀 念 〉 , 載 於 臺 灣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 第 三 屆 魏 晉 南 北 朝 文 學 與 思 想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 , 1996), 頁 225。

(23)

17 諭性詩用」。 其次,「中國詩用學」論述對象的限定性內容簡要的說,就是中國古代知識 階層普行的「詩式社會文化行為」。顏先生在論文中,依行為的意向性及衍生的 效用來區分,可以分成三個次類型:一是「諷化」,二是「感通」,三是「期應」; 以及這種行為有基本的「結構規式」與「實踐規程」。其結構規式是:發言者─ 中介區四要素(社會文化情境、事件情境、文本情境、比興符碼)─受言者。其 實踐規程簡要的說,就是發言者依此共定之「社會文化情境」與「事件情境」, 運用「比興符碼成規」,為自己的「隱性意向」製碼,而發言為「文本情境」,並 傳達給對方;受言者也依共定之情境去感知訊息,並依「比興符碼成規」進行「文 本情境」之解碼,完成「隱性意向」之詮釋而相對給予「回應」。從類型來講, 本論文所要論述的「諷諭性詩用」的「詩式社會文化行為」既不是發生於個體交 往場域中,彼此感發、溝通內在的情志,像春秋時代,大夫交接鄰國的「賦詩言 志」,或歷代文人之間、男女之間以詩喻示情志的「贈答」行為的「感通」類型; 也不是發生於個體交往場域中,一方以詩喻示某項利益的「期求」,而另一方則 以詩喻示或迎或拒的「回應」,含有這種意向性的「贈答」行為的「期應」類型; 而是屬於「諷化」類型,發生於政教場域中,發言者對受言者以詩諷諭的「單向」 行為。由於史料文獻所限,無法處理上對下以詩「回饋」的行為。從傳播學取向 來看,「回饋」(feedback)最早由傳播學者 Schramm 提出63 。Schramm 認為傳播 模式是一種循環,將傳播視為傳播參與者雙方透過製碼、解碼及譯碼,並且傳送 與接收信號的互動過程,過程中存在著回饋,傳播參與者雙方彼此分享資訊64 。 如果用傳播理論來研究古典詩最大的難處就是「回饋」,例如甲午詩人黃遵憲把 甲午戰爭詩寫出來,其用來諷諭慈禧太后的專政腐敗,慈禧太后有什麼「回饋」? 由於史料文獻所限,因此無從得知;其用來諷諭李鴻章的庸弱無能,李鴻章有什 麼「回饋」?也由於史料文獻所限,因此無從得知。如果要從發言者、受言者以 詩「回饋」這個行為來討論,是的確無法論證。釐清其間的解釋效度之後,「諷 諭性詩用」作為詮釋甲午戰爭詩的架構,我們調整從發言者對受言者以詩諷諭的 「單向」行為來作討論,更精確的說我們是從作者的「諷諭意圖」來進行論述, 因為作者的「諷諭意圖」可以從他所創作的「詩」裡面分析出來,這是可以論證 部分。 論述至此,尚未解決的問題是,如果不從發言者、受言者互動的詩式社會行 63參見黃葳威:《文化傳播》(臺北:正中書局,1999 年)。 64

參見席維林(Werner J. Severin)、鄧軻(James W. Tankard)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 方法與應用》(臺北:時英出版社,1992 年)。傳播學是社會學的一支,傳播學裡頭發訊與受 訊,在傳播學來講就是影響效果評估,就是這個訊息發出去以後,產生甚麼樣的影響?有正向 影響,有反向影響。正向影響就是被他說服了,很多人接受他,然後因此改變他們的想法;反 向影響就是產生反抗,把它批判回去。本文受限於文獻史料,所以無法處理受言者的影響效果 評估面向。

(24)

18 為,而從下位者對上位者單向的「諷諭意圖」的詩式社會行為進行詮釋,那麼「諷 諭性詩用」的「詩用」界義為何?也就是說要問的是「諷諭性詩用」的社會文化 行為是什麼?我們可以從顧頡剛在一九二二年,寫〈詩經在春秋戰國間的地位〉, 其中專節論述了〈周代人的用詩〉得到啟發。他考察許多先秦史料,發現那時候 的人,不管是作詩或采詩,都是為了實際上的「應用」,並且他歸納了四種「用 詩」的方法:一是典禮,二是諷諫,三是賦詩,四是言語。其中「諷諫」是:「先 秦公卿列士的諷諫是特地做了獻上去的……其意義完全是為了警戒與規勸。」65 他 是較早重視到先秦時代「用詩」現象的學者,但只做了這個現象的歸類描述。我 們認為「諷諭性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是甲午世代知識階層以「詩式語言」對晚 清當局上位者進行警戒與規勸,是具有「諷諭意向性」的「社會行為」,而且是 並時性甲午世代群體詩人反覆操作的「文化行為」。 甲午世代群體在創製甲午戰爭詩,試圖以詩諷諭執政者,即使有「怨」,也 而不會用「言語暴力」傷人,是故他們創作手法必然會以「比興」手法來迂曲致 意;因此我們詮釋其詩意,不能僅在詩歌表層求知其意,必須內求其言外之意, 而這種用法,並非甲午世代的詩人偶一用之,而是依存於中國寫詩與讀詩的龐大 體系之中,從屈原巧構「香草美人」的傳統之後,即形成中國詩歌語用的傳統之 一。因此,「比興」也是本文重要的知識基礎。王逸序〈離騷〉時指出:「《離 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 讒佞;靈脩美人,以媲君王;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虯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 雷電,以喻小人。」66 劉勰《文心雕龍.比興》也說:「楚襄信讒,而三閭忠烈, 依詩製騷,諷兼比興。」67 魏源序陳沆《詩比興箋》也指出:「《離騷》之文,依 詩取興,引類譬喻,詞不可徑也,故有曲而達;情不可激也,故有譬而喻焉。」 68 「香草美人」作為比興符碼以楚騷為大成,其內涵迭經多個層次的發展69 ,其人 倫象徵的意涵,被後代詩人相襲為用,衍流為中國詩歌政教諷諭傳統。 徐復觀、葉嘉瑩、蔡英俊、顏崑陽先生等,對「比興」的觀念,已有頗為精 65參見顧頡剛:《古史辨》(臺北:明倫出版社,更名為《中國古史研究》),第三冊,頁 320-328。 66宋.洪興祖注、清.蔣冀補注:《楚辭補注.山帶閣注楚辭》(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 年)。 67南朝.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 年)。 68清.魏源之序,見清.陳沆:《詩比興箋》(臺北:鼎文書局,1979 年)。 69「香草美人」作為比興符碼,其內涵主要有四個層次:生殖巫術、宗教祭祀、宗教觀念、人倫 象徵。參見劉懷榮:《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年),頁 274-293。 又黃永武歷數中國詩歌脈絡攸關「美人傳統」的敘寫,並指出《詩經》、《楚辭》中的美人往往不 是實體,而是卓絕超邁的理想境界,漢代張衡〈四愁詩〉也沿襲這個基型發展,美人或指君王, 或指完美的政治理想。其後曹植、阮籍、傅玄、陸機、李白、杜甫、辛棄疾等人也有不同面向的 摹寫。參見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古典詩中的美人幻象》(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年)。又「香草美人」指的是由屈原所創立,一個借香草、美人意象以寄託身世之感的文學傳統, 它既是一種創作手法,同時也是一種解讀方式。吳旻旻將「香草美人文學傳統」的發展脈絡予以 清楚梳理,指出歷代香草美人詩賦作品背後糾葛著政治環境、自我認同、美感追求等因素;而香 草美人的詮釋發展,更涉及物象比興、編譜繫年等古典文學中常見的閱讀進路;因此,其研究成 果不僅勾勒出此一文學傳統的歷史軌跡,也揭示我們今日閱讀一個古典文本時,中間必須穿越的 無數隱形視界,並省思文學創作與批評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建構。參見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 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眾所周知: 有時, 某極值題或不等式 題可利用 Cauchy 不等式定理以解 (證) 之, 但其若干類似題則否。 筆者研究發現: 由 Cauchy 不等式定理入手, 將其作適當類推, 可得廣義

„ 傳統上市場上所採取集群分析方法,多 為「硬分類(Crisp partition)」,本研 究採用模糊集群鋰論來解決傳統的分群

正誤題 清單 口頭提問 攝影作品 歌唱 日記及日誌 配對 問卷 口頭訪問 美工展品 舞蹈表演 學習紀錄 多項選擇題 閱讀 說故事 電腦圖像 樂器演奏 作品選輯. 填充題 書評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Jonathan Gottschall ,《大腦會說故 事》(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為此問題提 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