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一節、 前言

文化反應社會結構,文化符號(音樂、藝術、文學及電影等)能揭露社會結 構的特性(Burnett,1992)。流行文化的研究企圖透過流行歌曲、電視節目、電 影、文學作品等來理解背後所隱藏的價值。這個觀念隱含兩個可能的狀況:文化 創作者產製會反映基本價值的符號;閱聽大眾從數量眾多的文化商品中選擇符合 其價值觀的商品(Burnett,1992)。大多數的流行文化研究中,價值觀被認為受 社會結構所型塑。也就是說,藉由分析這些被消費的文化商品的內容,我們可以 洞悉文化創作者和消費者兩者的價值觀。

大眾媒體除了是一種「社會制度」,受解除管制(de-regulation)和資本主義 的自由市場影響之下,「媒體企業」的色彩愈來愈濃厚。儘管媒體對於個人和群 體其社會和文化的回應已經逐漸增加,但媒體大部分卻是以商業型態的方式經 營。媒體的公共特質主要起源於媒介在民主體制中所擔負的政治功能,也起源於

「資訊、文化和觀念被視作所有人的集體財產」的事實。大眾媒體在公共生活中 扮演重要角色以及成為公共領域的根本,已經變成一種強烈而公認的形象

(McQuail,1992)。

「流行音樂」是現今對具商業獲利目的音樂生產的一種泛稱,並非意指一個 特定的音樂類型,而是一個對每個時代盛行的音樂所做的廣泛指稱,意指在當前 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曲風、詞意、唱腔與藝人類型等統合的一個概稱,且隨時都會 有變動的可能(林欣宜,1999)。流行音樂在流行文化中佔據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動聽悅耳的魅力而廣泛地傳播於廣大民眾之中。而且,它往往構成整個流行文 化傳播和擴散的重要媒介和推動力量(高宣揚,2002)。同時,流行音樂也是所

有文化商品中最不受語言、文化藩籬的傳播工具,也是最具全球化條件的文化商 品之一(李天鐸、簡文欣,1997)。自唱片工業興起以來,流行音樂已成為傳播 媒體中一種重要的型態,許多人每天以各種方式聆聽、欣賞流行音樂,並成為媒 體產業中不容輕忽的產業類型。

第二節、 台灣唱片市場概述

台灣自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政治局面漸趨穩定後,唱片工業才逐漸興起。

在 1950~1960 年代,當時國內流行歌曲的製作,是先取得香港或國外的母片,

再在台灣製作翻版唱片,而那時候的音樂傳播管道只有從膠製的唱片和透過廣 播,這是流行音樂界的翻版代工時期,而且受限於傳播管道,歌手必須以音樂和 歌藝取勝。到了 1960 年代~1970 年代,則是流行音樂界的自製生產時期,甚至 可外銷至東南亞市場,那時的作法是由海山、大眾等唱片公司邀請香港、上海等 地的第一代歌星(例如白光等)錄製歌曲,因此早期國語流行歌曲,不外是姚敏、

陳蝶衣等的作品,不過這些唱片公司也開始培養本地第一代詞曲創作人才及演唱 人才;此時傳播管道除唱片之外,還有歌廳、電台、電影及電視等(曾慧佳,1997)。 1970 年代,由於在國際政治上,台灣於 1971 年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及美國與 台灣斷交等重大事件,引起台灣社會青年開始思索國家認同與自我定位的問題。

於是有一群不滿當時國語流行歌曲的陳腐糜爛、且熱情擁抱西洋熱門音樂的年輕 知識份子,開始以具體的音樂創作與演唱行動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希望創造「屬 於自己的」音樂文化(葉國隆,2001)。

自解嚴後,台灣隨著政治結構的鬆動及經濟、社會、思想等面貌的改變,使 得一些原先受忽略或受壓抑的文化得以漸漸顯現出來。而在當代社會中,流行音 樂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場域,它也隨著時代的開放,漸漸釋放出很多發展的空 間。在 80 年代經濟起飛及 80 年代末政治解嚴後,拜媒體擴張及消費文化崛起之

際,流行音樂更為快速地蔓延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更重要的是,除了流行音樂 成為更顯著的流行文化外,也表示唱片工業以及市場大有可為的一面。加以自 8 0年代後,隨著國際間解除管制(de-regulation)及私有化(privatization)的發 展趨勢,以及傳播科技的進步,使得跨國性組織及企業的規模與運作方式有了很 大的轉變,90 年代的台灣唱片工業邁向新階段的轉變:跨國唱片公司挾其雄厚 的資本力量,以成立子公司或購併台灣本地唱片公司等方式,相繼投入台灣流行 音樂市場,使得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在 1990 年代顯然地成為跨國唱片公司的天 下。國際五大唱片公司開始要收回其「代理權」以親身進駐台灣市場。由 1980 年代中期至 1990 年代一連串唱片公司相互併購聲中,呈現出資本更為集中,唱 片市場集中度愈來愈高的現象(李天鐸,1998;江明珊,2002;郭威君,2003),

全球唱片市場除了小型獨立製片的唱片公司外,大部分由五大媒體集團所掌控,

包括新力(Sony)、環球(Universal)、華納(AOL Time Warner)、科藝百代(EMI)

以及博德曼(BMG)。這五大唱片公司除了代理所有知名音樂工作者的版權外,

亦同時致力控制下游的產銷分配,以期利潤極大化(葉國隆,2001)。

這是由於跨國企業看好台灣唱片業對華語流行音樂圈龐大的影響力,促使台 灣成為跨國唱片公司兵家必爭之地,也使台灣得以與國際市場接軌,並且從各個 跨國唱片公司中移植其音樂產製的機制,以符合其國際化的需求。1980 年代末 至 1990 年代,五大跨國音樂集團紛紛來台直接投資,成立新子公司,或是併購 本土的唱片公司,而跨國音樂集團進入台灣的方式主要是經過授權(licensing)、

投資(joint venture),以及最後的併購,或成立全新子公司等方式(徐雅娟,2002)。 1990 年科藝百代(EMI)獨資來台設立子公司;1991 年博德曼(BMG)來台設 分公司;1993 年滾石收購新格唱片;華納投資飛碟:上格與華星合併成上華。

1995 年科藝百代公司(EMI)收購點將唱片。1996 年華納唱片與飛碟唱片(本 土唱片公司)完成交割的動作,飛碟唱片進入歷史;同時博德曼(BMG)入資 金點唱片、巨石唱片與香港藝能動音(Music Impact),寶麗金唱片於 1993 年收

購福茂唱片的股權後,1996 年繼續收購上華的股權,國內唱片公司雖不敵跨國 唱片公司之經營資本與經濟實力,但演藝界大姊大張小燕仍成立豐華唱片。1997 年,環球完成跨國唱片公司進駐台灣,完成最後一波併購國內中型唱片公司。1998 年,泰國當地最大的唱片公司「葛萊美」(Grammy),在台灣成立分公司。1999 年,原本僅授權唱片的日本「艾迴」唱片(Avex Trax)在 1999 年收回授權而自 行在台成立分公司,開始進入台灣市場;環球併購寶麗金。2002 年科藝百代與 華納合併,國際六大唱片公司成歷史絕響,成為國際五大。2003 年,台灣唱片 市場再生變動:7 月份,國內唯一獨資經營的大型唱片公司滾石與環球唱片合併

(葉蕙蘭,2003);當年年底德國柏德曼集團(Bertelmann)與 Sony 公司達成協 議,決定合併雙方旗下的音樂事業部門,BMG 與 Sony 音樂公司結合後,將控制

目前在台灣的五大跨國音樂集團,若以資本型態與資金來源區分,則可分為 三類:美資音樂集團、日資音樂集團、歐資音樂集團。美資音樂集團為華納音樂 集團(Warner),原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在 2000 年被法國維芳迪集團併購,

現已屬歐資集團的一員,此外,歐資集團還有英國的科藝百代(EMI)、德國博 德曼集團下的博德曼音樂(BMG);日資集團則是新力集團下的新力音樂

(Sony)。除了前述的五大跨國音樂集團,也有其他的跨國音樂集團在 1990 年代 後,開始在台灣設立分公司,除了發行母公司的產品外,亦在台灣製作唱片,其 中包含了世界兩大獨立音樂集團:日本的艾迴(Avex)、泰國的葛來美(Grammy)

集團,及日本的波麗佳音(Poly Canyon)(葉國隆,2001)。

流行音樂市場銷售方面,自 90 年代開始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呈現大幅成長。

根據 IFPI 的統計資料,自 1990 年至 1997 年為止,台灣流行音樂產品銷售量呈 現穩定的成長,台灣唱片的總銷售量自 2310 萬張成長至 4760 張,成長率超過 100%,唱片業總銷售額自 1990 年的 38 億元(新台幣,以下同),成長至 1997 年的 123 億元,成長超過了三倍(江明珊,2002;郭威君,2003),江明珊(2002)

指出促成大幅成長之因素為台灣整體景氣熱絡,以及五大跨國唱片公司的加入,

她認為以大環境來說,台灣 1990 年代經濟呈現景氣良好的狀況,經濟的提升、

娛樂消費比例的增加,使得民眾的購買力增強。以唱片工業環境來看,五大跨國 唱片公司來台,雄厚的資本撐起高額宣傳費及高出片量。唱片公司不斷發行新唱 片,配合經濟景氣,再透過不斷宣傳,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唱片業呈現出前所 未有的榮景。但至 1998 年台灣唱片市場銷售值卻開始大幅度下滑,到 2001 年總 銷售值只剩下 53 億元,受到盜版的影響從 1998 年開始,唱片市場平均每年以超 過 20%的幅度萎縮(李瑞斌,2002;梁岱琦,2002)。唱片業績低迷的狀況繼續 維持到了 2003 年,總結 2003 年唱片總成績,只有五個「持續不景氣」,唱片界 估算,總業績從前年的 44 億,掉成 40 億,又下跌了 10%(姜玉景,2004)。1990 年~2003 年唱片銷售的變化,說明了 90 年代流行音樂銷售量 1990 年~1997 年

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但到 1998 年後情況大為改觀,唱片銷售量開始迅速衰退,

唱片工業的相關人士認為,光碟燒錄機、網路音樂下載的崛起對流行音樂產業造 成不小的影響,盜版是造成銷售量衰退的主因(江明珊,2002;郭威君,2003)。

第三節、 台灣流行音樂之相關研究

關於流行音樂的研究西方大致起於 1970 年代末期,學術界中才形成一個比 較明確的研究圈。台灣流行音樂的相關研究在解嚴(1987 年)前呈現幾乎一片

關於流行音樂的研究西方大致起於 1970 年代末期,學術界中才形成一個比 較明確的研究圈。台灣流行音樂的相關研究在解嚴(1987 年)前呈現幾乎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