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之缺失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外顯內容的研究是內容分析法的首要特性,也是重 大缺點,也就是說,研究者難以從傳播內容中觀察字裡行間的隱含意義(latent meaning),編碼者被要求按照固定的編碼標準進行編碼,但建構出一套完整、不 偏不倚的項目標準與定義是一件困難的工作,因為在編碼的過程中,常常必須犧 牲文字的隱含意義。另外,蘇振昇(1999)在處理編碼表項目時,雖參考前人之 相關文獻,研究者本身也進行多次前測、修改,但仍擔心無法達到內容分析方法 中所要求的「互斥」與「窮盡」的準則。囿於編碼表項目上定義之限制,使得本 研究難以解釋本研究之外的情況。本研究結果之推論可能無法普及其他年代,僅 是用於解釋 9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上之變化。

(二)排行榜公信問題以及取樣時間不夠完整

相較之國外 Billboard 之運作機制,台灣流行音樂之排行榜便顯得公信力不 足。「金曲龍虎榜」在 90 年代是台灣唱片史上運作最為悠久之排行榜,起於 1989 年 10 月,止於 2000 年 2 月。其排行榜之運作方式有兩個部分:加總全省各大唱 片行之銷售資料和歌迷朋友之票選最喜歡專輯之資料,但後者也因此曾讓此排行 榜受到質疑,認為執行單位-民生報在「歌迷票選」這部分進行黑箱作業。金曲 龍虎榜之公信力雖面臨不少質疑聲浪,但在台灣仍不失為台灣最有制度之排行 榜,主要是因為它蒐集全台唱片行之銷售記錄,同時經營時間與台灣其他唱片排 行榜相比之下是更為長期的。但遺憾的是,隨著華視節目「金曲龍虎榜」之收播,

民生報之「金曲龍虎榜」也在 2000 年 2 月停止運作。之後,雖在 2002 年 7 月之

後本研究續以「G-music」所提供之排行榜為抽樣母體,但 2000 年、2001 年之 相關資料卻無法獲得,使得本研究之研究資料出現斷層,實為本研究之缺憾。此 外,「金曲龍虎榜」與「G-music」兩個排行榜統計方式是不相同的:金曲龍虎榜 是以民生報讀者之票選加上唱片銷售成績量而來的,而 G-Music 僅以全省玫瑰唱 片、大眾唱片之唱片銷售記錄進行統計,並不包含其他唱片行之銷售記錄;兩套 排行榜運作機制並不一致,故有可能影響到抽樣的結果,而無法更完整地呈現台 灣流行音樂市場與產品多樣性之關係,實為本研究的一大憾事。

二、研究建議

(一)流行音樂的資料庫建立

本研究進行研究方法之過程中,發現台灣流行音樂並沒有類於國外(美國或 荷蘭等國)行之已久之銷售統計系統或資料庫,使得蒐集資料之過程中面臨些許 障礙。流行音樂是所有文化商品中最不受語言、文藩籬限制的傳播工具,也是重 要的文化商品之一,而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在全球化之發展下,其重要性是不容忽 視的。因此唱片市場、相關產業研究更值得繼續發展、期許更多學術研究的出現,

也更需要類似國外之銷售統計系統或資料庫,以利於相關學術研究之進行。

(二)流行音樂多樣性指標的界定

在傳播領域,多元化是討論媒介與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但如何檢測何謂多 樣性?何謂正確的多樣性?長久以來是傳播學者爭議的焦點。因此,相關研究所 使用的多樣性指標不同,自然會影響測量產品多樣性之研究結果可能不盡相同,

也難以將研究結果累積驗證。因此,一個合適的多樣性指標是值得建立的。

三、研究貢獻

國內外有關於流行音樂相關研究,有從唱片工業產製面著手、或歌詞內容面 進行分析。而整理流行音樂之產品多樣性其相關研究中,發現多樣性指標主要是 以音樂產製過程中之關係物件為指標,如製作人等,但歌詞內容多樣性並沒有加 以探討。因此,本研究結合音樂產製面之多樣性指標,以及歌詞內容之多樣性,

檢視流行音樂各個面向之多樣性變化,而更清楚瞭解市場結構與產品多樣性之關 係為何,也為之後相關研究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Picard, R. G. (1994):《媒體經濟學》。馮建三譯,台北:智庫出版。

Caves, R.(1990):《美國產業之結構、行為、績效》。周添城譯,台北:正中。

方巧如(1993):《國內熱門搖滾樂團歌詞所建構的夢幻世界》。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英裕(1999):《全球整編與本土共謀: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轉變之政經分析》。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珮華(1999):《環境與組織因素對產品多樣性的:以台灣地區國語流行音樂 市場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珊(2002):《聽 MP3 何罪之有?台灣數位音樂科技、法律與流行音樂工 業之角力的開戰》。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與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

第 125 期,頁 54-71。

李天鐸、簡文欣(1997):〈跨國傳播集團擴張下的華語流行音樂市場〉。彭懷 恩主編,《90 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風雲論壇。

李雨勳(2003):〈年終精選輯 拼嗓子 搶銀子〉。《星報》,2003 年 11 月 18 日,

12 版。

李秀珠、江靜之(1998):〈市場競爭與節目多樣性之研究:以台灣三家無線電 視台為例〉。《廣播與電視》,第 11 期,頁 21-37。

李逸歆(2000):《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 論文。

李瑞斌(2002):〈保護智慧財產權座談會 盜版犯罪型態手法不斷翻新〉。《經

濟日報》,2002 年 1 月 25 日,37 版。

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

-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張苙雲主編,台北:遠流。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

林欣宜(1999):《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 所。

林學延(2000):《產業標準化過程之研究 - 以無線通訊系統為例》。國際台灣 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非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博成〉。《新 聞學研究》,第 56 期。

吳正忠(1995):〈金玉其外,曲終人散:1994 年台灣流行音樂的回顧〉。《非 古典流行音樂雜誌》,第 12 期,頁 160-166。

吳正忠(1994):〈打歌,打歌,把歌打死〉。《非古典流行音樂雜誌》,第 12 期,頁 115-120。

吳正忠(1994):〈一分錢,真的等於一分貨嗎?〉。《非古典流行音樂雜誌》,

第 9 期,頁 116-122。

姜玉景(2003):〈新力唱片 BMG 唱片合併 唱片業購併風再起 合併後將 成全球第二大 崔震東樂觀其成 看好業績將是 1+1=3〉。《民生報》,2003 年 11 月 8 日,C4 版。

姜玉景(2004):〈2003 年唱片銷售成績單 周杰倫 蔡依林 拿下暢銷天王天 后〉。《民生報》,2004 年 1 月 3 日,C2 版。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施美惠(1999):〈十七家獨立唱片業者 卅日在台北成立協會〉。《聯合報》,1999 年 6 月 23 日,14 版。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徐雅娟(2002):〈台灣地區跨國音樂集團之品牌策略研究 以影響因素為例〉。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彬訓(2003):《電波開放前後台灣廣播節目差異與多樣化研究》。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岱琦(2002):〈台灣下載音樂第一 正版唱片江山失半〉。《聯合晚報》,2002 年 2 月 6 日,4 版。

郭威君(2003):《台灣流行音樂唱片產業的未來在何方?》。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郭瑋瑋(2003):〈博德曼 Sony 音樂事業部門合併〉。《經濟日報》,2003 年 12 月 13 日,8 版。

陳一香(1999):《台灣電視節目內容多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博士論文。

陳佩周(1999):〈顛覆音樂人做做看 角頭音樂單挑唱片老大〉。《聯合報》,1999 年 7 月 3 日,47 版。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 聞學研究》,第 75 期,頁 37-71。

陳泓銘(2000):《台灣唱片業難過的千禧關卡》。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陳慧玲(2002):《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詩凱(2003):〈九0年代台灣電影映演市場分析:產業集中度的觀點〉。《傳 播與管理研究》,2(2),157-174。

彭懷恩(1997):〈國家機關與媒體制度〉。彭懷恩主編,《90 年代台灣媒介發

展與批判》。台北:風雲論壇。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89):〈中國人的愛情關-情感與擇偶〉。台北:張老師 出版社。

曾慧佳(1997):《由流行音樂的歌詞演變來看台灣社會的變遷:1945-1995》。

台北,:五南。

葉國隆(2001):《數位音樂格式對音樂產製的影響:以台灣音樂網站為例》。

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蕙蘭(2003):〈周華健見證 陳慧琳唱和 滾石環球結成姊妹淘〉。《星報》,

2003 年 7 月 12 日,1 版。

楊國濚(1989):〈內容分析〉。楊國樞等編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 北:東華。

楊蕙萍(1996):《報紙新聞多元化之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豹、民眾日報、

台灣時報 高雄市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庭輝(1990):〈解讀流行音樂歌者「小虎隊」的商業包裝〉。《中國論壇》,

第 356 期,19-22。

廖炳惠(1991):〈九0年代流行歌曲中的城鄉意識〉。《聯合文學》,第 82 期,

115-118。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劉世鼎(1999):《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1998》。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呈皇(2000):《跨國傳播集團與台灣影視產業的競爭論述》。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儀(1992):《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 1982-1991 年》。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陸霖(2002):〈競爭可能傷害多樣性:被漏算的成本〉。《今週刊》,第 293 期。

賴怡鈴(2003):〈不惜成本 遠赴羅馬 美國拍 MV 周杰倫許慧欣出片 公司撩 落去〉。《星報》,2003 年 6 月 25 日,3 版。

蕭蘋、蘇振昇(1999):〈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

蕭蘋、蘇振昇(1999):〈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