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創新者的 DNA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創新者的 DNA

本節將分為兩部分概述 Jeffrey Dyer, Hal Gregersen 和 Clayton Christensen (2008)的研究中所提出之創新者的 DNA 之理論形成背景與理論簡要介紹。首先,

將描述 Jeffrey Dyer 等人對於「創新者」的定義。再者,將描述創新者的 DNA 是 如何產生。最後會概述如何修正,以利於套用於本研究後續分析研究之中。

 

壹、創新者的定義

創新者(innovator)在 Jeffrey Dyer, Hal Gregersen 和 Clayton Christensen (2008)的研究中,定義為創新的創業家(innovative entrepreneur)。創新者具有兩 項特性:一是創辦人所創立的事業(公司、產品或服務),若在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上顯著不同於一般市場的公司,且市場表現良好,則此創辦人則會被 視為創新者;二則呈上,該新的事業(公司、產品或服務)的最原始的構想產生也 必須來自於此創辦人,則此創辦人則可被視為創新者。至於如何衡量價值主張是 否有顯著不同於一般市場,Dyer et al. (2008)則是藉由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以及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市場研究報告來進行進 一步的判斷。

貳、創新者的發現行為

Dyer et al. (2008) 對於創新者(innovators, 或創新創業家)做了歸納分析與量 化研究,其研究發現,創新創業者在機會辨識(opportunity recognition)的表現優 於一般主管階級人員,其實是源自於聯想思考(associational thinking)的表現優異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此四個發現行為(discovery behaviors),包含疑問(questioning)、觀察(observing)、

實驗(experimenting)、創意社交 (networking)。在 Jeffrey Dyer, Hal Gregersen 和 Clayton Christensen 2011 年出版的書籍《五個技巧簡單學創新》(The Innovators’s DNA)中四個發現行為(又稱為創新者的 DNA;或簡稱創新行為)之概略性定義如 下:

a) 提問(questioning):提出疑問觸發新的洞察、連結、可能性和方向。

b) 觀察(observing):觀察周遭世界,產生新做法的構想。

c) 實驗(experimenting):不受既有信念框限,不斷嘗試新體驗、試驗新構想。

d) 創意社交 (networking):透過多樣化人脈,積極尋找觀點想法不同的人相談,

獲得靈感。

Dyer et al. (2008) 進行量化研究後發現,三個發現行為:觀察、創意社交、

以及實驗與能否成功創立新事業有顯著關聯性;而疑問之發現行為則與上述三個 發現行為共同結合,都表現較好的時候,會與成功創立新事業產生顯著關聯性;

最後是上述四個發現行為其實彼此都會有互相正向強化的影響。

因此Dyer et al. (2008) 研究發現創新者與一般高階主管之差異,就在於日常 生活中不斷反覆實踐這四個發現行為,並推論激起創新者實踐這些行為的動機,

可能就在於改變世界,以及不願意循著現有常規的方向走之認知偏見(Cognitive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二: Dyer et al. (2008),機會辨識模型示意圖

本研究欲使用Dyer 等人之四個創新者的 DNA(即四個發現行為:提問、觀 察、實驗、創意社交),以及更前端之「創新的勇氣」,作為分析科管所學生受到 科管所在行為上之影響,以及檢視這些影響對於科管所學生未來在職涯上之改變。

不選擇「聯想思考」作為分析行為影響依據的原因在於,聯想思考受到提問、觀 察、實驗、以及創意社交之影響,而且,Dyer 等人亦指出,聯想思考至今尚未 能有一個妥善之衡量標準能夠被觀察、或是被衡量。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