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在上述個案研究之基礎上,本研究針對實務與後續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壹、實務建議

本研究將針對科管所製定未來發展方向之教師及科管所教職員提出建議。在 科管所各項資本對於創新的勇氣、或發現行為之影響之研究發現中,可以觀察到

「實驗」這一項發現行為所受到的強化較弱,對於政大科管所而言可能是一個提 示。綜觀國際上之趨勢,在強調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或是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之風潮之下,史丹佛大學成立了跨領域設計學院,將設計公司強化了 產學合作,並將設計帶入創意、創新、創業的實做的課程,以及近幾年各地興起 之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或隨之興盛之各式各樣的新的商業模式,加上線上 教育課程的興起,即將更徹底的翻轉傳統教室(Flipped Classroom),可根據這些 國際潮流趨勢推想「實作」、「實踐」的能力只會一天比一天還要重要。

目前科管所主要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最深遠的影響可謂思維上(mindset)的轉 變,以及提升觀察、與提問、創意社交的能力,皆屬於軟實力(soft skill)的部分,

然而,究竟實際創造出一個「實體」(hardware),「動手做」(get hands dirty)的能 力是不是科管所要追求、或所追求的能耐,值得科管所更審慎的評估與思考。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後續研究建議

一、分析構面

1. 本研究目的不在探討各資本間之互動影響關係,然而,在研究過程中會發現 其實各資本可能確實存在互相影響互相消長、或其他更多不同種交互作用存在。

若日後欲更深入探討,可加入一分析各資本互動影響之分析構面。

2. 本研究全篇偏重質化研究,並沒有透過量化分析研究加以驗證或輔助。因此,

未來研究可加入量化分析研究之構面,以增加研究與分析之適切性。

3. 本篇研究涉及探討教育領域,未來可透過加入教學、學習與研究三大構面加 以剖析,以增加研究的全面性與適切性。

二、研究對象與範圍

1. 本研究的個案不論是科管所,或是五個研究個案校友,皆為尚在發展中之案 例,因此需要後續追蹤其未來走向與發展,使可得到較完整的研究發現。

2. 本研究個案偏重在科管所的個案,且五個研究個案中,有四個為溫肇東老師 之指導學生,可能造成研究成果的偏差。未來研究對象與範圍可加入其他位指導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可考慮加入智財所之校友,並一併探討其創所宗旨、學習氛圍與目標、以及 智財所畢業校友工作方向與表現之評估與分析,使可得更全面性之研究呈現。

4. 本研究並無試圖得到政大科管所與其他國內科管相關科系、或企業管理、商 業管理相關科系之職涯表現或是其他任一面向之比較。若欲探討與比較,應考慮 每個科系之發展時間長短、以及其背後台灣產業發展之宏觀背景。

5. 本研究個案著重在校友之訪談與分析研究,受限於種種因素,並無加入教師、

以及相關行政人員之探討。然而,教師對於研究所之看法與角度可能與學生不同;

再者,辦公室之行政人員為聯繫學生與教師之重要橋樑,且為貫串歷屆學生與教 師之重要力量。因此,未來建議研究對象方面可加入研究所教師之訪談、以及行 政人員之分析與研究,將可獲得更全面而縝密之研究成果。

三、個案驗證

1. 本研究皆為針對個案本人之深度訪談,並無透過第三方檢視其發現行為之表 現與改變,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可加入同儕互評、或是工作同事之間之互評、亦 可加入主管、僱主之他評,以得到更完整之個案呈現。

2. 本研究個案橫跨超過 10 年,後續若要得到更全面之系統性分析,可以加入時 間軸作為另一分析面向,觀察其動態變化,以利進行後續更全面之分析與研究,

已進行更完善之個案驗證。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Lazenby, J., & Herron, M. (1996), “Assess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9, No. 5, 1154-1184.

Benbasat, I., Goldstein, D. K., & Mead, M. (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 3 (11), 396-386.

Dyer, H. J., Gregersen, H. B., & Christensen, C. (2008). Entrepreneur

behaviors,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the origins of Innovative Ventures.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Strat. Entrepreneurship J., 2, 317-338.

Florida, R. (2003).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City & Community, 2(1), 3-19.

Grant, A., & Berry, J. (2011). The necessity of others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Intrinsic and prosocial motivations, perspective-taking, and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4(1), 73-96.

Hui, D., Chun-hung, N., Mok, P., Fong, N., Chin, W.-k., & Yuen, C. (2005). A study on creativity index. Hong Kong: Home affairs bureau,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

Porter, M. (198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New York: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ace, C., & Stern, G. (1958). An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environm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49, 269-277.

Porter, M. (1990, 3).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83

Scott, S. G., & Bruce, R. A. (1994).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580-607.

Wolf, B. (2002).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 the ivory tower.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13(3), 30-38.

Yin, R.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文文獻

李芳齡(譯) (2012)。五個技巧簡單學創新。台北市:天下。(Dyer, H. J., Gregersen, H. B., & Christensen, C., 2xxx)

傅振焜(譯)(2006)。創意新貴II:城市與創意階級。台北市:日月文化。(Richard Florid, R., 2004)

鄒應瑗(譯)(2003)。創意新貴。台北市:寶鼎。(Richard Florid, R., 2002)

林青青(2012)。以創意城市觀點探討台南市中西區近十年城市變化。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盛壘(2007)。從國際創意城市的特徵看中國創意城市的發展。城市,頁 30-33.

陳昭儀、吳武典、陳智臣(2005)。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30 輯,97-111。

•‧

立立 政 治 大

㈻㊫學

•‧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網路資料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9). What is the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9, from

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ev.php-URL_ID=36746&URL_DO=DO_TO PIC&URL_SECTION=201.html

吳思華 (民 99 年 11 月 29 日) 創新強國的願景與策略。取自:

http://www.bost.ey.gov.tw/Upload/UserFiles/大會演講:吳思華-創新強國的願 景策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