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

退而求其次求宿於旅遊區附近的民宅中,因而產生了民宿型態的住宿模式 (吳玟琪,

2005,頁 14)。國外的民宿會因為國家的不同,當地的地形、資源類型、甚至不同 的習俗,而產生不同民宿經營型態(詳見表 3)。

(三)名稱的由來:原本臺灣用語裡沒有民宿這個詞,民宿一詞源自日本的「民宿」(音 Minshuku)。而國外對於民宿亦無統一的名詞,如日本將民宿稱之為「Pension」或

「Minshuku」、北歐稱「Husrom」、法國稱「Gîtesd'étape」、德文則稱「Pensionen Gasthäuser Fredenzimmer」、英國稱「B&B」( Breakfast and Bed)、美國則稱「B&B」

或「Inn」等不同的名稱;其中,英國 B&B 是最著名的民宿住宿模式(周蜀千,2012,

頁16)。

1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李宗鈺,2004,頁 17;陳美華,2008,頁 17;陳墀吉、楊永盛,2005,頁 4)。

二、民宿之定義

11

何郁如和湯秋玲(1989,頁 51-62)認為民宿仍屬於旅館業。郭永傑(1991,頁 106-111)和鄭詩 華(1992,頁 13-24)認為民宿係利用私人住宅空間提供一般家居生活設施的住宿型態。

12

13

距及一定的範圍,否則在風格各異顏色豐富而不協調的狀況下,易給人凌亂及品質 低下的感覺,因此,通常無法滿足經營及管理上要求的「有效規模」。民宿村的規 模也依照其所在地的住戶及發展條件而異,但至少應提供一部遊覽車(40 人次)的住 宿容量為最低限度。

(二)維持自然景觀,減少因人為開發而帶來的自然景觀破壞,注重建物開發與環境的協調 性,儘量選用當地之自然素材,栽種的景觀植生以原生植物為主,以尊重該地區特 有之氣息。

(三)維護與發揚傳統特色,近幾年來,風景區或農村之民宿建築,逐漸受到都市化的影響,

往往與傳統之風格大相逕庭,且聚落分散,為了協調整體民宿村的意象,除強調個別 民宿住戶之建築外觀,使其擁有相同之建築風格(例如:傳統三合院式的農村建築或帶 有西方色彩歐式建築)外,同時妥善利用公共建築物的串聯來使整個村莊風格連續,

在尊重傳統風味下重新創造新的風格。

(四)提升社區組織功能,妥善利用與社區內現有的組織(例如管委會、社區發展協會等)的 配合,透過各項活動促進訪客與居民或居民之間交流的機會,由點而面的帶動全村的 活力,增進社區成員之共同意識,改善社區環境。

(五)配合當地特殊自然資源、景觀及產業(含有農、林、漁、牧、加工及人文等)為基礎,

創造民宿之特色,以產業特色為主軸帶動觀光,同時觀光發展促使民宿變得活絡。

(六)搭配各項休閒遊憩活動(如登山、露營、賞鳥、溪釣、野外採集、教育及體驗農園、

工藝及陶藝、民俗及民藝活動、野生動植物辨認等活動),以豐富的休閒觀光遊憩 資源帶動民宿的發展,除了能使的訪客更深入的體驗當地的自然景觀,並有效地將 傳統文化發揚,同時帶動當地的觀光經濟。

四、民宿之類型

最早出現在國外的民宿是以規模和經營特徵進行分類,由經營規模最小的Homestay 寄宿家庭,房間數約1-4 間,其次是 B & B 民宿,房間數約 5-10 間,到有一定規模的 B & B Inn 民宿旅店,房間數達到 11-25 間的,甚至規模已接近飯店的 Country Inn 鄉村 旅店,房間數已超過20 間以上,其特徵除了 Homestay 只提供早餐以外,皆在能力範圍

14

內提供其他餐別( Lanier et al.,1993, 14-23)。國內民宿的部分,則依民宿管理辦法第 4 條 規定,民宿客房數為8 間以下,客房使用面積約為 240 平方公尺,特定區域之民宿客房 數為 15 間以下,客房使用面積約為 400 平方公尺,特定區域之民宿若是以農舍作為民 宿使用者,客房使用面積約為300 平方公尺。

鄭詩華(1992,頁 13-24)以民宿所在地及其特色將民宿分為農園民宿、海濱民宿、溫 泉民宿、運動民宿、傳統建築民宿、料理民宿、西洋農莊七個種類。

陳墀吉、掌慶琳、談心怡(2001,頁 263-283)則以經營型態不同進而將民宿分為體驗 農園、茶園、田園生活或是古建築生活的生活體驗型,為了更加深入接近自然景觀的遊 憩活動型,還有因為特殊節慶、博覽會或活動的特殊目的型三個種類。

陳昭郎、張東友(2002,頁 16-20)以資源特色搭配體驗活動為主要分類方式將民宿分 為五個種類,其中包括了民宿業者具有豐富的藝術涵養並擁有藝術創作才能進而發展出 的藝術創作型,為了能讓顧客有深切懷舊體驗的復古經營型,民宿本身擁有得天獨厚的 自然景觀或經由後天規劃的賞景度假型,引導顧客深入體驗農村生活的農村體驗型和強 調地方特殊產業文化的社區文化體驗型。

嚴如鈺(2003,頁 7)以地理條件搭配文化特色為分類方式將民宿分為六個種類,其 中包括了特殊自然風景為特色的景觀民宿,特殊文化為主的原住民部落民宿,體驗農產 品生產加工的農園民宿,特殊休閒活動的溫泉民宿,以傳統建築為基礎的傳統建築民宿,

發揚文化產業的藝術文化民宿。

鄭健雄、吳乾正(2004,頁 2-4)以民宿業者投入民宿經營動機為分類的方式,其中包 括移居鄉間型、投資創業型、農民轉業型三種類型。

綜合上述學者之看法,最早出現在國外的民宿類型,主要是以規模及經營特徵進行 分類,當然這樣的分類方式也因早期的民宿經營較為單純,規模也相對較小,通常地處 偏遠的郊區或深山,基本上並沒有大型旅館的規模;其經營特徵的差異與其規模成正比,

主要差異在供應餐點的部分,規模越大的民宿,較有能力提供早餐以外的餐點。臺灣的 民宿分類,早期主要是以當地環境為主,大多集中於觀光區,後期的民宿則是以地理條 件搭配地區文化、特殊產業、經營型態及民宿主人投入民宿經營之動機等五個方向進行

15

劃分,故本研究將著重此五大方向對於民宿創業者之決策及造成之影響進行調查及分 析。

五、民宿主人經營民宿之動機

根據民宿主人投入民宿經營的動機進行分類,學者鄭健雄、吳乾正(2004,頁 2-4) 將臺灣民宿分為移居鄉間型、投資創業型、農民轉業型三種類型。

(一)移居鄉間型

移居鄉間型的民宿業者,他們選擇民宿,其初衷並不是為了藉著經營民宿從中獲取 利潤,而是單純想要實現內心深處的夢想,移居鄉野山林間,過著悠閒舒適的田園生活。

而許多事業有成的都市人,以此種生活為理想,開始一窩蜂跟進,到鄉下甚至偏遠的城 市郊區找地,蓋一棟屬於自己的豪華別墅,作為避暑渡假的居所,一圓田園生活的民宿 夢。起初他們只是單純地當作周末假日來此聚會渡假的居所,或者當成自己隱居山林的 地方。就在此兩種內外助力的交會之下,各式各樣的民宿出現,帶動了臺灣民宿渡假的 風氣,商機的形成,促使投資創業型及農民轉業型的民宿主人進入市場。

(二)投資創業型

在民宿渡假風氣的盛行,報章雜誌的報導下,更多的人投入民宿經營,他們從原本 的職場上脫離出來,有些人是因為對原來的職場感到不滿,有些人則是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們以自己努力存下來的積蓄進行了創業,從而產生了投資創業型的民宿主人。

投資創業型民宿主人的出現,將民宿渡假的風氣帶向了另一個高度,自從臺灣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簡稱 WTO,臺灣的農業產品受到了很大衝擊,

不得不面臨被迫轉型的局面,在看到全台各地流行的民宿風潮,甚至不斷出現在自家附 近的民宿,引發部分農民轉型、轉業投資民宿。

(三)農民轉業型

農民轉業型的民宿,充分的利用其道地的農村優勢,讓顧客可以充分體驗百分之百 的農村生活。特別是在921 大地震以後,政府大力推動觀光發展,吸引更多的農民轉型 轉業,在內外助力相輔相成的情況下,轉型民宿也成為農民的一個不錯選擇,尤其在90 年12 月 12 日政府開始實施的民宿管理辦法下,農業界產生了另一波的風潮,進而出現

16

「創業」(entrepreneurship)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Cooper, 2003, 21-36)。近年來,創業型經濟的興起不但促使產業創新不斷,同時帶動了經濟繁榮,連

1994 Woo, Daellenbach、

Nicholls-Nixon

認為創業本身即代表創業家對環境主觀知覺而產生的一系 列決策與活動。

2003 Cooper 由於創業是一個多構面的概念,學者們皆以不同角度來闡 釋創業,導致創業的定義至今仍相當模糊。

2004 Delmar、Shane 新創事業之定義:任一創業家或創業團隊所設立一新的獨 立組織結果。

17

Benjamin 與 Philip (1986, 45-53)將創業動機的影響因素,分為「推(push)」與「拉(pull)」

兩個構面,分別敘述如下:

18

外在環境的影響,也同時面臨內在資源有效利用上的考量,與此二種方式產生之動機息 息相關。

陳建宏 (2009,頁 13-14) 認為創造更高的經濟利潤為創業的主要動機之一,認為創 業是將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產業功能,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並創造利潤。在 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則必須做到觀察現有的市場狀況,發掘機會、探測與評估其利 用性,促使創業有更高的機率實現。因此,機會是影響創業的關鍵要素(謝如梅,2006,

頁27)。學者 (Sarasvathy et al. ,2003) 則將創業機會分為機會辨識 (recognition) 、機會 發掘 (discovery) 、機會創造 (creation) 等三種類型。

(一)機會辨識:在市場中供需關係明確時,創業家可以藉由供應與需求兩端的聯繫 來辨識機會。

(二)機會發掘:當供應、需求其中一方是未知時,等待確立的那一方即等著創業家 去進行機會發掘。

(三)機會創造:供應與需求狀況皆不明確,創業家必須更有遠見,才能提早創造出 有價值的市場機會。此種機會通常可以創造出全新的供需架構,並為創業家所 帶來極大的利潤,但是因為需要有相當的觀察力及判斷力,所以此種創業難度 也相對較高。

這三種創業機會都是併存的,而創新程度以機會創造最高,機會辨識最低。此外,

Drucker (1985, 19-33) 則認為創業活動賦予資源新的能力,使它能夠創造財富。但是,

必須人們能夠發現自然界某樣東西的用途,並賦予其經濟價值,否則根本就無所謂資源 的存在。因此Drucker 提出機會的七個來源為:

必須人們能夠發現自然界某樣東西的用途,並賦予其經濟價值,否則根本就無所謂資源 的存在。因此Drucker 提出機會的七個來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