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杜淑貞(2001)認為:寫作即是創造。許多學者同意寫作與創造力密不可分,

並肯定創造力的訓練將帶動寫作能力的提升,故而從事寫作研究,將創造力視為 影響寫作表現的因子,實具有討論的意義與價值。本節回顧了創造力的研究歷程,

先檢視創造力的內涵,討論創造力在認知、情意方面的可能成分,最後則整理創 造力的評量方式,以求得創造力在本研究裡的定位。

一、創造力的內涵與寫作相關研究

(一)創造力的定義

創造力(creativity)是什麼?從何而來?這答案始終莫衷一是。Isenberg 與 Jalongo 將創造力的來源觀點分為三類:人本主義者歸因於個人動機與人格的影 響;心理分析者認為情緒驅動(emotional drives)的滿足,推動人們產生創造力;

建構論則認為創造乃概念的形成(concept-building)與問題解決策略

(problem-solving)(引用自許家芬,2005)。而在定義方面,由於創造力的研究 依然不斷被發展,創造力的定義眾說紛紜乃必然現象(詹志禹,1998),吳靜吉 教授認為創造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見各家學者因其論據與研究興趣不 同,產生相異的詮釋,但均有其合理之處,吳靜吉教授所言呈現一種「朦朧的精 準」,或許最能命中創造力的內涵。然而,如果真要為創造力的定義提供一條可 循的路徑,在 Rhodes 分析近五十種創造力之定義後,認為創造力的研究可由個 人(person)、產品(product)、歷程(process)、環境或壓力(place / press)這

「4P」取向,來探討創造力的定義(Runco & Kim, 2018):

表 2-8

「4P」取向的創造力定義

取向 學者 創造力定義

個人

Guilford(1956) 擴散思考與創造思考有關。

Meadow & Parnes

(1959) 自我實現的創造力直接由人格產生。

Stein(1968) 創造者具備好奇心、勇於挑戰、獨立自主的特性。

(續下頁)

34

Newell, Shawt &

Simon(1962) 創造力的表現含有新奇的特質。

Davis(1986) 創造的產品必須獨特、實用,並富社會價值。

Guilford(1986) 創造乃個人產生了新觀念或新產品。

Gruber(1989) 創造性產品富有以下特色:有明確的獨創目標,並 與人們的其他需求價值相吻合。

Parnes(1967)

修正 Osborn(1953)模式,提出 OFPISA 思考法,

以尋求目標(objective-finding)、尋求問題

(problem-finding)、尋求意見(idea-finding)、尋 求答案(solution-finding)、尋求接受或認同

(acceptance-finding)。

Torrance(1969) 創造思考有四階段:知覺問題與困難、推測與假設 問題、檢驗假設並修正、結果。

張玉成(1983) 創造思考歷程始於覺察問題,繼以心智活動探索,

方案的提出,而終於問題解決。

Amabile(1983) 創造性的思考歷程,包含以下五個階段:提出問 題、準備期、發生反應、測試反應、結果。

松山正一與歐陽

鍾仁(1986) 發現問題並加以思考,尋找答案後期待完全了解。

Mobley, Chippendale, Swihart & Welch

(1991)

創意歷程宜視為一種動態系統,為解決不同問題而 轉換。包含:問題建立、訊息編碼(再獲得)、依 分類搜尋、妥善詳細歸類、為尋求解決方案進行訊 息連結與重組、評估想法、概念實現與控制。

Olson(2004)

認為創造性「力行」(do it)的歷程共分四階段:

提出定義、找出許多解決可能、確定最佳解決方 案、實踐方案。(引自劉芳汝,2018)

(續下頁)

35

環境

毛連塭(1989)

創造性環境,可激發個人的創造動機,培養創造思 考技能,發展創造性的人格特質,並有助於創造行 為。

Csikszentmihalyi

(1996) 專業領域的薰陶,對個人的創造力培養至關重大。

Amabile(1995)

與工作環境相關的正向創造因素:組織激勵、充足 的資源、自主性、富挑戰的任務、管理者的鼓勵、

團隊支持。阻礙創造的負面因子則為:工作壓力與 組織障礙。

Peterson(2002) 為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便需要一個可培養創造力的 環境。

資料來源:修訂自吳美慧(2002)及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定義可知:創造力的個人觀著眼於創造性的個人特質,且認知、人 格特質、動機傾向、知識種類均可能對其產生影響(Siau, 1995);產品觀則看重 評定創造成果的準則;歷程觀重視分析創造的階段與過程,且由最初的問題解決,

再轉換為動態的思考過程(嚴仁鴻,2012);環境/壓力觀點則關注創造與環境、

壓力之間的互動關係。

而除了「4P」理論之外,亦有學者體認到單一觀點取向之囿限,探討創造力,

需仰賴多種因素的匯合(Sternberg & Lubart, 1999),如 Gardner(1993)認為具 創造力的個人往往能以更有彈性的方式運用其認知歷程,並投入創造產品,且能 在一個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中被接受。陳守逸(1995)主張創造為個人在特定的領 域中,結合個人能力特質,透過思考歷程,產生新穎特別的結果,且其結果能使 社會採納。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亦指出,創造力乃個人在一特定領 域中,在其所處社會文化脈絡裡,產生具有獨創性、價值性的產品的過程,乃一 意向(含態度、傾向、承諾、動機)、技巧、知識經驗、環境互動的成果。

由於創造人格特質一直為創造力研究的主流,過往多著重於創造力的個人取 向研究(葉玉珠,2000),為承接學者豐碩多元的成果,以下即針對個體的創造 性認知、情意內涵,繼續加以延伸探討。

36

(二)創造力的認知與情意觀點

當代創造力研究由「心理計量理論」(Psychometric theory)發軔,其核心論 點,乃強調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與創造力密不可分,並可由量化的 紙筆測驗結果判定一個人的創造力高低(郭誌光,2002)。在此流派的學者中,

最具代表性的乃 Guilford 於 1950 年所提出的智力結構模式(Structure of Intellect Model, SOI),Guilford 將創造性思考分為八個構面,其後再於 1968 年修正自己 的觀點,認為影響創造力的因素包括四項:(一)流暢力(fluency)、(二)變通力

(flexibility)、(三)獨創力(originality)、(四)精進力(elaboration)。Torrance(1981)、

陳龍安(2002)則以 Guilford 的理論為基礎,陸續提出不同的創造性認知內涵(見 表 2-6)。

此外,與上述認知學派的觀點相異,有學者透過情意的角度來探討創造力內 涵,提出創造性人格的觀點。研究指出,不同領域人士可能具有不同創意傾向,

如 Aguilar(1996)主張藝術家傾向拒絕外來的侷限,Terman(1955)認為科學 家的社交方法較非科學領域的人拙劣。但即使各領域所需的創造特質不同,不同 領域的專家仍具部分共同特質,如自信、獨立、熱愛工作、堅持到底、富好奇心 等(盧雪梅,1980)。Amabile(1988)之研究,則認為多項正面的創意人格特質

(包含有毅力、具好奇心、有活力、具有理性上的誠實)、聰明、冒險、不具偏 見的處世態度等,有助於問題解決。其他亦有許多相關研究(如 Jones, 1979;賈 馥茗,1976;毛連塭,2000),均認為個體是否具有創意人格特質,可能是造成 個人能否具有創意產出之關鍵。

當然,除了在創造性認知、情意兩者中鎖定其一的研究之外,亦有同時匯合 認知、情意二者的學者。如 Clark(1983)提出整合直覺、情意、感覺、思考的

「創造力環」;郭有遹(1983)認為創造乃「智」、「情」、「意」三者的表現結果;

Lubarts 與 Getz(1997)提出創造力乃綜合情意、人格特質、動機、社會環境與 認知後的表現。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則為 Williams(1980)對創造性人格特質的分 類,認為創造能力者宜對事物充滿好奇心(curiosity)、富想像力(imagination)、

37

具冒險性(risk-taking)、並喜愛挑戰(complexity);但他同時亦接納 Guilford 的 觀點,肯定創造者在流暢、變通、獨創、精進層面的認知能力。

以下即藉表 2-9,簡要整理創造力在認知、情意兩方面的內涵:

表 2-9

國內外學者定義之創造力內涵

學者 內涵

Guilford(1950)

(引自鄭綺雯,

2011)

1.對問題的分析力(analyzing ability)

2.流暢力(fluency)

3.創新力(novelty)

4.變通力(flexibility)

5.綜合力(synthesizing ability)

6.重組或再定義的能力(recoganization or redefinition of already existing ideas)

7.複雜度(degree of complexity)

8.評鑑力(evaluation)

Guilford(1968) 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

Kneller(1965) 十二項人格特質:中等以上的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 力、精密力、覺察力、懷疑、堅毅力等。

Torrance(1974) 1.頑皮淘氣,不受拘束、2.舉止行為經常破壞常規、3.待人處 事隨和、幽默

Callahan(1978) 善於思考與內省,專注投入並嘗試冒險,經驗開放,擅長處 理複雜訊息,對於想像、曖昧較高容忍度。

Williams(1980) 創造思考: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創造傾向:

好奇心、想像力、冒險性、挑戰性

Torrance(1981) 變通力、流暢力、獨創力、敏感力(sensitivity to problems)

Amabile(1988) 認為問題解決者具有以下創意特質:有毅力、具好奇心、有 活力、並具有理性上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

Nelson(1990)

(引自鄭綺雯,

2011)

1.智慧的彈性(mental flexibility)

2.自由的思考(option thinking)

3.全面的思考(big-picture thinking)

4.闡述並發揚概念的技巧(skill in explaining and selling ideas)

5.知性的勇氣(intellectual courage)

陳昭儀(1990)

科學家擁有七項科學創造力特性:隨時觀察、好奇心、想像 力、整理累積之知識發展理論、冥然直觀、質疑權威,細心 求證、能善用聚斂性思考與擴散性思考。

(續下頁)

38

陳龍安(2006) 敏覺力(sensitivity)、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

李佳茵

39

(三)創造力與寫作相關研究

根據第一節寫作理論之探討,Hayes 於 1996 年提出的寫作理論意識到認知、

情意與動機缺一不可的關係,因此在其寫作歷程模式中,添加了情意、動機的變 項,並益發重視社會環境對寫作的影響。故而,本研究認為:認知、情意均為影 響寫作表現的因素,針對寫作進行探討,情意、認知兩者均應納入考量。

那麼,創造力與寫作表現之間,是否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許家芬(2005)

認為創造歷程與寫作歷程均為複雜的心理運作機制,且許多學者認為寫作即是創 造力的表現(如譚達士,1975;陳龍安,1993;Torrance, 1968;Turner, 1978),

因而探討寫作表現,將創造力列入相關變因,確實具有合理性。

根據本章第一節、第二節之探討,在 Flower 與 Hayes(1981)的寫作理論中,

寫作歷程含括計畫、轉譯、回顧三個認知階段,透過這樣的認知歷程,寫作者不 僅需要聚斂性思考,針對寫作素材進行分析、組織、彙整,並需要類推、聯想等 擴散思考能力(陳龍安,2005),學測作文採用的「限制式/引導式寫作」,便是 藉由不同題型,測驗學生在聚斂、擴散思考之間的運用彈性(表 2-11)。然而,

研究者認為,即使不同寫作題型所需要的聚斂、擴散思考能力程度不同,兩種思 考能力卻必須兼而有之,如何善用擴散思考為主的創思能力,提取有用的材料、

研究者認為,即使不同寫作題型所需要的聚斂、擴散思考能力程度不同,兩種思 考能力卻必須兼而有之,如何善用擴散思考為主的創思能力,提取有用的材料、